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青年拍下五草根孩子故事
發新帖
查看: 1891|回覆: 13
go

青年拍下五草根孩子故事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1#
發表於 14-5-18 12:4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黃肇邦(中)認為鮮魚行學生有生命力,較典型「港孩」更追求改變。


28歲的「香港仔」黃肇邦,獲電影組織CNEX資助12萬元製作費,用3年時間,和鮮魚行學校五名學生一起生活,拍攝成紀錄片《子非魚》,記錄五名基層小朋友在小一暑假前至三年級開學期間的故事。黃望透過該片,鼓勵觀眾關心基層小童。

《子非魚》戲名是阿邦想透過成年人的角度,聆聽基層孩子的天真心事。在基層家庭成長的阿邦,一家四口曾蝸居葵涌邨百呎舊屋邨,他期望曾做過「魚」的成年人,見到下一代「新魚」,應展示更多愛心,「我哋都係咁樣行過嚟,唔係應該幫吓佢哋咩?」他想透過該片叫成人反思,基層與中產「港孩」不同,草根孩子生命力強,但他們住劏房、父母離異,若社會關心他們多一點,命運或會不同。

戲中主角佘偉豪在單親家庭成長,二年級時被電視台拍攝其個案,獲新加坡善長支持,三年級開學前已轉校。

戲中反映小朋友其實知道家庭問題,其中一幕偉豪拿着拍攝機訪問媽媽:「請問你有無同阿佘生瞓呢?」佘媽媽感愕然,然後尷尬地說:「我咪同佘偉豪瞓囉!」小孩也替媽媽擺下台階:「係呀,我咪講我囉!」令人心酸的一幕是偉豪在小劏房中,想念父親。戲中也描寫偉豪對「女神」黃嘉琪的含蓄愛情。

下周六起公開放映

由於缺乏資金,拍攝、剪接及作曲等,都由阿邦一手包辦。校長梁紀昌望影片讓觀眾了解基層學生的真實生活。《子》由奧斯卡最佳短篇紀錄片獎得主楊紫燁監製,法國名導演伊力盧馬御用剪接師Mary Stephen任顧問,影片今日首映,下周六起公開放映,暫定四場。
                                                
                                                                                                                                                                                                                                                       
   1    0    0    0

Rank: 7Rank: 7Rank: 7


13381
2#
發表於 14-5-18 14:31 |只看該作者




Rank: 5Rank: 5


4982
3#
發表於 14-5-18 15:54 |只看該作者

引用: ++++++++ ■黃肇邦(中)認為鮮魚行學

原帖由 elbar 於 14-05-18 發表
■黃肇邦(中)認為鮮魚行學生有生命力,較典型「港孩」更追求改變。

28歲的「香港仔」黃肇 ...
請問在香港那間影院公影?



Rank: 5Rank: 5


1401
4#
發表於 14-5-19 09:43 |只看該作者
同问

Rank: 5Rank: 5


4964
5#
發表於 14-5-19 13:20 |只看該作者
同問。

昨天看了這則新聞,略略同阿女介紹一下。很想帶女去看看。

Rank: 4


739
6#
發表於 14-5-19 19:46 |只看該作者

Rank: 5Rank: 5


2081
7#
發表於 14-5-20 09:56 |只看該作者
serinac 發表於 14-5-18 15:54
請問在香港那間影院公影?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 - 星影匯
上映日期: 24/05/2014 (3:00p.m.); 25/05/2014 (5:20p.m.); 31/05/2014 (3:00p.m.) & 01/06/2014 (5:20p.m.)

Rank: 5Rank: 5


4982
8#
發表於 14-5-20 15:28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serinac+發表於+14-5-18+15:54+請問

原帖由 Momiumo 於 14-05-20 發表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 - 星影匯
上映日期: 24/05/2014 (3:00p.m.); 25/05/2014 (5:20p.m.); 31/05/2014 (3:0 ...
Thanks!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9#
發表於 14-5-29 09:4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4-5-29 09:48 編輯

鮮魚行紀錄片餘兩場


【明報專訊】新晉導演黃肇邦追蹤鮮魚行學校5名基層學生,由小一暑假至小三開學期間的生活,拍攝成紀錄片《子非魚》,電影只在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星影匯公演4場,現剩本周六及周日( 5月31日及6月1日)兩場。


鮮魚行學校校長梁紀昌在該校通訊中指出,該片透過孩子天真無邪的說話,詼諧地描述現實中的貧窮、家庭暴力、房等問題,也說出對學業、友情、荳芽夢的疑問。導演發覺孩子知道自己很窮,但生命力比出身富裕的孩子更強、更豐富,他有時也因孩子的辛酸感觸,孩子卻總懂得苦中作樂,這亦是片名《子非魚》的來源,取自《莊子》的寓言故事「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子非魚》去年底分別入選台北國際華人紀錄片影展,及香港亞洲電影節「亞洲新導演獎」提名,由奧斯卡得獎導演楊紫燁監製,及國際知名剪接師Mary Stephen擔任剪接指導。


12651
10#
發表於 14-5-29 10:3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9Rank: 9Rank: 9


21695
11#
發表於 14-5-29 10:40 |只看該作者
Good movie!  Definitely worth seeing.  Don't expect any discussion about poverty though.  It is more about the kids and their lives.
今日佳句: 我以往也以為國際板的家長也有質素,但現在才知deal with 一些麻煩家長也不易!  

Rank: 5Rank: 5


2992
12#
發表於 14-5-29 16:52 |只看該作者

回覆:青年拍下五草根孩子故事





Rank: 5Rank: 5


1078
13#
發表於 14-5-30 10:51 |只看該作者
Thx for the recommendation.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14#
發表於 14-6-3 15:09 |只看該作者
1港人拍港片


一粒種子,自己開花無意思,喺觀眾手上開到花先係最有意思嘅一刻。(黃肇邦)


▲《子非魚》讓觀眾用小孩角度看世界。(電影劇照)


▲電影以鮮魚行學校多名學生的生活為主線。(電影劇照)

能夠願意全情投入為夢想進發的年輕人又有多少?80後黃肇邦大學畢業後,毅然一人拿着攝錄機,自編自導自剪,經過3年接近零娛樂的非人生活,誕生出紀實電影《子非魚》,記錄數名鮮魚行學校基層小朋友的生活,讓觀眾反思。

新聞專題

阿邦對紀實電影的興趣,源於大學三年級與同學合作拍講述街舞青年紀實片《舞回路》,「好羨慕呢班青年,咁年輕搵到自己鍾意嘅嘢,好buy佢哋,諗返自己過去如一張白紙,無咩目標達到。」

獲12萬資助拍攝

《舞回路》入圍香港華語紀錄片節及內地獨立影展,為阿邦打下強心針。他在2010年於樹仁大學新聞系畢業後,毅然執起攝錄機,參與香港CNEX基金會的電影計劃,獲12萬元撥款拍攝電影。「我好心野,會考之後試過喺波鞋街賣波鞋、做傳菜,每日接觸唔同嘅人,對社會好有好奇。」

夢想成為導演的人,大多會投身劇情片,但阿邦卻揀選了較冷門的紀實電影。紀實電影缺少了限制,有無限種可能性,阿邦坦言,適合自己貪玩的性格。

花3年時間拍攝《子非魚》,阿邦坦言曾多次想過放棄,「初頭都唔知自己做咩,頭頭碰着釘,3年間無生活,無娛樂,依家諗返好恐怖,好彩捱過咗。」

屢次碰釘曾想放棄

一人拍攝,阿邦每日背着沉重的器材,跟着小朋友跑跑跳跳,又要採訪,難度大,得着更大,「跟crew拍攝,只能做自己崗位嘅工作,自己一人拍攝會進步得快啲。」 他希望透過《子非魚》,以小孩的角度看社會,讓觀眾有所反思。

《子非魚》先後入選台北國際華人紀錄片影展及香港亞洲電影節,現正在港進行公映,頭兩場更爆滿,觀眾反應好。

阿邦坦言對成績感窩心,「喺香港做獨立紀錄片好難,上映場次同時間都要視乎觀眾反應。一粒種子,自己開花無意思,喺觀眾手上開到花,先係最有意思嘅一刻。」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