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彭晨虹/羅亦華/葉兆輝:香港高等教育系統 或加劇貧富差 ...
發新帖
查看: 1673|回覆: 17
go

彭晨虹/羅亦華/葉兆輝:香港高等教育系統 或加劇貧富差距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1#
發表於 18-2-5 12:4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明報文章】香港的高等教育系統在過去20幾年迅速擴張,在提高社會整體教育水平的同時,它對學歷的收入回報、對社會的收入分佈有什麼影響?愈來愈多大學畢業生,是否貶低了學歷在勞動力市場的價值?副學位(sub-degree)和學士學位(degree)的收入回報在過去20年是如何變化的?我們使用20年數據,從1996、2006及2016年3次人口普查5%樣本數據中,選取25至34歲男性的收入對其教育程度進行回歸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控制父輩收入/年齡等變量,來回答這些問題。


香港高等教育的擴張


在殖民地時期,大學學堂只是培育極少數精英的搖籃。直到1965年,適齡組別入讀公費資助大學的比例只有2.2%。1980年代末,為穩定當時社會情况,政府決定擴張高等教育系統。第一波高等教育改革發生在1990年代初,主要集中在擴張政府資助的學士學位。1991年香港科技大學成立,1994年多所理工學院受政府高等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升格為大學,適齡組別入讀公費資助大學的比例從1989年8.8%升至1996年18.1%。


第二波改革發生在21世紀初,主要集中在擴張私立大學和自資副學位(包括副學士學位課程及高級文憑)。香港只花了6年時間就取得高等教育(包括副學位和學士學位)入學率接近翻倍的成果:高等教育入學率從2000年33%升至2006年64%,這可視為本地高等教育的大躍進時代。


附圖中的縱坐標代表收入回報,橫坐標為年份。我們先看副學位收入回報的變化。1996年,持有副學位的人在勞動力市場上比持有中學文憑的人多掙40%收入回報;然而到2006年這個差距減少到13%,到2016年差距依然維持在13%。也就是說,副學位在過去20年「貶值」了。


副學位及學士學位的收入回報


而且對於僱主而言,副學位相對於中學文憑的附加價值較低。根據教育局早前委託進行的僱主對本地副學位畢業生表現的調查顯示,在2013年,僱主對副學位畢業生的平均滿意度得分只有3.35分(滿分為5分)。其中在管理技巧和英文語文水平的表現得分最低,分別只有3.13分及3.15分。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工作態度和人際交往能力這三方面,副學位畢業生的實際表現和僱主的期望有較大差距。


與副學位類似,學士學位的收入回報在過去20年也經歷了「貶值」過程(見圖)。1996年,持有學士學位的人在勞動力市場比持有中學文憑的人多掙70%收入回報;2006年這個差距減少到42%,2016年這個差距進一步縮小到37%。


雖然學士學位收入回報跟副學位一樣都經歷了「貶值」,但學士學位相對於中學文憑的附加價值仍然較高。在教育局的僱主對本地學士學位畢業生表現的調查中顯示,在2013年約97%受訪僱主認為學士學位畢業生的表現在中等或以上水平,其中75%僱主更表示滿意學士學位畢業生表現。


從學歷的收入回報出發,反觀現時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及政策受益者,我們或許能得到一些反思。近年來政府鼓勵私立大學和自資副學位擴張,自資副學位的錄取人數由2000/01學年的2600飛速增長到2014/15學年的19,800。莫家豪教授的研究發現(註1),2011年有大約30%就讀副學位的學生來自貧困家庭。自資副學位每年學費在4萬到5萬元之間,高昂的學費對貧困家庭是一個巨大負擔,有些學生只能通過貸款方式來支付學費,在畢業後償還。


但是我們的分析結果發現副學位在勞動力市場的收入回報低,僅比中學文憑高13%。這些來自貧困家庭的學生,為取得副學位投入較大的家庭資金,但副學位在勞動力市場卻不受僱主認可。况且,收入中位數在2000至2010年間只上升了12%。


相比自資副學位近年的迅速擴張,政府資助的學士學位的增長較為穩定,錄取人數由2000/01學年14,200增至2014/15學年17,500。莫家豪教授的研究發現(註2),2011年學士學位在讀的學生中,只有13%來自貧困家庭,而48.2%來自收入頭10%的富裕家庭。同時我們的分析結果發現,學士學位在勞動力市場仍然有較大收入回報。這意味這些來自高收入家庭的學生,一方面享受政府資助的大學教育,同時在畢業後也享受學位帶來的較高收入回報。


應考慮如何擴大副學位出路


我們的分析發現,現時的高等教育系統似乎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香港的貧富差距。一方面,來自貧困家庭的學生更有可能就讀自資副學位,但在畢業後的收入回報卻很低;另一方面,來自富裕家庭的學生更有可能就讀政府資助的學士學位,同時在畢業後獲得較高收入回報。


在此,我們建議政府在鼓勵擴張自資副學位數量的同時,更應考慮如何保證副學位的質素和擴大出路,讓副學位畢業生的學歷在勞動力市場上得到合理收入回報;同時政府應幫助來自貧困家庭的孩子獲得更多學習資源,增加他們由副學位接駁就讀學士學位的可能性,加大對貧困家庭孩子的支援,協助他們發掘和體驗個人潛能。


香港的願景是要建立和打造成為一個智慧城市,那麼怎樣有效提升本地年輕人的素質,是一個必要的工作。當政府坐享那麼多盈餘,希望官員有眼光和遠見地投資在本地的人力資源,才可以有效面對未來變幻莫測的大時代。


註1:Mok, K. H.(2015). "Enhancing Global Competitiveness and Human Capital Management: Does Education Help Reduce Inequality and Poverty in Hong Kong?" China Review, 15(2), 119-146.


註2:同註1


(編者按:文章標題為編輯所擬;來稿原題為「從副學位和學士學位收入回報的變化看『學位貶值論』」)







作者彭晨虹是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博士生,羅亦華是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助理教授,葉兆輝是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


[彭晨虹/羅亦華/葉兆輝]


   0    0    0    0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2050
2#
發表於 18-2-5 14:16 |只看該作者
唔知有冇8大學士學位同自資學士學位既變化呢?

睇8大學士學位貶值情況會實在D
還記得初為父母時,對孩子的期望嗎?我當時只想他/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隨著時光飛逝,人的期望慢慢變了,變得越來越有要求。所以要經常提醒自己:毋忘初心
箴言4:23 -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22:6 -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

Rank: 5Rank: 5


3700
3#
發表於 18-2-5 23:30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年青人擁有高等學歷的收入大不如前是事實,但是否加劇貧富差距卻值得探討,近年來貧富差距擴大主要因資產價格上漲所至,低收入人士根據最低工資政策而收入比以往改善,但增長卻遠遠落後於資產價格飆漲,比較一下過去十年工資收入,差距並沒有明顯擴大,但為何感覺富者愈富?以前年青人的財富增值主要靠買樓"上車",但這一招在過去十年失效;另一原因是過去十年,大量新移民湧入,不像六,七十年代,今天香港再沒有密集勞動力工作,而服務業又不能吸納大量勞力,導致勞動力價格下跌。高等教育政策並沒有加劇貧富懸殊,只能說教育政策並沒有配合市場需要。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63
4#
發表於 18-2-6 09:13 |只看該作者
hkpapa852 發表於 18-2-5 14:16
唔知有冇8大學士學位同自資學士學位既變化呢?

睇8大學士學位貶值情況會實在D ...

8大畢業生工資都在貶值,但冇自資的畢業生貶得咁犀利,自資的根本冇乜議價能力!

但我們要小心教授用的數據年份,因為他刻意用96年開始,因為96-98是香港打工的黃金歲月,98金融風暴,然後科網股爆破,沙士,金融海嘯,減薪裁員停不少!我亦可以演譯因為有個學位,才保住份工作!

可以由76,86加入去,同時要看同年齡層組别的失業率及就業率!大學畢業生是供應,市場需求亦好重要!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2050
5#
發表於 18-2-6 09:31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8-2-6 09:13
8大畢業生工資都在貶值,但冇自資的畢業生貶得咁犀利,自資的根本冇乜議價能力!

但我們要小心教授用的數 ...
以96年開始計, 亦可能係因為係正式統一由JUPAS大學畢業生既年代去計

個人認為, 香港現時勞動主力, 應該係1990年至2000年既大學畢業生

其實比較合理既比較,  或者2000年科網股爆破後既大學畢業生開始統計會準確D


還記得初為父母時,對孩子的期望嗎?我當時只想他/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隨著時光飛逝,人的期望慢慢變了,變得越來越有要求。所以要經常提醒自己:毋忘初心
箴言4:23 -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22:6 -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63
6#
發表於 18-2-6 09:38 |只看該作者
hkpapa852 發表於 18-2-6 09:31
以96年開始計, 亦可能係因為係正式統一由JUPAS大學畢業生既年代去計

個人認為, 香港現時勞動主力, 應該係1 ...

他們選的年齡層,畢業時都不是聯招!

我會76-16,然後 zoom in 不同時段!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2050
7#
發表於 18-2-6 09:40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8-2-6 09:38
他們選的年齡層,畢業時都不是聯招!

我會76-16,然後 zoom in 不同時段!
其實每個所謂既專家報告, 都有佢自身既目的

副學位, 尤其副學士唔值錢其實一直都知, 只係當年董伯伯專上教育政策既另一個8萬5......
還記得初為父母時,對孩子的期望嗎?我當時只想他/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隨著時光飛逝,人的期望慢慢變了,變得越來越有要求。所以要經常提醒自己:毋忘初心
箴言4:23 -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22:6 -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63
8#
發表於 18-2-6 09:58 |只看該作者
hkpapa852 發表於 18-2-6 09:40
其實每個所謂既專家報告, 都有佢自身既目的

副學位, 尤其副學士唔值錢其實一直都知, 只係當年董伯伯專上教 ...

我原本用取巧方式表達,但後來刪減了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9#
發表於 18-2-6 11:05 |只看該作者
又將貧富差距同高等教育政策拉埋嚟講
一畢業就買得起樓,80年代嘅大學生都未必人人有能力。
咪咁啦。幽默。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63
10#
發表於 18-2-6 11:57 |只看該作者
hkpapa852 發表於 18-2-6 09:40
其實每個所謂既專家報告, 都有佢自身既目的

副學位, 尤其副學士唔值錢其實一直都知, 只係當年董伯伯專上教 ...

應該不是專家報告,只是博士生的 paper。

第一作者是 PHD candidate。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63
11#
發表於 18-2-6 12:03 |只看該作者
ABC-DAD 發表於 18-2-6 11:05
又將貧富差距同高等教育政策拉埋嚟講,
一畢業就買得起樓,80年代嘅大學生都未必人人有能力。
咪咁 ...

他們都是作社會工作研究,將兩者扯上關係,十分正常!

大學生都貶值,他們想幫副學位畢業生,如果八大畢業生正在下流,想副學位上流,有點不切實際。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12#
發表於 18-2-6 14:3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18-2-6 14:46 編輯

大學生貶值?定係持有大學學位嘅價值觀被人誤導扭曲左呢?

成就唔係單靠張沙紙喎。社會議題咪更應該實事求是咩?
#內文尾段:
"
香港的願景是要建立和打造成為一個智慧城市,那麼怎樣有效提升本地年輕人的素質,是一個必要的工作。當政府坐享那麼多盈餘,希望官員有眼光和遠見地投資在本地的人力資源,才可以有效面對未來變幻莫測的大時代。"
我問一個問題吖,政府基建面對議會嘅拉布內耗,資金遲遲唔到位。原因何在,對社會有無影響?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13#
發表於 18-2-6 17:5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18-2-10 11:24 編輯

博士生的paper,大概會有些實質建議吧一?

帖文未有帶出那部份,是嗎?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63
14#
發表於 18-2-10 10:28 |只看該作者
ABC-DAD 發表於 18-2-6 17:52
博士生的paper,大概會有些實質見議吧一?

帖文未有帶出那部份,是嗎?

保留及优化副学位。


“在此,我們建議政府在鼓勵擴張自資副學位數量的同時,更應考慮如何保證副學位的質素和擴大出路,讓副學位畢業生的學歷在勞動力市場上得到合理收入回報;同時政府應幫助來自貧困家庭的孩子獲得更多學習資源,增加他們由副學位接駁就讀學士學位的可能性,加大對貧困家庭孩子的支援,協助他們發掘和體驗個人潛能。”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15#
發表於 18-2-10 11:27 |只看該作者
咁"實質"嘅建議,由博士生提出,真係好有"研究價值",可能初中已經開始構思吧。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63
16#
發表於 18-2-11 12:45 |只看該作者
ABC-DAD 發表於 18-2-10 11:27
咁"實質"嘅建議,由博士生提出,真係好有"研究價值",可能初中已經開始構思吧。 ...
精人出口,笨人出手!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17#
發表於 18-2-11 13:08 |只看該作者
受教。

Rank: 5Rank: 5


2285
18#
發表於 18-2-11 16:34 |只看該作者
如果畢業生供應太多,需求不足,當然工資和前境不佳。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