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論盡家長論盡教育
樓主: 囝囝爸
go

論盡家長論盡教育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261#
發表於 08-5-15 13:25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ZZdaphne 於 08-5-9 18:07 發表
如升中學,你可否介紹中文西史書?

ZZdaphne:

我不太知道現時初中生的閱讀水準到那裡,以下介紹的作者,倒是在內地和台灣都很紅的旅美華人作家--林達。他們其實是一對學建築的夫婦,作品以遊記的角度出發,在遊覽之餘也講當地的歷史。

講美國的有:《歷史深處的憂慮》、《總統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個夢想》以及《從邊緣看世界》等書

講歐州的有:《帶一本書去巴黎》、《西班牙像一本書》(見時報悅讀網:http://www.readingtimes.com.tw/timeshtml/ad/ak0096/epaper.htm)

約十年前看《我也有一個夢想》,讀到近百年前普通的美國大中學生為種族平等的努力,也不由得慨嘆和落淚(如同今天看生果報內地人自組義工團一樣)。

林達的美國系列(由美國建國講起)好像有網上版,您可以讓小朋友看一看有沒興趣才買,至於《帶一本書去巴黎》(主要藉其遊覽的地方,講法國大革命前的社會氣氛和歷史背景),我看到的簡體字版印刷和圖片不弱於台版,但價錢可人多了。

至於中史,柏楊的《中國人史綱》相當可親,他好像還有帝王或皇后傳等,可當故事看。李敖的《北京法源寺》也暢銷長篇小說(講戊戌政變的六君子),但我只是久聞其名,沒看過。

發明"潛規則"這內地潮語的吳思,是明史學家(也是一本頗有影響歷史雜誌《炎黃春秋》總編),他的論史文章好講故事,且把當時的貨幣諸如多少兩銀子,以可換米量來折算成現在的人民幣值,比較reader friendly,也是內地的暢銷書。
我很喜歡吳的一篇文章:理解迷信(http://wusi.blog.hexun.com/937506_d.html),點透大陸現時面對所謂軟實力不足的問題。他在網上有blog,可先看合不合口胃才買。

(以上書籍,公共圖書館皆有,以作者搜尋查不到吳思,但以"潛規則"和"血酬定律"就查到)

[ 本文章最後由 csy_ma 於 08-5-15 13:56 編輯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醒目開學勳章 王國長老


6442
262#
發表於 08-5-18 01:04 |只看該作者
似乎深了些吧,小女的程度未必達到,
我已到圖書館借了漫畫版中西歷史,
希望引起她的興趣吧!!



[ 本文章最後由 ZZdaphne 於 08-5-18 01:07 編輯 ]


379
263#
發表於 08-6-9 10:0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4418
264#
發表於 08-6-14 01:08 |只看該作者
Eviepa:

你又老調重談, 說起愉快學習來.  

前陣子在電視教育看到一位名人家賓 "胡恩威", 對一班學生演說, 內有提及他不信可愉快學習, 所持理論也是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前說過我也有這種想法, 不過要加上註腳, 學習有時會不愉快, 程度因人而異, 成功後的惀快才持久真切.  我囝囝有時練習樂器, 投入得心應手, 看得出他練習時真的快樂. 有時為準備考試或比賽, 練習時不能從心所欲, 得預期進度, 也看出不愉快. 比賽或考級時得到好成績後, 快樂是持久及對學習信心動力影響深遠.  課業學習時我想也一樣, 困難時也有不快, 不能時更大困苦, 當然有成功時的喜悅.  所以過程不重要, 目標才重要. 小小苦楚等於激勵.

我少談學校, 因顧及家長感受.  你女兒的學校, 和另一間同標榜「愉快」學習的直資學校, 我多年前早於BK於另一教育網站, 早已認識.  這間學校我有一位朋友孩子就讀.  有一次, 我看到學校小二的中文工作紙, 內容比我囝囝讀私小的還深得多. 閒談之下, 朋友也說學校重視成績語文, 殊不輕鬆容易. 朋友預期愉快, 學校創校也有這樣想法, 但實戰下得不到成績效果, 要作出學習強度更正.  新小拔開校之初也標榜愉快學習, 但發覺成績語文下降, 不能和中學接軌, 也要作出不愉快改變.  所以更多追求快樂家長不一定可改變事實, 創造出更多快樂學校來.  你看現直資校走勢也可看到, 未來再多一二年的校外成績比較, 更使理想歸回現實.   

我孩子讀過的小中學, 對學生成績比較也不著重, 除知前列學生名次外, 其他都不知道或會刻意比較.  感覺上兒子小學中學的同學都覺愉快, 我不是指個別過程, 是整體而言. 小兒現時也有和以前小學同學聯絡, 不少就讀名校, 所知讀書時辛苦一定有, 但大部分自信和對前景樂觀, 不知是否可屬學習上惀快.

[ 本文章最後由 囝囝爸 於 08-6-14 01:14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265#
發表於 08-6-14 16:20 |只看該作者

回覆 #264 囝囝爸 的文章

囝囝爸:

每一個人對快樂的看法都不同,而且我們沒有精密儀器確切量度究竟日做夜做的A較快樂,還是懶懶散散的B快樂,所謂「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我有個關於快樂的有趣例子。柴灣某間CCC的中學的校長是我的師兄,他讀中學時,從沒見過他玩耍,總是爭取每分每秒去讀書。結果成績非常好而進了HKU。後來他出來教書,也是非常用心。幾年前,他在當了這間學校當創校校長,現在成績穩步向上。他,讀書時只懂得讀書,做事時又是工作狂,和玩樂差不多是絕緣的。

在我看來,我覺得這位「十分耕耘」,有了十分收穫的師兄的人生是黯淡的。不過,我的姐姐對我說:「也許他沒有你看得那麼辛苦,也許他因為勤力讀書、做事,有了成就便覺得人生很美滿呢。」而且面上表露著響往的神色,大概心裡面想:「為何我強迫女兒每天坐在書桌旁幾小時,但實際上,她九成以上的時間是用來雲游四海呢?」

我所謂學生的「快樂」、「不快樂」主要是用上社會上的主流標準。一間學校加諸學生的不快主要為:

1. 沉重的工課/溫習量,令孩子們動用大量時間做他們不喜歡的活動。同時使他們沒有足夠時間消閑。
2. 默書、測驗、考試的壓力。

如果一間學校,這兩點都降至最低,這間學校大概就可以稱得上快樂學校。(學習質素不在考慮之列,不排除學生們日後會後悔,但讀的時候是快樂的) 。

小朋友的天性是要多點玩耍,少點壓力。太多的功課、大重的壓力是違反孩子的天性,我怎樣也不會覺得這樣的孩子可以和我囡囡的同學鬥快樂。

香港的功課量大,考試壓力更大,兩者大得令孩子非常不快已是社會共識,絕大部分家長覺得雖然讀書辛苦,但為了未來,現在犧牲一點也在我所不計,這種想法是合理的,但終歸是「辛苦」,是「犧牲」。

Eviepa

[ 本文章最後由 eviepa 於 08-6-14 23:33 編輯 ]

Rank: 8Rank: 8


19514
266#
發表於 08-6-15 01:35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eviepa 於 08-6-14 16:20 發表
囝囝爸:

每一個人對快樂的看法都不同,而且我們沒有精密儀器確切量度究竟日做夜做的A較快樂,還是懶懶散散的B快樂,所謂「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我有個關於快樂的有趣例子。柴灣某間CCC的中學的校長是我的師兄,他讀中學時,從 ...


eviepa,

每人對愉快學習都有不同的看法。我自己就覺得你說的是「輕鬆學習」,但就不一定是「愉快學習」。對我來說,「愉快學習」是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成就感和滿足感,而「輕鬆學習」不一定帶來成就感和滿足感。

我個人就較認同林浣心校長所講的愉快學習。就是《愉快學習,擁抱挑戰》,是講求營造一個積極、具挑戰性,能夠帶動學生學習的一個過程。

要做到「高期望」,但同時對學習有「更高的支援」。如果孩子本身對自身的學習有「高期望」,而同時懂得積極學習,給予自己的學習最佳的支援,那他一定可以從學習中,得到樂趣和滿足感。

家長同樣要對孩子有「高期望」和要求,而同時給予最佳的支援,令他可以超越這些期望和要求,這樣孩子的學習生活自然感到滿足和愉快。選校方面,就要知道學校對它的學生有甚麼期望和要求。如果沒有要求,這不是好學校。如果有要求,就要知道這學校給予怎樣的學習支援,讓它的學生可以超越它的要求。

適當的功課量是好事,而對學生要有有效的學習評估方法。現在的默書、測驗和考試的確存在改善的空間,但限制評估方法不是一件好事情,因為每類評估方法都有利弊,所以要設計適當的評估工具組合。趣味默書已推動了一段時間,一些學校已採用了,它可以增加學生的滿足感,也減少了挫敗感。

我並不認同沒有名次資料是好事情。盡責的家長要有很多數據去評估孩子的學習表現。科目位置和班中名次資料其實是一片很重要的資料,讓家長知道孩子是否適合現有的課程。在教學上,可以有最好的課程,但一定沒有完美的課程。亦即是說,沒有課程是適合所有的孩子。如果大家上同一樣的課程,但是你的孩子表現比一同學習的同學差,這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訊號告訴你你的孩子可能不適合現有的課程。如果家長要到小五才有這些資訊,到時才補救的話,就已經太遲了。

[ 本文章最後由 ChiChiPaPa 於 08-6-15 01:40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267#
發表於 08-6-15 13:49 |只看該作者

回覆 #266 ChiChiPaPa 的文章

ChiChiPaPa,

在這裡我不是和大家討論甚麼學校才是最有效的學校,而是怎樣的學校才是快樂學校。

見到自己下了苦功而得到良好的成果而覺得異常滿足,這價值普遍只存在成年人身上。在青春期以前的小朋友,他們的是價值觀是很直接的,能做喜愛做的事就是快樂,被迫做不喜歡做的事就是不快樂。有了好成績他們會不會得到滿足感?會!不過很微弱,絕不可以蓋過普通香港小學所加諸他們的功課量、考試壓力。

在小學雜談裡,天天都有家長很失落地問:為何我的孩子不會為自己前途著想,不會自發地做功課?  答案很簡單,他們的孩子都是健康正常的孩子!

我並不是要鼓吹不要下苦功,我自己就每天都「強迫」囡囡閱讀英文書籍,不過我清楚明白,在青春期之前,她都不會覺得她的收獲能夠蓋過她的付出。我女兒的英文一向在全級中都是名列前茅。在她四年級時,我問她,每晚閱讀的結果是很好的成績,值不值? 她回答:「不值得」;到了最近,我再問同一個問題,她答道:「以前的已經做了,有了這樣的成績,可說是OK,但最好從此不用了。」我深信,兩、三年後,當賀爾蒙一到,她的答案會是正面的,同時,她的英語閱讀會是自發性的。

囡囡有一個非常要好的同學,家裡沒有給她任何補充或壓力,成績當然比我囡囡差很多,但無可否認的是,她比我囡囡讀得更快樂。

Eviepa

Rank: 8Rank: 8


19514
268#
發表於 08-6-15 15:51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eviepa 於 08-6-15 13:49 發表
ChiChiPaPa,

在這裡我不是和大家討論甚麼學校才是最有效的學校,而是怎樣的學校才是快樂學校。

見到自己下了苦功而得到良好的成果而覺得異常滿足,這價值普遍只存在成年人身上。在青春期以前的小朋友,他們的是價值觀是 ...


孩子不會為多年後的前途努力,但他會為目前閱讀和學習的滿足感和樂趣而努力。當學校和家長給予充夠的英語閱讀支援,誘導孩子去閱讀,孩子就有動機去閱讀,閱讀帶來的滿足感就是「愉快學習」的一種表現。閱讀的動機不是英語能力,語文成績或日後的就業,也不存在「值與不值得」的問題,而是閱讀帶來的滿足感,這會推動孩子繼續「愉快」地閱讀。

孩子通常都不會覺得做功課可以帶來滿足感,但他會因為老師和家長對他做好功課的讚賞而得到歡悅和滿足感。他會明白這是自己的責任自動完成功課。這也是「愉快學習」。如果孩子不自發做功課,會否是家長吝惜讚美的說話?會否是家長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做了不適當的責罵?我就覺得問題多是出在老師和家長身上,而不是孩子,因為孩子都是受我們影響的。而「不做功課」的答案絕不是簡單地把責任推到孩子身上,認為正常健康的孩子都不喜歡做功課。我覺得應先看看問題是否出在老師或自己身上。

[ 本文章最後由 ChiChiPaPa 於 08-6-15 16:01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269#
發表於 08-6-15 18:44 |只看該作者

回覆 #268 ChiChiPaPa 的文章

ChiChiPaPa,

有些東西是有足的價值,有些卻只是為了責任、前途而做。

以我囡囡為例,中文閱讀是有自足價值,是娛樂,是消閒。捧著一本衛斯理或瓊瑤就會進入想像中的世界,過程是愉快的。至於會不會增進中文水準,從來不是她要考慮的東西。

英文閱讀對她來說不是完全沒有滿足感,但她只能看懂Magic Tree House等書,若可以自由選擇的話,她定會取衛斯理而捨Magic Tree House。閱讀Magic Tree House只是為了完成責任,為前途而做,自足價值不大,以她的閱讀進步的軌跡來推算,在三兩年內都沒有可能改變這事實。

她看完了一本衛斯理會有我的讚賞,她看完了一本Magic Tree House同樣地有我的讚賞,而且同樣會增進語文能力,所不同的是,閱讀衛斯理的過程是精采無比的,而看Magic Tree House是枯燥低B的。兩者對我囡囡的滿足感高下立見。

要誘導孩子「愉快地」閱讀英文書並不容易。你可以見到,小學裡,捧著中文書讀得津津有味的學生人數眾多,但捧著英文書細讀的有多少呢?要求小學生愉快地閱讀英文書未免陳義過高,並不切合香港社會實際情況。

XXX  XXX  XXX

讀功課多、壓力大的學校的學生可以有為他們減壓的家長、也有壓上加壓的家長,但最多是普通的家長。

功課少、壓力細的學校的學生也可以有為他們減壓的家長、當然也有加壓的家長,但最多還是普通的家長。

這是家長的問題,不是學校的問題。如果遇著一個喜歡加壓、喜歡責備、吝惜稱讚的家長的話,那麼讀甚麼學校都不會愉快。但當然,讀功課少、壓力細的學校會稍稍舒緩這些「不愉快」。

我始終覺得,就讀「功課少、壓力細」學校的學習生活是較為愉快,不過香港絕大部分家長都傾向相信這類學校的效果會差而不去報讀。

Eviepa

Rank: 5Rank: 5


3693
270#
發表於 08-6-15 22:03 |只看該作者

回覆 #6 囝囝爸 的文章

胡恩威也許談問問自已的大學同學:學習愉快嗎?學習苦的畢不了業,早就轉系了,學習不愉快的可以成工匠,but 成不了大師;

要成為專業舞者:天分、努力、勤力不可少,但這只可令你成為后排舞員罷了,

要成為獨舞者、主角: 非要愛上芭蕾不可,那種想起練習都快樂的人才可把感情心力傾入,表演更上一層樓,成為專業中的表表者。

什麼需要專業知識行業都一樣吧?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271#
發表於 08-6-15 22:31 |只看該作者

回覆 #266 ChiChiPaPa 的文章

適當的功課量是好事,而對學生要有有效的學習評估方法。現在的默書、測驗和考試的確存在改善的空間,但限制評估方法不是一件好事情,因為每類評估方法都有利弊,所以要設計適當的評估工具組合。趣味默書已推動了一段時間,一些學校已採用了,它可以增加學生的滿足感,也減少了挫敗感。

我並不認同沒有名次資料是好事情。盡責的家長要有很多數據去評估孩子的學習表現。科目位置和班中名次資料其實是一片很重要的資料,讓家長知道孩子是否適合現有的課程。在教學上,可以有最好的課程,但一定沒有完美的課程。亦即是說,沒有課程是適合所有的孩子。如果大家上同一樣的課程,但是你的孩子表現比一同學習的同學差,這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訊號告訴你你的孩子可能不適合現有的課程。如果家長要到小五才有這些資訊,到時才補救的話,就已經太遲了。


ChiChiPaPa,

如果命題是:怎樣才是是好學校?我會完全同意你的講法。

不過,個人的喜好是:

1. 功課可以於一小時內做完。
2. 高中之前沒有名次。

Eviepa

Rank: 8Rank: 8


19514
272#
發表於 08-6-15 22:57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eviepa 於 08-6-15 22:31 發表


ChiChiPaPa,

如果命題是:怎樣才是是好學校?我會完全同意你的講法。

不過,個人的喜好是:

1. 功課可以於一小時內做完。
2. 高中之前沒有名次。

Eviepa ...


很多知名的學校,功課都不多,否則它們的學生那有時間去練習,取得這麼多學界獎項,所以第一點不難。第二點更容易,只要你通知學校不去取成績表就可以了,這樣就沒有分數和名次了。根本無需要刻意找一所你所說的學校。

其實學校的好壞對孩子是有很大的影響,一般來說,國際學校的家長擔心孩子只看英文故事書,而中文學校的家長擔心孩子只有興趣看中文書。這就足以見到學校對孩子閱讀和學習的影響絕不下於家長。要孩子「愉快學習」,必要考慮學校的整體素質,而非單看功課量和有沒有測考名次等表面的東西。

Rank: 5Rank: 5


4418
273#
發表於 08-6-15 23:52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mattsmum 於 08-6-15 22:03 發表
胡恩威也許談問問自已的大學同學:學習愉快嗎?學習苦的畢不了業,早就轉系了,學習不愉快的可以成工匠,but 成不了大師;

要成為專業舞者:天分、努力、勤力不可少,但這只可令你成為后排舞員罷了,

要成為獨舞者、主角:  ...


mattsmum:

以整體普通教育而言...

努力加上興趣, 而學有所成, 或其中會有學習個程中的不愉快, 但成功後的滿足, 持久真切, 我想是恆久快樂, 但我不會以愉快學習來標榜.

不愉快苦學下而畢不了業, 或要轉系, 是學無所得. 辛苦下結果失落, 開始時己說不上愉快, 也得不到成功後的歡愉, 更難言愉快.

專業而大有所成者, 我想興趣, 苦學和天份缺一不可.  其學習苦中也覺樂, 想算是愉快學習.  但大成功者在整體教育只鳳毛麟角, 不能以極少數為標準.

教育不專為大成者而設, 普通就學者成敗參半, 其中專業也只是通才, 成者喜, 敗者悲, 容易得見.  但學習過程中起落交替, 也不能一刀切輕言愉快.


Rank: 5Rank: 5


4418
274#
發表於 08-6-16 00:04 |只看該作者
Eviepa:

對ChiChiPaPa 上文#266 的說法我深有同感, 也是實事看事.  帶出有期望目標的學習, 在過程中不一定愉快.  目標愈多愈大, 為達成目標壓力相對大, 較難在學習過程中輕鬆愉快.

也如你所說, 每人對快樂看法不同, 不容易衡量,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難知別人快樂與否. 為什麼還要用劃一口號來標榜愉快學習. 尤以在香港眾人皆知壓力大的學習環境制度下, 標榜愉快學習, 一如求學不是求分數的口號一樣, 令人覺得不乎事實, 啼笑皆非.

你也知道本地學制下的學校, 主流趨向測考多, 學習和功課量大, 當然不愉快.  學校或加上家長, 我想他們和學生一樣, 也會覺得辛苦較少愉快, 因是要達到競爭篩選大的學習目標.  主流校這樣做法, 已非一朝一夕, 只跟着歷來制度所求而成.  相信你女兒入學之初, 你對新興直資也予以祈望, 能愉快學習, 得到成果, 改變香港一往不良學習生態.  但事至如今, 你也會問, 不知道多少學校能貫徹「愉快」這承諾,但你女兒的那一間確實能辦到:功課少、測驗默書少、考試沒有分數及名次(呈分試除外).

其實我幾年前, 在當局鼓勵引進自由創意愉快的直資學校時, 已說出不可行原因.  在教育考試主導精英競爭制度不變下, 為達目標, 不愉快學習是必然.  有幾十年經驗傳統成績好的學校不是傻子, 如有快樂學習途徑達到學習目標, 不會棄而不用, 要等到天真的教局倡導, 和一班或沒有實質經驗理想教育學家, 來創造一個創意愉快的學習方法來.  在"直資私小"題下, 家長們主要是爭論這點.

再回到你女兒學校去. 學習愉快, 功課測考默書少, 沒有名次之下, 能否真的達到學習理想目標, 或就讀家長的祈望, 能實現所需.  如學習愉快, 但達不到目標理想或外求之平均水準, 家長能否固守下去, 學校能否生存下去?

以我兒子來說, 小中學都是傳統學校. 學習大致愉快, 功課測考默書我覺適中, 有助學到所需, 也能達到大部分家長目標所想. 名次分數使我知道小兒學習進度, 知悉定位. 因大部分名次不公開, 也不造成標籤效應.  學習缺失只發生在學校不能改變的教育制度上, 三次呈分試排名上落令學生和家長壓力大, 呈分試除中英數外也有不少副科計分.  這些副科爭分準備, 對中學學習沒有幫助, 反虛耗學好語文不少時間, 學校也因太多科目測考, 令對語文教學力度不.  不少家長因重視名次, 從小一開始, 要子女科科背誦, 音樂美勞專題每一科也不掉以輕心, 全力以赴, 爭取每級每班名次成績, 反令語文學習時間不足短缺, 學習辛苦, 這點才令我不快.  呈分制度我不能改變, 從小我不重名次, 副科合格學到即可, 數學明白跟上進度也不操練求取高分, 只多花時間在語文上, 補校內課程不足.  我想這是較輕鬆有效方法.  但到高小呈分試時, 也要科科着力, 爭分奪次.  這是學習最不愉快和壓力大之處, 但也避不了, 這是制度下之無奈不快.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275#
發表於 08-7-13 10:03 |只看該作者
Dear all,

今年開始,有部分中中會偷步搞英文班,明年大部分學校更會打正旗號「一校兩制」,有些班級用英文,有些用中文。

九七前也有學校用「一校兩制」的,但由於數目較少,且主要是在程度較低的學校實施,所以不為人所關注。現在將會大規模地施行,很可能有以下的有趣結果:

在初中階段,普遍英文班學生的英語水平也未達讀書所需,所以中文班的History, Science, Geography等科輕易會把英文班的比了下去,贏了大量分數,所付出的只是損失的小許英文分數,在全級的考列名次中是很著數的。

我囡囡的小學現正實行「一校兩制」,英文班的常識科就極難和中文班相比,根據經驗,我讀中文班的囡囡就算光上課而完全不溫習也大概可取得80分,但英文班要取80分就要花極大的功夫了。相比之下,英文科所損失的分數就比較輕微。在呈分試的排名,中文班有明顯優勢。

從前只是英文學校裡的學生自己相比較,History拿了80分就會覺得自己的History很不錯,但現在學校裡多了中文班的對手,能拿80分的大有人在,中文班學生在取得比較高的考列名次後,會不會給予他們一些優越感?有了這優越感後會出現甚麼的結果?

Eviepa

Rank: 5Rank: 5


4418
276#
發表於 08-7-14 00:45 |只看該作者

回覆 #275 eviepa 的文章

Eviepa:

針無兩頭利, 又易讀又高分是不可能.  正如我囝囝有同學中一就到外國升學去, 父母們只擔心子女程度或英文理解追不上, 少會擔心名次問題.  因為初中是適應期, 努力下過渡後語文能力不一定會成為成績障礙, 在外國未必會比不上英語為母語的同學.  有親友子女因移民或到外國就讀, 都可証明這點.  

中中「一校兩制」是新鮮事.  以當局準則, band 1 生可讀英文班, 但你說能力較低讀中文班同學可取較高分.  中文班學生, 使我想起你以前說香港學生的"高分低能", 但今次英文班是"高能低分", 但不知誰的優越感較高.  另外, 英文班和中文班, 是學習能力和學習理解的比併. 長遠計, 能力可使理解進步, 但理解未必使能力提升.  

很多學生學習目標是長線看的, 否則不會有不少學生向英中擁去, 寧作"牛後", 也不作較易讀中中校的"雞口".  

以我囝囝讀的學校或一般英中來說, 每級過二百人, 但每年留級人數多不過十個, 大部分同學在理解和程度上應追得上.  這也是大部分家長和同學較擔心問題, 至於級別名次, 除前列鬥心強的同學, 其他同學想也不太着重.  初中時, 尚在適應和學習探索階段, 除前列同學成績較穩定外, 其他科目成績和名次會起跌很大.  分數不重要, 基本學到合格即可, 高中學習能力變數很大.

[ 本文章最後由 囝囝爸 於 08-7-14 00:50 編輯 ]

Rank: 8Rank: 8


19514
277#
發表於 08-7-14 13:03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eviepa 於 08-7-13 10:03 發表
Dear all,

今年開始,有部分中中會偷步搞英文班,明年大部分學校更會打正旗號「一校兩制」,有些班級用英文,有些用中文。

九七前也有學校用「一校兩制」的,但由於數目較少,且主要是在程度較低的學校實施,所以不為人所關注。 ...


Eviepa,

有兩個可能:1.英文班的學生真的有英文學習能力,那因為較好的學生在英文班,加上他們的優越感,他們將在歷史、科學、地理等科目擊倒中文班的學生。2.英文班的學生用英語學習的能力還需要改善,那他們其實在這些科目中學習該科的知識外,還要加上那些科目的英語。那他們的那些科目成績將差於中文班的學生,但他們花在學習英語,尤其是英文生字的時間,事實上多於中文班學生。

開英文班的中學,日後只會在高年級開更多英文班,甚至在高中全用英語教學。這只會對中文班很不利。在初中因中文教學而得到更高的平均分,事實上對日後升學是沒有意義的。

這和你在你囡囡小學時的經驗很不同。你為你囡囡在小學時選中文班,是很聰明的,因為升學組別決定於呈分試,而呈分試對應考中文卷的學生很有利。

[ 本文章最後由 ChiChiPaPa 於 08-7-14 13:05 編輯 ]

Rank: 2


88
278#
發表於 08-8-2 17:26 |只看該作者
ChiChiPaPa,
記得以前你曾問小學生能否考FCE,我今天可以正式答覆你,絕對可以,兒子今天獲知成績,取得Grade B 成績,而且Writing得Exceptional評級,其餘都是Good,當天還有約十個小學生考。其實只需從小讓小朋友無論在聽、說、讀、寫方面多接觸英語,進入英文中學後,任何術科都不一定比中文中學差,這才是重点。

Rank: 8Rank: 8


19514
279#
發表於 08-8-3 09:02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c430 於 08-8-2 17:26 發表
ChiChiPaPa,
記得以前你曾問小學生能否考FCE,我今天可以正式答覆你,絕對可以,兒子今天獲知成績,取得Grade B 成績,而且Writing得Exceptional評級,其餘都是Good,當天還有約十個小學生考。其實只需從小讓小朋友無論在聽、說、 ...


c430,

恭喜你仔仔獲得如此出色的成績。他的英語能力很高。

我看過2006年12月FCE香港的成績統計:Grade A - 9%,Grade B - 23%,Grade C - 23%,Grade D - 7% 和 Grade E - 37%。合格(i.e. Grade A to C)比率只得5成左右。而且2008年12月開始有新的考試範圍,要安排孩子在小學時期通過FCE,看來並不是這麼容易。

Rank: 5Rank: 5


3693
280#
發表於 09-12-3 13:57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 ChiChiPaPa 的文章

FCE
what is this FCE?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