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學雜談 如果讀直資,係咪要考慮出國讀書?
發新帖
樓主: oliphi
go

如果讀直資,係咪要考慮出國讀書?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1#
發表於 06-10-3 11:07 |顯示全部帖子

Re: 如果讀直資,係咪要考慮出國讀書?

其實我地都係填鴨教育下的產物,深受其害,只可惜傳統教育根深柢固,你睇下每年放榜,只會話幾多名校有幾多條A,幾多%入U,而IBO又新,我一方面想小朋友有新思維,但又怕銜接唔到要出國讀書,就算可以考會考,IBO唔主張背書,又點應付考試呢?可能我多疑多慮,但我唔想囝囝因我一個決定而有影響..............!


oliphi,

其實直資只是一種資助方式(如学卷制),以政府對全港学童平均資助每年25000元為例吧,直資校每收一人,就有25000元,牧100人,就有2500000元。直資校要生存,就要收足学生,要多收学生,就必須做得好。

全港有很多直資小学,学費由每年5000至48000不等,有傳统教育也有所謂新理念教育。

直資和出國讀書讀書,是完全無關係的。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2#
發表於 06-10-3 12:26 |顯示全部帖子

Re: 如果讀直資,係咪要考慮出國讀書?

其實我著眼點並不是金錢問題,而係係香港教育制度下,直資同傳統教育會唔會銜接唔到,因而要小朋友出國讀書,以我所知,羅范椒芬既小朋友都係出國讀書,作為教育界決策人,都尚且如此,係咪政策好混亂定係百花齊放呢?我以前係唔知又唔理,但越同大家講得多,知得多就越混亂,希望你地明我講乜啦,THX!


oliphi,

直資同教育方式是毫不相關之事。我試舉一個例仔吧,保良局陳守仁小學,既是直資,又是傳統教育。

直資只是一種資助方式,在此資助方式下,学校要吸引到家長,才能够生存,也即是說,直資面對的是市場,是家長而非政府。為甚麽現時之直資會給人一種"非傳统"之感覺呢?我可以用市場來解釋:直資這種資助方式和傳統的不同,看上去不很安全,一般人不欲冒險。而社會上,的确有一群人,他們對現實不滿,見識到外面之制度,希望有一些特到之学校。直資,於是趨向設計他們之課程,去吸引這班家長。

對我來說,甚麽課程不重要(我要求的是中庸之道),最重要的是資助方式。你喜歡的那一套不是少數,我不相信沒有直資校適合你。

羅范椒芬係我所尊重之官員,政策其實好簡單,全港只有三類学校,私校、直資和津校,你是要坐下來,30分鐘已能明白其來龍去來脈。

佢嗰仔去外國讀書時,她未主理教育,此其一。現時,有許多官津教師送仔女到直資、或外國讀書,此其ニ。第三,就算羅范椒芬現時送仔女到外地讀書,又有何問題呢?世界咁大,一定會有学校好過香港。為仔女選最好之学校,有何問題呢?

羅范椒芬如果唔送仔女出國,當然會令一些人條氣順啲,但這又和教育政府有何關係呢?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3#
發表於 06-10-3 14:08 |顯示全部帖子

Re: 如果讀直資,係咪要考慮出國讀書?

陳坤耀﹕教改太慢 2006年10月3日


【明報專訊】
盼行三三四 強化學生通識
一些中小學教育工作者視教改為洪水猛獸,高等教育界卻翹首以待,盼望政府加快三三四學制步伐。嶺南大學校長陳坤耀說︰「(教改)推行過急﹖荒謬……我覺得太慢了﹗」

陳坤耀認為,中學文理分流,追求考試,造成「大禍」,令準大學生語文差、創意被扼殺,引進通識及三三四能強化學生知識、「打通任督二脈」及「拆牆鬆綁」。90年代末八大校長就已提倡五二四學制(5年中學、2年預科及4年大學),等候多年才出現三三四學制。

陳坤耀指四年制並非重點,最重要是學制靈活,令大學有空間發展教學,如嶺大準備讓學生首年讀通識,二、三年級才選主科,所以「四年制,是個契機」。

城市大學校長張信剛也說,大學早就做好準備迎接新制,現時最擔心的是中學課程能否令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獨立思考,「到底中學通識科教什麼﹖大學還未搞得清」。

起步遲 失國際化良機

院校近年強調國際化,專上學院持續教育聯盟主席楊健明卻認為,本港已錯過國際化最佳時機,因為90年代政府不欲資助外地生,限收2%非本地生,至今雖提升至10%,仍不足夠形成國際化環境。陳坤耀就指出,現時非本地生多來自內地,本港生活水平高,院校仍欠國際知名度,吸引海外生有困難,國際化「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4#
發表於 06-10-3 14:15 |顯示全部帖子

Re: 如果讀直資,係咪要考慮出國讀書?

我覺得如果要選IB,最好plan 定出國讀書,就象如果你想讀國際学校,最好plan定出國讀書一樣。

我想,只要学校学IB之精神,加上現時之三三四制,實不必花錢去讀IB。IB好像花太多費用在行政上(或稱為品質檢定上)。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5#
發表於 06-10-3 15:38 |顯示全部帖子

Re: 如果讀直資,係咪要考慮出國讀書?

oliphi,

都唔係,你數吓,依家講緊(未落實)的最多5間。

好似阿牛話,依家之334就是学IB的。如果IB真係咁貴嘅話,我估唔係咁多家庭比得起。如果要100000一年オ讀到IB的話,很多人要寧願讀國際学校。所以我不覺得IB在直資學校形成趨勢。

這樣說吧: 未有334前,直資學校己開始向IB学習。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6#
發表於 06-10-3 16:11 |顯示全部帖子

Re: 如果讀直資,係咪要考慮出國讀書?

行IB係貴,行政費貴、老師貴、老師培訓費貴.......


Cow,

我想問吓,到底真道係唔係真係行IB,有冇話會另加費用。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