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一選校 港大同學會書院拒納學障生
發新帖
查看: 4754|回覆: 13
go

港大同學會書院拒納學障生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4418
1#
發表於 07-12-19 13:5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大公報記者
呂少群  19.12.2007

本報接獲港大同學會小學家長鄺小姐書面投訴,指校方上周五約晤二三十名家長,其子女申請升讀港大同學會書院皆被拒,包括鄺小姐的女兒在內,最少三名學障生。她和另兩名家長白太(假名)及藍太(假名)都在上周六接獲港大同學會書院校長陳鄭美珠簽署的通知書,表示有關學生「未具備足夠條件入讀(not yet ready),校方深表遺憾。」


標榜辦學一條龍


港大同學會書院和小學的網頁都表明,兩校為一條龍直資學校,小學六年級現時開六班,而書院也有六班。鄺小姐引述同樣有學障的家長說:「創校校長當年向家長承諾,升中一個也不能少,結果前年申請升讀同學會書院時,校方安排十六名小朋友連同其家長到禮堂,宣布結果,受到家長質問時,她無言以對。」該名家長的孩子轉讀將軍澳播道書院,今年轉往北角蘇浙國際學校,「我告訴她校方的安排時,她慨嘆『又來這一套!』」


鄺小姐質疑,既然是一條龍學校,中學就有責任收取申請升讀的有關學生。「學校明明知道小朋友是學障生,在這裡讀了六年,怎麼到最後竟告訴他們你不適合這裡,這等如對教養多年的子女說,媽媽教不了你,你去找養母吧,你說荒謬不荒謬?」她引述反殘障歧視條例,學校不能以學障拒收學生。她表示,已向教育局東區學校發展主任投訴。


已向教育局投訴


對於孩子被拒收,白太表示:「意料之內,只是有點不舒服。學校始終要走看成績的舊路。」老師對她孩子的評語是乖,其成績中規中矩,英文和常識科都過得去,唯一是數學較弱,理解力欠佳,這位家庭主婦,安排孩子每周由柴灣往九龍奧運補習,「小朋友很盡力,為什麼書院不給他們選擇權?」


藍太說,港大同學會小學不錯,小朋友也喜歡上學,唯一缺點就是記性差,但理解力不差,成績接近及格;「劍橋英語試,他在聽和講取得滿分的五個盾,讀寫只得兩個盾,聆聽一百分得九十分。」她表示,三年沙士襲港,學校停課,復課後小朋友開始追不上。她安排了孩子到學林、公文等地方補習,「這筆開支比學費還貴。」


對於中學部不取錄其子女,白太和藍太都說無奈,但質疑為何給予遲發力小朋友的機會那麼吝嗇?鄺小姐表示:「按我的理解,當晚是離校安排,小學校長任竹嬌不斷向家長說,學校程度較高,不適合這些小朋友,或者在其他程度的學校會較適合。」辦學團體港大同學會教育基金的執行總監馮可強當晚也出席,表示小六生還有兩個學期可以努力。


教育局發言人說,採用「一條龍」辦學模式的中學應收取全數小學部的學生。在平等機會原則下,學校有責任為學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機會。




   0    0    0    0

Rank: 5Rank: 5


4747
2#
發表於 07-12-19 14:09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 囝囝爸 的文章

This is "old" news, it happens every year.  Some so called "one-dragon" schools will ask those "unwanted" students to leave.  HKUGA is just one of them.

Rank: 5Rank: 5


3728
3#
發表於 07-12-19 14:51 |只看該作者
坦白講如果學生能力上真的不能上中學部,何必因為一條龍而一定要上中學部讀呢? 倒不如再選擇一間適合小朋友的中學吧。

其實有些一條龍的學校連學習正常的學生都會拒收讀中學部的,原因係學業成績未達標。

iwff

原文章由 WYmom 於 07-12-19 14:09 發表
This is "old" news, it happens every year.  Some so called "one-dragon" schools will ask those "unwanted" students to leave.  HKUGA is just one of them.

Rank: 4


591
4#
發表於 07-12-19 14:55 |只看該作者
真實既世界係咁現實!講咩有教無類都係自欺欺人!

Rank: 5Rank: 5


1286
5#
發表於 07-12-19 15:02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WYmom 於 07-12-19 14:09 發表
This is "old" news, it happens every year.  Some so called "one-dragon" schools will ask those "unwanted" students to leave.  HKUGA is just one of them.

去年也是八成多得以升上一條龍書院, 有人解畫, 說是收生乃由派位而非自行收生之故.
今年的畢業生好像已是自行收生入讀的了, 卻仍有二三十名學生不能直升, 又是什麼原因呢?
這類學校不是應該是 "路遙知馬力" 的嗎?

Rank: 5Rank: 5


2258
6#
發表於 07-12-19 22:06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TWMa 於 07-12-19 15:02 發表

去年也是八成多得以升上一條龍書院, 有人解畫, 說是收生乃由派位而非自行收生之故.
今年的畢業生好像已是自行收生入讀的了, 卻仍有二三十名學生不能直升, 又是什麼原因呢?
這類學校不是應該是 "路遙知馬力" 的嗎? ...


Agree.  No more excuse.

Rank: 5Rank: 5


4418
7#
發表於 07-12-20 02:24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WYmom 於 07-12-19 14:09 發表
This is "old" news, it happens every year.  Some so called "one-dragon" schools will ask those "unwanted" students to leave.  HKUGA is just one of them.


WYmom:

對常在BK的家長來說, 會略知一二.  但對學校了解不多的家長來說, 如在學校簡介會未有說明, 好易"誤入歧途", 六年後恨錯難返.  不過以前如有承諾, 現不應推翻.  一條龍應同一教學理念, 小學能收學障生, 中學為什麼不能.

其實在香港深層矛盾教育政策下, 教局口說叫學校家長無分無類, 提倡愉快學習.  但開放鼓勵競爭, 前高呼之理想口號蕩然無存.

有時覺得教育家理想中帶有天真, 信有教無類, 忽視市場競爭殺傷力, 更易成為教局政策下之犧牲品.  新校直資, 怎和傳統直資比財力, 比捐款, 比校舍歷史成績知名度?  臨場實戰下, 理想難成, 怎不改弦易轍, 有教有類, 操練爭取成績.  但好學生難求, 面對學生人數大減, 殺校下官津加強操練, 新校操都未必夠鬥, 新理念下唔操更死.  有些學校以為脫離本地考試, 轉考國際試.  但考國際試鬥國際生更難, 除非收生, 師資, 語境, 學制都優良.  但以香港情況而言, 談何容易.

商業角度容易看到的, 教育家總看不清.  最近有間成績好的私小牧愛小學結束, 大家有什麼感想.

現在在各方強攻猛鬥下, 成績當有提升, 個別科目在世界數一數二.但學校, 校長, 老師, 家長, 學生個個週身唔得閒, 大叫 Tora Tora Tora.

希望新局長有所改進.

[ 本文章最後由 囝囝爸 於 07-12-20 02:29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8#
發表於 07-12-20 11:13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TWMa 於 07-12-19 15:02 發表

去年也是八成多得以升上一條龍書院, 有人解畫, 說是收生乃由派位而非自行收生之故.
今年的畢業生好像已是自行收生入讀的了, 卻仍有二三十名學生不能直升, 又是什麼原因呢?
這類學校不是應該是 "路遙知馬力" 的嗎? ...


我試吓解釋,看看是否合情合理:
1. 一條龍,是應該100%收番其學生,這是不容置疑的。
2. 在小六階段,非龍校的学生是不容留級的,即是說無論你水準多低,你一定要升中,最多升band3学校。
3. 在一條龍學校,因視為12年一貫,小六升中一,只視為升高一級,有些直資,己將小六稱為grade 6,中一升為grade 7,因為只是升班之關系,所以不必尊照教局政策,不達標的可以不升。我想,不達標讓其留級合情合理,如果趕出校就依理不合(當然,學校可預先規定只準留級多少次)
4. 官津一條龍,可能要遵照教局小六不準留級之規定,而硬要直升學生,但這反而有違12年一貫之精神了。


另者:未聽聞港大學生會小學曾参加派位收生。

Rank: 5Rank: 5


1286
9#
發表於 07-12-20 14:57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judy 於 07-12-20 11:13 發表
1. 一條龍,是應該100%收番其學生,這是不容置疑的。
2. 在小六階段,非龍校的学生是不容留級的,即是說無論你水準多低,你一定要升中,最多升band3学校。
3. 在一條龍學校,因視為12年一貫,小六升中一,只視為升高一級,有些直資,己將小六稱為grade 6,中一升為grade 7,因為只是升班之關系,所以不必尊照教局政策,不達標的可以不升。我想,不達標讓其留級合情合理,如果趕出校就依理不合(當然,學校可預先規定只準留級多少次)
4. 官津一條龍,可能要遵照教局小六不準留級之規定,而硬要直升學生,但這反而有違12年一貫之精神了。

另者:未聽聞港大學生會小學曾参加派位收生。


以我所知, 官津小學的學生, 應有一次的留級機會, 和是否龍校無關. 為何只一次, 我猜不外乎是經費來自納稅、教育資源的公平性 等原因. 直資學校一樣受政府資助, 所以直資小學是否可要求學生留級多於一次? 很懷疑.
一條龍, 照教育局的解釋, 自然就是應該百分百收回小學部學生上結龍中學, 以行12年一貫的精神. 但, 事實擺在眼前, 直資和私小的龍校並非如此.
家長當初選龍校, 絕對是希望能在同一教育理念下, 至少完成12年基礎教育, 不用再煩升中的, 學校用中學部程度不適合這批學生為由, 可接受嗎? 背後理由顯而易見. 教育理念?! 愉快學習?!
印象中, 港同第一年好像是津校, 小一是派位入, 小二則全是插班入, 如真是如此, 上一屆也算全屬自行收生, 但仍不能讓全部學生直升!
看小學概覽, 港同今年的應屆畢業生才 84 人, 如果有二三十名學生被要求另謀學校, "淘汰率" 可算驚人.

Rank: 3Rank: 3


347
10#
發表於 07-12-21 10:47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TWMa 於 07-12-20 14:57 發表

看小學概覽, 港同今年的應屆畢業生才 84 人, 如果有二三十名學生被要求另謀學校, "淘汰率" 可算驚人.
...


應該漏了1個數目字, 小六共6班每班30至32人. 應屆畢業生約有184人, 書院可能開不了6班中一來全部接收小學部學生. 書院創校時已明確要求港同小六生須要主科合格才被書院接納入學申請. 公平與否, 觀點與角度吧.

[ 本文章最後由 savoy 於 07-12-21 10:49 編輯 ]

Rank: 5Rank: 5


4494
11#
發表於 07-12-21 10:49 |只看該作者
我覺得不是爭議一條龍既定義, 聽d家長講, 係當初校方對入來讀的家長既一個承諾,只嘆兵不厭「榨」.



原文章由 TWMa 於 07-12-20 14:57 發表


以我所知, 官津小學的學生, 應有一次的留級機會, 和是否龍校無關. 為何只一次, 我猜不外乎是經費來自納稅、教育資源的公平性 等原因. 直資學校一樣受政府資助, 所以直資小學是否可要求學生留級多於一次? 很懷疑.
...

Rank: 4


766
12#
發表於 07-12-23 09:42 |只看該作者
I heard that some students in a "thru train" school will pay less attention to their acadamic performance as the parents think in any case they will promote to their seconary school.   In order to keep the acadamic standrad, the school will ask the underperformance students to find other opportunities.  If kids want to study here in HK, we must stick to the rules of HK education system.  We have no choice but get the kids study in an international school.

[ 本文章最後由 rdc888 於 07-12-23 09:49 編輯 ]

Rank: 2


56
13#
發表於 07-12-23 15:35 |只看該作者
校方否認「擇優而教」
2007-12-19
【大公報訊】回應家長投訴學障生被拒收,港大同學會書院校長陳鄭美珠稱「沒有擇優而教」;並表示,收生是據港大同學會小學推薦,要求是行為好,中英數成績都達到六十分的標準。她說:「英語中學是一個attraction,若學生不適合用英語學習,將讀得很辛苦。」

陳鄭美珠稱,若小朋友未達標,可以留級,爭取符合入學要求。她還說,去年收了多名學障生;但教育局消息稱有關學生已離校。對於本報記者追問若留級三年而達標,港大同學會書院可會收取,陳鄭美珠沒有回答,強調中小學有溝通,其後以英語表示事情會有轉機。

身兼港大同學會書院和小學校董的馮可強回覆本報,上周只是第一輪收生結果,盼學生、家長和學校加把勁,在未來半年通過校內英語補習班等支援學障生。 校董兼港大教育學院副院長謝錫金表示,個人認為教育講求有教無類;並說開校兩年來與中學部合作發展課程,校方未要求支援教導學障生。

辦學團體港大同學會教育基金成員戴希立表示,直資學校收取學費,除設立獎學金,宜考慮撥款支援學障生。



[ 本文章最後由 小羽 於 07-12-23 15:37 編輯 ]

                     

Rank: 5Rank: 5


3731
14#
發表於 07-12-24 04:40 |只看該作者
我的上司曾經這樣訓勉我:  ”At the end of the day, they never remember how much you've saved for the company and how much you've contributed to the company, but they always remember you're not able to deliver the results.”  這句話令我彷如晴天霹靂,改變了我的工作模式。

走在教改的最前線,要堅持信念,信守承諾,但資源匱乏,又要快見成效,談何容易?到最後,又有誰會替那些堅守信念但未見成效的「模範學校」鼓掌?今天的妥協,換來他日的喝彩歡呼,豈不快哉! At the end of the day, 又有誰會記得那個校長曾經拒收十來廿個學生呢?

我不是支持或反對「港大同學會」的做法,只是慨歎現實就是這樣殘酷!在現實世界去堅守信念、逆水行舟,it was too damn hard!

Tommy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