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常開夜車難放鬆 兒童失眠或影響發育 越讀越忘記 增焦慮 ...
發新帖
查看: 769|回覆: 2
go

常開夜車難放鬆 兒童失眠或影響發育 越讀越忘記 增焦慮症..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403
1#
發表於 18-5-4 14:4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本港兒童及青少年的失眠率約5%,部份是因學業壓力所致。


「眼光光,等天光」,失眠不是成年人才會有的困擾,小朋友一樣有「瞓唔着」煩惱。專家指兒童及青少年同樣會有失眠問題,或與沉重學業壓力、情緒問題、患上濕疹,甚或生活習慣有關,如年紀小小已飲咖啡或習慣做功課至瞓覺前一刻等,建議小朋友睡前半小時至1小時可做放鬆活動、避免太夜食飯和溫書,有助改善睡眠質素。


中文大學精神科學系榮譽臨床助理教授、香港睡眠醫學會榮譽秘書林少萍醫生表示,本港兒童及青少年的失眠率約5%,與其他地區相若。失眠症狀包括入睡困難,如在床上半小時也未能入睡,或半夜醒後不能入睡、早醒等。若1星期出現3次或以上,並持續1個月甚至更長日子,同時影響日常生活,如日間易攰及眼瞓、專注力變差、成績受影響、脾氣變暴躁或焦慮等,或是患上失眠的表現。                                                                                                         

                                                                                                                                                                                                                                                                                                                                                            

                                                                                                                                                  


一小時緩衝鬆弛助入眠


壓力與失眠息息相關,林指,臨床上中小學生也會因失眠求助,面對公開試壓力中學生較嚴重,尤其考試或測驗日子,「一上床就會諗條問題點答,或諗考試會唔會出我溫書嘅題目」。性格緊張、焦慮的人較易失眠,平時或有「坐唔定」、咬手指、搣頭髮等表現。


壓力會令人失眠,關鍵在於大腦分泌受影響,原來身體有10多種荷爾蒙,分別調節清醒及睡眠的規律,從而操控睡眠。當遇到沉重壓力、壞情緒,這些荷爾蒙的調節便失衡,例如保持清醒的荷爾蒙上升,便令人有入睡困難。


不少受失眠困擾的兒童,家人都同樣患失眠,林指,除遺傳基因,相信也與生活習慣有關,尤其太夜食飯、太夜做功課溫書,「阿媽好夜仲同阿仔做功課、溫書,如果情緒激動、好緊張,例如期間會嘈交,到大家上床瞓覺,個人都唔放鬆,點會瞓得着?」


林少萍稱,臨床上亦發現不少失眠的兒童及青少年都有飲咖啡及奶茶的習慣,建議要減少飲用含咖啡因飲品。


另外,需調整生活規律,避免睡前仍與功課搏鬥,要為自己設緩衝時間,入睡前半小時至1小時做放鬆身心活動,如伸展、鬆弛練習、家長講故事;玩facebook、打機或煲劇等活動亦應避免。


居住環境狹窄,加上家人為「夜貓族」,都會導致兒童失眠,林建議要營造良好睡眠環境,包括睡房關燈及保持寧靜。若家人在同房工作,建議為兒童睡床設床簾,或改用輕聲電腦鍵盤,或轉換電腦的擺放角度,盡量減少打擾;適當減壓如培養運動習慣也很重要。


日睡至少10小時


兒童的理想睡眠時間為日睡至少10小時,青少年則日睡至少9小時,醫學界已知兒童睡眠不足,除了影響記憶力、專注力及情緒管理,長遠也增加患焦慮症或抑鬱症風險,睡眠不足也會干擾生長荷爾蒙的分泌,影響發育,「好多人覺得睡眠可以犧牲,亦容易忽略小朋友嘅失眠問題,其實睡眠、同飲食、運動對兒童都好重要」,林建議家長需正視子女失眠問題,宜及早帶往求醫。

   0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403
2#
發表於 18-5-4 14:45 |只看該作者
不停望鐘 狂做Sit-up更難入睡



■林少萍醫生指,兒童失眠可影響學習表現及情緒。


受失眠困擾的人,腦海中越是糾纏「幾時先瞓得到」,就會越難入睡。中文大學精神科學系榮譽臨床助理教授林少萍表示,要睡得好並非靠操練,若太執着「一定要瞓得到,要瞓足8個鐘」,只會令人更緊張及無法入睡,放下一切,保持身心放鬆,減少災難化思想,都是一夜好眠的秘訣。


保持放鬆 踢走災難化思想


林少萍表示,不少人容易誇大失眠的後果,例如擔心睡眠不足,會嚴重影響翌日工作致容易犯錯,又害怕日間會欠缺精神,所以越努力要瞓得着,就越難放鬆入睡。


要踢走災難化思想,不妨多想「以前都試過瞓唔着」,「就算唔夠瞓,第二朝都做到喎」,減少與負面想法鬥纏。


一旦在床上持續20至30分鐘都無法入睡,又或經常輾轉反側,甚至不停望鐘,林少萍建議先離開睡床,避免大腦將睡床與焦慮感掛鈎。


此時宜進行一些放鬆活動,例如做深呼吸、伸展練習、或聽柔和音樂等,但切勿玩手機或狂做Sit-up,因反而會變得更為緊張及清醒。


治療兒童或青少年的失眠症,林少萍指,臨床上較少採用藥物,主要為心理治療及改變生活習慣。


醫生進行評估時,會了解兒童的睡眠習慣、情緒狀況及家人的生活習慣等,再給予相關建議及治療。


62
3#
發表於 18-7-30 12:1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