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輝哥,何必認叻扮叻呢?(關焯照)
發新帖
查看: 518|回覆: 1
go

輝哥,何必認叻扮叻呢?(關焯照)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095
1#
發表於 15-10-7 16:4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港大教育學院副教授李輝日前在《城市論壇》自稱自己的學術「影響因子」是陳文敏200倍。

講起輝哥,相信大家會諗起樂壇泰斗顧嘉煇先生。煇哥在過去幾十年作曲無數,尤其是在1970至80年代期間,他所創作的電視主題曲更是膾炙人囗。如果讚煇哥作曲叻,相信沒有人會反對,但在上周日的《城市論壇》,卻突然爆出一位較顧嘉煇先生更叻的輝哥,這位便是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李輝。

在《城市論壇》上,李輝批評陳文敏的學術地位「不夠班」,更引用Google Scholar分析學術論文影響力的「影響因子」(學術論文被引用頻率)來支持他的論點。李輝表示自己出道至今15年,其論文的「影響因子」平均有0.05,而陳文敏從事高等教育研究21年,平均只有0.0038,所以從「影響因子」角度來比較,李輝聲稱自己強過陳文敏200倍。

講認叻,最為人知當然是電影及電視藝人「阿叻」陳百祥,但看過李輝於《城市論壇》的表演後,「阿叻」的叻哥地位也要讓給李輝,因為李輝副教授的研究能力可以超越同校的法律學院院長200倍。如果唔知乜頭乜路,筆者仲以為《龍珠》的撒亞人重現江湖?

以上只是笑話,現在言歸正轉。李輝於周一早上出席一個商台烽煙節目,解釋學者的研究論文「影響因子」平均數值的計算方法。原來他將陳文敏的論文所得到的「影響因子」總數值除以21年,這便是陳文敏的研究論文「影響因子」的平均數值,而李輝也用相同的方法計算自己的「影響因子」平均數值。

筆者從事研究多年,也出過不少學術論文。在任職中文大學經濟系期間,更曾出任系內的「行政會」(EXCO)成員。在2005-06學年,行政會需要提議一份經濟學期刊的排名來衡量教授們的研究表現,因此,筆者對學術期刊的「影響因子」是有相當的認識。筆者可以告訴大家,學術界只有學術期刊的「影響因子」,但肯定沒有李輝所說的學者的研究論文「影響因子」——這是李輝的謬論。

至於李輝將自己所謂的研究論文「影響因子」與陳文敏的作比較,反映他根本不知道行內運作。從來學術界是極少將跨學科的學者作比較,原因是學科的性質不同,根本無從比較。此外,不少涉及科學的研究論文是來自實驗研究,所以參與的學者數量不少。加上實驗研究能夠找出多項或甚至不同的結果,因此,一個實驗隨時會產生5至6篇學術文章,這正好解釋做科學的學者通常有較多研究論文。

比較不同學科學者的研究貢獻,例如計算學者刊登於其行內的殿堂級學術期刊的文章數量,看似十分簡單,但這是否合適?大家不妨細看附表便會得到答案。



不同學科不能比較

附表展示排名首4位的醫學及經濟學兩學科的學術期刊(以「影響因子」作排名),讀者可以清楚看見醫學的殿堂級學術期刊的「影響因子」遠遠高於經濟學的。以排名醫學第一位的學術期刊,《免疫學自然評論》(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為例,其「影響因子」數值高達35.1,較《經濟學季刊》(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的6.72高出約5.22倍。這是否表示一位於《免疫學自然評論》發表論文的學者,其研究貢獻或能力較另一位於《經濟學季刊》刊登文章的學者強5.22倍?答案當然是否定。大家可以想像當一位經濟學者能夠於《經濟學季刊》刊登5篇論文,他肯定會被評為一位非常出色的經濟學者。相反,如果另一位學者只曾於《免疫學自然評論》發表一篇文章,而之後便無以為繼,這位學者隨時在大學不會獲得終身聘約。

李輝的言論反映他沒有對學術期刊的「影響因子」作出仔細研究。行內人早已知道文科和社會科的學術期刊的「影響因子」通常是較低。以音樂科為例,排名首三位的音樂學術期刊的「影響因子」分別是7.3、1.98和1.47,而排名更後的,其「影響因子」更大多低於1。如果以李輝的「強過陳文敏200倍」論點來看,港大、中大和浸大三間大學的音樂系肯定要炒人了!

其實,跨學科比較根本是無知的人才會做。如果筆者將李輝所謂的論文「影響因子」平均數值與港大醫學系或物理系的講師作比較,李輝隨時會被比下去。那麼李輝是否應該要辭職呢?

其實無知不是大問題,但連事實也弄不清楚卻要認叻的人,最終只會淪為笑柄。輝哥,這又何必呢!


關焯照
經濟學家、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0    0    0    0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1562
2#
發表於 15-10-7 17:37 |只看該作者
elbar 發表於 15-10-7 16:42
■港大教育學院副教授李輝日前在《城市論壇》自稱自己的學術「影響因子」是陳文敏200倍。

講起輝哥,相 ...
呢D借機抽水搏上位既2打6, 講多兩句未即係幫佢宣傳?
還記得初為父母時,對孩子的期望嗎?我當時只想他/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隨著時光飛逝,人的期望慢慢變了,變得越來越有要求。所以要經常提醒自己:毋忘初心
箴言4:23 -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22:6 -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