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楊潤雄稱對試辦期無既定立場 評定自資院校會考慮收生 ...
發新帖
查看: 510|回覆: 1
go

楊潤雄稱對試辦期無既定立場 評定自資院校會考慮收生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457
1#
發表於 18-6-27 10:5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諮詢文件建議政府考慮放寬收生限制,讓院校從大灣區招收非本地學生。被問到會否擔心加劇本地學額競爭,教育局長楊潤雄(左)說「看不到會如何影響」,指現時有機制限制自資專上院校收多少內地生,而小組就自資專上界別長遠發展的一些意見,實際上要再探討。


【明報專訊】「檢討自資專上教育專責小組」前日公布諮詢文件,建議制訂「合理試辦期」,若自資院校發展遜於預期,可取消課程甚至院校註冊。教育局長楊潤雄昨表示,對實際試辦年期無既定立場,重申小組主要討論教學質素,但明言「當然(收生)人數會是其中一個考慮」。


被問會否引發殺校潮 楊:言之尚早


對於小組建議會否引發殺校潮,楊潤雄相信是言之尚早,認為現時所討論的是原則問題,即若發現院校質素未能達原先承諾,或未到合理水平時,討論是否需要做些什麼,或容許繼續存在,「停止營辦是其中一個可能,會否有其他可能?」他又指出,仍要討論以什麼審核條件評定院校是否達到水平。


楊潤雄說,以他所知,小組現時主要提及質素,「當然人數會是其中一個考慮,但教學的質素是重要的」,至於試辦期,楊潤雄說因現正諮詢,故「在實際年期上,政府暫時無既定立場」,又表示明白諮詢文件提及,院校推出課程後與原先計劃的差別,也是大家建議政府將來考慮院校長遠發展時必須要考慮的範疇。


准SPACE校舍借明德 教局稱考慮全面


另外,審計署2016年不點名指HKU SPACE,把教育局批予該校校舍轉借予明德學院,並獲教育局批准;審計署亦質疑教育局未有徵詢評核委員會。教育局昨表示,已批准HKU SPACE與明德學院在2018/19學年共用有關校舍,稱處理該項申請時,已參考審計署於2016年就批地計劃下申請程序提出的建議,審慎及全面考慮各項因素,包括對明德學院現有學生的影響,局方會繼續與香港大學及明德學院保持緊密聯繫,跟進2018/19學年後明德學院校舍的安排,但未有回應有何租約條款。


檢討自資專上教育專責小組的文件指出,明德學院只有約200名學生。


   0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457
2#
發表於 18-6-27 10:53 |只看該作者
教育局局長談審批學校調整學費申請機制及檢討自資專上教育
***************************

                                  以下為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今日(六月二十六日)出席「花旗集團-社聯大學生社責實踐計劃2018」後與傳媒談話的內容:

記者:局長,想問申訴專員主動調查教育局接受有些學校的學費過高,局方有甚麼回應?以及是否承認現時有些學費真的如專員所指是過高?

教育局局長:我未正式看到專員今日的公布。我知道申訴專員是會就教育局審批學費的制度作主動調查。她今日亦呼籲社會各界人士如對這個議題有意見,或有甚麼資料,可提供給他們。我們亦會全力配合申訴專員的調查,盡量提供所需資料。一直以來,教育局在審批學費方面,尤其是直資學校,都是非常嚴格的。我們也不時就審批學費制度作出檢討。我們自己檢討外,若申訴專員有建議給我們時,我們一定會積極考慮。

記者:她引用的例子是每年二十萬元,你認為學費是否太高?

教育局局長:我很難抽空說哪一間學校收多少學費是貴還是不貴,但我相信最重要的是機制,以及我們考慮調整學費各種因素時,是否有充分考慮、是否跟家長有適當溝通,然後才決定。但就這件事,不如等申訴專員完成調查後,我們才詳細交代。

記者:關於檢討自資專上教育專責小組的諮詢文件,局方認為「試辦期」要多少年才是合理範圍,以及會否參考他們的建議,將不同院校納入同一條例規管?

教育局局長:昨日張炳良教授(檢討自資專上教育專責小組主席)就專責小組經過多個月討論的一些初步看法向大家介紹,亦希望在未來兩個多月收集社會不同人士的意見。剛才你提到有關試辦年期,現時正就意見進行諮詢社會人士的看法,所以在實際年期上,政府暫時並無既定立場,但明顯看到昨日小組主席張炳良教授介紹時,他是特別注重質素上的保證,在自資專上界別有一個很重要的元素,是提供的課程必須達到某一個質素,而所謂試辦或是否需要一個機制,令一些質素比較沒有那麼好的,需要有一個停辦機制,我相信這也是他們討論的焦點。

記者:有些院校覺得用收生人數決定教學質素的做法不夠客觀,局方有何回應?

教育局局長:以我所知,小組現時所提的主要是關於質素,當然人數會是其中一個考慮,但教學的質素是重要的,而我相信文件中提及的主要是院校推出課程後與原先計劃的差別究竟有多大、詳細情形是怎樣,這些都是大家建議將來政府考慮這些院校的長遠發展時,必須要考慮的。

記者:副學士被定位為銜接大學學位,請問會否增加教資會(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大學學位?第二,如果免入息審查的學費資助擴大至副學位的時候,政府會否承擔這些財政問題?

教育局局長:我想你提到的兩個問題言之尚早。首先,將資助擴展至副學位,如果小組有這樣的建議時,政府當然會全盤考慮,一定會考慮究竟政府是否能夠承擔財政負擔,所以這些問題將會在小組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後,向政府提交最後建議時,我們才會考慮。

記者:會否擔心引起「殺校潮」?諮詢文件亦提到在大灣區推廣收生,會否擔心影響到本地學額的競爭?

教育局局長:如果你指的是在大灣區多收一些自資界別的內地學生,我看不到會如何影響到本地生的競爭,這當然亦有很多問題牽涉當中,例如在現時的機制上,自資專上院校收多少內地生是有限制的,這是小組就自資專上界別長遠發展的一些意見,到推行時,我們實際上會與有關方面再作探討才可以訂出。至於是否有機會出現「殺校潮」,我相信這也是言之尚早。我們現在討論的是原則性問題,若我們發現院校的質素未能達到原先承諾的,又或未達到合理水平的時候,我們是否需要做些甚麼,或是容許它們繼續存在?停止營辦是其中一個可能性,會否有其他可能性?我們究竟用甚麼審核條件考慮是否達到水平,仍有待討論。所以會否引致「殺校潮」,現時是言之尚早。

   



2018年6月26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5時22分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