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家庭教育最忌三個過度
發新帖
查看: 1773|回覆: 2
go

家庭教育最忌三個過度 [複製鏈接]

Rank: 3Rank: 3


213
1#
發表於 10-11-1 16:4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size=100%][size=100%]
[size=100%][size=100%]  [size=100%][size=100%]1、過度關愛
[size=100%][size=100%]主要表現為長輩們對孩子的物質嬌寵和情感嬌寵。 [size=100%]從孩子的嬰儿期開始,長輩們在物質、金錢上極其慷慨大方,竭盡所能地給孩子提供吃、穿、玩等方面最佳的物質條件。 [size=100%]孩子稍大一點後,基本上是要什麼給什麼——只要孩提出要求,就給予滿足。
[size=100%][size=100%]在情感上,除從小就過多地親吻撫抱,過分地親暱呼喚外,還生怕孩子不高興,往往對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順。 [size=100%]這就日漸養成孩子以自我為中心、惟我獨尊的自私心理和放任性格,學會以哭鬧、不吃飯等非理性方式來要挾父母、祖輩,最終變成我行我素、隨心所欲、不通情理、缺乏感恩心態的“小公主”、“小皇帝”。
[size=100%][size=100%]  [size=100%][size=100%]2、過度保護
[size=100%][size=100%]很多家長不放心孩子一個人睡,與寶貝從小就同房、同床睡覺,有的在孩子長到好幾歲甚至十多歲乃至更大,還是如此。 [size=100%]此外,他們對孩子的食物、飲料、衣服、玩具、日常用品等都百般挑剔,不但要知名品牌,有的還要求徹底無菌消毒。 [size=100%]孩子稍有不適,動輒小病大治,無病猛補,往往造成營養過剩,致使肥胖兒童比例上升。 [size=100%]有的家長甚至把家具的邊邊角角統統用海綿包起來,以免孩子磕傷碰傷;天氣稍冷,便把孩子從頭到腳密密實實地包裹起來;孩子大了,還常常摟著、摸著、陪著、跟著、照著、護著,如此等等。 [size=100%]總之,就是一百個不放心。
[size=100%][size=100%]以上這些不當做法,肯定會降低孩子自身的免疫力和適應能力。 [size=100%]孩子越不適應,家長越去過度保護,這樣長期惡性循環,孩子就會缺乏獨立性、堅忍性、耐苦性和艱難意識。 [size=100%]等孩子稍大後,毛病比較明顯了,做家長的還時不時地指責道:“你看看你,這麼大了,還這樣嬌氣,還是不懂事,還要我操心,唉,真把我給急死了!”然後,還要去盡力而為地過度保護孩子。
[size=100%][size=100%]  [size=100%][size=100%]3、過度期望
[size=100%][size=100%]千百年的科學文化不但使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社會風氣瀰漫神州,一心期望後代“光宗耀祖”、“給大人爭氣”的傳統觀念亦是普遍存在。 [size=100%]因此,芸芸眾家長們在對孩子過分溺愛關懷的同時,又對孩子抱有極大的期許,一心望其成“龍”成“鳳”。 [size=100%]因此,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大資本,在孩子的學習上高標準、嚴要求。 [size=100%]長輩們的這種心態寫滿臉上,時時明白地表露在語言和行動上,很容易使孩子覺得是在為父母而學,不是為自己學,因而漸漸失去學習的原動力。
[size=100%][size=100%]隨著孩子的一天天長大,父母求勝心理也越來越強,總是想當然地認為:你長大了,該懂事了,應該更努力、更自覺地學習了。 [size=100%]而且越接近中考、高考,父母心情越急迫,對孩子的要求越高。 [size=100%]這種極高期望的壓力與早期過分的關愛保護形成強烈的矛盾反差,令已經“驕嬌”二氣十足的孩子很難承受。 [size=100%]那從小就逐步定型的物質化、金錢化的親子關係,又難以使孩子真正理解家人的親情之愛,這樣就極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失去對長輩的尊重與情感。 [size=100%]家長越焦慮,孩子越反感,就越容易造成不和諧的家庭關係,致使親子之間難以溝通,這又反過來對孩子的成長更加不利。
   0    0    0    0
一幅精采照片 尤勝千言萬語 http://hk.myblog.yahoo.com/appletreemybook


9
2#
發表於 10-11-2 16:0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4


577
3#
發表於 10-11-4 10:56 |只看該作者
Thanks for sharing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