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STEM推行有「偏差」屬誤解(程尚達)
發新帖
查看: 410|回覆: 0
go

STEM推行有「偏差」屬誤解(程尚達)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1#
發表於 17-9-28 12:1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教育近年備受重視,程尚達在本欄提過,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牽頭的智庫「香港願景」,亦發表報告提出多項政策倡議。這份報告也歸納了本港中學試行STEM所面對的若干困難,尤其對校本實踐有不少着墨,認為經驗未必能夠廣泛應用。有中學校長友好同程尚達傾開,認為報告提及的現象雖然存在,但未必構成STEM教育的障礙與阻力,值得教育界引以為戒。

  「香港願景」報告花了不少篇幅講述STEM教育在港試行的挑戰,提及本港學界試行STEM兩年出現「偏差」,包括校長與教師主導科目偏好,以四所專業發展學校為例,指香港仔工業學校傾向工程、科技研習,樂善堂余近卿中學則着重生物、科技應用;又認為校本經驗雖可以與其他學校分享,但因學校的特有條件,難以達到一致性,導致「為其他學校提供全面的參考存疑」。

  友好坦言,報告指出的情況確是事實,但視為問題卻未必合理,「畢竟STEM對本港教育界始終是新興事物,現在階段尚是『先行先試』,若校長與教師接受度與認知較高,自然步伐較快,而他們本身專長與學校背景,也決定在STEM有所專注,選擇發展的方向便會不同。」友好認為STEM的關鍵是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的四大元素,學生學到創新思維、解難能力等素養,「而非要求每校都被指定做3D打印、機械人、VR,齊頭並進始算成功,反而百花齊放,各有所長,同時又能在同一平台,比如競賽上觀摩較勁,我覺得始是STEM教育的特色。」

  對於「香港願景」報告指出校本經驗未必對他校有參考價值,友好坦言每校經驗不同,完全套用定會出現「水土不服」,為「在地化」作出微調亦是必須,但認為教育界應該避免「人做我做」的羊群心態,「像我校經常收到標榜STEM的教育機構寄來傳單,有套餐式的不同教育方案,又會為學校安排不同活動,安排學生參加國際比賽等,說到底就是為學校外判STEM服務,這是否切合學校的個別需要,值得商榷。」

  港府正積極發展創新科技,STEM素養也逐漸被視為共同能力,校本形式推行其實萬變不離其宗,更能照顧學校與師生差異,若視為推行STEM的挑戰,似乎未必合理。

   0    0    0    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