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初中教育 中學中文補習
樓主: brima
go

中學中文補習 [複製鏈接]

Rank: 2


80
21#
發表於 12-9-19 14:2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ntc 於 12-9-19 14:32 編輯

視乎你需要的是完成校內一般功課,還是針對性提升中文水平。
前者一般託管式補習都可以,後者需找專業指導,
不是單單中文系畢業就可以,要有教學經驗,要熟課程,
熟學校的試題庫,上課更要有趣,不然小朋友每堂1.5小時會好難捱。

我本人都是中文系畢業,但不是每一個中文系畢業的都懂得教授。
建議要先同老師傾好,試堂,睇下小朋友同老師夾唔夾。

小組上堂的話,一般收費較貴的會附有筆記,
而個人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如何培養小朋友的自學精神,這點恐怕是很多家長忽略的。
操卷緊要,但怎樣留住技巧更緊要。
閣下簽名檔已刪除, 按本討論區基本版規,禁止: 暱稱、頭銜、頭像、簽名欄,帶有商業/個人/團體 宣傳或推介成份,包括圖片,字句,超連結。


389
22#
發表於 12-9-23 20:2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438
23#
發表於 12-9-24 11:40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4


615
24#
發表於 12-10-5 20:15 |只看該作者
一直看見本版家長都十分重視文言文,實在忍不住也要發一發評論.
我是公開考試舊制(有al)的學生, 中學時並沒有修文學, 而且亦沒有在文言文方面多下苦功. 慶幸的是, CE跟AL的中文成績亦不俗, 順利考入中文系.
我要說的不是自己成績有多好, 而是想強調語文的考核主要是測試考生能否用語言跟他人順利溝通. 我們說的是白話文, 而非文言文, 簡而言之, 公開考試的考題大多亦是以白話文為主 (至少我應考了兩次的公開考試亦未遇見過文言文). 當然, 我並非要說在文言文方面下苦功是錯的, 只是學生連用白話文表達自己所想的亦見問題, 家長又豈能本末倒置, 先要求學生在文言文多花心思呢??
其實, 要學好中文不外乎就是多看多寫. 平日我一直要求自己的學生每星期至少提交一份作文, 然後再增潤該篇文章. 半年過後, 學生不但在作文方面的成績有所進步, 連帶其他試卷的分數亦見提升(包括要考核文言文的閱讀理解一卷).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當你要提升寫作技巧, 必先要運用更多艱深或詞意明確的詞彙. 而這些詞彙大多有其"歷史背景", 主要出自古文. 所以學生如能提升寫作技巧, 自然對古文古字的了解加深.
除此之外, 學校以至考評局能使用的古文有限, 細心一看, 你會發現大多古文所講及的故事都是繪炙人口. 事實上, 我也是到大學的時候才會細細分析古文中所運用的字句意義為何 (而不少古文中的字眼意義至今亦是頗有爭議). 因此, 我平日甚少要求學生一字一句解釋古文意思, 相反, 我會要求他們多讀一些歷史故事 (多為野史), 一是增加其文學修養,以助寫文之用; 二是了解更多歷史典故, 方便應考文言文時能稍稍"出術".
其實多寫多讀歷史故事, 學生的中文成績定有大幅度提升, 當然練習亦不妨一做, 但個人認為所謂的閱讀理解/綜合能力試卷大多只是考答題技巧. 倘若中文底子好, 何會敗給這些試卷呢!??
以上只是本人少少的分享, 望能助家長改善小朋友的中文成績

點評

cy.muimui  謝謝你的分享,請問有甚麽辦法能增強中文底子呢?  發表於 12-10-5 22:32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25#
發表於 12-10-8 16:58 |只看該作者
irene1128 發表於 12-10-5 20:15
一直看見本版家長都十分重視文言文,實在忍不住也要發一發評論.
我是公開考試舊制(有al)的學生, 中學時並沒 ...

新制同舊制唔同,閱讀理解中,三篇好似最少有一篇文言文?就算係白話文既文章,有時都會搵篇內容有相疊既文言文作平衡比較;而通常第一篇閱讀理解,就算係白話文,但因為好多時會提及到中國哲學思想或中國文化特色等,有部分會引用儒佛道各家既重心思想;呢d咁既民初文章,好似有d高中既小朋友話齋,就算粒粒字都識,但成篇文都未必知佢講咩,所以我同意您所說,要早d讀歷史故事或中國寓言故事咁。如果做定d古文理解練習,奠基更牢。

另外,我覺得做文言文練習可以話係提升中文理解力既一個捷徑。因為古文好多時勁多通假(即係錯別字),唔可以一部通書睇到老,咁做文言文理解時,就要活。要教小朋友點由一個字聯想到一個詞,邊個詞組可以套在文中解釋,呢個都係幾有針對性既思維訓練。


都同意讀係好緊要既。讀字差既小朋友,通常都係基礎較弱。我囡囡初小時閱讀理解好差,我要佢逐字讀後再讀問題做練習,讀咗七八篇後已改善。小五小六,都係會響考前臨急讀幾篇,答錯既,再搵返相關段落出黎讀……結果,我囡雖然有少少認字障礙,但中文都保持到A。去到中學,由於古文有通假,所以讀出聲更為重要(唔好忘記,新制朗讀部分都佔分)。讀出聲仲有助斷句,斷得好,理解就易。

我反而唔係好贊成學古文時死記特定解釋,呢個等高中時對得多就識。初中真係要多背,好多學校都規定,文言文課文要背默,係啱既。到考公開試作文時,起碼可以引一兩句拋下書包。

我之前有幫初中同高中既小朋友義務教中文(因為之前應承咗如同恩師既老闆,未做完佢D野前唔會再接收錢既野做,但佢D野悶而有阻滯,我貪玩幫朋友既其他野,無論大機構定個人,都唔收得錢),摸索咗好多模式,結果發現:
1. 作特定情況的比喻句
2. 做文言文練習:輪流朗讀>逐句猜字義>翻譯>完成題目
3. 高中就要操埋白話文,搵段落中心句,學點由題目所佔分數去捉point回答
就最熱鬧,最有比賽氣氛。

作文一樣,如果只出題任佢地作,所學不多;我通常係先叫佢地諗正反論據,再想開頭,講晒大綱再俾佢地寫。不過要花幾堂,效率唔高。

下次再交流吓仲有乜更有效既方法?

Rank: 5Rank: 5


1961
26#
發表於 12-10-8 19:1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熙媽媽 於 12-10-8 19:38 編輯

想返當年自己點學好閱讀理解,不二法門真係睇多D書:白話又好,文言文又好。當年中史係初中仲係必修,其實讀中史都好幫到中文,至少睇文言文見到粲、紂都知係衰人,見到堯、舜都知係好皇帝。今日唔知中史變到點,文史哲真係互有關係,現代人唔重視中史又好,小朋友怕讀史又好,其實都幾影響讀中文。

另外,想返自己細個讀文言文,邊度有理咩「一字多義」、「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呢D嘢,讀讀下,睇埋上文下理就估到個意思啦!不過而家樣樣嘢講快,邊有人肯慢慢估呀?上網打幾個字,就睇晒篇白話語譯,有人睇完語譯,唔睇原文就以為自己明左成篇嘢講咩,呢D係咪自欺欺人呀?如果呢個係學習習慣,我估呢世都唔會學得好中文。

我相信學中文真係要「浸」出嚟,無咩速成班,都係睇多D書。

Rank: 5Rank: 5


1961
27#
發表於 12-10-8 19:3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熙媽媽 於 12-10-8 19:41 編輯
csy_ma 發表於 12-10-8 16:58
新制同舊制唔同,閱讀理解中,三篇好似最少有一篇文言文?就算係白話文既文章,有時都會搵篇內容有相疊既 ...

呢幾年應該係出2篇,白話好長,中間會引用文言文,另外正如你講會有一小段文言引文作比較閱讀。至於文言文篇章亦附一小段文言引文作比較閱讀,所以睇落文言文都好似唔少。不過我同意嘅係白話都好重要,特別係長篇大論嘅白話文,想攞到佢中心思想唔係咁易。

文言文方面,會考+DSE都問過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嘅篇章,小朋友有讀中史會易D明;有引史記同家訓,讀文學嘅又會有著數。如果唔係,小朋友平日睇書夠廣泛亦都會好有幫助。真係好想講,呢D有D哲理性嘅嘢,真係要睇多D書,平日肯思考,唔係補習可以補到。

至於作文,我就覺得小朋友平日少左2方面嘅嘢:1. 無安靜嘅時間思考 / 沉澱平日嘅所見所聞,所以描寫欠仔細,文章欠深度,感悟人云亦云。2. 平日睇書少,叫寫論據欠具體。平日想搵資料就上網,自己腦中無積累,叫即時寫論據真係好難。有時錯誤引用,張冠李戴;有時上埋雞精班,以為背多幾句名言就得,完全唔睇上文下理,拋錯書包仲以為自己OK,唉~~~~追源溯始,讀中文真係唔可以臨急抱佛腳,要長時期睇多D書,想多D,多留心平日所見,多寫,除此以外,真係想唔到其他方法……

點評

csy_ma  熙媽媽既小朋友係唔係已高中?我當初都係想知道而家中學教D乜,至應承幫D小朋友睇吓佢地D中文,但原來真係深咗好多  發表於 12-10-8 22:58
csy_ma  作文方面真係有D死症,而家既小朋友常識比較弱……所以到左高中,每兩個星期做一次閱報評論,對中文同通識都有好處  發表於 12-10-8 22:56
csy_ma  背名句,都係一個辦法。坊間有本文言文練習都幾全面,由中一既課文到中五,好多學校而家都用咗黎做雞精,真係過一兩次應對公開考試有幫助  發表於 12-10-8 22:54

Rank: 5Rank: 5


1961
28#
發表於 12-10-8 19:4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熙媽媽 於 12-10-8 19:44 編輯

我唔會叫小朋友背文言字表,因為覺得有D活剝生吞,囫圇吞棗,好難做到活學活用。

點評

csy_ma  我都係咁話,可能因為自己硬背好差,總覺得咁係事倍功少於一半既做法  發表於 12-10-8 22:52

Rank: 2


60
29#
發表於 12-10-9 16:26 |只看該作者
熙媽媽 發表於 12-10-8 19:44
我唔會叫小朋友背文言字表,因為覺得有D活剝生吞,囫圇吞棗,好難做到活學活用。 ...
              100% 贊同。
               我不否認,甚至也肯定背文言字表有效---對考試而言。

               我寧願要求學生背古文、背古詩。

               文言文的字詞,應從文章、句子去學,而非硬背。

Rank: 6Rank: 6


7529
30#
發表於 12-10-10 08:17 |只看該作者

回覆:thom 的帖子

想問問老師你:
教文言文是否用粵語好一些呢?



Rank: 6Rank: 6


7529
31#
發表於 12-10-10 08:24 |只看該作者

回覆:熙媽媽 的帖子

我中學無讀中史、聽阿仔話上堂好多訓著,咁我攞黎睇。真係超悶,連想問佢書都唔想,叫佢自己搞掂。



點評

csy_ma  中史最好睇一下"黑貓白貓"雜誌出既《歷史大冒險》漫畫系列,會有趣少少。中一初讀既古代果part,其實重複返小六常識所學,唔係咁難?  發表於 12-10-24 00:47
杰杰媽媽  我仔小學時已經好like中史,仲成日偷睇我d書,只係宜家唔like個老師  發表於 12-10-10 09:39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32#
發表於 12-10-24 00:53 |只看該作者
之前有家長PM我問有關既補充教材,很抱歉遲至今才找回那補充(一直夾唔到時間同已唔同區既小朋友再上課)。以下的補充較適合高中,但其中很多範文是初中教科書學的,家長可在書店翻一翻適不適合。

中國語文
文言文應試訓練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2010

Rank: 3Rank: 3


126
33#
發表於 13-5-25 19:45 |只看該作者
回復 jeoy126 的帖子

想知本"初級文言文" 叫什麼? 我想買,thx a lot!

Rank: 4


615
34#
發表於 13-6-2 21:55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uck2013 的帖子

有買俾學生做.老實講, 呢本應該係市面上較好的文言文閱讀理解練習了!
做完呢本之後, 主要都係自己出題俾學生做!
而家D出版社編制教材實在太馬虎, 難怪學生中文表現越來越差..

Rank: 4


615
35#
發表於 13-6-2 21:57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uck2013 的帖子

唔好意思, 漏左一樣野!呢本練習中一同中二差距頗大!
唔建議用完中一版本就即刻用中二!

Rank: 3Rank: 3


126
36#
發表於 13-6-2 22:38 |只看該作者
thanks so much

Rank: 3Rank: 3


126
37#
發表於 13-6-2 22:38 |只看該作者
回復 irene1128 的帖子

Thanks so much! irene11285

Rank: 6Rank: 6


5080
38#
發表於 13-6-3 10:12 |只看該作者
回復 irene1128 的帖子

是不是中二版本好深。

Rank: 4


615
39#
發表於 13-6-3 16:52 |只看該作者
回復 heiB 的帖子

中一版本所引文言文大多耳熟能詳, 如割蓆分坐.
另外字數亦算合理, 學生閱讀時多能理解

但中二版本文章篇幅大多比中一多近一倍
我認為差距實在太大, 適合中二下學期, 甚至中三使用.

另外, 中一中二的問題形式亦頗為相似,
理論上, 中二問法應可開始加深!
如減少句譯訓練, 只要同學做單字翻譯(問較深但常見字), 效果會更好!
同時, 問題亦應多增加思考題, 尤其是比較題.
可惜這些都未有出現在中二版本!

Rank: 3Rank: 3


476
40#
發表於 13-6-4 08:45 |只看該作者

回覆:brima 的帖子

最好靠自己睇多d書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