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多元智能之父」加德納:未來人才,必備4大關鍵能力 ...
查看: 1550|回覆: 33
go

「多元智能之父」加德納:未來人才,必備4大關鍵能力 [複製鏈接]

Rank: 6Rank: 6


8550
1#
發表於 15-12-10 11:0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哈佛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一九八年代提出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理論,反駁「IQ測驗」以紙筆測驗定終身的智力觀點。以下是加德納回覆《親子天下》的採訪內容。他告訴父母和老師,不要再寄望更多考試可以評量孩子潛能,一個會問問題、願意解決問題的人,才是未來需要的人才。


美國發展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

現任:哈佛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

年齡:71

成就: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論,影響教育界至今



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哈佛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一九八年代提出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理論,反駁「IQ測驗」以紙筆測驗定終身的智力觀點。加德納認為:每個人的智能組成光譜不同,任何人都可以透過自己的優勢智能,去學習其他面向的智能。

加德納長久以來反對標準測驗。他認為,多元智能理論對於教育界最大的影響,就是尊重學習的個別化和多元化,尤其科技更讓個別和多元變得可能。

身為心理學家,加德納卻在教育界揚名立萬。其實最近三十年他在學術界投入的努力,已不只專注於多元智能,但他這輩子都被記得是「多元智能之父」。

加德納回憶,在滿十三歲、猶太男孩舉行成年受戒禮那年,他收到一份禮物──叔叔送給他一本心理學教科書,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和心理學相遇。他瀏覽這本書時,被書中一張「石原氏色盲檢測圖」吸引,才發現原來自己竟是嚴重色盲。從此,他對於別人眼中看到的是怎樣的世界,感到十分好奇。

十分熱愛藝術的加德納,最後並沒有走上藝術之路,但藝術這顆種子,卻啟發他提出多元智能理論。他回憶,年輕熱愛鋼琴與其他藝術,但開始研究發展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後,卻很驚訝發現,這個領域竟對藝術隻字未提,促成他以此為職志,希望能在學院派心理學中,找到藝術應有的地位。

今年七十一歲的加德納,在三月剛獲得二O一五年布洛克國際教育大獎(Brock international prize in education)。這個獎是表彰在國際上正面推動教育創新的人,「『多元智能理論』是美國現代教育理論中最重要的票房明星,歷史上很少人像加德納般,對教育有這樣的影響力,」布洛克國際教育大獎的提名委員會,如此定位加德納和多元智能理論。

直到現在,加德納還是天天都會收到讀者透過各種管道,詢問關於多元智能相關問題。今年二月,透過電子郵件和越洋電話,《親子天下》直接聯繫上在美國波士頓哈佛大學的加德納,他接受了書信訪問,但不願意再談多元智能。為什麼?除因他過去已談過太多外,更因為他深深感受,要真正發展多元智能,需要父母的價值觀有所改變。

他建議,父母最可以著力的就是以身作則,並且不要再用考試分數去衡量孩子的聰明或是成就。

去年,應「心理學研究所部落格」(gradpsychblog)邀請,他給十六歲的自己寫了一封信。他告訴十六歲的自己,要堅持做自己有熱情的事情,不要盲目跟隨「會讀書的猶太男孩就該當醫生、律師」或「哈佛畢業後,就該加入麥肯錫顧問或高盛投資銀行」等主流看法,隨波逐流。

以下是加德納回覆《親子天下》的採訪內容。他告訴父母和老師,不要再寄望更多考試可以評量孩子潛能,一個會問問題、願意解決問題的人,才是未來需要的人才。

Q1:你在一九八三年出版的《發現七種IQ》一書中,提出多元智能理論深深影響教育界。若是你有機會擔任一所國中小的校長,你會如何做呢?

我想先強調兩個重要的觀念。

第一,我們應該持續把狹窄的智能定義發展成多元智能。人的強項天賦有許多層面,因為有多元智慧的存在,我們必須持續找出「多元」的不同面向,如藝術和人文類的智能等。學校應該提供不同的素材和不同的教學方法,讓不同的智能可以有發展的空間。

第二,堅毅的性格應該在正向的層面上被不斷鼓勵。不僅是透過不同任務,讓學生有機會培養對挫折的耐受力,更應該去思考這些任務,是否對理想中的社會有正面貢獻。

在課程設計上,我認為在中小學教育階段,應該要深耕語言、數學素養,進而培養學生在科學、數學、歷史和藝術領域的通識理解。意思是說,讓學生知道科學家、數學家、歷史學家和藝術家等,是如何進行他們的專業研究,讓學生知道如何運用不同方式,理解跨領域的知識脈絡。

無論是學校課程或老師,都必須不斷提供有挑戰性的作業,並給予有建設性的回饋,讓學生可以在過程中學習堅毅的態度。

Q2:你曾指出IQ智商測驗,只能測出語文和邏輯數學智能,偶爾也可檢測空間智能,也認為這些天賦在二十世紀很重要。在已邁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你覺得哪些是預測在未來能否成功的關鍵指標?

我並非要貶抑語文、邏輯數學或是空間智能的重要性,在二十一世紀這些天賦能力依舊重要。但若只是透過背誦知識來發展這些智能,是沒有意義的。

在二十一世紀,年輕人最重要的關鍵能力是:解決重要問題、問出好問題、創造有趣的作品,以及可以和同儕相互合作的能力。

目前的確有些方式可以「評量」這些能力。但是,我更希望學校的老師可以用行為來以身作則,老師自己把這些能力化為日常的行動,做給學生看。並且不要透過考試,而是透過生活中的觀察,去認真的發掘學生是否真的可以解決重要的問題、勇於發問、創造出自己寄託熱情的產品,以及有無能力和團隊一起工作。

我一點也不贊成再用更多的考試來評量新的能力,我們已經有太多考試了。透過密切觀察學生的第一手創作,就可以預測孩子是否具備在二十一世紀應具備的關鍵能力。

Q3:你曾參與許多重要教育研究相關計畫,會如何建議父母看待現在的時代環境?家長可以為孩子做哪些準備?

我自己也是一位父親,現在也是祖父,最希望孩子或孫子有能力問好問題,然後興味盎然的想方設法,找到問題的答案;更希望他們可以樂在閱讀與學習;也期待他們參與很多很多的體育活動、吃健康的食物;最重要的是願意幫助他人;當然也希望能幫助孩子發展多元智能、培養堅毅性格,讓他們願意貢獻這些寶貴的天賦,創造更好的世界。

我知道很多父母都在追求成績高分的公式,甚至想要找到「聰明丸」,讓學生只要吞下去就考高分。但只會考試考高分的學生,對未來社會是沒有幫助的。

會思考哪些事情對未來有幫助,而且願意真的捲起袖子去做的人,才是對未來有幫助的人,也才是未來需要的人才。

這樣的人或許也能考出好成績,但分數對他們來說,只是賺到的紅利,並非關鍵。

Q4:你曾寫過一篇文章〈給十六歲的自己〉,文中提到若現在的你有機會向年輕的你提建議,最想提醒的兩件事是:持續做自己有熱情的事情,以及不要只想著自己的需求和欲望,為什麼?

你從我前面的答案會看到,我其實對於人類的未來很擔憂。地球資源已經被破壞得太過厲害,但我們現在發展科技最大的作用,卻只是為了社群連結,而非投入更重要、對人類更有幫助的事情上。

回首過往,歷史上偉大的領袖,沒有人是汲汲營營於考試成績和分數的。

   2    0    0    0

Rank: 6Rank: 6


8550
2#
發表於 15-12-10 11:0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oray 於 15-12-10 11:34 編輯

"在課程設計上,我認為在中小學教育階段,應該要深耕語言、數學素養,進而培養學生在科學、數學、歷史和藝術領域的通識理解。意思是說,讓學生知道科學家、數學家、歷史學家和藝術家等,是如何進行他們的專業研究,讓學生知道如何運用不同方式,理解跨領域的知識脈絡。無論是學校課程或老師,都必須不斷提供有挑戰性的作業,並給予有建設性的回饋,讓學生可以在過程中學習堅毅的態度。"


"我一點也不贊成再用更多的考試來評量新的能力,我們已經有太多考試了。透過密切觀察學生的第一手創作,就可以預測孩子是否具備在二十一世紀應具備的關鍵能力。"

"我知道很多父母都在追求成績高分的公式,甚至想要找到「聰明丸」,讓學生只要吞下去就考高分。但只會考試考高分的學生,對未來社會是沒有幫助的。"


其實我唔明成日堅持考試考試考試嗰啲人明唔明教育的真正需要,嗰啲人先至係學店之所以出現的始作俑者,再加埋完全無料的門外漢,究竟幾時先有新景象?!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598
3#
發表於 15-12-10 11:51 |只看該作者

回覆:「多元智能之父」加德納:未來人才,必備4大關鍵能力

唸lB吧!

但很快在香港變質或者異化。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12651
4#
發表於 15-12-10 12:27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2491
5#
發表於 15-12-10 13:52 |只看該作者
"最重要的關鍵能力是:解決重要問題、問出好問題、創造有趣的作品,以及可以和同儕相互合作的能力。"

能做到嘅人唔多,好似先天嘅影響大啲。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598
6#
發表於 15-12-10 13:56 |只看該作者

引用:"最重要的關鍵能力是:解決重要問題、問出

原帖由 akys 於 15-12-10 發表
"最重要的關鍵能力是:解決重要問題、問出好問題、創造有趣的作品,以及可以和同儕相互合作的能力。"

能做 ...
都可以後天培養,但香港從事教育的,大多數都缺乏這些能力。要自己安排,另想方法。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6Rank: 6


8550
7#
發表於 15-12-10 14:19 |只看該作者
ANCh4an59 發表於 15-12-10 13:56
都可以後天培養,但香港從事教育的,大數都缺乏這能排,另想方法。



  ...
IB 的意念是好,所以讀得掂IB (唔係靠補嗰批)應該是人材!
但喺香港讀嗰啲真係開始異化,眼見唔少揾parents幫拖做TOK, 或找成千蚊補一堂,都幾甘!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598
8#
發表於 15-12-10 14:25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ANCh4an59+發表於+15-12-10+13:56+都

原帖由 Doray 於 15-12-10 發表
IB 的意念是好,所以讀得掂IB (唔係靠補嗰批)應該是人材!
但喺香港讀嗰啲真係開始異化,眼見唔少揾parents ...
咦,TOK 要 lOP,難 d 過骨。


父母唔挿手,要有好大定力及原則。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6Rank: 6


8550
9#
發表於 15-12-10 14:28 |只看該作者
akys 發表於 15-12-10 13:52
"最重要的關鍵能力是:解決重要問題、問出好問題、創造有趣的作品,以及可以和同儕相互合作的能力。"

能做 ...
我反而覺得是後天從父母同學習環境培養。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598
10#
發表於 15-12-10 14:29 |只看該作者

回覆:Doray 的帖子

1000一堂,大把人俾得出。


我識人仔女在劍橋牛津讀緊,返香港都要補習!老師是MSc,PhD,好多時是補數及經濟,他們大多數選讀經濟或財經!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6Rank: 6


8550
11#
發表於 15-12-10 14:32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5-12-10 14:25
咦,TOK 要 lOP,難 d 過骨。
宜家well educated 父母,要佢地唔插手真係好困難,但插到好誇的為數不少!

Rank: 6Rank: 6


8550
12#
發表於 15-12-10 14:45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5-12-10 14:29
1000一堂,大把人俾得出。
Me too,所以我成日話去完Oxbridge 嗰啲尖子返嚟開補習,好過去做其他!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598
13#
發表於 15-12-10 14:46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ANChan59+發表於+15-12-10+14:25+咦

原帖由 Doray 於 15-12-10 發表
宜家well educated 父母,要佢地唔插手真係好困難,但插到好誇的為數不少!
我都了解,自己都知道其他家長點樣幇手,所以我話定力及原則更重要。


我在 lBDP 第一年問過班主任,家長的角色,他的建議是又做班主任,又做教練,但不是做父母。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598
14#
發表於 15-12-10 14:48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ANChan59+發表於+15-12-10+14:29+100

原帖由 Doray 於 15-12-10 發表
Me too,所以我成日話去完Oxbridge 嗰啲尖子返嚟開補習,好過去做其他!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598
15#
發表於 15-12-10 14:59 |只看該作者

回覆:akys 的帖子

十多年前幇阿仔搵些資優課程,其中一個冷門的,當時個心理學家介紹個課程的特質。


她説,很多課程是教已知問題,巳知答案!係咪熟口熟面呢!?

再高階是解決已知問題,未知答案。

最高階是,解決未有人發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6Rank: 6


8550
16#
發表於 15-12-10 15:00 |只看該作者
之前同朋友倾開,大家覺得IB 個課程最正係Diploma 嗰兩年,所以唔駛一定由小學讀上去,唔知咁嘅comment 係唔係appropriat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598
17#
發表於 15-12-10 15:08 |只看該作者

引用:之前同朋友倾開,大家覺得IB+個課程最正係D

原帖由 Doray 於 15-12-10 發表
之前同朋友倾開,大家覺得IB 個課程最正係Diploma 嗰兩年,所以唔駛一定由小學讀上去,唔知咁嘅comment 係 ...
I think so.

Also, I don't like to use IB approach as marketing gimmick.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390
18#
發表於 15-12-10 15:1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6Rank: 6


8550
19#
發表於 15-12-10 15:28 |只看該作者
Urbanlegend 發表於 15-12-10 15:13
IB只需讀最後兩年之IBD便可,其實IBD制度有其局限性而不夠靈活,只對某類學生有優勢,而欠缺包融不能類型學 ...
請問邊類型的學生啱讀啲?人地話IB 課程淺過AL但課程範圍濶。


390
20#
發表於 15-12-10 15:34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