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父死控教局子升鄧鏡波
樓主: elbar
go

父死控教局子升鄧鏡波 [複製鏈接]

Rank: 6Rank: 6


5702
69#
發表於 11-9-30 21:00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Amandakok 於 11-9-30 17:26 發表
不好意思
插嘴
因為你的問題我上年問了老師
她說是每次的排名是已經計算了上一次的總排名

以你例子來說
第二次是70
第三次為60

但這個情況只適合我們學校用
其他網友應請教自己學校的老師為準 ...


我都不好意思,事關重大,若我有錯請糾正。

學校可自行決定怎樣計名次的應該是學校成績表名次,而這些名次最有用的,應該是在叩門的階段。

呈分的名次是要輸入由教署提供的程式計算出來,每間學校的計算方法都是一樣。

Rank: 8Rank: 8


15407
68#
發表於 11-9-30 20:39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HY412 於 11-9-30 14:47 發表
中文/英文/數學 X 9 = 27
常識/科學/視藝 X 3 = 9

聖經/音樂 X 2 = 4

每次滿分 = 4000

學校會提供以下資料 :

1st 呈分試: 3200, 排名: 80
2ND呈分試: 3600+3200=6800, 排名: 70
3RD呈分試: 3400+3200+3600=10200, 排名: 60

請問:

~ 出左2ND 呈分試去自行時, 我的排名應該係70? 還是 75( 將 1ST 2ND平均).

~ 出左3RD 呈分試去大抽獎時, 我的排名應該係 60 ? 還是 70 (3次平均).

如果排名是獨立每次計算, 學校應該不用顯示總分數, 即以上的6800分和10200.

** 非常抱歉係呢個標題問呈分試計算方法.


我現在才明白你說的所謂累計積分的意思, 不過累計積分通常是學校用作計算校內全年總成績, 但並不適用於呈分試的遊戲規則, 況且你展示的分數還未標準化, 那些排名只能參考其學校的解說, 這並不是一般慣常做法, 外人難以提供意見!

有空可以睇吓EDB的短片, 雖然質素麻麻及幾無聊, 不過遊戲規則的概念大致清楚.
http://www.edb.gov.hk/FileManager/EN/Content_1579/sspa2010-p2b-eng.wmv

Rank: 6Rank: 6


5702
67#
發表於 11-9-30 19:56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HY412 於 11-9-30 14:47 發表
中文/英文/數學 X 9 = 27
常識/科學/視藝 X 3 =  9
聖經/音樂 X 2      =  4

每次滿分 = 4000 分

學校會提供以下資料 :

1st 呈分試: 3200分, 排名: 80名
2ND呈分試: 3600分+3200分=6800分, 排名: 70名
3RD呈分試 ...


單以總分3200分是沒法計出「標準化」的呈分分數,要知道每科的mean 及sd才可。

這名次是以總分大小來排名?定是以「標準化」後的分數來排名?


583
66#
發表於 11-9-30 17:2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0832
65#
發表於 11-9-30 14:47 |只看該作者
中文/英文/數學 X 9 = 27
常識/科學/視藝 X 3 =  9
聖經/音樂 X 2      =  4

每次滿分 = 4000

學校會提供以下資料 :

1st 呈分試: 3200, 排名: 80
2ND呈分試: 3600+3200=6800, 排名: 70
3RD呈分試: 3400+3200+3600=10200, 排名: 60

請問:

~ 出左2ND 呈分試去自行時, 我的排名應該係70? 還是 75( 將 1ST 2ND平均).

~ 出左3RD 呈分試去大抽獎時, 我的排名應該係 60 ? 還是 70 (3次平均).

如果排名是獨立每次計算, 學校應該不用顯示總分數, 即以上的6800分和10200.

** 非常抱歉係呢個標題問呈分試計算方法.


原帖由 redkoni 於 11-9-30 13:50 發表


不好意思, 我並不太明白, 怎樣需要得到額外更高分數才能拉平均?  如果呈分試排名是累計的, 你是否認為只須呈一次分便足夠?

[ 本帖最後由 HY412 於 11-9-30 14:59 編輯 ]

Rank: 8Rank: 8


15407
64#
發表於 11-9-30 13:50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HY412 於 11-9-29 10:34 發表
請問, 我聽聞呈分試排名是累計的, 而不是每次單獨計算排名的, 是嗎? 即第三名要超越第一名, 需要得到額外更高分數才能拉平均.


不好意思, 我並不太明白, 怎樣需要得到額外更高分數才能拉平均?  如果呈分試排名是累計的, 你是否認為只須呈一次分便足夠?

Rank: 5Rank: 5


1247
63#
發表於 11-9-30 11:17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7# redkoni 的帖子

解釋得非常清楚,所以每次考試的名次,遠比分數及總名次重要。

Rank: 1


12
62#
發表於 11-9-30 09:13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 redkoni 的帖子

hi redkoni, 你好, 我已找到之前你的回覆,

我亦再次電郵俾你, 有時間請回覆, 萬分

感激.

Rank: 9Rank: 9Rank: 9


23972
61#
發表於 11-9-29 12:34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 redkoni 的帖子

十分佩服!
茅塞頓開~~

Rank: 7Rank: 7Rank: 7


10832
60#
發表於 11-9-29 10:34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 redkoni 的帖子

請問, 我聽聞呈分試排名是累計的, 而不是每次單獨計算排名的, 是嗎? 即第三名要超越第一名, 需要得到額外更高分數才能拉平均.

Rank: 6Rank: 6


5702
59#
發表於 11-9-29 08:36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redkoni 於 11-9-29 04:35 發表
如果假設經EDB處理後, 這小學的Pre-S1成績換算表如下:
Pre-S1換算表20082010名次全港性標準分全港性標準分126.5229.18225.3326.65320.0525.29

計算學生A: 第一次呈分試排第1名, 從2008年得26.52, 從2010年得分29.18 ...


很多謝Redkoni的詳細解釋,大概都明白了。怎樣制定這個Pre-S1 是關鍵所在,怎樣做得公平去比較不同學校、不同名次難度很高。

假設有學校在2010年有60人畢業,但在2011年有90人畢業,政府是怎樣計算其他的30人呢?

換轉也很難,若在2010年有90人畢業,但2011年得60人畢業,是否只用頭60名的Pre-S1呢?會否被高估了呢?

Rank: 8Rank: 8


15407
58#
發表於 11-9-29 04:50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hope1168 於 11-9-27 11:43 發表
Hi  Redkoni,  你好, 我沒有收到, 你是電郵給我嗎?


Please check PM.

Rank: 8Rank: 8


15407
57#
發表於 11-9-29 04:35 |只看該作者
如果假設經EDB處理後, 這小學的Pre-S1成績換算表如下:
Pre-S1換算表20082010
名次全港性標準分全港性標準分
126.5229.18
225.3326.65
320.0525.29


計算學生A: 第一次呈分試排第1名, 從2008年得26.52, 從2010年得分29.18, 所以第一次呈分試平均得分(26.52+29.18)/2=27.85
第二次呈分試排第2名, 從2008年得分25.33, 從2010年得分26.65, 所以第二次呈分試平均得分(25.33+26.65)/2=25.99
第三次呈分試排第2名, 從2008年得分25.33, 從2010年得分26.65, 所以第三次呈分試平均得分(25.33+26.65)/2=25.99
所以實際得到的全港性標準分 = (27.85+25.99+25.99)/3=26.61

如此類推...

學生A
1st呈分 (26.52+29.18)/2=27.85
2nd呈分 (25.33+26.65)/2=25.99
3rd呈分(25.33+26.65)/2=25.99
全港性標準分 = (27.85+25.99+25.99)/3=26.61

學生B
1st呈分 (25.33+26.65)/2=25.99
2nd呈分 (20.05+25.29)/2=22.67
3rd呈分 (26.52+29.18)/2=27.85
全港性標準分 = (25.99+22.67+27.85)/3=25.50

學生C
1st呈分 (20.05+25.29)/2=22.67
2nd呈分 (26.52+29.18)/2=27.85
3rd呈分 (20.05+25.29)/2=22.67
全港性標準分 = (22.67+27.85+22.67)/3=24.40

假設校網有小六學生共3000人, Band1 =1-1000, Band2 =1001-2000, Band3=2001-3000

學生以全港性標準分, 於所屬校網排出的次第如下:
第993名 26.61 <- 學生A
第994名 26.59
第995名 26.54
第996名 26.50
第997名 26.48
第998名 26.25
第999名 26.05
第1000名 25.82
-----Band2-------
第1001名 25.50 <- 學生B
第1002名 25.32
第1003名 25.15
第1004名 25.05
第1005名 24.93
第1006名 24.52
第1007名 24.58
第1008名 24.40 <- 學生C

原來, 學生C是 Band2!

雖然這個例子比實際情況簡單, 但也可以反映這樣靠估的誤差有多大, 相信邊緣人對這個誤差是不能夠接受的.

Rank: 8Rank: 8


15407
56#
發表於 11-9-29 04:23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vincher 於 11-9-29 00:50 發表
所謂複雜0既計法,對學校而言,並不難,很早已有程式(這個程式點會係學校自創0ㄚ,
0米又係EDB提供),只要輸入數據便可,所以我認為學校大多採用此計算學生的排名!別擔心!
之不過差未計中一分班試0既調整基數!(但我覺得2者0既 discrepancy可接受)

我只想舉個例比較一下, 請勿介意!
假設某小學小六全級只有3位學生, 呈分試成績已經採用標準分計算如下:
1st呈分2nd呈分3rd呈分總成績
得分名次得分名次得分名次平均得分總名次
學生A48.35133.37242.36241.362
學生B47.25232.68343.1141.013
學生C46.85335.65142.22341.571

我相信學校的所謂特別程式處理計算學生的名次, 還不又是把三次呈分試的標準分平均後再排名, 如果能夠設計一個Fuzzy Expert System來做分析或者可以改觀? 算吧, 得出的總排名是(1)學生C, (2)學生A, (3)學生B 沒錯了.  如果老師參考這個排名估Banding, 推算學生A是Band1, 學生B是Band2, 請問你覺得老師應該推斷學生C是Band1抑或Band2?

Rank: 8Rank: 8


15407
55#
發表於 11-9-29 04:05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ha8mo 於 11-9-27 10:21 發表


請問3次呈分試所用來計算分數的參考,都是同一個"Pre-S1"嗎?


是的, 今年與明年都是參考自己小學的一組Pre-S1 HKAT: 2008 and 2010.

Rank: 9Rank: 9Rank: 9


23972
54#
發表於 11-9-29 00:50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kls12 的帖子

所謂複雜0既計法,對學校而言,並不難,很早已有程式(這個程式點會係學校自創0ㄚ,
0米又係EDB提供),只要輸入數據便可,所以我認為學校大多採用此計算學生的排名!別擔心!
之不過差未計中一分班試0既調整基數!(但我覺得2者0既 discrepancy可接受)

Rank: 6Rank: 6


5702
53#
發表於 11-9-29 00:15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vincher 於 11-9-26 17:02 發表
ha ha ~~你看問題比我通透!又恕我多嘴了,勿怪!
~kls 12 link 0既學校必定用了複雜0既計法,不用擔心(好少學校會係家長會介紹standard scores,一般只說呈分科乘 9:9:9:6:3:2)
~我只能以x學校做法,作參考(我猜一般學校都會如 ...


用了複雜0既計法:
即是有其他的方法?

若是的話,即是連學校都沒有能力計算排名?大家都是估的?

Rank: 1


12
52#
發表於 11-9-27 11:43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 redkoni 的帖子

Hi  Redkoni,  你好, 我沒有收到, 你是電郵給我嗎?


17374
51#
發表於 11-9-27 10:2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9Rank: 9Rank: 9


23972
50#
發表於 11-9-27 01:13 |只看該作者

回覆 3# redkoni 的文章

你所言甚是!模擬糸统一樣有誤差, 因為學校只能估計Banding,還不知道Pre-S1  0既調整後取得多少Band1 /2/3,只可猜測, 同樣有discrepancy。故此淨係對學生說大約0既Banding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