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7-28
- 國民生產力
- 3586
- 附加生產力
- 45924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759
- 主題
- 12593
- 精華
- 0
- 積分
- 77269
- UID
- 168291
   
|

曾鈺成(左)上周獲邀到拔萃男書院舉行英語講座,他的流利英文,與熱情好學的學生即打成一片。
不少調查都反映香港人的英文水平未有顯著改善,Elsie覺得,與其生吞字母、死記硬背,倒不如從生活入手,培養對英文的興趣。無官一身輕的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上周到拔萃男書院,與八百名師生分享英語閱讀和寫作心得。他特別提到,因為偵探小說,令他從此對英文書愛不釋手,改寫了兒時在父母監督下背誦英文的刻苦經歷。他又為英語寫作比賽揭開序幕,冠軍得獎者更可到英國牛津大學交流。席上他操一口流利的英文,與熱情好學的學生打成一片。
繼早前跟牛津大學出版社發布新書《英語.人生 曾鈺成》,今次曾鈺成再與有關出版社合作,在男拔舉辦「初中學生工作坊——探索英語學習的奧秘」,深入學校,親身與學生互動,交流學習英文和英語寫作的心得。Elsie亦獲邀出席工作坊,覺得講座上有不少建議都值得大家參考。
曾鈺成憶述,他所唸的中學規定學生每年最少要閱讀十本課外英文故事書。他坦言,起初覺得吃力,但由於學校所選的書本都較有趣,「有興趣就自然想追看下去。」上世紀有名的著作《三劍俠》、《看不見的人》、《時間機器》,都被他一一閱覽過。當中最叫他津津樂道的,是著名英國偵探小說家Agatha Christie的著作,「她的寫作技巧很簡單,故事布局卻很複雜而吸引。」
縱使雙親不諳英語,家境狀況又未能負擔昂貴的英文書,但曾鈺成始終懂得如何苦中作樂。「慢慢我發現英文文法像我所喜歡的數學、天文科學一樣,有着一套模式和邏輯。」於是,揮別兒時在父母監督下,須逐字逐句背誦英文的刻苦經歷,到後來,他經常自覺地到圖書館「打書釘」,逐漸打穩英文的基礎。「只要你給予足夠的時間和付出一定努力,你將會經歷一個階段,熱衷於感興趣的事情之中,誰也不能把你從中抽離。」
翻開一本本偵探小說和故事書,讓曾鈺成發掘出閱讀英文的趣味,繼而飽覽種種英國經典文學。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當時只有中三的他,所寫的一篇關於「運動日」文章就獲刊登在校園報上,其英語造詣之高,連牛津大學出版社編輯張佩欣也直呼要多次翻查字典。
問到如何應用英文技巧在寫作上時,曾鈺成就強調「簡單的英文才是最好」,並不需要運用艱澀的單字和冗長的句式。求學時期被譽為「文法王子」的他認為,文法固然重要,但過於追求文法反而適得其反,令文章過於生硬。「香港人學習英文這個外語,如何簡單、直接、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至為重要。」
會上有學生問道,該怎樣建立個人寫作風格,對此他就歸納出一己見解:中學階段應多閱讀大師級作品,不同類型的翻譯小說、故事書等,都應該廣泛涉獵,待長大之後,再慢慢樹立自己的書寫特色。他又謙稱,自己並不算是一個出色的作家,因為在他心目中,「好作家要有很強的觀察力,筆下的事物描繪得栩栩如生。」
來到講座尾聲,最令Elsie印象深刻的是,有位同學問要怎樣做才能摒棄港式口音。曾鈺成頓時反問同學,「What's wrong?」他解釋,現時英文已是國際語言之一,不同國籍的人說英文時多少都帶着口音,但只要好好利用英文這個溝通工具,傳遞清晰的意思,其實不用顧慮太多。他又重申多閱讀、多練習英文的重要性。
今次工作坊亦是為「牛津初中英語寫作大賽——Whodunnit?」揭幕。比賽對象是中一至三學生,向他們提倡以推理能力和創意來提高英語能力。曾鈺成更率先落筆,為故事寫了一個開頭,讓同學續寫下去,字數以不超過六百字為限。「一方面,我要保留空間,供同學發揮想像力和推演情節;另一方面,我亦要設定故事場景,頗考工夫。」至於獎項方面,設冠亞季各一名、優異獎五名,當中冠軍得獎者可到英國牛津大學交流,亞、季軍、優異得獎者則獲不同面值的書券,而所有參賽者均可獲頒證書和與曾鈺成共進晚宴的機會,連超齡的Elsie都心癢癢想參加。
作為評判之一,曾鈺成被問到評分準則時就說「最緊要好看、夠引人入勝」。他建議,故事開端埋下伏線,中間提供懸疑式線索,吸引讀者追看,結尾來個大逆轉或驚喜。至於通順的句子、正確的文法就較為次要,令Elsie好期待各位學生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