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81 小時
- 最後登錄
- 21-3-22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905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2-7-27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41
- 主題
- 23
- 精華
- 0
- 積分
- 1146
- UID
- 961719
 
|
鳴謝教協
http://www.hkptu.org/ptu/director/pubdep/optunews/409/108.htm
「 至於所謂直資學校所享有的自由,例如靈活運用資源、調適課程等,其實就是校本管理的理想,應該是所有學校都應享有的。」
「一句話,校本自主,只要合乎教育專業的原則,所有學校就均應享有,不應因為資助模式不同而有異。」
「 假自由與多元之名,政府其實已給予直資學校相當的特權。收生自由是其一,美其名是增加家長的選擇,其實正正相反,是學校選擇家長。」
「 津校轉直資之所以為人詬病,是因為其政策缺乏理據,在教育上站不住腳。當年推出政策時,是希望在公營學校之外,建立另類的教育體制,以求達到多元化的效果。可是,從津校中抽出部分「名校」轉為直資,又怎能達到多元化的目的呢?今天是津校,明天即使轉為直資,其實也還是同一家學校,這不過是朝三暮四的把戲,我們的教育根本就沒有因此而多元化起來。」
「我個人認為,對左派學校、私校和國際學校來說,直資計劃都有一定意義,不應籠統否定。不過,政策落在部分人士和官僚手中,一再被利用來鼓勵津貼學校脫離公營體制,卻是必須批評的,而這一直也是反對直資的爭論焦點。一些評論常把反對津校轉直資的聲音歪曲為一概反對直資,部分直資學校中人也加入這種歪曲的行列,要不是囫圇吞棗,有所誤解,便是企圖製造共同敵人,來進行團結及壯大己方的聲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