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升中選校保險線
樓主: sokandy
go

升中選校保險線   [複製鏈接]

Rank: 3Rank: 3


174
41#
發表於 12-4-25 01:5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iffman 於 12-4-25 02:26 編輯

回復 hongkeikei 的帖子

我的理解與估計,正如所說,大家必需知道子女網的升中學生人數及網內的b1學額數量,若然b1學額數量不足,則必會出現b1生入b2學校的情況,選校策略須加以調整,不能盡填b1學校,要提早填b2學校,是否呢?

但話又說回來,那些甲入不到的b2學校,便全收了b1生,不是成了b1學校嗎?接著,那些b2學校的學生平均質素高了,若老師的質素又不錯的話,公開考試的成績便高了,就吸引更多b1升中學生以更前的志願報讀,更容易吸納b1生,變成了「穩定」的b1學校。最後(多年後),該網的b1學額增加了並剛能吸納 所有b1生。是教育局所祈盼的。

對不對?

Rank: 4


570
42#
發表於 12-4-25 02:01 |只看該作者
想問怎樣  "肯定是 b1" ?  如果個學生係b1 尾咪好危險?

Rank: 5Rank: 5


4231
43#
發表於 12-4-25 02:0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ongkeikei 於 12-4-26 02:05 編輯
iffman 發表於 12-4-25 01:51
回復 hongkeikei 的帖子

我的理解與估計,正如所說,大家必需知道子女網的升中學生人數及網內的b1學額數量 ...

hi iffman,

因為我們先將某些中學先置成b2頭或中或尾,所以他們不會立即變成band1中學,但由於減班效應,不是常聽到教育界說:減班減過頭會造成學生下流動,即b1生入了b2校;b2生入了b3校嗎?而的確若此情況持續,b2頭學校過多一段時間,學校可能升呢變了b1學校的,所以你的理解合理.

但上述例子只是簡化來說,真實的派位程序更複雜,事實上b2學校在短時間不容易全收b1學生,因為B2學校之前數屆的學生還是以B2生為主,全體來說還是以B2生佔大部份,只是b1生比例較前增多.

或者我們不以B1/B2頭/中/尾來分,因為某間學校是B1尾或B2頭/中不會一成不變,也因不同人而定義不同.我覺得以全開英文班,開3班英文班或只開1-2班英文班,甚至是無開英文班的純中中分,會清楚些.大部分B1生都想入英中,以之前的例子,甲被派的所謂B2中/尾學校可能是只有一班或無英文班的學校;而乙被派的B2頭學校則有2-3班英文班.甲被派的學校就算幾年後升呢變了B1學校,但甲最少初中是讀中文班的事實是不能改變;而乙雖未必入選英文班,但至少他的機會比甲大.

上年的一位'跳橋家長"的兒子不是B1生被派第7
志願入了一間全中中學而不甘心嗎.....
.

Rank: 5Rank: 5


4231
44#
發表於 12-4-25 02:13 |只看該作者
muimui2005 發表於 12-4-25 02:01
想問怎樣  "肯定是 b1" ?  如果個學生係b1 尾咪好危險?

b1頭或中應該較能放心,b1尾係有風險.

Rank: 4


570
45#
發表於 12-4-25 02:16 |只看該作者
回復 hongkeikei 的帖子

thank you .

Rank: 5Rank: 5


4231
46#
發表於 12-4-25 02:21 |只看該作者
回復 hongkeikei 的帖子

想補充一下,若校區的b1位與b1學生相若,的確是可以填完所有b1學校才填b2,因b1生最終極大機會可派到b1中學,最多去到b2頭中學,因為b1生就算no.幾後,都先於b2生no.1學生派位.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588
47#
發表於 12-4-25 08:48 |只看該作者
想當年小兒升中時,還有分英中及中中,我的選校策略的重點是英中,而非似是而非的Band 1一3,如果大多數家長習非勝是,khmama 及其他家長點講都無用。

言歸正傳,我首先分析校網內第一組別學生數目,英中學位數目約是學生數目的60一70%,如果Lucky Number 太後,點選都係中中。所以我花最多時間部署自行派位。到填表時,我選了三間十分心儀英中,然後四間中中,其中兩間有機會轉英中學校。你選多少間英中都冇用,如果你孩子的No在後1/3,你抽到英中機會是0。要抽多少輪冇哂英中學位,2一3輪而已,所以我在第四選擇已經放中中了。若是笫二三組別學生是尋找成績及品行較好的學校,我不再詳述了。

部分家長會認為我沒有與時並進,重講英中,但妄顧事實有學生組別而沒有學校組別,部部署及排位亦有不利。聽得入耳便聽聽囉。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4231
48#
發表於 12-4-25 09:11 |只看該作者
回復 ANChan59 的帖子

HI,

我也覺得家長應以孩子的語文能力來選校,勝於拘泥學校的BANDING或所謂的頭/中尾.

以下再節錄我後加的回應:

(或者我們不以B1/B2頭/中/尾來分,因為某間學校是B1尾或B2頭/中不會一成不變,也因不同人而定義不同.我覺得以全開英文班,開3班英文班或只開1-2班英文班,甚至是無開英文班的純中中分,會清楚些.大部分B1生都想入英中,以之前的例子,甲被派的所謂B2中/尾學校可能是只有一班或無英文班的學校;而乙被派的B2頭學校則有2-3班英文班.甲被派的學校就算幾年後升呢變了B1學校,但甲最少初中是讀中文班的事實是不能改變;而乙雖未必入選英文班,但至少他的機會比甲大.)

Rank: 5Rank: 5


4231
49#
發表於 12-4-25 09:2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ongkeikei 於 12-4-26 02:09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12-4-25 08:48
想當年小兒升中時,還有分英中及中中,我的選校策略的重點是英中,而非似是而非的Band 1一3,如果大多數家 ...

其實我知道Khmama多年的努力為各人的義務辛勤,我自己上年女兒派位都有參考她的資料,所以也很感謝她.

我的提問和分享只是最近看了一些回應分析,有些不明白.我為自己的不同理解也想了又想,好不好表達?!我的理解可能也不全對,只是和大家討論分享一下吧.....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588
50#
發表於 12-4-25 09:28 |只看該作者
回復 hongkeikei 的帖子

我同意你的看法及補充我的說法不足之處。謝謝。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4


690
51#
發表於 12-4-25 11:05 |只看該作者
我想講一講我女學校老師的意見,我女和另外兩位同學都是Band 1生,另外兩位同學都是全級10名內的學生,1位同學乙部在第1及第2志願選了Band1頭中學,另1位同學則於1-10志願都選了Band 1中學,老師建議那位同學,選校不可全部先填完Band 1再到Band 2,我女選校是乙部第1志願Band 1,第2志願選了Band 2頭(開2班英文班)中學,老師說我女和第1位同學選校策略o.k.,至於另一位同學則要再重新選校。

老師說因小女的區沒有足夠Band 1位給所有band 1學生,部份Band 1生一定要派往band 2,所以不鼓勵我們太進取,當然是不是因為小學亦想做靚個派位比例我唔敢肯定。不過無論如何,我相信在此分享的家長,都是希望幫助小朋友能派到好的中學,與及減輕我們一班參與升中學派位的家長的壓力,多謝你們!

點評

yovin  除非是問題學生 , 一般全級十名內我一定博 , 必要時跨區叩門或叩直資 , 我唔信無BAND 1 學校要.  發表於 12-4-28 02:02
小可愛爹  在弱區西貢, 離島, 第二輪可能已無英中位  發表於 12-4-25 12:46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588
52#
發表於 12-4-25 12:09 |只看該作者
回復 karen2323 的帖子

Good luck to your daughter.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3Rank: 3


174
53#
發表於 12-4-25 12:1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iffman 於 12-4-25 12:17 編輯

回復 ANChan59 的帖子

Hi, ANChan59,

請問如何計算或推算出抽2一3輪便冇哂英中學位?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588
54#
發表於 12-4-25 12:41 |只看該作者
如果以英中來想,假如只有60%B1學生,如果平均被選取,理論上第一輪後便沒有餘額。餘額只發生在較次的英中,或者好多人唔敢選的頂級英中。所以兩輪后真係冇得剩。

我都問過幾間心儀中學的校長或老師,他們都講95一100%都選該校為第一志願。

未面對大抽獎前,我都以為B1學生慘,後來先感受到原來每個Band都有他的難處。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3Rank: 3


410
55#
發表於 12-4-25 23:13 |只看該作者
如學校話BAND1邊緣那如何排好? 為何會有邊緣,不是BAND1就BAND1?????

Rank: 5Rank: 5


4231
56#
發表於 12-4-26 01:3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ongkeikei 於 12-4-26 01:56 編輯

回復 ANChan59 的帖子

Hi,

上年女兒升中派位,我也是以中學的教學語言作最大的選校原則;小學時她在全英語和普通話的環境中學習,為她選擇英中就是要配合她一貫的學習方式,於是區內開全英文班學校自然成為我的心水學校.那時坊間對他們的標籤是什麼b1 a/b/c不是我重要的考慮.去年我的校區band one學位比例約75%

在這8/9間學校中我選擇了背景性向、學習環境與女兒配合的學校作她的第1和第2志願,那兩間是區內新興起的英中,即坊間稱為b1c,b1b的學校(不是最出名人稱b1a的傳統英中);而第3志願是他區的一間b1c,第4志願我開始放有3班英文班的學校,然後是2班英文班,1班英文班....隨著是口啤好的中中...排了約20間學校,最後她幸運地被派入了第1志願!

我舉這例是想回應這主題"升中選校的保險線";我相信沒有一條穩妥的保險線或方程式會適合所有不同校區,或每個不同的學生,我覺得最重要大家能清楚自己孩子的能力,如ANChan和iffman的說法:按每區的競爭情況,計算風險和機會,為孩子作出一個合適的策略.

點評

Yanamami    發表於 12-4-26 22:49

Rank: 6Rank: 6


8867
57#
發表於 12-4-26 22:4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khmama 於 12-4-26 22:41 編輯

回復 hongkeikei 的帖子

我用個實質o的既講法黎分析甲乙既排位, 假設甲同乙都係選同一間b2學校作為第一間所填既b2學校, 分別只係甲放第十而乙放第五. 如果派到第五輪阿乙派入呢間b2而去到甲居然入唔到, 即是呢間學校已經收晒b1生, 成為一間b1學校, 已經唔係我所講既用b2頭去包底, 因為b2學校收得b2生唔會b1反而入唔到. 結果係阿乙其實第五都係放咗一間b1學校, 唔係b2學校. 如果間b2學校收得阿乙, 去到阿甲抽第十志願時都會收佢, 既然如此, 使咩咁早填b2?

其實家長一直都有個好錯誤既理解, 就係點為之band1/2/3中學以及區內唔夠band1位比band1生既問題. 首先一間中學係唔分banding既, 視乎所收各band學生數目而定. 收得band1多就叫band1學校, band2多就叫band2, band3多就叫band3. 而我所做既排位係睇中五會考成績, 所以弱區好似唔夠band1位, 其實唔係, 只係班band1生成績較弱, 去到會考只有band2成績而矣.

至於band1位, 有咗上面既理解之後, 我地可以形象化o的去解釋. 假設有900個橙, 其中300個係一級, 300個係二級, 300個係三級. 而地上面有好多個紙箱, 只要o的箱裝晒一級橙, 就叫一級箱. 所以當o的橙一路入箱, 一路出現一級箱, 直到剩返幾十個放唔滿一箱, 唯有放埋二級橙, 係委屈咗o的一級橙些少, 但大部份一級橙其實都係放咗入一級箱. 唔知呢個比喻會唔會易明o的.

Rank: 6Rank: 6


5181
58#
發表於 12-4-27 01:08 |只看該作者
回復 khmama 的帖子

Hi Khmama,

不好意思在下面嘅例子我有奌兒不理解?! 為何派到阿甲冇位時就表示這間學校是band 1? 因第五志願去到第十志願都要走五輪, 五輪後甲與乙之間可能有好多學生填這所學校為保險線(以為是band 2school).  甲填第十志願入唔到不出為奇!
我唔明就是為何這校變成band 1學校嘅?
可否簡明之?


"別只係甲放第十而乙放第五. 如果派到第五輪阿乙派入呢間b2而去到甲居然入唔到, 即是呢間學校已經收晒b1生, 成為一間b1學校, 已經唔係我所講既用b2頭去包底, 因為b2學校收得b2生唔會b1反而入唔到. "

Rank: 5Rank: 5


1649
59#
發表於 12-4-27 09:2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wcho 於 12-4-27 14:15 編輯

讓我代Khmama回答這問題吧!

請記住一個重要原則---就是Band 1生派完晒所有他們選的志願才輪到Band 2生抽,所以就算是Band 1生的第三十志願,都優先於Band 2生的第一志願。
如果甲學生是Band 1生而在其第十志願揀選一間被視為Band 2學校而居然入唔到,那只有一個可能性:就是所有非保留學額都已被其他Band 1生所佔(Band 2學生不可能先於甲學生選學校),一間全收Band 1生的學校當然就是一間Band 1學校了。

Rank: 6Rank: 6


5181
60#
發表於 12-4-27 09:40 |只看該作者

回覆:twcho 的帖子

咁即是這所學校變相升呢?對不?



點評

sumheima  但那校是不能即時轉開英文班的,要3/4年後才可申請改變!  發表於 12-4-27 14:13
twcho  冇錯,它會由一間混雜了Band 1和Band 2學生的學校升格為全Band 1生的學校,它便可全開英文班了,亦即是升呢英中。  發表於 12-4-27 09:53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