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學雜談 贏在起跑線,最終黐咗線!(不幸事件)
查看: 11238|回覆: 115
go

贏在起跑線,最終黐咗線!(不幸事件)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20786
1#
發表於 15-10-20 15:31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本帖最後由 brother4 於 15-10-20 15:32 編輯

贏在起跑線,最終黐咗線! ——張堅庭


誰說少功課便考不入好大學?功課少也能考好大學

我估計他的同學們也是在這種功課少、活動多、不斷互動下學習;到學校提供IB 課程,我又開始了解那是什甚麼一回事,跟進到今年,大仔入大學,我 相信自己有條件在這方面發言吧!漢基今2012年的IB 畢業生約150 一百五十人(據校方數字),到英國念書有24二十四 人,包括牛津兩2 人、劍橋2 兩人、華威1一人、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一1 人、Durham 2 兩人、倫敦皇家學院2兩 人、UCL 6 六人。其實牛津應有3 三人入讀,其中一人是我兒子好友,但他最後卻選擇到另一間在美國沙漠、聽也未聽過的Deep Spring 去。

以上所舉大學都排英國十名內,還未計算到美國的學生。至於香港,有七7 人進了港大,1 一人在中大,科大則有兩名同學。我只希望校長、家長和老師知道,學習方法不一定只有操練、考試、死記,現在有通識了,但也有人開始以考通識、鋤通識作招徠。有如蹲廁換了坐廁,人們仍要蹲在上面。

我再整理漢基畢業生赴美的情形,分析一下,讓父母知道少功課測驗考試,孩子們也能考進精英名校。

愈難愈好? 謬論!
我從在前港大副校長程介明先生身上學到關於孩子學習的新知識,加強了自己由來已久的看法。比如我在專欄的文章及各媒體抨擊香港教育制度及其方法,其中最令我憤憤不平的是對考試測驗的迷戀,政府作為市民代理人(出資方)和學校,聯同家長一同串演「溫習考試測驗大悲劇」。



士大夫難定警察難?越級課程等於優秀?

我們深信課程愈難愈有水平的謬論,程先生點出了我們家長最自豪的一些觀點,我聽到一些家長對話:「唓,啲功課咁易,實唔係好學校,呢間好呀,三年班做五年班功課。」什甚麼是難,什甚麼是易,我們沒有概念,大部分學校因以背誦打分為基礎,於是你不認識的事物就是難;筆畫少就容易,筆畫多就艱深,於是「一天」肯定容易。這一簡單概念,其實容易出問題,比如程教授提到「士大夫」三個字很容易寫,但要解釋就連專家也費勁; 「警察」二字筆畫難,但孩子們天天都有機會看到警察叔叔,於是在他們看來,最容易的文字涵意深,最難的字反而最親切。我們的孩子究竟從使用中去學習,還是先學習後使用?如果你同意使用過程中的學習較有趣味,那麼,學那麼多他一時用不著的知識,不就是孩子哭哭啼啼的原因嗎?

很多讀者說你我有錢讓孩子讀國際學校,你所以就吹捧它。其實香港任何一間政府建的學校舍都不比國際學校差,方法理念只在班房反映。我記得弘立書院成立時也只能借別人校舍,但他們的班房卻瀰漫一種學習樂趣,知識的遞增與興趣的掛鉤。我們的老師太看重對錯結果,而考試就最容易定對錯,但這只是一種考核方法。





強調創意 不強調對錯 不反對用創意掩飾懶惰

我孩子進國際學校時,有兩次衝擊:一是收到學校列明功課時間每天不超過半小時;二是看到小朋友作文時,老師不會刻意提及他的文法或錯字,就算他畫一隻香蕉來代表香蕉也行,只要他樂於表達心裏裡的想法就可以了。於是我讀過女兒一篇中文作文,她的創作力強,比喻突出,錯字也不少,有時甚至詞不達意,但佈局結構肯定是想吸引讀者,老師對她的評價很高,而錯字只在旁改正,在評語裏裡一字不提。

另外,我細仔為了湊夠字數,一連幾行都以「我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好喜歡你或尊敬你」開始,老師認為他有創意地遮掩懶惰,我告訴他下次不可再用「真的真的」了,要他另想一個詞。最新的調查發現,港人英文水平比不上馬來西亞,只比日韓日稍好,你會否嚇一驚?我們開埠以來英語是官方語言,又從小學習英語,倒頭來只比日韓日稍好。我相信與教學過程完全脫離趣味有關,見微知著,香港要維持競爭力,教育環節不如多學習國際學校的理念,教育局下放資源,2011年前陣子的學校核數風波,等於在自由法治社會總有人衝紅燈,以身試法,直資只行了第一步。

文章摘錄自《熱鬧教育》張堅庭 著
   5    0    0    0


553
116#
發表於 15-12-11 23:51 |只看該作者

回覆:贏在起跑線,最終黐咗線!(不幸事件)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6Rank: 6


8048
115#
發表於 15-10-30 21:16 |只看該作者
little_yolky 發表於 15-10-23 13:48
係, 我姨甥間二線小學就係咁。小二篇作文, 離晒題, 但好好笑, 好有創意, 老師俾82分, 我女女間學校夠晒傳統 ...
作文都有model answer?

點評

little_yolky  仲要背咗佢!不過係個別老師問題。  發表於 15-11-2 10:28

Rank: 5Rank: 5


4982
114#
發表於 15-10-30 19:42 |只看該作者

引用:還可以動手術,清淤血,給每個教師定下合理

原帖由 brother4 於 15-10-30 發表
還可以動手術,清淤血,給每個教師定下合理指標,不達標即炒,俾有能力的教師入嚟、上位..... 咁最終都係學 ...
當年我同囡囡在小一面試見直資校長時,他有提及他們的老師每年都要做表現評估,看看是否付合學校的期望(咁係咪有指標呢?)⋯⋯而且,有很多老師都是合約制,不達標的,學校自然不會同佢續約。所以你講嘅直資老師是不是全部仍有長俸,我真係唔。

不過,我諗如果由津轉直資,又唔買斷年資,又要俾長俸,又要加人工,炒人又船頭驚鬼,船尾驚賊,咁轉嚟做乜?

另外,一間辦得成功又出色的嘅學校,並不是靠個別老師的能力 (或家有一寶之類),而係靠學校的教學模式和整體師資質素。如果學校突然有大量(多於20%)老師離開,那便是學校管理問題多於其他因素。



Rank: 9Rank: 9Rank: 9


20786
113#
發表於 15-10-30 19:01 |只看該作者
還可以動手術,清淤血,給每個教師定下合理指標,不達標即炒,俾有能力的教師入嚟、上位..... 咁最終都係學生受惠啫?可能不是,先炒人要賠錢,長俸不易走,因原先合約冇寫,現給每個教師定下合理指標,不達標即炒,是不合理,上庭學校賠錢有排計,賠錢由學校出,學校D錢由學生來的, 其實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寶貴的教學經驗,新老師一定冇,另如集體老師唔做,好老師也走了,正如德望,受害是學生(講錯勿大插)

Rank: 5Rank: 5


4982
112#
發表於 15-10-30 16:39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serinac+發表於+15-10-30+16:01+睇嚟

原帖由 hkpapa852 於 15-10-30 發表
所以轉直資咪要加人工, 加得人工自然又要加學費.

學費最後有幾多係直接投放係教學身上? 咁你可以話, 投放 ...
加人工可以話係附帶成本,但轉了直資後,除了得到更多資源和教學彈性外,還可以動手術,清淤血,給每個教師定下合理指標,不達標即炒,俾有能力的教師入嚟、上位..... 咁最終都係學生受惠啫。



Rank: 8Rank: 8


15280
111#
發表於 15-10-30 16:25 |只看該作者
hkpapa852 發表於 15-10-30 16:13
所以轉直資咪要加人工, 加得人工自然又要加學費.

學費最後有幾多係直接投放係教學身上? 咁你可以話, 投放 ...
就算唔係投放係老師身上,都未必投放係學生身上,仲記唔記得早幾年審計處個條數?

點評

hkpapa852  嗱, 唔好開名呀, 唔係又有一班粉絲嚟圍插你嫁!  發表於 15-10-30 16:27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Learning to Read, Reading to Learn.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374
110#
發表於 15-10-30 16:13 |只看該作者
serinac 發表於 15-10-30 16:01
睇嚟老師的公積金真係好好,如果𨍭直資後反而會縮水的話,更係舉腳反對啦,話知你目標幾好、幾咁偉 ...
所以轉直資咪要加人工, 加得人工自然又要加學費.

學費最後有幾多係直接投放係教學身上? 咁你可以話, 投放係老師身上, 都係投放係教學身上既
還記得初為父母時,對孩子的期望嗎?我當時只想他/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隨著時光飛逝,人的期望慢慢變了,變得越來越有要求。所以要經常提醒自己:毋忘初心
箴言4:23 -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22:6 -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

Rank: 5Rank: 5


4982
109#
發表於 15-10-30 16:01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MASAYA+發表於+15-10-30+11:05+唔係

原帖由 hkpapa852 於 15-10-30 發表
關於"津校教師公積金", 可睇下呢份文件:
http://www.edb.gov.hk/attachment/sc/sch-admin/admin/about-sch ...
睇嚟老師的公積金真係好好,如果𨍭直資後反而會縮水的話,更係舉腳反對啦,話知你目標幾好、幾咁偉大呀!

既然擺唔平老師的利益,又唔可以炒嗰啲hea 教淤血,咁可唔可以好似DBS 咁,另起爐灶,重新整多間直資小學呢?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374
108#
發表於 15-10-30 14:53 |只看該作者
MASAYA 發表於 15-10-30 11:05
唔係好清楚老師薪金問題,但如果同醫院差唔多,私家醫院待遇點都好過公立醫院呱,直資薪酬會少過津校?津校 ...

關於"津校教師公積金", 可睇下呢份文件:
http://www.edb.gov.hk/attachment/sc/sch-admin/admin/about-sch-staff/provident-fund/sspf_q&a_c_nov12.pdf

留意P.5 答7:

公積金是一個獨立運作的基金,並且財政獨立。公積金的經費來源,包括來自供款人的每月供款、政府的贈款、各項投資收益及其資産的資本增值。公積金的支出,則包括向退出供款人支付的款項、每年付給政府的監管費(用以支付管理公積金所需的經費)、付給外間投資經理的費用,以及其他附帶的雜項開支。倘若基金的收入及盈利不足以派發5%的周年保證股息,則財政司司長可下令將一筆免息政府貸款撥給公積金,使公積金有能力宣布派發保證的股息。



P.11 答1, 關於學校轉直資後既安排:

有個政府按年資提高資助(加多5%去你公積金), 而又保証每年一定可派5%股息既退休計劃(政府包底出喎!), 資深既津校老師, 點會想走, 或者想學校轉直資 (轉咗就唔計年資喎! 政府又停止俾錢入公積金戶口) 呀?

還記得初為父母時,對孩子的期望嗎?我當時只想他/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隨著時光飛逝,人的期望慢慢變了,變得越來越有要求。所以要經常提醒自己:毋忘初心
箴言4:23 -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22:6 -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107#
發表於 15-10-30 13:48 |只看該作者
贏在起跑線,最終黐咗線


赢了金飯碗,最終黐咗線

Rank: 5Rank: 5


4454
106#
發表於 15-10-30 12:35 |只看該作者

回覆:serinac 的帖子

今時今日學校已經是以一盤生意方式去營運。
公司要追業績,學校也要交業績;
(學生公開試成績就是學校業績)
公司要開源賣廣告做多D生意,非名校也要做廣告派傳單(學校門口D banners;老師無償係街邊派傳單);
經營不善要裁員甚至執笠(殺校)。
這是現實。



Rank: 8Rank: 8


15280
105#
發表於 15-10-30 11:05 |只看該作者
hkpapa852 發表於 15-10-30 10:36
轉唔轉直資, 老師真係有幾多say呀? 咪又係睇辦學團體, 校董會決定.

事實上學校也好, 學店也好, "學生人數" ...
唔係好清楚老師薪金問題,但如果同醫院差唔多,私家醫院待遇點都好過公立醫院呱,直資薪酬會少過津校?津校唔係公務員,我諗官校比直資有保障,津校未必呱?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Learning to Read, Reading to Learn.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374
104#
發表於 15-10-30 10:36 |只看該作者
serinac 發表於 15-10-29 23:11
哇,你講到老師一身銅臭咁,我真係好有意見架!辦十二年教育的團體/老師係應該值得尊重 (hea 教除外),他 ...
轉唔轉直資, 老師真係有幾多say呀? 咪又係睇辦學團體, 校董會決定.

事實上學校也好, 學店也好, "學生人數"都係決定學校既價值其中一個指標.

官津小學, 如果年年收生不足, 就算教育局唔殺校, 其實又真係淨番幾多價值呢?

直資/私立學校, 如果收生不足, 或學生太少, 又會點?

坦白講, 津校老師反對學校轉直資, 其實得益係佢地, 因為官津學校老師整體既退休保障係較好 (直資只有MPF), 同埋轉職都可以累積年資 (如係A津校教咗6年後轉去B津校教, 薪金係照按6年年資計)

點評

Yanamami  津校新入職果批係contract? 待遇麻麻?  發表於 15-10-30 11:32
還記得初為父母時,對孩子的期望嗎?我當時只想他/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隨著時光飛逝,人的期望慢慢變了,變得越來越有要求。所以要經常提醒自己:毋忘初心
箴言4:23 -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22:6 -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

Rank: 9Rank: 9Rank: 9


20786
103#
發表於 15-10-30 10:13 |只看該作者

回覆:贏在起跑線,最終黐咗線!(不幸事件)

德萃學校下年大埔設立小學,主張培養國際現野及不會太多功課,開三級共六班,下月蕳介會及招生,家長多一個選擇!



Rank: 5Rank: 5


4982
102#
發表於 15-10-29 23:11 |只看該作者

引用:不是漏洞,一間公司要賺錢是大條道理,燈油

原帖由 brother4 於 15-10-29 發表
不是漏洞,一間公司要賺錢是大條道理,燈油火臘,人工及修理,每年加人工等,羊毛出在羊身上,原本來一萬個 ...
哇,你講到老師一身銅臭咁,我真係好有意見架!辦十二年教育的團體/老師係應該值得尊重 (hea 教除外),他們也是普通人,要安家糊口,希望有人工加也是人之常情。但唔應該以經營一家私人企業作比喻,因他們有肩負著社會責任,教育好我們的下一代。

反而街坊學店啲導師,就係擺明車馬,以薪水高低,學生人數多寡嚟証明自己的價值。



Rank: 5Rank: 5


4982
101#
發表於 15-10-29 22:48 |只看該作者

引用:+本帖最後由+shadeslayer+於+15-10-29+21:2

原帖由 shadeslayer 於 15-10-29 發表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5-10-29 21:28 編輯
相信很多人都唔會有興趣或大聲疾呼去反對普通、不起眼的官津轉直資。他們聚焦的是名官津轉直資,如果出來的結果都好似SPCC 咁,只係擴大既得利益者所得,學費三級跳,令更多非關係學子望門興嘆,進而變成貴族學校 (無論是有意或無意,出來的效果便是這樣),還成了最負面的範例,那又怎算是平𧗾各方利益呢?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00#
發表於 15-10-29 21:2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5-10-29 21:28 編輯
serinac 發表於 15-10-29 19:01
前朝老闆簽落嘅合約,當然不能單方面改變,起碼也要尊守合約精神嘛!

但現在係唔係可以改呢? 或 ...

小學計分方式,明眼人看得出其實有平衡各方利益。但每年說不公平的家長眾。沒有分的人,便嘈到拆天,有邊個願意企後點,look at the big picture?

直資限制與條件,大家如何得知,教育局沒有平衡各方利益?或只見到自己利益受損,便大喊漏洞,改規則?  有邊個願企後點,look at the big picture?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9Rank: 9Rank: 9


23071
99#
發表於 15-10-29 19:34 |只看該作者
回覆 brother4 的帖子

親情可貴,多著數也無法代替

Rank: 5Rank: 5


4982
98#
發表於 15-10-29 19:01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serinac+發表於+15-10-29+14:25+無論

原帖由 MC1128 於 15-10-29 發表
教育局當年千方百計利誘名津轉直資, 務求打响招牌, 只有樣樣同意,那會要求改
前朝老闆簽落嘅合約,當然不能單方面改變,起碼也要尊守合約精神嘛!

但現在係唔係可以改呢? 或在將來那些新申請轉直資的學校中,可以附加一些條件呢?

任何政策,都有正負兩面。只要整體方向係利多於敝的,就應該想法去改善並執行下去,而唔斬腳指避沙蟲。

教育局係規則制定者,應該有能力,有責任去坐低同辦學團體傾,怎樣才可做到平衡各方利益,同時又鼓勵他們提供優質教育,那便考大家的智慧了。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