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19間Band2英文中學(2025
樓主: Googlehill
go

19間Band2英文中學(2025 [複製鏈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324
81#
發表於 前天 19:54 |只看該作者
LeeCC 發表於 25-10-18 19:33
愛德

Thanks.

咁樣冇辦法啦!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324
82#
發表於 前天 20:04 |只看該作者
LeeCC 發表於 25-10-18 19:33
愛德

是不是收25%人數?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9Rank: 9Rank: 9


22654
83#
發表於 前天 22:15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whkleung 於 25-10-19 11:08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5-10-18 07:33
其實在EK太多習非勝是,都費事講咁多,今次樓主講B2,我都以為去番教育局的定義,點知又係各自解釋,有機 ...

本來想早d入泥一齊分享(吹下水), 點知我想講果个point, 比你講左先.


1. 其实EDB和HKAEE係地球上為一两个entities, 有齊所有n年來的全港DSE考生成績, 與其年年月月重重復復的对不原公开DSE的学校表示遺憾, (不景中学有三四百间, top 33%中学也有百多间), 不如揾EBD and/or HKAEE, 起馬佢地以前係公僕 (依家叫官老爺). 相對容易, 又直接.
2. 如果 EDB/HKAEE/各学校唔肯比, 或比d唔比d, 咁一定有其原因, 如其自己hallucination, 以為埋d学校因此就会收唔到好学生, 當係真先, 咁人地一定有个更重要原因, 令原唔要最好果d学生, 都要堅持某d野. 唔識從另一覺度去睇事物, 只從自己覺度出法, 爭拗就冇可避免了.
3. 其实真係咁想靠ranking 來幫助小朋友揾学校, 怕大家最后会后悔. 做法好簡單.
i. 升小学時, 考过全港性统一考試, 張每一準升小生rank.
ii. 升中學時, 考过全港性统一考試, 張每一準升中生rank.
iii. 再用每年DSE成績, 張全港中学rank(用某parameters, weight几多, EDB决定啦)
iv. 在[ii]的升中生, 就可按这学生ranking 同学校ranking, 做个1-to-1 mapping.
v. 而小学的ranking方法, 可基於小学的畢业生升去了那些ranking 的中学來分.
vi. 在的升小生, 就可按这学生ranking 同小学校ranking, 做个1-to-1 mapping.

咁大家都唔洗再拗來拗去, 遺憾來遺憾去, 什致要去黑人地校了, 因為一切都公式化, 每人都有一个ranking. (例如, 你今年纳税 > HKD 500k, 你係b1a人, 又或你係大企高層, 你都係b1a人, 相反, 如果你纳稅 < 100k都冇, sorry, 你只係b2人了, ...)

但, 小朋友係咪就只係一个數字同ranking? 正如大家又会觉得自己, 活到今天, 又係band幾?

我自己就唔会用埋一角度去睇事物, 否则, 用AI去管理人類咪最有效了?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324
84#
發表於 前天 23:01 |只看該作者
twhkleung 發表於 25-10-18 22:15
本來想早d入泥一齊分享(吹下水), 點知我想講果个point, 比你講左先.

Sorry,個徵結係好明顯,有普通常識嘅人知道有關部門冇做好份工,當然有原因,似係保護某些學校的慣性,當然不是為傳統名校。

如果肯去做,其他就係細節,而且個correlation 好有參考價值。

就算唔對外公佈,只係俾返學生及家長,都係一個好好的tracking mechanism。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2Rank: 12Rank: 12


54958
85#
發表於 前天 23:5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eastiebistro 於 25-10-18 23:54 編輯
twhkleung 發表於 25-10-18 22:15
本來想早d入泥一齊分享(吹下水), 點知我想講果个point, 比你講左先.

個人認為係部份香港家長太迷戀數據,亦太過迷信學校整體數據高就代表學校增值能力強。
學校整體成績好,可能因為學校收多啲本身底子好嘅學生,又或者學生屋企支援更充足,又或者學生「補」得更多。

況且最好嘅學校都有考得唔好嘅學生,又點知自己嗰個入到去會唔會係「羅底橙」?一間學校5+係45%同42%係咪真係咁大分別,如果分別不大,咁細分band 123再分abc有咩意義?

其實大致睇下,唔好將band 1 同band 3混為一談就夠晒。其他校風、課外、歷史、網絡、升學支援我認為更重要...

Rank: 10Rank: 10Rank: 10


26901
86#
發表於 昨天 01:3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PTL_L 於 25-10-19 01:45 編輯
twhkleung 發表於 25-10-18 22:15
本來想早d入泥一齊分享(吹下水), 點知我想講果个point, 比你講左先.

你既建議,我幻想到係一個工廠既產業,日復日,年復年既無溫度運作,如果真係咁,真係好可悲了!咁要唔要成孕時就已check IQ?

點評

twhkleung    發表於 4 小時前

Rank: 10Rank: 10Rank: 10


26901
87#
發表於 昨天 01:4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PTL_L 於 25-10-19 01:41 編輯
beastiebistro 發表於 25-10-18 23:54
個人認為係部份香港家長太迷戀數據,亦太過迷信學校整體數據高就代表學校增值能力強。
學校整體成績好,可 ...

迷戀數字既人,大多係準備升中而小朋友係級頭或級前成績,一句講哂「唔想蝕抵」,另一方面,數字上落最簡單易睇,一般人都識比較數字多少,可量性!仲有最重要係,呢班新進家長未有經驗,以為入到所為band 1A學校,小朋友6年後既成績就係band 1A,但凡已經經歷過既家長都清楚知道,呢個只係優勢之一,入場券嚟,結果跑第幾,係靠自身努力同家庭back up!入1A校都可以出到band 2校既DSE成績,入1C都可以出到1A校成績,重點係個人能力!
「其他校風、課外、歷史、網絡、升學支援我認為更重要...」呢啲係不可量,你有冇見有人會做呢啲比較出嚟?主觀同客觀問題!

Rank: 12Rank: 12Rank: 12


54958
88#
發表於 昨天 07:26 |只看該作者
PTL_L 發表於 25-10-19 01:40
迷戀數字既人,大多係準備升中而小朋友係級頭或級前成績,一句講哂「唔想蝕抵」,另一方面,數字上落最簡 ...
with respect,覺得入咗間band 1a嘅學校,自己嘅小朋友就會得到band 1a嘅成績其實都係主觀意願呢。而不可量嘅學校「體質」一樣可以討論吖(個人認為甚至更值得討論)。所以我話「迷戀」數據...

Rank: 5Rank: 5


3732
89#
發表於 昨天 08:01 |只看該作者
beastiebistro 發表於 25-10-19 07:26
with respect,覺得入咗間band 1a嘅學校,自己嘅小朋友就會得到band 1a嘅成績其實都係主觀意願呢。而不可量 ...

入1a校就會有1a成績,根本係迷信,稍為用腦諗吓都知無可能

Rank: 9Rank: 9Rank: 9


22654
90#
發表於 昨天 08:14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25-10-18 23:01
Sorry,個徵結係好明顯,有普通常識嘅人知道有關部門冇做好份工,當然有原因,似係保護某些學校的慣性,當 ...
坦白講, 我唔信EDB/HKAEE真係咁蠢, 我地睇到既野, 佢地真係完全睇唔到 (如果真係咁, 咁重大獲, 依家由上而下, 大家嘈都冇用).
你講得啱嫁, EDB一定有做齊6种dependent associations, (linear correlation係其一)去support个plan.  


"就算唔對外公佈,只係俾返學生及家長,都係一個好好的tracking mechanism。"

埋个可能返而係一个可行办法.

Rank: 9Rank: 9Rank: 9


22654
91#
發表於 昨天 08:14 |只看該作者
PTL_L 發表於 25-10-19 01:33
你既建議,我幻想到係一個工廠既產業,日復日,年復年既無溫度運作,如果真係咁,真係好可悲了!咁要唔要 ...
因為人, 特別係小朋友, 個plasticity 係好高的, 只用某一两个角度去睇, 遲早出事.
(好似買股票, 问完number, 睇完ranking就買叫投机.
睇完心儀的公司annual report, screen 出自己最关心的参数(要知自己點解要关心), 先再去比較同决定先係叫投資)

Rank: 9Rank: 9Rank: 9


22654
92#
發表於 昨天 08:15 |只看該作者
beastiebistro 發表於 25-10-18 23:54
個人認為係部份香港家長太迷戀數據,亦太過迷信學校整體數據高就代表學校增值能力強。
學校整體成績好,可 ...
Exactly!!!


ranking唔係唔得唔好, 不过唔好為rank而rank, 要知点解要簡埋d parameters, 同點解佢地d weight係咁分佈, 同埋, 更重要係, 任何野都一定有pros and cons, 好d既做法係state清楚, 注明这角度睇到d乜, 但会睇唔到d乜.

不过, 咁仍然都係只係眾多參考之一, 而且比重唔应该好高, 因為"相对"係最易揾到答案的, 而好似你提果幾样, 我覺得一样咁重要, 又因為量化唔到, 所以更应多花时间去了解.



唔我话我长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可去幾十年, 年年的乜乜物物数学比賽, 或科学比賽, 就算唔係中印赢, 都係亜洲学生贏多, 但又睇反d乜乜物物科学家獎, 又有幾多係亜洲, 什致中印(有, 但唔成比例, 並且多在外面research而成功). 可能有人會解釋话亞洲人中意揾真銀多d, 但全球首富ranking, 又係唔成比例, 同埋, 佢地有几多係當年的1a生呢???

(千其唔好二元化我d說話, 变成话我唔持支小朋友讀書)


點評

beastiebistro    發表於 昨天 10:02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324
93#
發表於 昨天 08:24 |只看該作者
twhkleung 發表於 25-10-19 08:14
坦白講, 我唔信EDB/HKAEE真係咁蠢, 我地睇到既野, 佢地真係完全睇唔到 (如果真係咁, 咁重大獲, 依家由上而 ...

佢哋當然睇到,甚至做緊這些分析,只係拎唔拎出嚟。

單係DSE英文跟IELTS對照已經做咗好多年?

現在有AI,電腦運算速度更高效,根本易如反掌。

會(emoji)會係怕拎出嚟會導致階級觀念更加嚴重?什麼標籤化,求學不是求分數諸如此類嘅問題?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0Rank: 10Rank: 10


26901
94#
發表於 昨天 08:38 |只看該作者
beastiebistro 發表於 25-10-19 07:26
with respect,覺得入咗間band 1a嘅學校,自己嘅小朋友就會得到band 1a嘅成績其實都係主觀意願呢。而不可量 ...
明白同了解,但呢種迷戀數據既風氣早已蔓延多年,我絕對認同其餘既「體質」絕對值得討論,但呢啲討論就要已讀或讀過既人分享,可信性先會高!

Rank: 10Rank: 10Rank: 10


26901
95#
發表於 昨天 08:39 |只看該作者
twhkleung 發表於 25-10-19 08:15
Exactly!!!
放心,未復活,你最尾嗰句暫時冇人會咁講

點評

twhkleung    發表於 昨天 08:52

Rank: 9Rank: 9Rank: 9


22654
96#
發表於 昨天 08:51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25-10-19 08:24
佢哋當然睇到,甚至做緊這些分析,只係拎唔拎出嚟。

單係DSE英文跟IELTS對照已經做咗好多年?
一定会, 特別係我地, 乜都要爭一餐.

本來原意唔係想分階級, 但最后就标会籤化晒.
我相信學生分bands, 本意係想讓度相近的同学仔, 可用同等水平去学習, 但, 我地就变成, 呀边个边个係1a呀, 呀边个边个重讀神校添.

我仔只係二线地区小校, 但我覺得佢好叻嫁(大家都会覺得自己个仔特別叻). 上个月开学, 我问佢今年多唔多HK的師弟妹, 佢话有SPCC, 有SJ, SJ個師第重话, 本來佢地今年有不少人一齊報埋个degree program, 但最后得佢一個有offer.

所有data都係參考用, 最后達到乜, 其實都係要靠自己努力.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324
97#
發表於 昨天 08:56 |只看該作者
beastiebistro 發表於 25-10-18 23:54
個人認為係部份香港家長太迷戀數據,亦太過迷信學校整體數據高就代表學校增值能力強。
學校整體成績好,可 ...

我當年有研究那些中學有升學顧問或者專職部門,發覺你我兒子學校有六個人負責(不是老師),後來IB另外加多一個係老師。

Further study section網頁有海外升中學大學指引,海外考試,海外暑期課程,校外學術活動,介紹海外大學來本校或者其他地方嘅簡介會,例如劍橋在本校聽,牛津去咗漢基聽。

聽劍橋時,位教授講到明點解特別嚟本校推介,係因為歷史原因及過往嘅學生優秀,我都問佢點睇學生學制及成績,他都好坦白,他們不是太著重分數,反而他們提供的考試及面試最重要,如果有offer,也會比你P G略低,預理你考試緊張失手。

了解這些細節位,明白什麼歷史底蘊,校友網絡,係好唔同嘅approach。不過樓主都會講不是個個小朋友都咁叻,所以個表幫到中游及下游學生及家長,佢又錯唔哂。

家中CEO退休後為一些教會組織,協助less privilege 家庭年輕人分析升學就業種種問題,個別媽媽在家也參與分享及討論,他們的問題不是Ek問嘅問題,Ek已經係中產或者B2以上為主,他們可能擔心學費,擔心中四都讀唔到,有冇其他出路,DSE考得差有什麼選擇,個別例子係以前家中有錢在海外讀高中,冇錢回流,如何銜接,個rank 在他們眼中能夠幫到佢哋嘅係好少㗎。

點評

beastiebistro    發表於 昨天 10:46
twhkleung    發表於 昨天 09:06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324
98#
發表於 昨天 09:06 |只看該作者
twhkleung 發表於 25-10-19 08:51
一定会, 特別係我地, 乜都要爭一餐.

本來原意唔係想分階級, 但最后就标会籤化晒.

不論入讀什麼學校,都係要努力讀書做好本分,完全靠學校係不切實際。

學校5+% 60 %,孩子也可以係60%下面,甚至3+都未可料。入間unclassified,都可以成手猩猩,入三大神科。最後都係睇間學校是否適合。

點評

twhkleung    發表於 昨天 10:33
beastiebistro    發表於 昨天 10:18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8Rank: 8


15750
99#
發表於 昨天 10:07 |只看該作者
「其他校風、課外、歷史、網絡、升學支援我認為更重要...」
如果这些项目可以量化,而比较是有意义的,当然有人会做。事实上,家长选校时,也会考虑这一切的。
看数据,做排名,不是什么迷恋不迷恋,而是因为这是最客观,最可比,也很重要的因素。
你可以选出排10,15,20,30的學校為目標,各自入學難度不一,各種條件不一,到最終該家長可能有10和20的offer,但基于综合考虑,选了20,这是绝对有可能发生的事情,起码,该家长会清楚知道自己放弃了什么,选择了什么。
我看到有人说,曾经有些家长,误信某网站的排名,一间某九龙湾B2校是B1校,结果B1学生进去后发现很多东西不太好,原来是「被骗」了。

Rank: 12Rank: 12Rank: 12


54958
100#
發表於 昨天 10:14 |只看該作者
PTL_L 發表於 25-10-19 08:38
明白同了解,但呢種迷戀數據既風氣早已蔓延多年,我絕對認同其餘既「體質」絕對值得討論,但呢啲討論就要已 ...
所以陳sir話「集非勝是」好有道理,迷戀數據「好似」好有意義,慢慢就變咗主要考慮,但唔代表合理或者正確。
我都好同意無形體質係應該由在讀家長去分享,可惜EK太多塘邊鶴,太多「我朋友、我親戚、我識人話點點點」...

其實我仲有個冇人鍾意聽嘅意見,我認為香港家長迷戀數據同虛榮有直接關係。虛榮可以係「我個仔入咗band 1a」,又可以係「咦,我個仔係band 1c,你個仔嗰間係band 2a咋報」、甚至「哪,我都搞到你入間band 1b學校,成績點都唔會差喇卦,呀邊個邊個冇聲出啦」等等。呢啲可以係明顯心態,甚或講到出聲;又可以係潛意識,心底裏面嘅說話。

But anyway,各人各人考慮,每個家庭有佢各自選擇。我都係發表下個人睇法,大家都係自由選擇,冇話一定啱或錯。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 回覆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