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學雜談 中二學生不懂讀小學的生字
樓主: ChiChiPaPa
go

中二學生不懂讀小學的生字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101#
發表於 08-1-11 00:06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00 囝囝爸 的文章

囝囝爸:

講得不好,有兩點需要補充:

1. 我覺得大量閱讀是學好語文必要條件,並非充分條件,但這必要條件卻是做得最不足的,所以推論只要全民皆閱讀,語文便能大幅提升。

2. 我那個抱怨的朋友的孩子是在上課後溫習時遇到很多生字,所以需查字典,專有名詞在上課時應解過了。為了可比性,我是撇除了此等名詞的。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102#
發表於 08-1-11 00:38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囝囝爸 於 08-1-10 23:42 發表
Eviepa:

原來要語文好, 一定要在家中進行才有效.  怪不得教育制度對語文高低冇影響.  也怪不得某些名校選取學生時, 以有高學歷全職父母為先.  也怪不得台灣上補習班之盛也對語文提升無助, 應留待家長在家以閱讀改進


囝囝爸:

先只講小學英文吧,這比較容易用三言兩語說明問題。正如前述,我估計小女的閱讀因為太遲展開以致成效不佳,在認識的朋友及在BK中看過很多自少大量閱讀個案,每一個都比小女為佳。所以推論,在一個中產家庭,只要能從三、四歲起步看書,應該大部分會將小女比了下去。亦推論,就算家庭支援沒有那麼好,大量閱讀對英語程度的提高也應有相當大的幫助。如果這格局形成了,香港的英語水平怎能不大幅提升?

eviepa

[ 本文章最後由 eviepa 於 08-1-11 00:45 編輯 ]

Rank: 5Rank: 5


4418
103#
發表於 08-1-11 02:25 |只看該作者
Eviepa:

我想你忽略了一個重要事實.  就是你是一個好爸爸, 用心有力有方法, 也有一個愛閱讀的好女兒, 語文閱讀計劃自然事半功倍.  上BK看到的例子, 也是一樣, 不少好媽媽好爸爸加上能力高子女, 成效斐然. 其實這些都是小眾.  我是一個幸運爸爸, 過得去的爸爸, 因有一個算聰明聽教兒子, 有幸入讀好學校, 我要求也不高, 囝囝品行學業上不用我太粗心.

但相信不少也是好媽媽好爸爸好家長, 未必這麼幸運, 因孩子能力總有分差, 發力有遲早, 亦未必有運氣或能力選到合適學校.  在不利條件下, 任何學習都未必像你想像中順利有效. 加上這個自小已測考頻密, 助強鋤弱競爭篩選淘汰的學制, 每一次測考比拼淘汰, 不斷打擊弱學生信心, 使很多學生到高小已放棄了, 其中不少也會是可造之才.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104#
發表於 08-1-11 08:54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囝囝爸 於 08-1-11 02:25 發表
助強鋤弱競爭篩選淘汰




少上黎既老公留意到,一談制度,發言者多了爸爸.

好多謝眾位既切身分享.去年,因為我同我囡既小一適應階段實在太辛苦了,所以狂上BK,想看看有什麼學校可以讓大家好過點.

究竟選擇中中還是英中?自己可能到時會主要看女兒意願,但您們的切身體驗,實在大有參考價值 .很想追蹤Eviepa您中學會採用個什麼樣的玩法? 以個人經驗,中學每天溫習15分鐘,實在不足以應付學業 .等待”結論祇有待整體事實結果印證”.

[ 本文章最後由 csy_ma 於 08-1-11 09:00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105#
發表於 08-1-11 13:16 |只看該作者
綜合三位父親的意見,似乎潮興講既家校合作,才是出路.

閱讀興趣講書緣.我家小哥,跟我同一環境長大,據老爸說,他比我聰明多了,但莫講話溫習,十來歲時俾面我的死賴,喫了套射鵰,問他:好看嗎?好.要再看其他嗎?不了.他正是囝囝爸所說,高小已失去學習興趣,中學未能畢業的人(雖然不愛看書,他倒憑機構內的演講,逗了個靚老婆回來 ).

我想,在中學同儕影響至鉅既階段,假如他的朋友都愛看書,結果可能就不一樣.如bk另一topic講,現時竟有香港中學生仲睇感情澎湃得有點累既《家.春.秋》,就好明顯係好學校凝聚力較強既力量.

但家長教育同樣重要.

我囡讀緊既學校都大力推動閱讀風氣,為此還搞了個講座,跟家長分享如何誘導子女在家中看英文書/看和玩英文教育網的經驗.講座後還分十多位家長一組,每組有一位老師和小同學,即場示範怎樣跟小朋友共讀.個人認為校方安排細緻實際,從中學到好多野.

點知後來有位家長同我講,佢聽完咗既感受係:聽落都心寒,強調家長響屋企點點同佢地睇書,學校乜野都”甕”晒俾家長做... 結果,佢果班小朋友質素偏高既家長,就嫌功課太少,蘊釀向校方高層反映意見.

我都理解d家長既睇法既(雖然好羡慕佢班既功課量),佢地唔係好似我咁得閒,小朋友留於家中俾姐姐或婆婆嫲嫲睇,通常做完"死命令"既功課後,就大條道理開電視,姐姐或婆婆根本罩唔住.就算冇/只得一兩樣功課,都唔等於閱讀量可以大增.著緊既家長,除咗威迫利誘小朋友每日完成額外既補充練習外(揀練習,可能因為容易睇到小朋友有冇完成,唔通叫佢地睇完書,講返個內容出黎?做到死吓死吓既家長,都冇咁得閒日日搵唔同既書,仲要預先睇定),都會希望學校出手.

ChiChiPaPa既本意很好,如能”有效地把課外閱讀、寫作和英語教學內容緊扣在一起,讓學生把所讀的,運用到寫作上,並向寫作較好的同學學習”,實大妙,但響行政上,似乎牽涉到課程統整同讀本資源既問題.

一般來說,鼓吹閱讀,係圖書館主任既責任.我地學校,號稱要計分既閱讀手冊,都係由佢收集既.今年,圖書館主任應校長要求,為每級開列咗一張書單,請家長各出十數元,購書單上圖書.書,有些班人手同一冊,有些班則人人不同,以作輪讀.

英文科任亦與此活動配合,我睇到囡囡有圖書帶回家,要做畫圖功課.但係,假如內容唔係佢杯茶(如佢怕既昆蟲),佢真係唔肯睇唔肯讀,翻書畫圖就算

而且,而家既課程問題,可能就係量太多,部分學童未必來得及吸收.而課外閱讀,重點在量(其實課內一直都有reader作輔助教材,不同學校相差亦在量既問題,但再多,每學期都不過10本,且列在考試範圍,才能保證人人都會讀)和選擇多元.假如要緊扣教學內容,或要求實踐在寫作上,似乎成了另一形式既填鴨?

可能英語閱讀好一點,家長”做野”時,都帶點功利意圖:改善英語能力.由於英語讀物的設計和構思都較好,讓小朋友學到既可能性似乎大增.

不過,小朋友到咗小學咁大,一般都有慣用既語言.以我囡為例,最初,因為佢鍾意既公主系列英文讀本精美,會肯睇肯聽.演變到後來(約K2),同時有中英文版既,佢都會揀聽中文古仔,我要死硬話唔聽英文連中文都冇,佢先唔抗議.到而家,同一本雜誌上各有中英文既公主故事,中文佢會自己睇,英文則會避開,連聽都唔肯聽(除非副圖佢特別有興趣).

我諗可能係揀既讀物唔啱學校教既80%(認識)>20%(唔認識)比例,要再試過.不過,都唔知將來點解決中英傾向同時間分配既問題 .佢而家已經要我地出口令,先可以令佢由圖書回到功課上.
假如佢好似我咁,將來沉迷閱讀(無論中英),我諗都笑唔出--真的,多閱讀,對考試無甚幫助,就算係中文/文學考試,我當年都係未獲優異 .之前閱讀既好處,要到大學寫文時才覺其用.但之前,則要求神拜佛唔好被篩選淘汰


1972
106#
發表於 08-1-11 15:4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8Rank: 8


19498
107#
發表於 08-1-11 18:09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csy_ma 於 08-1-11 13:16 發表
... ChiChiPaPa既本意很好,如能”有效地把課外閱讀、寫作和英語教學內容緊扣在一起,讓學生把所讀的,運用到寫作上,並向寫作較好的同學學習”,實大妙,但響行政上,似乎牽涉到課程統整同讀本資源既問題.…


如果可以的話,請學校推動英語閱讀計劃的老師看以下的一本書。很有參考價值的:



「The authors ……offer a wealth of practical suggestions for implementing extensive reading, including integrating it into the curriculum, establishing a library, selecting reading material, and record-keeping evaluation. It contains a wide variety of classroom activities to supplement individualized silent reading, and a valuable bibliography of the bestbooks written for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以及以下有關 Extensive Reading 的網頁:

http://web.hku.hk/~sbapro/website.html

只推出閱讀計劃,叫家長在家執行,要孩子讀第二語言所寫的書籍,是很難成功的。

[ 本文章最後由 ChiChiPaPa 於 08-1-11 18:21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108#
發表於 08-1-11 20:04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ChiChiPaPa 於 08-1-11 18:09 發表


如果可以的話,請學校推動英語閱讀計劃的老師看以下的一本書。很有參考價值的:

http://assets.cambridge.org/97805215/68296/cover/9780521568296.jpg

「The authors ……offer a wealth of practical suggestions  ...

ChiChiPaPa: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109#
發表於 08-1-11 21:32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csy_ma 於 08-1-11 08:54 發表

很想追蹤Eviepa您中學會採用個什麼樣的玩法?
以個人經驗,中學每天溫習15分鐘,實在不足以應付學業 .等待結論祇有待整體事實結果印證


Csy_ma,

要和其他人解釋一下,我對女兒作出的指導性溫習時間是:


初中(最少)平均十五分鐘 (每星期一小時四十五分)
高中文科(最少)平均四十五分鐘 (如讀理科,則要仔細想一想)
而做功課、中、英文閱讀並不計算在內

妳的疑問令我想起二十年前教細佬的往事,妳和幾個好友都看過,不過重溫一下也無傷大雅:

約二十年前,我從姐姐手上取得弟弟讀書的指導權(或許可以說是責任)。當時弟弟剛讀完中三,就讀remedial class的他,成績滿江紅,在校中算是中下游。我一接手後,馬上制訂一個大方向:少年人讀書不需要用那麼多時間留在書桌上,應將大部分課餘時間用在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去,文科學生,除了數學功課外,每天做功課加上溫書的時間有一小時就足夠了,只要每星期七小時的工作加上完成數學功課後就可以盡情地玩過痛快,不需要有任何的內疚。兄長居然開出如此輕而易舉的條件,我弟弟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當然高高興興地接受了這個約章。

………在頭一年,我經常受到姐姐的批評,認為這樣下去,小弟弟的成績會每況愈下。但事實上,他在中四開始,已由一個成績低落的學生蛻變成為一個成績不錯的學生,中五、中六,成績穩步上揚,日後在港大畢業。


正如當年我弟弟、我姐姐,妳對這數字抱有懷疑十分正常,但這卻是我精心計算出來,起碼我和弟弟在中四、五都是守著這指標而讀書讀得不錯。

妳可以計算一下,以我弟弟的差勁英語程度,讀英中四、五也能以每天平均四十五分鐘的時間,把滿江紅的成績完全扭轉過來。那麼,輕鬆得多的初中用母語去交溫習,三分一時間應該充足。妳亦應記得,在初中階段,我不會要求女兒名列前茅,只求她中、英、數良好,其他學科只管記牢骨幹部分就算了,每次考試,有一、兩科不合格是在可以接受範圍,能升班就算了,高中去追逐分數也絕不為遲。

最近曾經和弟弟傾談,提到初中十五分鐘的事,他認為過多,我仔細想想,在中一階段要她達到這目標的確不易,與其quota 太高,令她太難達到,可能我會主動把中一指標改為十分鐘。


Eviepa

[ 本文章最後由 eviepa 於 08-1-11 21:40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110#
發表於 08-1-11 21:57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ChiChiPaPa 於 08-1-10 23:11 發表


我不認同這一點。

以增進英語能力為目的的閱讀,必然是學校推動遠較家長推動有效,因為:

(1)學校有專門人才,受過訓練,對各種 learning theory 有所認識,遠較沒有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的家長,能更有效推動帶目的的閱讀計劃;
...


ChiChiPaPa,

你講的很有道理,然而,在目前香港清況實行的話,會障礙重重,所以還先「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讓歷史去解決吧!

謝謝你提供的資料,這個週末如果有空的話會詳細看看。

eviepa

Rank: 5Rank: 5


3693
111#
發表於 08-1-11 23:08 |只看該作者
I agree with what you said here.


"過份重視競爭,強調彼此的比較,以評量成績的優劣來評斷學生能力與價值,將影響學生喪失自發性的學習動機,並因名次降低而喪失信心與學習興趣。(詹秀美,1989;Davis & Rimm, 1998)。

過於強調團體競爭的結果,許多孩子經常感受到失敗、挫折,因而喪失自信心。

團體比較及外在獎勵,使孩子處處要跟別人比較,要靠成績贏別人來博取師長父母的認同,孩子的學習動機因而是外在的。有的孩子經歷過多的挫折失敗以後,容易認為自己不行,自己不夠好,不可能受到老師父母的讚美,結果外在動力消失了,追求好成績的意願減低了,原有的一些能力也放棄了。

每個孩子能力不同,不能採是否「贏別人」來評量自己的價值及努力的程度。如果過份強調競爭,一定非贏別人不可,才是好學生,結果贏不了的人,很容易喪失學習興趣與動機,即使他們有能力也沒有發揮的動力。

i believe in self -motivation.

原文章由 wisekid2007 於 08-1-8 14:12 發表
Quoted:
"如果測驗考試不能反映孩子的真正能力, 怎樣才能呢? 難度沒測沒考是最好的做法?"

For a good education system, there is no need to conduct any serious tests or exams for primary students.  All we n ...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112#
發表於 08-1-12 00:02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eviepa 於 08-1-11 21:32 發表


Csy_ma,

要和其他人解釋一下,我對女兒作出的指導性溫習時間是:


初中(最少)平均十五分鐘 (每星期一小時四十五分)
高中文科(最少)平均四十五分鐘 (如讀理科,則要仔細想一想)
而做功課、中、英文閱讀並不計算在內

妳 ...


Eviepa:

您在網上堅持己見,其實係一種家長教育.

我自己全無小學時曾苦讀既印象(可能係唔好既學校,且因種種原因不斷轉,記憶中,小學考試真係偏淺,只要認真看一次,就不難應付過去),所以囡囡升小後,我已特地辭工陪讀,但想唔到都係惡夢一場 --晚晚做功課做到幾乎冇飯食(因為囡囡歎飯要成個鐘),散步?唔得!睇VCD?冇.甚至連玩Longman小狀元字典既中英數補充練曶(之前我地當遊戲玩,我讀佢答),都唔俾!

囡囡第一次英默已預默咗三次,成績卻低於80分,頗受打擊.跟住開學兩個月後考試,中默既考試範圍過百個字,我地認為冇乜可能,只認不默,結果得老師鬆手至啱啱合格.中文考卷都差無幾,排名去到級一半之後(雖然佢英文成績ok,可以拉返上d),對我地黎講,都係幾大既打擊

之後泡上BK,已經略為減壓.今個學期睇到您囡囡愉快學習既成功例子後,見到囡囡攞住本書睇,都未必會喝停佢,要佢先做功課,亦冇咁緊張溫默書(分數真係跌咗好多,創新低).不過,囡囡今次既考試成績,卻係進步既較退步既多 .因您既高調,支持咗我地忍棄眼前分數咁行落去,多謝

Rank: 5Rank: 5


2333
113#
發表於 08-1-12 00:46 |只看該作者
多謝各位的討論, 實在非常精彩, 得益不少.  想向各位請教, 怎樣的"閱讀" 才有效用?  像先前 "ORT" Topic 內一位網友說只讓子女閱讀(指英文書), 不用理會是否理解, 明白內裏的每一或大部份生字, 甚至能否讀出內裏的字, 都不重要, 是否可行?  另每一階段, 例如幼稚園, 小學又有否不同 ?  可否賜教, 謝謝!!

[ 本文章最後由 CCheng 於 08-1-12 22:17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114#
發表於 08-1-12 21:25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CCheng 於 08-1-12 00:46 發表
多謝各位的討論, 實在非常精彩, 得益不少.  想向各位請教, 怎想的"閱讀" 才有效用?  像先前 "ORT" Topic 內一位網友說只讓子女閱讀(指英文書), 不用理會是否理解, 明白內裏的每一或大部份生字, 甚至能否讀出內裏的字 ...


CCheng:

您問的問題其實並不適合我來問,但早前我把囡囡學校一個題為”如何輔導您的孩子學好英語”講座的講義抄錄到以下網址:

http://forum.baby-kingdom.com/viewthread.php?tid=1238032&page=1#pid20438939

希望對您也有參考價值.

我想,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傾向和學習方式,無一定規.另外,雖然wisekid2007位公子學英文有其獨厚的優勢,但他的分享似乎亦適用於一般小朋友.

我囡囡是聽覺型,學習由聽開始.中文,她也是剛不用我們唸,可以自行閱讀不久,對比大部分小二學生來說,可謂非常遲熟.所以,我們還未開始從這裡偷師的英語閱讀計劃.尚幸她英文成績向來都達標(我們要求比較低,80分收貨),所以,就讓她以看VCD和玩網上遊戲的聽為主,有時,也會放公主或小熊維尼書的CD給她聽,但既不會強迫她逐字看,也不會強迫她照唸.

語文,大概都是時間浸出來的.有一次,她做英文網上功課,有個生字(已唸出了字的讀音),大概P4程度左右,我肯定從未讀過給她聽,課本也未學過,她卻毫無難度地挑了正確解釋,問她為何懂得?她說,Tweenies隻VCD成日都有講架喇.

從生活中學,大概是最容易吸收的方法?但一般家庭未必有Wisekid2007公子那種優越語境,怎辦?此所以,迪士尼那套英文學習配套可以收費奇昂.
但以我囡的經驗,那套VCD,因為靜止的畫面較動畫部分多,假如小孩大於3歲,就較難留得住.假如您不反對年幼時看電視,2歲似乎更合宜(那年齡的小孩喜歡重覆又重覆再重覆地看同一本書或VCD,縱然曉背,還是專情地看).

對了,要及早讓小朋友適應聽英語的語境.囡囡兩歲多時,多得朋友仔家長自新加坡代購迪士尼那套VCD(平好多,才1000塊,但她只看當中的某幾集),跟著迷上對白很少的Maisy(可惜有中英對白可選)和Teletubbies,所以到她K3時,看對白頗多的Tweenies(主要是音樂和色彩吸引),也看得津津有味.但有一次,她硬拉鄰居一位同齡小友來一起看,雖然找了集她認為很好看的,還不斷推介,可是,就不能留住鄰居小友超過10分鐘.

之前尚書房也賣過一套大陸版的”迪士尼百年經典珍藏”,內有23套故事,售300多塊,但顏色較舊.不過對未必懂分辨的6歲以下小孩來說,可能也好吧?裡面只有普通話或英語兩種選擇,我女兒兩個版本都聽過後,就只選英文了(假如家有囝囝的話,較多男孩卡通的這套片子似乎更划得來,很多如石中劍、三劍客、高飛狗運動記等,都未見過有粵語版).

最近,囡囡學校流行魔法校車,VCD較書還便宜,我們當然買VCD.那張VCD號稱有中英對白,我卻老弄不清怎樣變成中文,惟有照放.魔法校車是自然界知識的介紹,用字非生活化的,且全是對白, 估計囡囡聽得懂的字少於50%.可能就因為潮流興,她非常愛看.不明白?再看又再看咯.

只是,如此省力的方法,讓她聽音能力遠較認字能力為佳,現在她所接觸的英文圖書(書種較少,多為公主系列),只要我們讀給她聽,基本都能明白意思,但要她自己看,則非常費勁,繼而放棄...

由於她看中文書也是如此舉步維艱,我們早已習慣了.何況,英文是拼音文字,從音識字,將來拼讀也較易,可能較誘她從聽到看中文書的蟻行易走.就先從影音出發.不過,在網上跟諸位學到那麼多,不試試,挺浪費的,可能在下個長假開始實行吧?

[ 本文章最後由 csy_ma 於 08-1-13 18:16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115#
發表於 08-1-13 03:25 |只看該作者
我想你忽略了一個重要事實.  就是你是一個好爸爸, 用心有力有方法, 也有一個愛閱讀的好女兒, 語文閱讀計劃自然事半功倍.  BK看到的例子, 也是一樣, 不少好媽媽好爸爸加上能力高子女, 成效斐然. 其實這些都是小眾.  我是一個幸運爸爸, 過得去的爸爸, 因有一個算聰明聽教兒子, 有幸入讀好學校, 我要求也不高, 囝囝品行學業上不用我太粗心.


囝囝爸:

過獎了。

採用任何的教育工具,若果有好家長配合,總會事半功倍。你囝囝學了公文英數年,達到該機構頂級的成績,聽說這叫做「超三年」吧。也許你沒有親自參與教導,但你和囝囝的親子關係、對他的鼓勵、對他的intellectual stimulation、平日所營造的良好氣氛等等,便是令郎勝過大部分公民英同學的關鍵。

我同意,閱讀計劃對家長所需的學養會較公文英或補充練習為大,但其妙處就是,只要能令子女喜歡上閱讀,則會是自動波,正如csy_ma所講:

其實我(或者可能仲有Eviepa)同您既觀點最相異之處,就係學好某項技能,您認為最需要的是拼勁,而非興趣,而我則持反調.


學習一種技能,可以依賴拼勁(external motivation) ,也可以依賴興趣(internal motivation) ,但論到驅動力之強,internal motivation就會比external motivation為強。

這個現象,中文閱讀會來得比較明顯,沉迷閱讀的小孩,大不乏人,例如尚未開竅的小女,素來都不知道要努力讀書,但卻經常被內子和我喝停,放下書本去做其他事情。我想,大概沒有多少個做公文中的小童,會將worksheet愛不惜手地主動日做夜做吧。

中文閱讀,較為沒有階級性,很多草根階層的子女也會「上了這手癮」,我的爸爸亦只是一個食煙飲酒,操流利操口的街市佬,兼且偶然會責備兒子為何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沒有價值的課外書中,但這亦阻不了我看書的興趣,亦阻不了我的中文在小學同學之中脫穎而出(但到中學,光只是閱讀,沒有其他配套,則程度只能是中上而矣,這是後話)




待續

[ 本文章最後由 eviepa 於 08-1-13 03:30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116#
發表於 08-1-13 03:27 |只看該作者
續上




要令英文閱讀變為自動波,所需的家庭支援會遠較中文為大,就連小弟努力了數年,也未竟全功,所以講一下女兒的經歷,作為反面教材吧:

當女兒的中文閱讀run 順了,差不多可以自動波式進行時,英文閱讀正式開展,時間約為2004年一月一日。這時,她讀二年級,完全是個英文閱讀盲,連小二的reading comprehension都沒有把握可以做得好。但一年後,她已可把小六的reading comprehension做得很好了。看似不錯,但問題是,她的mental age 已七歲,但卻只有能力閱讀picture books,而且更是較淺易的picture books,而這些書,只是寫給英、美幼兒看的,對她來說,非常低B,沒有多大趣味。是Father Motivated而不是internally motivated,因此,亦大大影響了進度。

英文太重要,又沒有其他更佳方法,不得不以非常手段處理,維持每晚伴讀半小時到四十五分鐘,之後上床講故事,就像喝過苦口良藥後吃粒話梅醒醒神,把苦味沖淡一樣。

然而,這遊戲就像夸父逐日,永無休止。當她有大概鬼妹小一閱讀能力時,已是九歲;當大概有人家小二水平時,已是十一歲。Mental age永遠和實際年齡有段距離,永遠覺得英文書低B,永遠不能真正享受閱讀之樂,永遠影響進度,亦因此永遠不能追得及。

相對地,這幾年來,在朋友間、在BK中,見過不少自幼就閱讀英語的小孩,mental age和實際年齡相距不遠,他們的路就好走得多,這大概就是他們成功,我失敗的關鍵了。

但都是那句老話,練降龍十八掌的,就算練得差,也足以稱霸鄉里,做一隻「池中無魚蝦仔大」的蝦。

eviepa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117#
發表於 08-1-13 04:37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囝囝爸 於 08-1-11 02:25 發表

.....加上這個自小已測考頻密, 助強鋤弱競爭篩選淘汰的學制, 每一次測考比拼淘汰, 不斷打擊弱學生信心, 使很多學生到高小已放棄了, 其中不少也會是可造之才.


囝囝爸:

我同意這點的結果,但我卻將這大部分的責任歸咎於家長而不是學制。

第一是根源問題。為何學校多功課、測驗、考試、高壓?還不是迎合家長的需求嗎?小女的學校是另類學校,功課、測驗、考試少,壓力也小,強調愉快學習,但只會受小眾歡迎,如果在每區辦十間八間這樣的學校,則差不多會註定收生不足,淪為band 3學校。

教育當局也是極為無奈,幾十年前升中試時,則大家忽略所有科目而只專門操練中英數;學能試原先只想評核學生IQ,公眾卻來個家校合作,齊齊操練IQ題;現在連課外活動也是中學收生條件之一,很多家長便把小朋友的興趣班編排得密密麻麻,另類摧谷。

總之,有怎樣的家長就有怎樣的學制。

第二是家長在家中發揮的作用。為甚麼每一次測考都是比拼淘汰, 不斷打擊弱學生信心?其實,非重大公開試的考試有多大重要性?為甚麼家長那樣看不開?如果沒有家長在家中施加的壓力,學生怎會那麼難受呢?

如果家長都懂得不打、少罵、少哦,平日以鼓勵(positive reinforcement) 代替責備(negative reinforcement)motivation的工具,傾談時,多一些討論他們有興趣的話題,少一些事務式的話題(如做完功課未、考試準備好未) ,建立有效溝通渠道,那麼,十年之內,不單止整體教育水平會明顯提高,罪案率也肯定掉頭下降。

eviepa

Rank: 8Rank: 8


19498
118#
發表於 08-1-13 08:05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eviepa 於 08-1-13 04:37 發表


囝囝爸:

我同意這點的結果,但我卻將這大部分的責任歸咎於家長而不是學制。

第一是根源問題。為何學校多功課、測驗、考試、高壓?還不是迎合家長的需求嗎?小女的學校是另類學校,功課、測驗、考試少,壓力也小,強調愉快 ... 第一是根源問題。為何學校多功課、測驗、考試、高壓?還不是迎合家長的需求嗎?小女的學校是另類學校,功課、測驗、考試少,壓力也小,強調愉快學習,但只會受小眾歡迎,如果在每區辦十間八間這樣的學校,則差不多會註定收生不足,淪為band 3學校。

教育當局也是極為無奈,幾十年前升中試時,則大家忽略所有科目而只專門操練中英數;學能試原先只想評核學生IQ,公眾卻來個家校合作,齊齊操練IQ題;現在連課外活動也是中學收生條件之一,很多家長便把小朋友的興趣班編排得密密麻麻,另類摧谷。

總之,有怎樣的家長就有怎樣的學制。……


eviepa,

你的例子剛好說明這是學制的問題,不是家長的問題。在升中試的年代,家長只操中英數;學能試令家長操IQ題;現在課外活動也是中學收生條件,所以家長操課外活動。這些例子都是學制帶動家長的行為和取向。

你囡囡的學校是直資學校,要採用香港的學制,所以面對同樣的升學問題。但是你可以比較採用其它學制的私立學校,看它們會否收生不足,例如啟新書院、保良局蔡繼有學校、維多利亞……

Rank: 2


88
119#
發表於 08-1-13 15:15 |只看該作者
睇完你哋D文章、覺得自已真的很無知,甚麽也不懂。但記得小兒讀小學前,家裡电視機壞了,我將它送到樓下垃圾房,撞到一個垃圾婆,她問我電視機是否不能修理,我話用幾佰蚊應可修理再用,我問她是否拿回家自用,她說,只是攞去賣,佢話以前識得個垃圾婆,佢話如果屋企有仔女,最好唔好有电視,她五個仔女,都是在無电視機的生活環境下長大,五個都入大學,現在不是醫生,就是律師等尊業人士。因此,我現在家裡六年來已沒有电視,真的很感謝她,這方法真的很有效,從不用因功課上的問題與兒子角力。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120#
發表於 08-1-13 18:10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c430 於 08-1-13 15:15 發表
睇完你哋D文章、覺得自已真的很無知,甚麽也不懂。但記得小兒讀小學前,家裡电視機壞了,我將它送到樓下垃圾房,撞到一個垃圾婆,她問我電視機是否不能修理,我話用幾佰蚊應可修理再用,我問她是否拿回家自用,她說,只是攞去賣,佢話以前 ...


c430:

電視,在某些家庭,確如電腦病毒一樣,造成很多麻煩.據一位日本校長既長年觀察,多睇電視,會令小朋友專注力減低.當他要求自己的學生少睇電視,而學生又漸能做到後,上課紀律就改善了.

您找到一個非常省事的方法讓子女專注於學習   .

只是,電視除提供娛樂外,也是一種傳播消息的工具.我家靠消息吃飯,只有將就地兩眼對望 .工具既為工具,就有個用它,還是被它用的問題.按現時趨勢,下一代可能習慣透過影像,多於用文字溝通,孩子有點接觸,也可避免掉隊.就像電子遊戲,我認為讓孩子玩玩,也未嘗不可,但如何令他們只認識而非沉迷,那可能就需要一點踩鋼線般的平衡力

電視可能好一點.這未嘗不是一種吸收知識的便捷工具,就看會怎麼用.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