- 在線時間
- 352 小時
- 最後登錄
- 18-12-18
- 國民生產力
- 15
- 附加生產力
- 1598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9-4-27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827
- 主題
- 23
- 精華
- 0
- 積分
- 4440
- UID
- 493388
 
|
原帖由 Y2KChild 於 10-11-26 09:52 發表 
個別直資學校水浸,但多出來的錢是從家長來的而不是要政府額外再補貼的,只要出來的錢最終是投放在教學上便不是問題。
而家長肯付錢讀直資就是追求更優質教育,而設立直資學校的原意是補充官、津、私之不足,讓家長有多元化選擇。
直資與私校最大的分別是因受政府支助,有責任或義務要協助清貧學生,因此學校通常會制定有系統的學費減免政策,若取消支助,便缺乏這個誘因,出名的直資學校慢慢變成貴簇私校,清貧學生入讀的機會更加減少了。
我覺得直資學校有其存在價值,當然所佔比例及其監管制度也值得檢討。
想請問一下香港點解會唔容許真正私立, 完全唔受政府資助既貴簇私校存在呢
究竟系D直資學校唔捨得政府D資助(好似唔成立, 幼稚園收幾拾萬都大把人排隊).....好大機會系政府硬要慷納稅人之慨窒錢俾D直資學校使.....
根本成件事系教統局一貫官僚作風, 又要俾錢資助, 但監管就得過且過, D直資學校自然就各顯神通搵銀啦(名為作育英才,實為學店生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