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青年會書院仿舊制 傳統理科中四全修
發新帖
查看: 1009|回覆: 1
go

青年會書院仿舊制 傳統理科中四全修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1#
發表於 17-10-26 12:3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青年會書院本學年起開設「數理科技基礎校本課程」,校長劉國良期望學生對傳統理科有整全的認識,到中五始決定選修科。


  (星島專訪)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教育近年備受重視,但中學文憑試報考傳統理科、數學延伸單元的考生比例下跌。青年會書院本學年起,要求部分中四生須同時修讀物理、化學、生物、資訊及通訊科技,以及數學延伸單元二(M2),待中五時再決定選修其中兩至三科。校長劉國良接受本報專訪指,新安排是吸取舊制優點,讓學生有較充足的基礎知識,同時避免選科錯配。

  青年會書院本學年起仿照舊制「理科班」做法,開設「數理科技基礎校本課程」,要求對STEM有興趣的中四生同時修讀四個傳統理科,包括物理、化學、生物、資訊及通訊科技,同時亦修讀代數與微積分的M2。到升中五時,學生須分別在物理與生物、化學與資訊及通訊科技兩個組合中各自「二選一」,至於M2則視乎數學科成績而定。校長劉國良形容新安排下,中四成為高中STEM教育的「基礎年」。

  首年共六十名中四生獲安排修讀傳統理科,劉國良指他們升讀中五時,雖不能同時選修「理化生」,但可以組合科學取代,「一般都是兩科X」。科目數量雖多,但他強調不會加重學生課業壓力,「課程步伐會調節,每科每周只上四堂,較一般中四生少,到中五選修兩科時,始會恢復每周八堂。」校方亦安排學生參加發明、機械人、編程等校外STEM比賽作為研習活動,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

  劉國良解釋,新安排旨讓學生在中四時,對傳統理科有較整全及鞏固的基礎知識。相較於不少學校在中三滲入高中課題,鼓勵學生選修,他認為問題是教得太淺,學生未必了解科目要求而選錯科,「我們做法讓學生讀得基本之餘,也較為深入,到中五再選定兩科時更準確,同時基礎知識更穩固與廣闊,而非中三未修讀過,便以為自己能夠應付。」他認為新安排無論對學生銜接海外升學,甚至日後大學選科均有幫助。

  港科院報告指本港高中生選讀STEM科目比例欠理想,造成人才不足。劉國良笑稱校本課程籌備逾兩年,與港科院報告無關,但認同學生須有更寬廣的數理基礎知識,同時宜鼓勵他們修讀高階數學,他認為新學制雖提供更多科目選擇,但傳統數理科目有「協同效應」,若學生選修「太雜」未必是好事,「比如化學有數要計,物理科亦有生物科的元素,若學生只修單科很難應付。」 


   1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2#
發表於 17-10-26 12:37 |只看該作者
初中三科併為數理工藝研習課

  (星島日報報道)對STEM興趣須從小培養,傳統的設計與科技、家政、視覺藝術科亦須轉型,青年會書院本學年起把三科併合為校本課程。校長劉國良指,校方引進3D食物打印機,讓學生通過跨領域的專題研習,啟發對STEM的興趣,同時通過課程整合,減輕學生考試壓力。

  青年會書院是本港少數引進3D食物打印機的中學之一,劉國良指原理與一般3D打印相同,但素材由塑膠改為可食用的漿狀食材,經焗製後成為可口的曲奇餅,「食物打印可運用很多學科知識,例如設計與科技科的設計技巧、資訊科技科的編程、家政科的處理食物技巧、綜合科學科的營養知識,這不同於以往只是單項般,逐科學習知識與技能。」

  校方於本學年起,把初中的設計與科技、家政、視覺藝術科化零為整,重整為每周兩堂的「數理科工藝研習課」,加上校方把早讀課融入現有課程,便可騰出課時加強STEM相關學科,比如數學、綜合科學,分別增至每周八堂及六堂,資訊科技則倍增至每周兩堂。劉國良指,學生不再感到課程重疊,整合後科目減少,也減輕他們的考試壓力。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