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8 小時
- 最後登錄
- 15-12-21
- 國民生產力
- 5
- 附加生產力
- 80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6-4-6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105
- 主題
- 2
- 精華
- 0
- 積分
- 190
- UID
- 79063
 
|
原帖由 jojolam_ma 於 11-11-19 10:34 發表 
我猜, 校長不可能不知情.
現時大部份直資學校請校長都是請一些有遠見, 對教育有看法的校長. 這次我們的新校長, 則是打著提升成績旗幟來的.
很明顯, 現時校方政策向追求成績傾斜. 最主要者不是現時功課是否多, 而是 ...
jojolam_ma 的想法跟我正好一樣. 過往由温校長主持的座談會, 他都說家長們怎樣駡他, 說話如何尖銳, 甚至有人向曾玉成及吳康民投訴他, 所以他對家長的抱怨是十分清楚的.
差不多看完那份評鑑報告,內容基本上是評價羅校長的成績, 報告內的那些批評和建議就跟温校長的說法幾乎一樣, 怎會有兩個人對各方面的意見和觀點都這麼相似? 可能跟評鑑官員會面和了解情況的不是羅校長, 而是温校長. 我覺得人家讚賞的要向羅校長說聲多謝, 受評批的有則改之, 無則加免, 針是無兩頭利的.
我和其他家長都是被羅校長的理念吸引,所以把子女送入培僑, 他這些理念不是他自創的, 說真了是其他國家和學者所倡導, 並且覺得有效, 但有好的理念還要配合很多其他因素才能達至理想的成果, 而且成敗是很主觀的. 舉例說, 羅校長認為孩童階段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時間, 所以小學階段講多, 寫少, 學校一條龍, 將來才訓練也不遲, 結果人人都說培僑學生的芵普雙語說得比別人好, 並且有創意, 但寫作技巧就不及別人, 得到這樣的結果, 家長們覺得是成是敗?
還有其他念理如讓學生盡量在課堂上完成大部份的功課, 不明白的還可以問老師, 把音體藝的專項納入常則課程, 引導學生以正面的心態面對測驗和考試等, 都是好的理念, 如果覺得羅校長未能好好地落實這些理念的話, 希望有能者能把它落實, 而不是走另一條路.
昨天參加了家長晚會, 覺得温校長的表現比去年好, 沒有那麼cool和cruel, 請了梁副校也為他加了分. 這裏有些家長覺得現時的功課不算多, 還有時間看書和做其他的活動的話, 那麼培僑還是比其他傳統學校辦得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