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9-12
- 國民生產力
- 3639
- 附加生產力
- 46057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808
- 主題
- 12607
- 精華
- 0
- 積分
- 77504
- UID
- 168291
   
|

香港現在有不少公立名校。
近年,樓價急升,很多人都感慨把一生人賺的錢雙手奉上給地產商,成為「樓奴」。有人不願意,認為不如租屋住,不肯為地產商終身打工。可惜,水漲船高,樓價貴,租金也貴,無處可逃。
樓價貴沒有辦法,學費貴,又有沒有辦法呢?
過去十多年,香港中產階層追求高收費教育的潮流,方興未艾。高收費學校有如雨後春筍,不斷湧現,最近有些新辦的國際學校更打算開到民居附近的商場去!這些學校收費不菲,尤其是國際學校,除學費以外,還有建校費、留位費等各種名目,動輒十多萬以至數十萬。有人追逐名校,於是把供樓剩下的有限銀兩,又雙手奉送予辦學者。結果,有些不算富有的中產朋友,既是「樓奴」,又是「校奴」,七除八扣之後,可支配的收入(Disposable Income)左支右絀,生活質素甚為糟糕。
那我們應該再問一次:樓價貴沒有辦法,因為無處可逃;學費貴,真的沒有辦法嗎?
我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取向不同,抉擇也不一樣,無法強求一致。我只是認為,政府可以多做一點事,如果香港的公立學校可以辦得更好一點─更自由一點,更公平一點,資源更充足一點─就可以令更多父母把子女留在公立系統內。如果高收費學校的需求因此下降,收費也可能會隨之而調整,受惠的是公立和私立系統內的所有人。
這並不是沒有可能的,香港最著名的中小學,歷史上都曾經是公立學校,現在也還有不少公立名校。既然過去能夠辦出第一流的公立名校,今後也一定可以,只視乎政府的決心和能力而已。
我也認為,家長可以再思考一下,是否真的非交高學費不可呢?現在新辦的國際學校的收費,屢創高峰,但質素呢?雖然我沒有做過深入的研究,但總的觀感是參差不齊。老實說,「國際學校」只是一種辦學類型,可以辦得很好,也可以辦得很差,目前並沒有任何質素保證機制。有些人認為,收費高總有它的道理,因此付了高的學費和林林總總的附加費之後便格外放心。我當然明白這種心理,但不幸的是,這並非事實,教育質素與學費之間不一定是正比例的,不要迷信,家長必須小心選擇。
其實,如果省下一百幾十萬學費,父母因此無需加班,可以有更多親子時間,可以有更多可支配收入與孩子過有質素的生活,這會不會也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呢?
文:葉建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