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備戰大學 港大「招牌」惠及附院 收生分數超學士課 ...
發新帖
查看: 2737|回覆: 2
go

港大「招牌」惠及附院 收生分數超學士課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1#
發表於 14-1-15 17:1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放大圖片



■吳寶城相信,對學生來說自資學士「比較新」,感覺「次一等」,部分人在選報時或會卻步。

自資學士未獲全面接受 寧「降呢」讀副學士博銜接大學

教育局自資專上教育資訊平台(Concourse)去年底啟用,當中首次羅列出20多所自資校本學年收生成績。香港文匯報比較有關資料發現,部分自資副學士收生成績比資歷高一級的學士課程更高;其中香港大學附屬學院由於掛港大的「生招牌」,有副學士課程收生平均分高達18分,甚至較同樣由港大成立、但名義上已脫的明德學院學士課程還高。有教育界人士分析,自資學士課程選擇少,資歷雖獲認可卻未獲家長、學生和僱主全面接受,因此部分中游學生寧「降呢」副學士,以博取畢業後銜接資助大學高年級的機會,也不願讀自資學士。

據自資專上平台顯示,各有提供本學年收生平均分的自資院校中,以公開大學社會科學學士成績最高,有20分,而該校的護理及語文,以及樹仁大學的社工、新聞等,也屬收生較佳的課程。

附院收生18分 明德學院17分

至於港大附屬學院工商管理副學士收生平均分達18分,相等於5科44433的成績;但另一邊廂,同樣有港大背景、但名義上已獨立的明德學院,雖然提供水平更高的四年制學士,但其兩個課程收生平均分卻只有17分;另多所其他院校的自資學士課程收生也同樣低於18分。

事實上,8大轄下自資社區學院的「生招牌」效應,對其他院校頗見不利;除上述例子外,港大附院的文學副學士、社科副學士,及理大香港專上學院健康學副學士,收生分數也有17分,同樣比多所獨立自資校的學士課程高(見表)。

自資學士「比較新」選擇少

對「副學士收生高過學士」的不尋常惰況,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副總幹事吳寶城認為,對學生來說自資學士「比較新」,難免感覺「次一等」,加上課程選擇不多,學生未必有信心而卻步,「學生重院校名聲和傳統,寧願博一個(入讀資助大學)的機會,都好過讀自資學士。」他又分析,由於自資學士要讀4年,修讀中途難以「轉彎」,部分有能力的文憑試畢業生寧願冒風險,先花2年時間修讀副學士,再以爭取好成績銜接上8大資助學位,所以一些過往銜接成功率較高課程會受青睞,造就部分附屬大學的自資副學士收生分更高。

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則表示,港大附院在大學本部的「庇蔭」下,受學生歡迎不足為奇;而港大提供一定數量的高年級銜接學位,過往取錄不少附屬學院的副學士畢業生,文憑試生或視之為入讀資助大學的另一條路。他又坦言,獨立自資院校的學士課程經過雖然都通過當局學術評審並獲認可,但不代表學生、家長和僱主會全面接受,而本地自資學士歷史不長,學費也不便宜,學生在申請前會審慎考慮,「『讀得大學一定要公營』,這思維根深蒂固。要社會全面接受自資學位,仍然有一段路要走。」

自資院校2013/14學年收生分數(部分)

放大圖片




   3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2#
發表於 14-1-15 17:16 |只看該作者
8大社區學院「贏在起跑線」

放大圖片



■張民炳表示,雖然自資院校學士課程通過評審,但不代表獲學生、家長及僱主全面接受。

在港大本部「生招牌」的「庇蔭」下,港大附屬學院副學士收生成績比起明德學院及多所獨立自資校的學士課程更佳,反映8大轄下社區學院於營運上「贏在起跑線」。其實,因應8大屬校及獨立自資校可能存在的不公平競爭環境,教資會早在2010年的「高等教育檢討」報告便曾提出,8大轄下社區學院應於3年內完全獨立於本部,雖然教育局未有全面採納有關建議,但亦確認有關社區學院須作外部監察問責,與大學本部財務關係亦應更獨立透明。

教資會報告曾倡「分家」獨立

教資會「高等教育檢討」提到,8大轄下社區學院受惠於本部的校譽、自行評審課程資格,而於共用部分設施或服務時也存在獲本部補貼之嫌,所以在競爭力上大有優勢;而其中一個處理方法,正是讓有關社區學院獨立於本部。

雖然有關建議沒獲全面採納,但隨後教資會成立了「財務工作小組」,全面檢視8大院校及與社區學院等自資部門的財務關係,至去年底發表了《財務工作小組報告》,證實了多所大學於計算收回自資課程相關成本時,有向轄下的自資部門提供「優惠」。報告並要求兩者的關係需要更獨立透明,確保大學自資學院底有關課程,不會獲得公帑補貼。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3#
發表於 14-1-24 09:11 |只看該作者
城大專上學院調整收生額


城 大 專 上 學 院 副 院 長 ( 策 劃 ) 蔡 耀 權 ( 左 二 ) 認 為 , 未 來 收 生 源 大 減 , 自 資 院 校 要 謀 策 應 對 。

  (星島日報報道)中學文憑試畢業生人數持續下降,為保持收生源,城市大學專上學院下學年應市場需求,調整課程收生學額,包括增加機場營運及航空物流、環保等具市場潛力課程的學額,預計下學年招收三千五百人。副院長(策劃)蔡耀權透露,今學年多個課程收生情況理想,如社會工作副學士課程獲近一千三百份申請,平均十人爭一位。他又指《施政報告》承諾增加八大銜接學額,有助吸引學生入讀副學位,但未來生源大減,此消彼長,不少自資院校要「頭痕」謀對策。

  城大專上學院下學年開辦三十個副學位課程,副院長(策劃)蔡耀權昨介紹下學年招收計畫。他認為,副學位課程要生存不容易,課程發展必須配合行業需求、學生報讀情況,增減各課程的學額。

  他指,「航運物流業對新血的需求大,例如機場營運及航空物流副學士今學年招收四百八十人,理大下學年又計畫提供民航工程學四十個銜接學位,相信好多學生想報讀,旅遊管理、雙語傳意副學士都受歡迎,所以相關課程下學年將各增二十五個學額。」

  不過,統計與資訊科技、中國商業副學士等課程則減二十五個學額。

  他又指,今學年收生成績理想,其中社會工作副學士課程接獲近一千三百份申請,平均十人爭一位。公共行政及管理副學士課程的最高收生成績更達「五五五五四」,惟今學年整體平均收生成績較去學年略低,只得約十五分,即五科三級。

  中學畢業生人數十年後將大減二萬六千人,只有四萬五千人。蔡耀權認為,早前出爐的《施政報告》承諾一五學年起分四年「加碼」八大銜接學額至五千個,相信可吸納更多學生,有意通過副學位銜接大學,但未來中學畢業生人數大減,此消彼長情況下,自資院校必須構思對策,他又保證未來幾年都不會加學費。

  為吸納學生,城大專上學院去學年設立海外交流獎學金計畫,花四百三十萬元資助逾四百八十名學生衝出香港,赴海外擴闊眼界,今學年繼續推行。機場營運及航空物流副學士二年級生吳震邦去年暑假獲學校資助部分費用,遠赴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交流,並於科學館擔任展區實習員,坦言「無學校資助,未必可負擔旅費」。

  就讀二年級生黃子敬則赴美國交流,了解當地種族及文化歧視問題,認為海外院校重視鼓勵學生參與討論,值得香港借鏡。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