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國際學校 讀國際學校, 學好中文和中史
樓主: 木子兔媽媽
go

讀國際學校, 學好中文和中史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23075
31#
發表於 15-9-8 13:15 |只看該作者
我比较推崇'有志者事竟成'和'学得其法'

难学不代表不能学懂, 人家花的力气比我要化的大得多, 又十分聪明, 自己无花多少力气, 真的是没得相提并论.

今天在香港的LS 能写好文章的孩子也不多, 是今天的中文比三十年前艰深得多吗.

今年Island school 的其中一位满分状元 的中文, 似乎是修Chinese A. English 当然是A ,Maths 是further maths, 看过此子在香港名校网的发表(踢盘?), 文笔很好. 不知人家是怎样学出来, Anyway, he sets a good example to those juniors.  If he can, everyone can.

IS孩学好中文科是有难度和不足, 有难度才稀罕嘛, 却不是Mission Impossible. 很想说的是开始时没头没脑地仿佛无从入手, 入左直路, 有自学本钱会好一点. 大部分孩子未到直路就退出了.或是愈来愈忙, 唯有终身留守在开始的初段.

楼主, 以上只是分享经验, 如何办, 怎样做, 只能靠自己多于任何学校了. 凡事顺势而行, 不用勉强.



Rank: 6Rank: 6


9570
30#
發表於 15-9-8 12:19 |只看該作者
annie40 發表於 15-9-8 08:25
如果外國人也能讀寫講良好中文,我們也可讀寫講優雅英語,仲要怕? ...
Yes there are non-Chinese people who could master the Chinese language really well, but they are about as common as unicorns, certainly much fewer than Chinese people who could master good English. Why? Simply because not all languages are equal and some are inherently more difficult than others.

Pardon me for being straight, if mastering Chinese to a level of appreciating 再世紅梅記 is a priority, then IS is the wrong choice, unless it is one of those PIS that leans heavily towards Chinese. I know some will say "Ah but we're going to heap onto our children tons of extra tuition in Chinese", to that I could only say "Good luck" :)

Rank: 9Rank: 9Rank: 9


23075
29#
發表於 15-9-8 12:09 |只看該作者
我们想给的, 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随缘啦!

Rank: 9Rank: 9Rank: 9


23075
28#
發表於 15-9-8 12:07 |只看該作者
每次阿女唱呢段, 我就暗笑, 佢自己都唔知自己唱紧物,只是copy cat, 哈哈.....存貞操,殉父母,傻既, 唔使甘伟大挂?

當初先帝悲金鼓,兩番揮劍. 滅奴奴,要我存貞操,殉父母,我雖是人還在世,你那堪賣我毀清操,清室今朝有金鋪,我也不再愛. 慕,駡句狂夫,匹夫, ...

从来无解释内容, 无谓太认真, 等佢自己估上文下理, 佢今天应该明白内容挂!

Rank: 5Rank: 5


1642
27#
發表於 15-9-8 09:2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木子兔媽媽 於 15-9-8 09:37 編輯

到現在, 最深刻的, 其實是再世紅梅記觀柳還琴的開場白:

(賈麟兒掛著一隻葫蘆,從官舫上白欖)莫作太平人,我寧為官家僕,主人賈太師,佢酒色唯徵逐,不理元兵困襄陽,祇知道買妾營金屋,佢家有七夫人,於心尚猶未足,還添廿九釵,共成三十六,新收李慧娘,貌美而孤獨,因貧鬻顏色,尚未諧花燭,今日載酒蕩西湖,停船走馬射糜鹿,慧娘在船中,伏欄時痛哭,我難得有半日閒,走去買酒偷納福。(什邊下介)

借古喻今, 不言而喻, 只想小朋友看得想得多一點!

點評

torunpoland  再世紅梅記, 也不算太深.  發表於 15-9-9 12:21
annie40  香港教育的学生能体会的也是罕见吧  發表於 15-9-8 12:26
annie40  觀柳還琴是登峰之作  發表於 15-9-8 12:24

Rank: 9Rank: 9Rank: 9


23075
26#
發表於 15-9-8 08:25 |只看該作者
如果外國人也能讀寫講良好中文,我們也可讀寫講優雅英語,仲要怕?

莫言作品的英文翻譯作者是Howard Globlatt, 美國人,評價是部份內容翻譯得比原文還要好。

讀甚麼學校也可以成材,清楚需要,凡事分首次,重要的先做,其他的可以等等,甚至不一定要做。

Rank: 9Rank: 9Rank: 9


23075
25#
發表於 15-9-8 08:09 |只看該作者
回覆 木子兔媽媽 的帖子

不要低估自己的影響力,更要高估孩童的接受潛力。小女是任白戲迷,看著粵曲長大的,兩歲時家居意外,跌裂手骨,到瑪麗醫院時,就可愛的站在椅子上唱帝女花之香夭和紫釵記之劍合釵圓,給護士和嬸嬸欣賞了。還有她是挺喜歡余麗珍的,因為山東紮腳穆桂英好打得,服未?

點評

Yanamami  五体投地!  發表於 15-9-8 09:10

Rank: 5Rank: 5


1642
24#
發表於 15-9-7 23:16 |只看該作者

回覆:讀國際學校, 學好中文和中史

本帖最後由 木子兔媽媽 於 15-9-7 23:18 編輯

今日腦海回憶小時候的中文和中史是怎麼回來的. 有家中學校童謠, 兒歌, 跟住錄音帶...多謝父母, 家庭經濟開始好就買正版錄音帶,有歌詞睇! 中文就由'橄欖樹',到徐小鳯關正傑等等, 開始累積. 到影響我到今天的, 是任白的再世紅梅記, 鄧麗君的淡淡幽情, 同徐小鳯的秋水伊人. 跟住上小學, 現代中國語文的'李白小時很懶惰'(惡搞版更記憶猶新!)到六年級落花生.上中學的齡記新編中國史,第一課,背省;第二課,背歷代時間表,框架就定下來了.今時今日, 我可以模仿過去多少給小朋友?



點評

annie40  模仿過去,甚至更甚。  發表於 15-9-8 08:27

Rank: 9Rank: 9Rank: 9


23075
23#
發表於 15-9-7 07:52 |只看該作者
回覆 木子兔媽媽 的帖子

真的是十分困難找到合適的繪本,漫華和童書。曾經是找對孩子合適的一本,即上圖書館網捜尋同數系列的書,又或按書后出版社資料( 多數在台灣),聯絡訂購,這樣便可伸延閱讀了,難得孩子有興趣,不要停下來。

Rank: 9Rank: 9Rank: 9


23075
22#
發表於 15-9-7 07:42 |只看該作者
回覆 HKTHK 的帖子

是否做精通文史哲,隨緣吧!簡單的生活文化灌溉和閱讀,其實是家庭娛樂,不會犠牲其他學習的。

Rank: 12Rank: 12Rank: 12


57988
21#
發表於 15-9-7 06:33 |只看該作者
或者這樣想,你會開心一些:既能在校接受西方教育的精華,又是身在香港(一定好過唐人街),小孩子仍有很多接觸中華文化的機會,身正身在福中。老土一點說,香港的城功本身就是華洋揉合的結果。

話說回來,以前TVB有蕭笙先生拍的很多歷史電視劇,未入中學時,我都聽過杯酒釋兵權,玄武門之變,讀到中史時便有個硬概。這一代的孩子,是否連愛回家也不看?時代真的不同。父母若要教好的中文,真箇要努力。這方面,我本身就不太寄望學校。

Rank: 5Rank: 5


1642
20#
發表於 15-9-7 01:44 |只看該作者

回覆:讀國際學校, 學好中文和中史

謝謝大家寶貴的意見! 中文同中史是我們歸屬感的一部分,是生活的一部分; 無論是古代及古典, 又或者是當代民俗和俗語, 是作為我們父母的過去和人格的一部分. 因為我們雙職, 又不想叫祖父母只為揍孫忙碌, 家庭生活不可能有太多時間, 因此學校的生活和文化就成了他們生命其中重要一部分. 對我而言, 讀國際學校, 尤其是開始全日制後, 就有點提早將小朋友'文化移民', 只是人身在香港而已. 所以感覺上是很困難去完全地放棄自己從前接受的本地教育;當然, 想得到'文化移民', 引申的是'不做不行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見,不需爭論;我們只是突然發現,小朋友讀的IS幼稚園的家長,不少是自己的同學, 一些也是基層出身的, 沒有相約地相遇. 也許, 為了下一代, 節衣縮食, 甚至不敢想像中學有無能力去外國的能力之前, 我們用盡一切現時的儲備, 要搏一鋪. 沒有錢, 到時看看有無奬學金/助學金; 但時間不能回頭, 而人的成長是要時間的. 到今日為止, 若是小朋友能升上衘接的小學部, 我們為他們能繼續在學校學到和薫陶的核心價值(若然沒有看錯的話),我們是無比的歡喜! 或者, 好像唐人街的華人吧, 昨天剛和他們在家整月餅, 今日帶小朋友去公共圖書館, 偶爾他們自己找來了一本秦末漢初的漫畫, 好困難(真的很困難)講到趙高篡詔, 楚漢相爭, 虞姬項羽自盡, 到張騫出西域.不過那一刻, 薪火相傳的感覺很滿足. (另, 細個同老人家摺大量七姐紙的時光, 真的很懐念!)



Rank: 9Rank: 9Rank: 9


21695
19#
發表於 15-9-6 22:01 |只看該作者
真好,很少在這裏看到比較高層次的討論! 兩文三語其實只是開始, 也可以說是硬件。雙文化, 接受中西方思想, 精讀文史哲才是關鍵! 不過要做到便得費時間, 某程度上要犧牲其他的學科或活動
今日佳句: 我以往也以為國際板的家長也有質素,但現在才知deal with 一些麻煩家長也不易!  

Rank: 9Rank: 9Rank: 9


23075
18#
發表於 15-9-6 20:11 |只看該作者
回覆 DreamKid 的帖子

恭喜了,小孩子的好奇心就是上佳的學習動力了。記得自己小時侯還有摺七色衣紙和七姐粉的習俗,曾經試過買衣紙回家跟女兒一起摺疊,可惜市面上已經沒有七姐粉售賣,不然當化裝品來玩,也是好的。


Rank: 4


725
17#
發表於 15-9-6 14:25 |只看該作者
關於中國文化方面,最近有小小體會。以前總覺得同讀lS既小朋友好難講中國文化。偶然間,小朋友發現了Grace Lin既 When the mountain meets the moon 同 The Starry river of the sky, 非常喜愛裡面既月下老人、牛郎織女等故事。七巧節果日、偶然提起七巧節同牛郎織女故事有關。過左兩日,佢竟然話要讀中文版「月夜仙蹤」。另外,有一日電視上說到孔明燈,我又乘機講左小小諸葛亮同借東風既故事。原來有時我地太過先入為主。

Rank: 9Rank: 9Rank: 9


23075
16#
發表於 15-9-6 09:59 |只看該作者
回覆 木子兔媽媽 的帖子

木子媽媽:
小女十七歳,幸運地走上一條十分愉快的IS路。打從她四歲接觸IS教育開始,丈夫和我深深體會到,原來教育可以是充滿玩樂,我們老早平行得失,把中文的包袱放在次位,來換取一個獨立快樂自律的孩子。(當年沒多少IS家庭覺得中文重要。)

我自己英文差,親子時間只能跟孩子說中文圖書故事,孩子很親媽媽,彼此十分享受我們的閱讀時光,如是者,囡囡聴的看的中外神話,民間故事,歷史故事,人物傳奇,比自己兒時,甚至同齡孩子豐富更多,這些累積也許成為她喜歡中國文化的因由吧!

當初教她寫中文字,卑微願望是希望有天她可以教自己孩子寫簡單中文字,以免失掉今天「我與女兒分享之樂」而已。

今天她最喜歡重看的電影是吳宇森導演的三國和赤壁,還有周星馳系列,兒時背誦的出師表,木蘭詞,滿江紅,中國歷史朝代歌不會忘,往外讀書時帶了本中文書是「孫子兵法」來慢慢硏究,十分自豪是中國人,依然不會主動看中文書,暑假做工,因工作需要,主動早幾天拿出中文課本翻弄。

學習有軟硬件之分,中文,英文,外語,數理,文史是軟件,我們當然想孩子學好,但始終要有硬件裝備如自律,愉快,獨立,反省,天然性情等,硬件齊備,那些軟件的運行便暢順多了。孩子有孩子的性格,在挑選軟件和輸入時,要留心,要忍耐,要堅持,和考慮孩子的好惡。如果真的行不通,就馬上硏究是軟件出錯,定硬件有問題了,調整心態。

對不起,愈寫愈像說教。簡單是應以硬件為重,考慮家庭配合,那兒做得好,便往那兒走,家長的神機妙算,總有算錯的時候,不要怕,只管走著朝吧!共勉之。











點評

yamin  看過你的分享,好感受你對女兒的愛,很令人感動。你女女很幸福呀。謝謝你的分享~~~   發表於 15-9-9 22:32
jolalee    發表於 15-9-9 08:24

Rank: 12Rank: 12Rank: 12


57988
15#
發表於 15-9-6 09:37 |只看該作者

回覆:木子兔媽媽 的帖子

《出師表》是範文,全因其文辭出色、感情豐富。就算今天當局沒有範文或再設範文,我都會教小朋友《出師表》。範不範,不是別人說了算。既然我是我家中國文化督導委員會主席暨課程設計總監兼執行小組組長,我說才算數。心態要強,手法要活,視乎孩子悟性而行,但既然你有這個目標,就向前行,大不了慢慢行。令我痛苦的是,好的中文沒有像樣的中史支撐著,好比六朝駢文的空虛。如何解決呢?這個我未有具體方案。但總會教他好的中文,詩詞論語(金句)基本,再上就短篇散文,過程料險峻艱辛,但我不會「屈服」,最多只是慢慢來。而,前秦文學左傳戰國策詩經楚辭,我想,那是不可能的了,但當中優秀文章應該在小學階段教了⋯⋯明清小說,不敢多望,僅《三國演義》。



Rank: 3Rank: 3


152
14#
發表於 15-9-6 08:41 |只看該作者
ISF 在這方面確實教得不錯,六至十年級均必修中文人文課(即中國歷史),比起本地學校一般只讀三年中國歷史更詳盡。由夏商周教到中國近代史,10年級更會教中國哲學,有關儒家、道家思想等。

點評

annie40  同感。  發表於 15-9-6 10:03

Rank: 9Rank: 9Rank: 9


23075
13#
發表於 15-9-6 08:28 |只看該作者
回覆 Radiomama 的帖子

對極了,環顧親朋戚友子女,念本地學校的,有多少個十分鍾愛中史,西史呢?偶然若有,還嚷著主修中國歷史,媽媽還在擔心出路呢?針無兩頭利,想得好,得來結果未必如人意吧!

Rank: 9Rank: 9Rank: 9


23075
12#
發表於 15-9-6 08:23 |只看該作者
回覆 木子兔媽媽 的帖子

不用將來跟他講,現在在家已經可以分享了。

點評

jolalee  agree!!  發表於 15-9-8 21:46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