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7-28
- 國民生產力
- 3586
- 附加生產力
- 45924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759
- 主題
- 12593
- 精華
- 0
- 積分
- 77269
- UID
- 168291
   
|

▲ 城市大學早前宣布於新學年將彈性收生,文憑試必修科不及格仍有望入讀,避免錯失在個別學科出眾的學生。
城市大學早前宣布在新學年將彈性收生,DSE必修科不及格仍有望入讀,成為本地第三間宣布全面實施此制度的大學。大學若只考慮最低門檻,容易錯過在個別學科出眾的學生。
過分專注必修科 恐扼殺出路
現時由中學文憑試(DSE)升讀大學的最低門檻為「3322」,即中英文皆需取得3、數學及通識分別取得2,若其中任何一科不達標,即使其他科目考得再好,也無法報讀本地大學。然而,單是被稱為「死亡之卷」的中文科,足以令莘莘學子與本地大學無緣,今年5.9萬名DSE考生中,就有43.8%人中文不及格。
必修科失手尖子 也有望取錄
港大前校長徐立之去年接受商業電台訪問時曾表示,「3322」令學生過分專注必修科,沒時間選修更多科目。他又指港大工程學院為免收生不足,會取錄符合最低門檻、但未曾選修高階數學的學生;惟此類學生在入學後需要進行數學補課,但大學時才開始補課,已很艱難。
必修科不達標但個別學科成績標青,並非不可塑造之才。中大理學院以及工程學院在上月放寬要求,考生若任何一科未達最低門檻,但另外三科與STEM有關的科目(例如物理、化學、生物等)一共取得3粒星,則可獲特別考慮。科大及後亦宣布,明年將在所有學系實施此類彈性要求,考慮取錄不達最低入學要求但其他科目表現理想的考生。
坊間已有聲音質疑此等彈性要求,等同降低入學門檻,但這個說法或有失偏頗。以理大為例,校方本月初表示會考慮取錄一科不及格但取得三個5**的考生;城大亦擬要求有一科未達標的考生,在其他科目平均取得5*的佳績,可見入學難度不見明顯降低。
綜合成績作標準 外國有先例
以學生綜合能力為招生標準的做法,在外國已有先例。英國UCAS大學聯招將學生公開試成績的等級,轉換為相應的統一積分UCAS Tariff Point,例如英國A Level的A*可得56分、A則有48分等。
透過UCAS招生的大學會列出其學科的最低Tariff Point要求,例如某大學學科要求220分,除非有特別成績要求,則在A Level任何五個科目中取得A,已夠資格報讀。
加拿大不少大學亦會招收在個別範疇出色、但不符最低入學門檻的學生,但要求他們修讀銜接課程,例如多倫多大學循Academic Bridging Program,為此類學生提供支援。
「3322」令學生減少選讀社會科學及高階數學,無助培養專業人才,亦扼殺學生多元發展。幸而,本地部分高等學府已嘗試改善制度,還望更多院校以及港府本身皆能做出類似改變,為學生提供更多出路。

撰文 : 沈帥青
欄名 : 港是港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