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203 小時
- 最後登錄
- 08-9-20
- 國民生產力
- 98
- 附加生產力
- 0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6-4-3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45
- 主題
- 74
- 精華
- 0
- 積分
- 343
- UID
- 78753
 
|
巡 迴 音 樂 會 玩 互 動 啟 發 青 年 賞 樂 興 趣
由 一 百 名 年 輕 音 樂 家 所 組 成 的 亞 洲 青 年 管 弦 樂 團 , 將 於 八 月 五 日 舉 辦 《 「 樂 」 也 融 融 》 慈 善 音 樂 會 , 教 大 家 「 觸 摸 」 音 樂 、 「 畫 」 出 音 樂 , 從 另 一 個 角 度 認 識 音 樂 。
踏入暑假,Elsie忙於安排一對仔女參加暑期活動之餘,仍不時留意各種適合一家大細參加的文化藝術活動,繼早前介紹過由香港小交響樂團舉辦的麥兜音樂會,Elsie最近留意到亞洲青年管弦樂團即將舉行《「樂」也融融》慈善音樂會,讓青少年和家長齊齊「接觸音樂、畫出音樂」,增加對傳統古典音樂的興趣。
家長可能對亞洲青年管弦樂團略感陌生,據Elsie所知,樂團以香港為基地,被譽為世界五大青年管弦樂團之一,每年均會從亞洲各地近二千名年輕音樂家中,甄選出約一百名年齡介乎十六至二十七歲的年輕樂手組成樂團,在暑假期間先在香港集訓三星期,然後進行巡迴演出,今年香港就有十六名年輕音樂家入選,當中包括來自傳統名
校拔萃女書院,以及香港演藝學院音樂學院的學生。
聽樂團藝術總監兼創辦人龐信(Richard Pontzious)講,現時香港的音樂教育十分普及,不少學校都有舉辦樂器班、管弦樂團作為課外活動,令香港學生的音樂造詣大有進步,但他留意到仍有部分青少年未有機會接觸傳統古典音樂。「不是所有家庭都有能力讓子女學習樂器,部分青少年亦因為身體有特殊需要,而沒有機會學習樂器,所以希望通過這場音樂會,帶領他們和家長踏出走進音樂世界的第一步,啟發他們對音樂的興趣。」
不過許多青少年人都會覺得,音樂會既冗長又古板,所以Richard特意將慈善音樂會縮短至九十分鐘,並加入不少互動環節。「一般音樂會都是聽眾坐在下面欣賞演出,不過今次會安排參加者上台,嘗試用手觸摸各種樂器,有興趣的更可以試試演奏,親自比較不同樂器的音色、質料、構造;參加者還有機會和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早前欣賞樂團演出般,與一眾樂手並排而坐欣賞演出,體會被樂器包圍的震撼感。」
參加者除了有機會「觸摸音樂」外,Richard表示當日會帶領參加者將看不見的音樂旋律轉化為影像,在腦海中「畫出音樂」。「其實不少古典音樂都取材自經典文學,又或者帶有故事性。以今次選用的莎士比亞名著《羅密歐與茱麗葉》芭蕾舞劇為例,樂團會利用音樂表達故事中的不同情節,例如通過輕柔的音樂表現出羅密歐在花園中向茱麗葉示愛的一幕;利用一連串急速的鼓聲和敲擊樂聲,營造刀光劍影的打鬥場面,讓青少年和家長嘗試憑感覺和想像力將聽到的旋律,在腦海中轉化為具體的影像。」
除此之外,Richard還鼓勵參加者在欣賞音樂會後,將腦海中的場面畫成圖畫,嘗試用圖像表達音樂。
於香港定居多年的Richard指出,由於香港青少年日常以聽粵語流行曲為主,無論歌詞還是旋律均是千篇一律,大部分都沒有任何意義可言,令青少年逐漸缺乏個性,而「畫出音樂」正好鼓勵青少年接觸「另類」音樂,同時啟發他們的創意。「『畫出音樂』正好給予青少年一個打破傳統的機會,利用五譜和音符表達旋律以外的方法發揮創意,表達旋律和個人感受。」
Richard補充,其實家長也可以在家中試行,通過欣賞音樂提升子女的創意思維。「若子女年幼,家長可播放一些利用簡單影像配合莫札特、巴哈的古典音樂DVD碟給他們邊看邊聽,又或是給他們一些會發出不同聲響的玩具,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至於較年長的則可和他們一起欣賞如《胡桃夾子》、《天鵝湖》等音樂章節,並鼓勵他們繪畫出不同章節的場面,甚至講出個人感受,藉此提升他們的創意思維。」
另外,Richard知道現時不少家長都會催谷子女考取音樂證書,但他認為考試還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讓子女享受音樂,以免他們淪為「音樂演奏機」。
最後Elsie提提大家,《「樂」也融融》慈善音樂會將於八月五日於香港文化中心舉行,現有部分門票公開派發,若家長有興趣和子女一同「觸摸」音樂、嘗試「畫」出音樂,可致電2866 1623與何小姐聯絡索取門票,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若有任何家長關心的話題,歡迎報料。傳真:2798 2688。
2008-07-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