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內地生學費 七大凍價港大勁加
發新帖
查看: 1057|回覆: 7
go

內地生學費 七大凍價港大勁加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1#
發表於 18-2-1 16:3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港大再次增加非本地生學費。


增10.3%超通脹  一年盛惠16.1萬  高港生學費近3倍


香港各所高等院校均已開展2018/19新學年的內地招生工作,當中學費問題一直備受關注。香港文匯報向8所資助大學及公開大學查詢新學年內地生學費資料,發現大部分大學凍結學費,惟香港大學及公開大學學費均有增幅,其中港大學費加幅10.3%,一年學費高達16.1萬元,依舊「貴絕全城」。


根據8大及公大提供的資料顯示,其中7所包括科大、中大、理大、浸大、教大、城大和嶺大都決定凍結新學年內地生及非本地生學費,當中中大和科大分別收取14.5萬元和14萬元外,其餘5所大學的學費均維持在12萬元。


至於加價的兩所大學,港大的學費由14.6萬元增至16.1萬元,加幅近10.3%,依舊「貴絕全城」,加價後其非本地生學費較港生學費(4.21萬元)將高出近3倍;而公大的加幅由2.4%至10.9%,學費由92,760元至139,140元不等。


城大公大增內地生學額


學額方面,大部分大學預計新學年招收內地生人數與本學年的相若,惟城大及公大增加內地生學額,其中公大學額由120個增至180個,增幅達五成;城大學額亦由211個增加至277個,增幅逾三成。另外,港大及中大依舊是招收內地生最多的大學,各有約300個。


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認為,港大非本地生學費加幅遠遠超過通脹率,表面看未見有足夠理據。


他提到,港大是政府資助的院校,資源相對較為充裕,認為港大校方應檢討其成本結構,避免令學生財政負擔大增;相反公大作為一所自負盈虧的院校,理解該校面對財政上的挑戰及壓力較大。


張民炳又指,香港本地的院校一直深受內地及國際生的歡迎,擔心若院校持續加學費,會影響香港高等教育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及優勢。


教聯會副主席王惠成則表示,香港是國際化城市,位置背靠內地,因而深受內地生及家長歡迎,而近年兩地有較多的合作項目,工作前景及機會都多,相信即使本地大學加學費,也無損學生來港讀書的興趣。


他並提到,大多數考慮赴港升學的非本地生,都會有一定經濟基礎,而大學亦會向成績及表現特別出色的尖子提供獎學金,估計於吸納人才仍能維持較大的吸引力。



   0    0    0    0

Rank: 5Rank: 5


3700
2#
發表於 18-2-6 07:54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今時今日能負擔十幾萬學費的家庭,在中國多如牛毛,以港大的名氣,一年多收幾萬不算什麼。
好奇是納稅人每年支付一學位成本需要廿七萬,十幾萬也不能達用者自付原則,難道政府也計算他們在學費以外的開銷?他們畢業後大多不會留港供獻社會,那政府目的何在?是提升國際形象的廣告費?還是給本地生有點競爭?
歐美澳紐日的學費不算高(除部份特殊學科),當地納稅人肯定"貼水",但留學生畢業後多留下工作,香港沒有任何吸引力,情況實搞不清楚!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61
3#
發表於 18-2-6 08:54 |只看該作者
Cheeselover 發表於 18-2-6 07:54
今時今日能負擔十幾萬學費的家庭,在中國多如牛毛,以港大的名氣,一年多收幾萬不算什麼。
好奇是納稅人每 ...

排名要計國際學生比例!

UGC已經補貼所有本地學生學費,但非本地NJ的學費只有好低的 marginal cost, 應該有賺!

三大为搶國內尖子,他們根本是拿全費奨學金入讀,加多少對他們映響不大!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3700
4#
發表於 18-2-7 08:21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8-2-6 08:54
排名要計國際學生比例!

UGC已經補貼所有本地學生學費,但非本地NJ的學費只有好低的 marginal cost, 應該 ...

呵,即廣告費!或者告訴外界我們很國際化....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5#
發表於 18-2-7 08:49 |只看該作者
Cheeselover 發表於 18-2-7 08:21
呵,即廣告費!或者告訴外界我們很國際化....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8-2-7 08:50 編輯

德國好多大學唔收學費又點計呢?

Rank: 5Rank: 5


3700
6#
發表於 18-2-7 23:28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2-7 08:49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8-2-7 08:50 編輯

德國好多大學唔收學費又點計呢?

看看德國人每年交多少稅,香港人交十幾個巴仙就想要盞神燈;對外來生表面好吸引,但要好好了解德國人文化和習慣,學好德語不用說,日耳曼民族有著鋼鐵般意志,娘娘腔的小鮮肉或嬌滴滴的小公主未必捱過去。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7#
發表於 18-2-8 00:37 |只看該作者
Cheeselover 發表於 18-2-7 23:28
看看德國人每年交多少稅,香港人交十幾個巴仙就想要盞神燈;對外來生表面好吸引,但要好好了解德國人文化 ...

我係講免交大學學費的思考和理據,和交幾多稅,政府幾有錢,無乜關係。有錢要益外國人嗎,政府如何說服撥款?

和鋼鐵意志,難唔難讀,更加無關。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5Rank: 5


3700
8#
發表於 18-2-8 17:14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2-8 00:37
我係講免交大學學費的思考和理據,和交幾多稅,政府幾有錢,無乜關係。有錢要益外國人嗎,政府如何說服撥 ...

一個富裕的社會(不管是政府或人民)對高等教育的質素必有高要求,公立大學營運開支由政府撥款支持,一個財拙的政府如何支持龐大的高等教育經費,當納稅人付出高比例税付,怎可能不問自己可以享受什麼福利。德國高等教育(免學費(只惠及公立大學)旨在留人才,德國比較其它英語國家較難吸引外來人才,大量東歐和土耳其移民帶來只有"低端"勞動力,為支持科技工業發展,必須有有效機制提升國民知識,這是其中一個理據說服國民免除大學學費,他們亦同時發現低廉學費並未引致外地生"入侵"。
未知以上是否恰當思考和理據。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