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息幼園爭位潮 打擊排隊歪風(趙嘉汶) ...
發新帖
查看: 1253|回覆: 1
go

息幼園爭位潮 打擊排隊歪風(趙嘉汶)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1#
發表於 13-11-6 16:2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0a7b9669-9e3b-4c40-af24-aeb7acce25b3-982461


撰文:三十會 教育及青年事務小組趙嘉汶
欄名:中產階級心聲

北區幼稚園招收跨境或雙非學童非一朝一夕的事。

香港的出生率經沙士後出現低潮,加上學券推出後有關當局規定參與計劃的學校的學費不能超出某個上限,部分學校未能招收足夠學生,但又不能大幅度調高學費以應付學校支出。因此,學校為了維持生計,提供跨境校巴、免費校服、免費課本,甚至到深圳參與教育展宣傳,以吸引跨境學童入讀亦無可厚非。

跨境童迫爆幼園 學券惹的禍

可是發展至今,跨境幼稚園學童人數由2004年733人激增至2013年7,454人,9年之內增幅達10倍,香港的幼稚園學額未能應付,便出現「爭位潮」。

由於幼稚園一直都是自負營虧,為了提高競爭力,吸引學生入讀,必須提供優質的專業服務,如購置豐富的教學教材、逐年加薪以吸引具有豐富教學的教師繼續留任,及邀請專業學者到校培訓。但在學券計劃未能全面補貼學校經常開支,以致有部分幼稚園根本未能應付開支。因此,根據審計署於2013年所發表的「學前教育學券計劃」的審計報告,有接近4成的參與學券計劃的幼稚園錄得淨虧損。

教師流失率高 遑論擴班多收

有持份者建議幼稚園參考「小學擴班」的方法,提升招生人數,一來可解決學位不足問題,二來亦可增加學校的收入。首先,小學能夠「擴班」是因為早前試行「小班教學」及「縮班殺校」,有足夠的班房面積比例進行「擴班」。但對於幼稚園,教育局規定每間學校有最高的收生容額及每個班房最多可容學生數目;第二個條件是學校需要確保有足夠的人手比例(1位老師:15位幼兒)。

假設一班有15位幼兒,就算學校只是招收多1位幼兒,學校仍然要聘請2位老師照顧。可是,業界每年的教師流失率接近20%,難以聘請足夠的教師人手,有部分學校的特殊幼兒工作員及主任也需要入班照顧幼兒,遑論招收更多學生。

部分排隊人士包括雙非父母、排隊黨及中介公司的言行確令人反感,但筆者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認為來自任何階層的幼兒都有平等的機會接受教育。雙非幼兒能來港讀書是當年「莊豐源案」終審法院判決帶來的後果,他們享有香港居民的權利,這是我們不能否定的事實,政府需要承擔並抱着「人人有書讀」的公平原則,讓每位幼兒都有一個入學機會,避免香港土生土長的父母疲於奔命,亦協助雙非幼兒能在港入學。

統計跨境學童 評估再作協調

出現「爭位潮」的原因是難以估計雙非兒童或持單程證來港就讀的人數。但政府決不能以此作為藉口,讓問題繼續惡化。短期而言,政府應盡快整理及統計來港就讀的人數,並逐年更新,以具體數據作出評估,與業界商討及協調招生程序。對於有能力「擴班」的學校給予支援,提供津貼讓他們能夠聘請足夠人手暫時應付本港及雙非學童入學。當「雙非學童潮」告一段落後,亦應考慮此批人手的去向。

長遠而言,香港政府於2013年已禁絕雙非父母來港產子,數年後入學人數必會降低,加建幼稚園絕不可取。政府必須監察排隊文化和業界招生程序。而「xx學校門前家長瞓街求報名」,反映部分把教育當商品的幼稚園為了噱頭及製造受歡迎的現象而推出的招生策略。政府應監察此類幼稚園的招生程序,避免助長排隊歪風。對於資源有限,未能於網上提供招生資料或處理招生程序的學校,亦應了解校情,與業界商討,優化招生程序,打擊排除黨及中介公司,避免再次出現爭位潮現象。

   0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2#
發表於 13-11-6 16:28 |只看該作者
龍媽請願要求保障學位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1106/18495366





■多個團體昨趁屯門區議會開會前到場請願。


港人幼稚園家長關注組(屯門區)昨趁屯門區議會開會前請願。區議會昨討論關注屯門區學前學位分配及招生程序問題,並就本地幼童就近入讀區內幼稚園,要求將教育局的保障措施,援引至屯門區。出席會議的教育局總學校發展主任(屯門)唐麗芳接收請願信。

該關注組聯絡人區小姐說,2012年(龍年)出生率比過往幾年偏高,加上大量雙非跨境學童來港報讀,湧現通宵輪候取報名表,情況令本地父母憂慮,2014年的預備班及2015年的K1班學額供不應求。她們要求當局公佈及增加學額,讓幼兒原區優先就近入學、實施統一收生及註冊、無限派表及網上申請,長遠則要實施15年免費教育。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