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海外留學 台大牽頭搶港尖子 五校首合辦聯招
發新帖
查看: 857|回覆: 1
go

台大牽頭搶港尖子 五校首合辦聯招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097
1#
發表於 16-10-12 10:4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台灣大學聯同台灣師範大學等四校,今年起五校聯合招生,接受校長推薦,港生亦是招生對象。


  (星島日報報道)港生到台灣升學有新管道,台灣大學聯同台灣師範大學、台灣科技大學等五校今年起聯合招生,接受中學校長推薦優秀學生,學額較海外聯招「個人申請」為多,但須與澳門及東南亞等地學生競逐學額。學友社估計,新機制對有志報讀台大等名校,校內成績理想的學生有吸引力。

  在QS世界大學排行榜排六十八位、亞洲排名二十一位的台大,牽頭與師大、台科大、雲林科技大學及虎尾科技大學,今年起五校聯合招生,合共提供三百五十六個學額,台大佔了其中一百八十八個,收生對象以應屆高中畢業的港澳生及海外地區僑生為主。據悉台大早前曾派員來港,向中學校長及負責生涯規劃教師推薦計畫,近五十校參加簡介會。

  新機制與海外聯招會的「個人申請」階段類似,但五校參與學系較多,以台大為例,「個人申請」僅開放九個系組,但「五校聯招」開放全校五十七個系組。師大開放三十六個系組,多於「個人申請」的二十個。另一分別是不接受學生自行申請,須由學校報名,每所中學推薦學生名額不限,每人可同時報讀五所大學,但每校只限申請兩個志願科系。學校須提交該生中四及中五成績單、個人自述、讀書計畫及其他有利審查資料,例如競賽獎項、其他優秀大學入學許可等。

  較特別的是,五校要求中學校長在校長推薦書內介紹學校特色,包括過去三年學生參加國際性競賽得獎情況、畢業生赴台升學比例,以至有否學生在地區統一考試中獲得滿分,對本港學校來說,即詢問學校曾否誕生文憑試七科5**狀元。台大註冊組回覆指,資料供各學系作為甄選學生的參考,期望校長提供有助了解學生背景的客觀資料,但強調名校沒有特別優勢。

  五校聯招在本月二十四日至下月九日接受申請,十二月十五日放榜,早於十二月底截止申請的「個人申請」階段,但學生若循五校聯招獲得錄取,將不能參加海外聯招會的招生分發。

  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總幹事吳寶城認為,新機制提供學額與系組選擇較「個人申請」為多,亦不影響學生申請海外聯招,認為是機制外提供額外機會,「相信對於校內成績不俗或有特長,又有意報讀台大等院校的學生,有一定吸引力。」他提醒考生須考慮清楚選科志願是否符合興趣。


   0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097
2#
發表於 16-10-12 10:51 |只看該作者
遞補機制避免浪費學額


台灣師範大學


  (星島日報報道)以往海外聯合招生委員會的「個人申請」階段,不設遞補機制,學生若不接受分發結果,學額被逼浪費。台灣大學等五校聯合招生,增設備取生遞補錄取制度,避免學額因學生放棄錄取而浪費,但學友社分析,機制未必完全杜絕問題。

  有別於「個人申請」放榜制度,五校聯合招生在十二月中公布結果時,將同時公布「正取生」與「備取生」名單,「正取生」須在十二月二十一日中午前在網上確認接受取錄,否則視同放棄入學資格,學額由「備取生」遞補取錄,結果在翌日公布。據悉當地高教界對「個人申請」不設遞補機制一直有意見,認為學生若放棄錄取,校方無法遞補,不僅浪費學額,亦令書面審查所投入的行政成本變得徒勞。

  學友社升學輔導中心總幹事吳寶城認為,遞補機制對院校雖多了一重保障,但對尖子來說,即使他們以「備取生」身分獲遞補取錄,亦可能同時獲本港或海外大學取錄,最終仍有機會放棄學位,「愈是成績好,就愈易放棄學位,除非他們改變把台灣視為後備心態,否則不會完全杜絕。」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