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八成自資院校收生遜預期 最低8%
發新帖
查看: 1264|回覆: 5
go

八成自資院校收生遜預期 最低8%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1#
發表於 17-12-2 12:2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明報專訊】今年文憑試學校考生約有5.2萬人,較去年少約一成。據教育局資料顯示,除科技大學及教育大學的自資課程,本學年有開辦副學位及學士學位課程的自資院校當中,八成實際收生人數低於預期,其中香港能仁專上學院的學士學位課程實際收生人數更只及原定學額的8%。


能仁學士學額80 只收6人


17間開設學士學位課程的自資院校當中,最少13間實際收生人數低於學額。能仁專上學院本學年預計收生學額為80,實際收生卻只有6人。校長黃景波稱,收生人數較多的自資院校多是校舍及規模較大的,他承認收生不理想,期望明年學校能開設兩個新學科,吸引更多學生報讀。


宏恩銜接學位課程無人讀


以個別課程計,宏恩基督教學院今年新開辦的銜接學位(top up degree)課程原定有80個學額,最終卻沒有人就讀。副學位收生方面,19間開設副學位自資院校當中,16間實際收生人數低於學額,其中青年會專業書院實際收生人數比例最低,書院原有70個學額,最終只有21名學生。


而收生達標的院校當中,香港理工大學及轄下專業進修學院和香港專上學院的副學位原定學額為4200個,實際收生卻有5795,超收近四成。





   0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2#
發表於 17-12-4 08:54 |只看該作者
自資院校收生跌 楊潤雄:非因3萬元資助

【明報專訊】教育局資料顯示,17間開設學士學位課程的自資院校中,至少13間實際收生人數低於學額。教育局長楊潤雄昨表示,收生人數下跌或與文憑試考生整體人數下跌有關;至於政府對報讀指定自資院校學士學位課程的學生提供3萬元資助,楊認為政策對自資院校的生態影響不大。


收生跌幅與生源跌幅相若


教育局本學年起,為報讀15間指定自資院校學士學位課程的學生提供3萬元資助。楊潤雄昨參觀內地高等教育展後,被問到不少自資院校收生都下跌,3萬元資助有何成效,他解釋收生下跌或與整體文憑試考生人數下跌有關,自資學位學生人數下跌比例與整體學生人數下跌比例相若,故不認為3萬元資助對自資院校生態有很大影響,他強調該政策原意是減輕沒獲政府資助學位的學生的部分財政負擔,認為達到了政策目標。


個別自資院校本學年實際收生人數僅得個位數,遠少於預期學額。被問這類院校應否被淘汰,楊說自資院校一向在自由競爭的環境下運作,由院校自行決定如何吸引學生報讀,以及是否需要開辦更切合社會和學生需求的課程。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3#
發表於 17-12-4 08:55 |只看該作者
​教育局局長談內地升學、自資院校、對國家認識及香港大學校長人選(只有中文)
*************************************

                                  以下為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今日(十二月二日)到「2017內地高等教育展」參觀院校攤位前與傳媒談話的內容:

教育局局長:今日好高興來到這個有關內地高校的展覽,今年已是連續第六年舉辦(應為「踏入第七年舉辦」),過去幾年這個展覽得到學生、家長和教師的歡迎,以我所知,去年參觀的人次已經超過10 000人。我們希望透過展覽,可以令更多學生了解在內地修讀大專院校的一些情況。根據我們與內地的安排,香港學生亦可以免試入讀內地部分大學。今年已經有102間內地高等院校參加,比去年90間是進一步增加了;去年亦有2 000多個報名,最後收錄的也有千多個學生。為了幫助我們的學生在內地入讀大專或大學,我們過去一直提供很多支援,包括在二○一四年開始的一個需要有入息審查的資助,以及由二○一七年開始,我們也有一個免入息審查的五千元資助,給予每一個到內地大學讀書的(合資格)學生。去年申請資助(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的共有約2 400個學生,而二○一七/一八年就有約3 300個學生,所以在資助上,我們幫到的學生數目是越來越多。

記者:想問自資院校的學生人數,在有了三萬元資助後,不少受資助的院校收生都是下跌的,其實三萬元的資助有沒有幫助?

教育局局長:香港的自資課程,其實大家可看昨日公布的數字,整體來說是有一個下跌的情況,因為這是與整體學生或者報考中六文憑試的整體學生人數下跌有關,而自資學位下跌的比例與整體學生人數下跌的比例其實是相若的,所以我們不覺得我們提供的三萬元是對生態有很大的影響。我們解釋政策的時候已重複多次,三萬元的資助主要是幫那些有資格入讀大學,但沒有獲得資助學位的學生,可以減輕他們財政上的部分負擔,而我們覺得今次這個做法是可以達到政策目標。

記者:有些自資院校的收生可能只有個位數,這些學校是否有需要被淘汰?

教育局局長:過去這麼多年來,自資界別都是在一個自由競爭的環境下運作。過去那麼多年,收生方面,不同學校都有不同數目,我們將交由各院校自行決定將會做些甚麼工作去更加吸引學生報讀,或者開辦一些更加切合社會需要、更加配合學生要求的課程。

記者:今年開始的每年五千元免入息審查資助對香港學生報讀內地大學有多大吸引力呢?另外,之前王志民説香港學生對國家有誤解是源於教育問題,你自己覺得香港的教育有沒有出現甚麼問題?

教育局局長: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問題。五千元(的免入息審查資助),從二○一七/一八年起,我們至今收到約600多個申請,而最後的申請結果,我們仍在審查中。我不相信多五千元會對生態有很大的影響,但這對有意在內地讀書的學生一定是個更好的鼓勵,也是一個幫助。至於對國家的認識和了解是不是教育出現問題的説法,其實我在很多場合都講過,我始終覺得在教育方面,我們有很多工作可以繼續去做,加深我們學生對國家的認識、對國家的認同,從而可以培養學生對國家的感情。

記者:想問關於香港大學下任校長人選方面,傳聞指是一位內地學者,有些校友對此比較反對,教育局有甚麼看法?

教育局局長:雖然大家很關心這件事,我們也很關心,但下一任香港大學的校長人選,仍未有正式的公布,現階段只是大家不知從何聽來的消息作一些估計。但我對大學的遴選是有信心的,我相信大學的遴選委員會,加上大學委員會,一定可以選出一位最合適的人士來出任香港大學的校長。                                 




2017年12月2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15時42分


Rank: 5Rank: 5


2285
4#
發表於 17-12-4 11:05 |只看該作者
証明教育政策失敗。學生需求和學校供應不配合。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59
5#
發表於 17-12-4 12:16 |只看該作者
linrongyao 發表於 17-12-4 11:05
証明教育政策失敗。學生需求和學校供應不配合。
I guess, the arrangement is focused on certain self-finance programs under certain reputable institutions, so some will be out of the business under this arrangement.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2285
6#
發表於 17-12-5 09:40 |只看該作者
Agreed.  These programs are self-financed.  I trust the expansion of education was proposed by our previous CEO ( Mr Tung who would like 70 % of secondary school graduates could get a place in universities ). Now it seems that the supply is much higher than demand owing to the drop of birth rate in Hong Kong.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