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198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10-23
- 國民生產力
- 31
- 附加生產力
- 9108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4-12-17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6691
- 主題
- 40
- 精華
- 0
- 積分
- 15830
- UID
- 36829
 
|
mandi_lui 發表於 25-10-20 13:39 
猴子爸,這是比喻,比喻的本質並不需要與被比喻的事物一模一樣才有效,它只需要在某個特定層面上具有相似 ... (mandy_lui)"中学如何体现自己的身价?当然是DSE成绩。"而我不贊成,原因已經在之前講述了。
虽然未必适用于所有中学,但对于B1B2学校 (B3学校 - 家长比较在乎校风),对家长来说,DSE成绩是最客观地反映学校质量的指标,成绩好的学校,校风不会差到那里去,这是很多家长的心声。至于是很谷的,是自谷的,是放松的,是严谨的,是自由的,重学术的,重多元的。。。, 家长当然要多去了解,也多得EK这样的平台,让家长可以把真实的情况分享。可是,在选校上,只要是看重孩子出路的家长,都会把“成绩”看得很重 (因为入大学就是看DSE分数) ,学校要受家长追捧,在学界有地位,能够争取更多资源,主要靠什么?我从来都不喜欢说天空楼阁的话,这就是现实,学校需要用”成绩“说话。
(mandi_lui) 你特別提到:几乎所有家长和学校持份者,都希望有一份非常方便易明的数据记录排名表,看到不同学校DSE中英数的成绩。對於這點我也有保留,明顯地現在只有40多間學校有公布你所提到的數據,不到總數的1/10,不見得真正現時的學校持份者支持這類排名。這個排名反而似是在滿足過去的持份者虛榮感和自豪感而已。
你所看到的,跟别人所知道的,可能有偏差。已经有不少家长说,在不同群组和小红书,家长们都根据这个榜的学校来讨论选校。
至于榜上的学校数目,完全在于公布CEM5+的学校数目,毕竟很多学校要等到稍后时间才公布annual report, 那时才可以看到资料。至于不公布CEM5+的学校,我现在也选择填上总5+何总4+,如果你觉得中学连这些成绩也不应该公布,明显地,你和我是在两个完全不同的channel.
(mandi_lui)最后想回應一下,我並不是在為冇排名的學校感到不值,由始至終我嘗試站在學生角度看這件事,對於他們被迫盲目追求學校排名而選校感到可惜。太多太多學生和學校之間的錯配來自父母對學校的不了解,對過去數據和學校排名的執著,然而香港學童的幸福感前所未有地低落,是撥亂反正還是繼續執迷不悟是我們能為下一代造的選擇。希望有能力有影響力的人能為下一代著想多一點。
我不明白为什么你会觉得学生们是被迫盲目追求學校排名而選校?
即使是我的小朋友选校时,所有学生和老师都懂得什么是B1ABC,也经常讨论自己的成绩是B1ABC还是什么,这些都是为了"选校配对“,为了增加入读自己心仪学校的机会。至于此排名榜的1234排位,是实在数字的大小排列,其实头二十左右的中学,不就是B1A中学吗? 在这里又会有什么违和感呢?
别太小看现在的學生,他们都有各种的资讯,对他们心仪的中学要找资料,又会有何难度?
别用道德高姿态来看这个排名了,今时今日,这是不合理,也没有市场了。
至于话香港學童的幸福感前所未有地低落,我认为是在于“家庭”和“学校”。
如果大人在生活和自身的各种问题的压力下,很多都活得很艰难,很沮丧,很痛苦,就很难带给家庭幸福感了。
学校面对竞争,学生面对公开试的压力超级大,课程越来越深,对于力有不逮的学生,又如何幸福?这是跟学校排名有关系的吗?重点是社会已经变了,这一代要面对的竞争急速加剧,凡是没有自己预备好,或是没有各样资源储备的,生活都会很困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