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視頻】上品無寒門?(鏗鏘集)
樓主: elbar
go

【視頻】上品無寒門?(鏗鏘集)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13469
381#
發表於 13-6-21 10:3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luegene 於 13-6-21 10:34 編輯
pchui2046 發表於 13-6-21 09:37
回復 Mukchilee 的帖子

張祝珊就正正係咁樣揀學生, 明碼實價, 你有多少斤両盡量施展, 此制度雖非十全十美, ...

咁樣校董就唔可以插D人落黎,走後門。

Rank: 7Rank: 7Rank: 7


13469
382#
發表於 13-6-21 10:34 |只看該作者
Mukchilee 發表於 13-6-21 02:22
先講明, 此為個人經歷及觀察所得, 信不信由你.......

直資中學/小學是不會放棄"黑箱作業"形式去收生, 因為 ...
直資因為缺監管,只會更黑暗  

Rank: 5Rank: 5


1005
383#
發表於 13-6-21 14:10 |只看該作者
班級    二零一二至一三學年預計的直資單位津貼額
每名學生每年($)
中學(創校16年以下)
中一至中三
40,760
中四至中六
44,546
中學(創校16年或以上)
中一至中三
43,138
中四至中六
47,098
小學(創校16年以下)
小一至小六
40,332
小學(創校16年或以上)
小一至小六
43,445

獲准加入直資計劃的學校可獲發政府的經常性津貼。所得津貼將根據資助中學學額的單位成本1。由2001/2002學年開始,直資學校如收取的學費不高於一個資助學校學位平均單位成本(下稱「X」) 的2 1/3(二又三分之一)倍,政府會向學校發放經常津貼的全額。學費如超逾這個水平,政府便不會向學校提供任何經常津貼。如學校收取的學費是介乎2/3 X(X的三分之二)與2 1/3 X(X的二又三分之一)之間,則學校在2/3 X的水平以上每多收一元學費,便須撥出五角作為獎學金/學費資助計劃之用(教育署通函第210/2001號的附件I所載示例是以數額計算,闡明這制度的計算方法)。



http://www.edb.gov.hk/attachment/tc/edu-system/primary-secondary/applicable-to-primary-secondary/direct-subsidy-scheme/index/ss-section_4.pdf

Rank: 5Rank: 5


3401
384#
發表於 13-6-21 14:21 |只看該作者
回復 LittleKidult 的帖子

咁即係話學費上限係成 9萬一年?

返2年大學都夠

Rank: 5Rank: 5


1444
385#
發表於 13-6-21 15:25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Mukchilee 於 13-6-21 15:28 編輯
taktakchichi 發表於 13-6-21 14:21
回復 LittleKidult 的帖子

咁即係話學費上限係成 9萬一年?

不過大部份名津轉嘅直資都有權去到100000

所以我之前話個上限有等於無........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424
386#
發表於 13-6-22 13:51 |只看該作者
貴族直資校增 助貧學生要出招(吳迅榮)





筆者指出,名校轉為貴族直資學校,扼殺基層學生入讀傳統名校的機會;圖為擬轉直資的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繼聖保羅男女中學、聖保羅書院、拔萃男及女書院轉為直接資助學校後,又多一間聖公會傳統名校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欲轉直資,再度引起教育界及公眾議論及反彈。

自聖保羅男女中學轉為直資後,聖公會好像有系統地捨棄當年平民辦學的使命,而帶頭走向擇優而教,爭名逐利的精英教育行列。

鼓勵校管靈活 遺貴族化禍根

直資學校的出現,可說是深受80年代初期由美國的列根政府和英國的戴卓爾內閣推行的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措施所影響;然而,新自由主義對教育的衝擊不一定是負面的,它強調效率和權力下放,深化學校的自主程度,並帶動學校管理的靈活性。90年代教育署就因此而引入不同的教育改革措施,如校本管理、法團校董會及自評與外評等,將公營教育的管理及財務責任,轉到辦學團體身上,增加學校的問責性和自行管理的彈性。可是它倡議的競爭丶效率和成本效益價值觀,摒棄人性的一面,卻與有教無類和強調機會均等的教育目標格格不入。教育署在當時引入「直資學校」,以公帑資助私營辦學,就成為今天直資學校貴族化的禍根。

2000年初期,政府為吸引津貼名校加入直資計劃,容許學校收取學生單位約4萬元成本的2.33倍為學費,使接受政府以學生人頭資助的直資學校可收取達每年10萬元的學費,且參與計劃的學校又能自行收生,教學語言和課程設計自主,免受校本管理條例所束縛。

於是,除了以往買位私校和新興建的一批學校加入直資行列外,最受爭議卻是另一批傳統津貼名校紛紛轉為直資,以私營辦學管理取向,收取每年由3萬至6萬元不等的學費,捨棄以往有教無類的辦學原則,收生對象以中產階級家庭為主,日趨貴族化,以往力能所及的低下階層成績優異學生,在今天卻對這些貴族直資學校為之卻步,減弱他們對教育的選擇性和社會的流動性,有違教育機會均等及社會公義的原則,及劇化社會的貧富懸殊現象。

貴族直資校 獎學金少人問津

雖則教育局規定,每所直資學校須取學費的10%給予低下階層學生,作獎助學金之用,然而2010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只有53所收取低廉學費而較為平民化的直資學校,能充分使用這些儲備,而有19所相信是貴族化的直資學校的獎助學金,卻少人問津,此因這些學校的生源絕大部分來自中產階層,又何須向學校叩頭拿錢呢!

當一所又一所的學校轉為貴族直資學校時,低下階層學生的教育出路就愈來愈少,那麼當初推行免費教育的意義和目標,又去了哪裏呢?

補救方法 釋放學額中央派位

唯今的補救方法,是規管直資學校的絕對自主收生程度,要它們釋放百分之十五至二十學額由中央派位,並適當盡用所有的獎助學金,對低下階層學生提供一條龍的資助,如課外活動的支出等,使不同階層的學生在選校、學習經驗和學習結果等,趨於均等。

今次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欲轉直資的事件,重新牽起不少公眾人士對教育目的與教育現實的爭論。新自由主義思維的衝擊,令到很多來自富裕中產背景的家長舉腳贊成轉制,卻未有一種階級醒覺,去考慮低下階層學生的入學權利,不經意地剝削他們入讀這些傳統名校的機會。

筆者相信聖士提反的法團校董會成員均屬中產階級背景,若營辦教育不能跳出階級的自我中心(ethnocentric),以利他取向(altruistic)服務社群,則我們教育工作者天天喊叫「一個不能少」的教育理想只是一種修飾的言詞(rhetoric)而已。


撰文:香港教育學院 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副教授吳迅榮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424
387#
發表於 13-6-22 17:0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3-6-22 17:19 編輯
elbar 發表於 13-6-22 13:51
繼聖保羅男女中學、聖保羅書院、拔萃男及女書院轉為直接資助學校後,又多一間聖公會傳統名校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欲轉直資,再度引起教育界及公眾議論及反彈。

自聖保羅男女中學轉為直資後,聖公會好像有系統地捨棄當年平民辦學的使命,而帶頭走向擇優而教,爭名逐利的精英教育行列。

現在香港聖公會直資校會否再收 這些學生

【視頻】電影 伴我同行 後部分




真人真事


《伴我同行》講述程文輝6個月大的時候,因被一名中醫誤診而引致失明,自幼­跟在她家裡當傭人的和姐一起生活,在她的關懷和愛護下,文輝得以健康成長。在­30年代的社會,盲人的地位很低,大部份盲人會被賣到街上賣藝。她一直在惡劣的環境中­艱苦奮鬥,而背後不斷支持和鼓勵她的,正是自少將她帶大的和姐。


16歲的文輝,不甘屈服於失明帶來的殘障,決心發奮向上,自力更生。現實中困難重重,­她飽受人情冷暖及生離死別之苦;幸得和姐結伴同行,帶給她無比的鼓勵與溫暖。最後文輝­取得獎學金要獨自赴美留學,只得含淚與和姐道別,為自己的理想奔赴前程。



Rank: 6Rank: 6


7522
388#
發表於 13-6-22 20:1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ellon 於 13-6-22 21:57 編輯
elbar 發表於 13-6-22 13:51
...... 收生對象以中產階級家庭為主,日趨貴族化......

文章自相矛盾,若果「收生對象以中產階級家庭為主」,又怎算「貴族化」呢?
如果「中產」就等於「貴族」,香港豈不是通街都是貴族?
文章以「貴族」為標題,為什麼連「甚麼是貴族」都從沒有解說清楚呢?


點評

elbar  佢會否認為 財爺 哪些先算 中產   發表於 13-6-22 20:42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9129
389#
發表於 13-6-22 20:25 |只看該作者
cellon 發表於 13-6-22 20:19
自相矛盾,若果「收生對象以中產階級家庭為主」,又怎算「貴族化」呢?
如果「中產」就等於「貴族化」,香 ...
國內用語:上綱上線,階級矛盾!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1871
390#
發表於 13-6-22 20:58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3-6-22 20:25
國內用語:上綱上線,階級矛盾!
或者是"將直資妖魔化". 現今香港社會就是一犬吠影百犬吠聲.我好懷疑很多人是沒有深入分析那一些似是而非或別有用心的評論.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9129
391#
發表於 13-6-22 21:18 |只看該作者
tttw1 發表於 13-6-22 20:58
或者是"將直資妖魔化". 現今香港社會就是一犬吠影百犬吠聲.我好懷疑很多人是沒有深入分析那一些似是而非或 ...
大部份應該沒有深入了解,只基於有限及部份偏頗的媒體資訊。
但何以諒解,因為現在弱勢政府,嘈一定會有著數,入到就發逹,入不到又沒有蝕底。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7Rank: 7Rank: 7


13469
392#
發表於 13-6-22 21:52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3-6-22 20:25
國內用語:上綱上線,階級矛盾!
中產同貴族係窮人眼中都一樣。


香港語:憎人富貴厭人窮

Rank: 7Rank: 7Rank: 7


13469
393#
發表於 13-6-22 21:59 |只看該作者
tttw1 發表於 13-6-22 20:58
或者是"將直資妖魔化". 現今香港社會就是一犬吠影百犬吠聲.我好懷疑很多人是沒有深入分析那一些似是而非或 ...
其實冇人會深入分析,多數只聽自己覺啱聽的講法,好多時唔理事實。

Rank: 6Rank: 6


7522
394#
發表於 13-6-22 22:00 |只看該作者
Bluegene 發表於 13-6-22 21:52
中產同貴族係窮人眼中都一樣。
香港人語:憎人富貴厭人窮

不可以說「憎人富貴厭人窮」,說得是「中產」,自然不算「富貴」亦不算「窮」。

Rank: 5Rank: 5


4418
395#
發表於 13-6-22 22:5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囝囝爸 於 13-6-22 22:59 編輯

有時去女人街買嘢,果樣嘢成條街都賣二十,有一檔主開價四十。  好貴喎! 幾十蚊都話貴?  人地檔檔賣二十,仲話唔貴? 檔主語塞!

直資唔係王子公主公卿子女讀,點稱得上貴族?  不過十多年來都被沿用,可能與人有關,唔通叫貴價!  一直以來都有人在理念上說直資非貴族,多年以來今首次針對字眼討論,新鮮罕見! 或者叫貴直資,少樣嘢拗! 不過意思又咪一樣!

Rank: 5Rank: 5


1444
396#
發表於 13-6-23 00:4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Mukchilee 於 13-6-23 00:49 編輯

諗諗下"貴族化"又真係唔係幾啱, 叫"去窮人化", "去低產化", 又或者"去無產化"可能會貼切d.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424
397#
發表於 13-6-23 09:43 |只看該作者
聖士提反女中附小八成教師反對轉直資 校董會拒承認 要求再辦記名投票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及其附屬小學校董會即將要決定是否轉制直資。繼該校中學教師早前投票近八成反對轉制,據悉小學教師在周三已作不記名投票,並有八成半反對轉制。綜合兩次投票,103名中小學教師(相當總教師逾八成)中,約80%反對。有教師表明校內主流教師盼維持現狀,但校董會要求教師再做一次記名投票,有校內人士質疑此舉是要秋後算帳。

該校一名教師向本報記者透露,本月11日校方代校董相約中學教師舉行的校務會議上,有教師請校董避席一小時,讓教師自由發表意見,獲校董接納。席間,教師舉行一次不記名投票,即時得出結果,出席的63名教師中,47票反對轉直資,佔75%,另外6票支持,10票為中立或廢票。

教師:明確顯示盼維持現制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教師在本月19日在一次例會上投票,40名校內教師有34票反對轉直資(85%)、3票支持、3票中立或廢票。該校教師指出,兩次投票合共約八成教師反對轉制,已明確顯示「老師希望維持現制」。

教師憂記名秋後算帳

有知情人士指出,教師在投票有結果後即時清晰告知出席會議的校董及校長,有出席中學會議的校董回應「可能諮詢老師並不足夠,才對直資制度存疑」,提出日後或舉行一次「校方認可」但須記名的投票。但知情者稱,記名方式令教師擔心秋後算帳,疑藉此「慫恿」支持轉直資,又相信校方未來會不斷諮詢,直至教師改變初衷。

該校教師說,不希望校方再辦資料不足、「傷感情」的諮詢會,並表示部分教師「每天帶覑沉重心情回校,看覑新聞、社論討論自己學校,不會好受」。她又擔心,一旦轉直資後教師合約有不穩因素、需投放更多時間在非教學工作,憂心未能專注教好學生。

憂轉強積金 資方供款大減

此外,教師另一個主要憂慮,是該校附屬小學一旦轉直資,原來參與的公積金計劃將會改為學校供款率較低的強積金計劃,令退休失去預算。現時教師享有政府公積金計劃,年資較長的教師可獲政府供款10%至15%,但轉到強積金,直資學校作為供款人只會一律供5%。

教協會長馮偉華解釋,津校轉直資後,一般容許教職員享有公積金一至兩年,但其後或會失去公積金資格,猶如失去退休保障,故校方須與教師商討如何補償損失。他提到,若校方真的提出教師記名投票,猶如「白色恐怖」及威嚇。

馮偉華又指出,直資學校教師缺乏職業保障,因校方人事任命自決,不再受到教育局監管。而教師工作量則要視乎校方會否增聘人手。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424
398#
發表於 13-6-23 09:45 |只看該作者
反直資關注組 擬集萬人簽名


由家長及校友組成的反對聖士提反女中轉直資關注組,10多名成員昨早冒雨在上環發起第三次收集市民簽名活動,希望引起中西區居民關注事件,有在校學生響應。關注組稱已累積約4000個簽名,下月中校方「拍板」遞表申請轉制前,期望多辦兩次簽名活動,爭取約1萬名市民簽名,再考慮交予教育局反映民意。

怕子女話題變窄 「只談遊艇派對」

聖士提反女中校友、家長胡女士表示,其7歲女兒現時也就讀該校附屬小學二年級,在學時已接觸選舉,如選班長等活動,從中學習敢言,「若將來班級只有富裕的小朋友,文化隨之改變,學生之間話題變得狹窄,或只會談論在遊艇開生日派對等內容」。她指出,若學校最終落實轉直資,不排除不讓女兒中學直升該校。

校董指獎學金助基層學生憂標籤

另一關注組成員、現屆中五生何曦說,校內大多同學都反對轉直資,僅少數低年級學生因家長立場而支持。她透露,學生會早前邀多名校董舉行一場諮詢會,有校董曾指獎學金可助基層學生就讀,身邊同學即狠批「一入讀就攤大手板取6年獎學金,仲隨時被同屆同學標籤,那為何不去讀津校?」

舊生直資關注組成員陳家希說,反對學校轉直資導致「貴族化」,「中西區內不只有富裕家庭,也有基層的一群」。另一成員戴曉程認為,縱使校方最終「拍板」遞表,「透過收集簽名,加上現有不少政界人士談論,希望帶來社會壓力,相信教育局會小心處理,明年2月時不會輕易批核」。


2134
399#
發表於 13-6-23 11:5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4592
400#
發表於 13-6-23 17:35 |只看該作者
長生不老 發表於 13-6-23 11:59
有本事就直接轉私校,唔好一只手想自主收生,一只手拿政府支助。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