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沙田培英中學
樓主: 小師妹
go

沙田培英中學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1422
141#
發表於 12-12-9 11:56 |只看該作者
回復 ho528man 的帖子

果時小學的老師只說是band 1, 没有說是band 1a or band 1b.
我之前也有你的想法,怕個仔讀得辛苦。但是,依家開左學幾個月,我個仔謮讀得好開心,完全冇問題。

Rank: 5Rank: 5


1650
142#
發表於 12-12-9 15:43 |只看該作者
回復 MMMom 的帖子

沙田P6人數

Banding

(不包括 私立
英基小學)

包括 私立英基小學,
及預計會參加

統一派位

             2012-2013   
          英中學位

4,156

4,410

1,921

Band One

33.33%

1,385

1,470

1,921

40%

1,662

1,764

1,921

Band 2a

44.44%

1,847

1,960

1,921

45%

1,870

1,985

1,921


私立英基小學不會參加統一派位來計算 :


1. 派晒俾band one 學生之後,仲有536個英中學位(=1,921-1,385),
    即系有38.7% (=536/1385)的band 2 學生入到英中。

2. 你可以計到 其實 B2A 的學生在自行階段都有好機會入到英中.因為在自行階段,1c 的英中未必可以收足band one 的學生, 所以好有可能要收 b2a的學生,否則就要把未收足的學位交去大抽獎, 甘就有要收B2C學生的危機了。

3. 已往 Band Two  中學都有機會開英文班, 但今年收成績40%以上的學生真系有難度.因為上年, 有間b2a的中學
 扣門都收B2b的學生

有錯請指教。

Rank: 1


26
143#
發表於 12-12-9 18:47 |只看該作者
各位家長們都很有道理. 我之前聽取EK 家長們心得, 跟兒子到訪沙培, 也很心儀.
最近, 他學校出了呈分試banding, 佢英, 中是A-, 數這之次有點失手, 只有B, 總體是A-. 老師說他屬B1, 不貼B1尾. 可以進取點, 如沙官或沙崇.
我兒子是很喜歡運動(並不是很突出), 學習是有考試才温習那種人. 我見佢對音樂劇也不是有興趣, 只是感覺沙培没有功課壓力. 佢咁被動, 谷的學校也對他有好處. 對於這種孩子, 請問家長們我自行應選那2間中學?次序如何. 請再指點.

Rank: 4


985
144#
發表於 12-12-10 12:06 |只看該作者

回覆:csy_ma 的帖子

我想請教,我仔仔性格偏向讀書型,如果太活動教學反而今佢分心,但我又幾buy培英那套不要孩子「高分低能」,請問你覺得培英在學術上幫到小朋友嗎?課外活動同讀書攞到平衡嗎?many thanks!!




Rank: 7Rank: 7Rank: 7


13224
145#
發表於 12-12-12 01:3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12-12-12 02:06 編輯
ho528man 發表於 12-12-10 12:06
我想請教,我仔仔性格偏向讀書型,如果太活動教學反而今佢分心,但我又幾buy培英那套不要孩子「高分低能」 ...

Ho528man:

其實我唔多覺培英行緊"活動教學",佢最多係稍小班教學,一樣多數係老師講,學生聽。之所以俾人活動既感覺,係佢好多時既功課,除了要求學生要交書面報告或ppt外,仲要加入咗老師意見修改後向同學講出黎。有演講既功課,唔等於冇其他文字功課,我囡就勁多額外既英文練習要做,都係老師出既,小測要測既。不過,在傳統教學之外,佢地仲有角色扮演:係老師叫佢地組小組自行練習,到時演繹返出黎。

咁啱有網友講開大學面試(http://www.edu-kingdom.com/home.php?mod=space&uid=107125&do=blog&id=3745),鍾意其中一個回應:老師教細Y如何朗誦, 我教佢如何面對audience, 如何面對得失, 如何控制恐懼.

咁培英不過由初中開始,就俾幾多機會予學生面對公眾,面對恐懼(佢地既班主任課,被抽中既話要成班落禮堂,再響果度抽學號,抽中者只有10-15分鐘準備,就要上台就一個題目講野),如此罷了。

培英在學術上如何幫到小朋友?個人認為,沙培網在中文學習上既資源豐富,易燃起學生對中文寫作既興趣,以下是阿囡同學不敢放上沙培網上既打油文章,佢地藉着內聯網轉傳;

岳飛,字舉舉,相州湯陽人也。死時,有天鵝若鵠,掉到地上,因以為名。未彌月,河決內黃,火暴至,母妖氏抱飛坐垃圾堆中,衝破火焰而下,不及岸,母窒息死。 
(後續有兩段改編,但怕廣傳令同學"玩大咗",不上載了)

類似既引起話題文章,稍正經的亦有在沙培網上載,如題為「我迷上了中文課,但王老師不再說笑話,那我們怎麼辦?」的S1同學文章,閱讀次數就有390,回應有19個。那是同班同學的話題耶,就跟大人煲劇一樣,絕少同學會不看。熱議外,就會多瀏覽,可看到歷屆師兄師姊既佳作,亦因為多人談論,亦有同學熱衷發表文章,分分鐘勤力過交功課

不過得承認:多寫,不等於中文考試可以高分,公開考試是一種技巧+運氣成分頗重的遊戲,就算有不錯的中文底子,如沒有對路的技巧,結果也可能會頗不幸的……

至於英文方面,作文風氣倒不是太盛,都只是交功課,沒有自發的文章發表。自然,也鼓勵閱讀,但似乎不像傳統名校般,英文閱讀成風氣?所以,每兩年成熱話既音樂劇,是一個刺激作用。我囡有參加音樂劇的角色遴選,得知明年的劇本是以莎士比亞作品〈第十二夜〉改編而來,她也有看朱生豪翻譯的中譯本,可惜看不明白後來倒是找到了附全文CD的台灣寂天文化出版的《悅讀莎士比亞故事4》,採用了Charles and Mary Lamb的改編版,才明白故事內容。跟着就經常聽了。我猜,每級大概都有不少人參加音樂劇的遴選,他們至少會對該劇有點興趣,到總綵排時,應會有很多學生看到、亦談到,到時可能會有更多人找故事來看?

說實話,我覺得學術上要佔優,幾時都係靠自己,父母可以協助既都有限,何況學校(當然,方法是要學的,但中學重要的是引發學生對該科興趣,有了興趣,自然有動力提高成績,否則,無論老師還是父母,在旁硬拉也不過拉牛上樹,吃力不討好)?學校提供的不過是種互相激發的氣氛,和眼界,這方面,在初中,甚至高中未必看到很顯著的效果,往往到大學時才到收割期。所以未必可以數算出來。

依我看,培英邱校長最注重的,可能不是學術成績。假如您有聽她的講座,或留意一下沙培搞的家長講座主題,您都可以窺知,她最在乎的是學生有正確的價值觀,這個倒是一間校風良好的學校可以感染的?

至於課外活動同讀書是否平衡?我認為不可以:讀書,和課內作業的比重似乎多很多?當然,我囡和我都視擬演講稿和準備演講等,視為課內的功課,這個也是應付公開試的技巧之一,不過沙培提前至初中就做了。

當然,我囡課外活動比重不多,是因為她報得少。她不愛運動,最多報三項的課外活動(不連樂器)沒有了每星期得練習兩天、每次好像不只個把鐘的體育和球類運動,已閒得多了。她有一項課外活動未能被抽中,有兩項撞了期,只剩話劇一項。而話劇的課外活動,其實無需每周都要上:沒有她的戲份,可以不上;有時,話劇又得讓路予音樂劇的排演(負責老師相同)又不用排,直至現在,她好像仍未上過一節話劇的課外活動,還不知道她的角色是什麼?

至於其他項目,如啦啦隊、視藝比賽等,全屬自願性質。我囡就嫌啦啦隊排練時間長,不肯參加。而音樂劇排練,非主角需排演的頻率也不多。看學校派的排演表,校方是分場排練的,縱是主角,亦未必每場有戲,所以一般每星期未必需要留校一次(S1的角色一般都不重,我囡至現時為止未排過)。好像到六月考試完畢後,音樂劇的綵排才進入高?

一般來說,入選主角的,都是學習上的尖子。除了演音樂劇,還會代表學校出去參賽或"見世面",確實不大清楚他們到時的時間分配?沙培家書上,有位入讀港大後考獲到牛津留學一年的招同學,就是09年音樂劇的主角之一。他回母校分享其留學心得時說:

在參與選拔學生到牛津大學留學的過程中,我發現學業成績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個人思維能力,對學科的熱誠及對國際時事的認知。我有絕對的信心,同學可以在沙田培英中學的老師身上及課外活動中培養以上的能力。

摘自http://www2.pyc.edu.hk/books/1213_1.pdf


講真,唔係間間學校都可以俾到好似沙培咁既學習氣氛予學生。目標只係讓小朋友可以入讀大學既家長,可以參考下教育講場果邊,資深網友Eviepa既分享:好老實,應付公開考試,唔駛搞唔多野,搵果科既雞精書,背咗佢,再唔係係奪A班買notes照背,成功率會高好多(好多A工廠中學d家長都做緊同一樣野,入A工廠既好處係學生有勁上補習班既氣氛,到咗高中,可能冇乜人唔補習,唔到你小朋友唔上),駛乜搞咁多野?尤其是您小朋友係讀書型,咁實行由初中背書背到高中,記憶力都強過人啦仲駛乜左揀右揀?

好老實,我覺得沙培會俾好多機會俾行到出黎既學生,佢叻既學生會好標青,唔叻既,佢似乎唔會好似鄧顯咁,點都要谷你補補補補咗佢(所以知道沙培響高中既補課量可能係同區之冠,我都幾意外),佢似乎主力係以誘發小朋友自身既學習動機為主。

不過,因為我囡花響沙培網既時間愈來愈多,佢響書枱上既時間亦拉長咗,已經冇剛開學時放學後可得閒到睇影碟呢支歌仔唱(佢係一個會利用上堂及堂與堂之間空隙做功課既人,加上佢數學係上補底班既,好似較普通班輕鬆,所以功課壓力好似較少。我後來聽返其他家長講,就算同一班,唔同組既同學所承受既功課壓力亦不盡相同,不過肯定冇曾記咁多,最起碼,阿囡交過既中英閱書讀告,大概都不到20本,英文好似每周要寫一個?中文則到現時不逾10篇?)。而且,就算阿囡係睇影碟,因為佢睇既係英文影碟,亦都算係英文功課之一(某本簿要登記每個月既英文課餘學習活動,如看影碟、唱歌,向同學分享書籍等),都係學習既一種

總括而言,我囡唔係點上網(佢嫌成日收whats app好煩,返到屋企都唔開wifi,我昨晚幫佢開,相隔個幾禮拜,竟有200幾個新訊息),唔上面書,唔鍾意煲電話,不過因為鍾意睇埋d小學課外書(如唔可以作為閱書報告既Q版特工,公主傳奇系列,香草魔女、裁縫魔女、露露和拉拉系列等),所以日日都幾緊張,放學返黎瞓咗一兩個鐘,就可能要響書枱上吃晚飯,亦要搞到成11點至瞓到。

佢小六時,因老師成日講新聞,所以佢有閱報習慣,但而家佢份報紙好似好少有翻開;至於英文書,佢有時興起都會偷偷入洗手間睇,但呢d時間不多。

佢由小學開始,就係臨急抱佛腳型,花好少時間溫書,到咗中學,我地冇咩理,佢好似冇咩花時間溫書?連功課都成日漏帶返屋企,幾乎逢中英默書都唔及格……不過,響沙培既中學過渡似乎比較寬容,so far適應到算係咁,起碼暫時都係全科及格。而據佢講,全班第一果位,係英文閱讀課會帶原文《哈利波特》返黎睇既男同學,所以話,學習決勝既,都係響閱讀既質同量上?



Rank: 4


985
146#
發表於 12-12-12 12:14 |只看該作者

引用:+本帖最後由+csy_ma+於+12-12-12+02:06+編

原帖由 csy_ma 於 12-12-12 發表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12-12-12 02:06 編輯
萬分感激你咁詳盡嘅答覆,幫助到我這位門外漢更了解學校謝謝!



點評

Yanamami  熱心家長都係學校asset 黎架. 幫到好多後輩.  發表於 12-12-12 13:29

Rank: 5Rank: 5


1650
147#
發表於 12-12-12 21:28 |只看該作者
jupas入U率 = 58%

點評

csy_ma  http://www.edu-kingdom.com/home.php?mod=space&uid=35057&do=blog&id=1881
原來ChiChiPaPa早就比較咗  發表於 12-12-15 08:38
Ben2004  請問jupas入U率58% 的資料是從何而來, 來源可信嗎? 另在校網內最新的"學校簡介小冊子"中, 甪看到以下的資料: 中六及中七的入大學率分別為93.7 %及98.4%.   發表於 12-12-13 00:29

Rank: 5Rank: 5


1043
148#
發表於 12-12-12 23:19 |只看該作者
pppa 發表於 12-12-9 18:47
各位家長們都很有道理. 我之前聽取EK 家長們心得, 跟兒子到訪沙培, 也很心儀.
最近, 他學校出了呈分試band ...

沙官 : 有直系, 位較少
沙崇 : 功課壓力頗大, 英文水準要求很高
沙培 : 主力音樂劇, 其他課外活動不著重

其實BAND 1b尚有林裘謀, 林漢光, 蘇淅可選! 不過最重要都是要選一間適合你囝囝的性格的學校!

Rank: 5Rank: 5


4164
149#
發表於 12-12-13 09:19 |只看該作者
frogfung 發表於 12-12-12 21:28
jupas入U率 = 58%

如培英jupas入U率 有 58%, 在band 1 校也ok喇. 此數從邊度得知呢?

Rank: 5Rank: 5


1650
150#
發表於 12-12-13 09:21 |只看該作者
回復 candytl 的帖子

明報的中學概覽

Rank: 5Rank: 5


1650
151#
發表於 12-12-13 09:2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frogfung 於 12-12-13 09:26 編輯

回復 frogfung 的帖子

明報的中學指南,

備註 : 系位p6家長告知, 大家如有買明報的中學指南, 可以再確認一次. Thx

Rank: 5Rank: 5


4628
152#
發表於 12-12-13 22:31 |只看該作者
這裡好家長真多, 惠澤人群

Rank: 7Rank: 7Rank: 7


13224
153#
發表於 12-12-14 16:05 |只看該作者
響隔鄰"教育講場"欄看到以下的分享

由 laorenjia 於 12-12-14  

I always claim myself as a relaxed parent because I believe in schools.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I went to made me what I am today. It's not just me saying that. I recently read a book written by a teacher who had experience in teaching at both state schools and public (i.e. private) schools in the UK. The boys in the latter school told her this, "...I’m not like this because I was born this way. I’m the way that I am because of my school.” While one cannot ignore the great advantages that privilege and family background may bring to the children, one should not underestimate the influence that schools and teachers have on children.

We all see ANChan is doing a lot for his boy, but I guess his son is what he is now mostly because of DBS. I did not go to a school as prestigious as DBS but I can tell you I am still reliving the memories of my school days, my teachers and my mates every now and then. The A, A* whatever are important, but they are no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parents should look for when they send their kids to a good school. .

點評

frogfung  老實講, 將來出社會工作, 大家的起跑線都差不多, 比的就是對人, 對事, 對工作的態度, 這就正正是培英所強調的  發表於 12-12-14 17:09
frogfung  這正正是我選培英的主要理由, 邱校長多次強調, 培英要培育學生的責任感(對社會, 家庭, 朋友等), 懂得感恩....,  發表於 12-12-14 17:07
frogfung    發表於 12-12-14 16:59

Rank: 7Rank: 7Rank: 7


13224
154#
發表於 12-12-14 16:19 |只看該作者
趕出去接囡,先抄段之前好傻咁打落既沙培畢業生感言(響http://www2.pyc.edu.hk/books/1112_3.pdf第34頁):

剛加入培英那年,我是個十分沉默、內向的人。但因學校有很多機會讓學生演說,如……等,這慢慢地改變了我的性格,使我變得比以前更開朗、健談。

「教育的目的是要喚醒我們的心靈。」沙田培英做到了!我在此非常感謝……

感謝上帝,把我帶來了沙田培英中學,讓我在當中度過了生命中很重要、很關鍵的七年美好時光!老師們不但把知識帶給了我,更重視我們的品德培育。當中最有影響力的,莫過於把我帶到上帝面前,叫我的生命不再一樣。在上帝的話語和教導中,我慢慢由一個隨心所欲的壞女孩,改造成為今天不再一樣的我……

學校確實提供很多機會「讓學生閃耀」,而我亦有幸參與其中,為我的中學生涯增添不少色彩,如……

度過六年的中學生涯,最大得著,是發現學習真的不是求分數,雖然那是現實的要求準則。

六年間讓我經歷很大的轉變,尤其是中一升中二期間。我由一個非常頑劣的學生,在老師的栽培下,產生了變化--開始著緊自己的成績,著緊自己的將來。我很不捨……

七年間遇上了不少很有心、很有學識的老師。他們擴闊了我的眼界,更令我比七年前更有求知慾,令我很希望接觸更多的事物
……

點評

frogfung  是可以由 pdf 檔案 copy 的.下次就不用甘辛苦啦  發表於 12-12-14 17:12

Rank: 7Rank: 7Rank: 7


13224
155#
發表於 12-12-14 22:25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12-12-15 08:36 編輯
longfung 發表於 12-12-12 23:19
沙培 : 主力音樂劇, 其他課外活動不著重

您咁樣講似乎唔太公平?

看學校的校外得獎榜,中文作文固然是強項,辯論賽亦向有佳績,另外,沙培參加數學比賽亦奪獎連連。

除咗音樂劇,培英響戲劇亦攞咗唔少獎:"2012戲劇節"攞咗:傑出男演員、傑出女演員、傑出演出大獎,在"香港學校戲劇節",攞咗:傑出劇本、傑出男演員、傑出女演員、傑出舞台效果、傑出合作及傑出整體演出獎。

十月,培英既合唱團獲邀在長虹聲樂協會擔任表演嘉賓,舊校友出資請同學觀賞,相信您既小朋友在內聯網亦收到邀請?舊校友請聽既音樂會,亦不只有培英學生參與既。擴闊學生耳界,唔可以為學校奪得咩野榮譽,但學校仍出資贊助,為咩?

音樂叻既素來都係一對一跟良師,但響沙培,樂團和合唱團每兩年都有大型演出機會,難道唔響音樂節爭獎,就係唔著重?

沙培既NET,帶領男童軍向有口碑,佢地幾乎個個禮拜都挑戰崇山峻嶺。今年暑假,沙培有兩個S3既學生跟NET去咗法國科西嘉島成功挑戰號稱歐洲最難既徒步旅行路線,正如佢地響學校分享時話:
"Pigs aside, this was the greatest adventure of my life. Those days and memories of them will live forever in my heart."我信。
另一位就咁講:Hong Kong is a beautiful place, but when compared to Corsica's stunning beauty, there is really a distinct and amazing Corsica that was moe than my dreams and what I could have hoped for. I surely will go back if I can. Next summer Mr Thistle will bring the Scout to the Alps and I am very much looking forward to the trip.
呢D因為攞唔到獎就可以當冇事發生過?

您可以講,運動方面既獎項確實拿不到冠軍,但排球男(丙組)女子(丙組)都有亞軍,羽毛球、長跑、排球(男乙組)、手球(女丙組)、籃球等都有季軍,裡面一樣有青春既汗水。

高中既情況我不大清楚,但在S1,沙培一個循環係有兩次四節體育課,對比有些學校一個循環只有一次體育課,唔見得少?(反而視藝,係同話劇輪流上,令我囡等到頸都長)




Rank: 7Rank: 7Rank: 7


13224
156#
發表於 12-12-14 22:28 |只看該作者
我囡一門樂器中揀了柳琴,所借的琴亦係校友捐贈既。而且少少錢就可以有中樂團前首席教,個人就覺得好超值。

Rank: 7Rank: 7Rank: 7


13224
157#
發表於 12-12-14 22:54 |只看該作者
沙培同教會基禾堂密切既關係,亦係沙培既特色之一。

我囡唔係教徒,周六日亦冇返教會,但佢響暑假期間參加基禾堂既適應課程,導師全都係教會既沙培畢業生,組長則係高年級學生。師兄師姐非常照顧,令到孤身考入沙培既阿囡全無無助無依既感覺,對此我非常感激。

啱啱聽家長講,教會幾乎每個月都有響西貢搞bbq,參加既除學生外,還有已畢業既師兄師姐。另外,也屬教會的老師,每星期都會跟有興趣既學生吃飯,一起討論宗教問題。

這些,不是返開教會既學生家長告訴,我也不知道。課外活動有很多種,無疑,無論課內課外,沙培最著重既係提升學生既英語說講能力(還有有很多實戰機會的即時傳譯小組),這些,可能並不是很多家長看重的(有家長甚至反對其子弟參與到美國使館向其他學校老師作介紹,分享沙培學生如何從參與邀請美使館的交流活動得益),在公開試成績也未必能顯示出來,但對其將來的發展卻十分有利。

Rank: 5Rank: 5


1650
158#
發表於 12-12-15 12:39 |只看該作者
csy_ma 發表於 12-12-14 22:54
" 但佢響暑假期間參加基禾堂既適應課程,導師全都係教會既沙培畢業生,組長則係高年級學生。"

據主任講 :"呢適應課程 所投入的資源, 在全港津校中的數1數2的."

Rank: 6Rank: 6


6578
159#
發表於 12-12-16 14:53 |只看該作者
對培英有興趣的家長, 建議可看一看以下的一本書.

   張惠侶 所著的 "我的孩子學的不一樣 (在家上課homeschool的教育反思)"

在書中, 可看到這位培英家長為何決定放棄培英, 讓女兒在家上課homeschool.  書中提及作著對培英的校風和邱校長的觀感, 值得一看.

:D:D:D

Rank: 5Rank: 5


3927
160#
發表於 12-12-16 19:41 |只看該作者

引用:對培英有興趣的家長,+建議可看一看以下的一

原帖由 Ben2004 於 12-12-16 發表
對培英有興趣的家長, 建議可看一看以下的一本書.

   張惠侶 所著的 "我的孩子學的不一樣 (在家上課homesch ...
我未看過這本書,不作評論,但我想每位家長也有權選擇適合其子女的教育方式!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