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視頻】上品無寒門?(鏗鏘集)
樓主: elbar
go

【視頻】上品無寒門?(鏗鏘集)   [複製鏈接]


2134
321#
發表於 13-6-18 11:50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8Rank: 8


15155
322#
發表於 13-6-18 13:16 |只看該作者
相信直资学校是回不了头的了,或许逆向思维,让更多学校,包括地区名校,转直资。从来都是惟有引入更多竞争,才会对消费者有利。

Rank: 5Rank: 5


1871
323#
發表於 13-6-18 13:30 |只看該作者

引用:相信直资学校是回不了头的了,或许逆向思维

原帖由 猴子爸 於 13-06-18 發表
相信直资学校是回不了头的了,或许逆向思维,让更多学校,包括地区名校,转直资。从来都是惟有引入更多竞争 ...
但當大家覺得直資是一個商業活動就會有衛道之士說教育是有教無類。可惜如果轉為全部是官校,咁就受制於校本條例。這是一個兩難局面。只是苦了家長和學生。



Rank: 8Rank: 8


15155
324#
發表於 13-6-18 13:43 |只看該作者
越多直资,家长的选择权越大,不会受校网限制,学校又不敢乱收学费,同时要确保教学质素,因为有竞争。
如果是怕还有家长负担不了,可否学习大学模式,有grant loan和资助金?这是随便说说而已,没有深究。

Rank: 7Rank: 7Rank: 7


13469
325#
發表於 13-6-18 14:11 |只看該作者
tttw1 發表於 13-6-18 13:30
但當大家覺得直資是一個商業活動就會有衛道之士說教育是有教無類。可惜如果轉為全部是官校,咁就受制於校本 ...
我覺得校本條例只減低辦學團體的話事權,對家長學生反而係好事,睇現時聖士提反女校件事就知。

Rank: 5Rank: 5


1871
326#
發表於 13-6-18 14:19 |只看該作者

引用:越多直资,家长的选择权越大,不会受校网限

原帖由 猴子爸 於 13-06-18 發表
越多直资,家长的选择权越大,不会受校网限制,学校又不敢乱收学费,同时要确保教学质素,因为有竞争。
如 ...
我本人不反對直資的存在。當然最好全是官校。但當現今制度有問題而官員不去正視。 當名聲可能被制度拖跨時而學校為求出路而轉直資,這點我亦理解。只可惜現在社会上對應否轉直資以及入讀直資就是中產或貴族這方面的觀點存太大分歧。



Rank: 7Rank: 7Rank: 7


13469
327#
發表於 13-6-18 14:20 |只看該作者
elbar 發表於 13-6-18 09:14
直資校如果接受派位又如何?
審計署一早批評直資校如獨立王國,洗緊公帑又無人理,絕對應該接受派位,點派發避免世襲就可再議。

Rank: 8Rank: 8


15155
328#
發表於 13-6-18 14:22 |只看該作者
回復 Bluegene 的帖子

做直资的其中一个大好处,就是自主收生,把这项废掉,直资学校实同你死过。

Rank: 8Rank: 8


15155
329#
發表於 13-6-18 14:27 |只看該作者
回復 tttw1 的帖子

当直资越普及,贵族化就会越淡薄。不否认那批神校会继续高高在上,但紧随它们之后的那一众学校,有了自主权,教学质素再进一步提升,不排除有可能从后赶上,那时就真的百花齐放。

Rank: 5Rank: 5


1005
330#
發表於 13-6-18 16:05 |只看該作者
大家都針對d名校, 其實直資有好多間, 全部貴族嗎?: (from wiki, 可能有錯)
佛教筏可紀念中學
明愛華德中書院
中華基督教會公理高中書院
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學
陳樹渠紀念中學
中聖書院
孔聖堂中學
啟思中學
地利亞(閩僑)英文小學
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百老匯)
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吉利徑)
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協和)
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利瑪竇)
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月華)
拔萃男書院
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
拔萃女書院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迦南書院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
播道書院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心誠中學
福建中學
福建中學附屬學校
優才(楊殷有娣)書院
德望學校
協恩中學
香島中學
天水圍香島中學
將軍澳香島中學
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
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書院
香港兆基創意書院
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李國寶中學
港大同學會書院
港大同學會小學
漢華中學
蘇浙公學
九龍三育中學
林大輝中學
羅定邦中學
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
嶺南大學香港同學會直資小學
伯裘書院
保良局陳守仁小學
保良局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小學
保良局林文燦英文小學
保良局羅氏基金中學
保良局陸慶濤小學
保良局顏寶鈴書院
培僑書院
培僑中學
匯知中學
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
香港聖瑪加利女書院
聖保羅男女中學
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
聖保羅書院
聖保羅書院小學
聖保祿學校
聖士提反書院
香港神託會培基書院
大埔三育中學
德信中學
中華基金中學
基督教崇真中學
匯基書院(東九龍)
職業訓練局邱子文高中學校
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
惠僑英文中學
勞工子弟中學
英華書院
英華小學
港青基信書院

點評

囝囝爸  本題第310貼第三段咪講佐!  發表於 13-6-18 18:38

Rank: 5Rank: 5


1005
331#
發表於 13-6-18 16:0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LittleKidult 於 13-6-18 16:07 編輯

delete...................

Rank: 6Rank: 6


7522
332#
發表於 13-6-18 16:18 |只看該作者
LittleKidult 發表於 13-6-18 16:05
大家都針對d名校, 其實直資有好多間, 全部貴族嗎?: (from wiki, 可能有錯)
佛教筏可紀念中學
明愛華德中書 ...
問得好!

Rank: 8Rank: 8


15155
333#
發表於 13-6-18 16:29 |只看該作者
回復 LittleKidult 的帖子

这个问题,大家实在心照不宣啦。
普通学校转/成为直资,一般家长不大会理会。读这些直资,要付学费,都是逼不得已才要进去。
英中学校转直资,不得了,选择少了,社会阶梯缺了,etc etc. 读这些直资,要付学费,不要紧,最紧要有位。
所以,要直资普及化,就要所有英中都转直资,所有学生都有权利申请(regardless of financial needs),政府有责任提供资助和贷款。

Rank: 5Rank: 5


1871
334#
發表於 13-6-18 19:37 |只看該作者

引用:回復+LittleKidult+的帖子 这个问题,大家

原帖由 猴子爸 於 13-06-18 發表
回復 LittleKidult 的帖子

这个问题,大家实在心照不宣啦。
但我相信如你所講的情況出現之後一定又有人話唔公平。例如綜援人士。又如果綜援人士可以借錢讀書,當要還的時候誰去跟進?如有人鑽灰色地帯而又成功。咁會不會引起另一個社會問題?現在問題似乎發生在名校轉直資上。因為大家少了一個抽獎機會罷了。如制度不改變,即校本條例和投放資源。這個死結似乎是解不開。



Rank: 8Rank: 8


15155
335#
發表於 13-6-18 22:11 |只看該作者
回復 tttw1 的帖子

如果是综援人士,肯定可以申请学费全免加书簿和其他杂费津贴等等,其他的比较低收入家庭则可能是学费全免/半免等等,总可以有对策。
如果全部英中都成为直资,就不存在“缺少抽奖机会”这个问题。全港合适的英中都可以成为目标,学校又可以自主选人,但admission一定要是need-blind。
如果情形如此,贫穷家庭选名校,也就不会是不可能的事。

Rank: 6Rank: 6


9624
336#
發表於 13-6-19 07:37 |只看該作者
http://news.mingpao.com/20130619/fab1.htm

周基利﹕傳統名校轉為直資中學的爭論

【明報專訊】最近因為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擬申請成為直資中學,在社會引起一些爭論。據教育局的數據顯示,全港現有73間直資的中小學,其中三成(即21間)是由資助學校轉過來的。成為一間直資學校之後,從辦學團體的角度來看最主要的有兩個好處:教學上有多些自主權和會有更多資源去提供優質教育;從家長的角度,這類學校能夠提供多一個選擇給子女就讀。但問題是因為學費高昂,令清貧學生沒有這個選擇機會,相反因為傳統資助名校的學額減少,因而令他們入讀這些學校的機會亦變相減少了。當愈來愈多傳統名校轉為直資學校時,勢必令教育上的貧富懸殊加劇。因為貧窮兒童可以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的而且確是減低了,那麼他們可以靠教育脫貧的機會亦減少了,繼而可能造成跨代貧窮的問題。


筆者認同直資學校在本港教育制度的作用,但是有關當局確實忽略這個轉變所帶來不良的副作用。雖然當局嘗試用獎學金制度令清貧學生不會因高昂的學費而對直資學校望而卻步,但成效並不顯著。原因是清貧學生和他們的家長都擔心獎學金會因學生成績退步而停發,為學生和家長帶來很大的壓力,筆者聽聞亦有家長恐怕子女與富裕家庭同學比較物質上的富足有而產生自卑感。


跨代貧窮問題


筆者認為這兩點並非不能解的。關於獎學金問題,筆者建議獎學金應該是涵蓋整個課程,而不是因應學業成績而續年發放的。理據是假如學生學業退步,學校應做的是幫助他們重回正軌,而不是以停發獎學金作為懲罰方法。至於同學之間互相比較的問題,其實是價值觀的問題,無論是清貧和富裕家庭的學生都應接受教育以至明白:「人的價值並不建基於在物資上的擁有,而在於他的能力和品格。」


當然,這樣做亦未必能令更多清貧學生可以就讀直資學校。經過評估研究後,假若真的證明清貧學生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少了的話,政府有責任為他們增加這方面的機會。方法是增撥額外資源,令一些位於貧窮區域的津校或官校可以成為這些傳統名校,提供優質教育。換句話說,雖然筆者認為直資學校可以為家長提供另一個選擇,但政府有責任維持清貧學生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


增撥資源


令貧窮區官津校成為傳統名校


反對直資計劃的人士所持的另一個理由,是直資學校不但繼續接受公帑資助,而且又可以收取高昂學費,實有雙重收費之嫌。筆者認為這問題可以從兩個途徑解決。


第一:政府可以鼓勵甚至強迫直資學校有一個10年的過渡期,慢慢地變為私立學校,而政府可以將本來用來資助其學校的資源撥給其他有需要的津校或官校,好讓這些學校可以提供優質教育給清貧學生。第二,當直資學校的學費高於某一水平後,某一個百分比的津貼應被扣回,這些資源亦會投放在上述的津校或官校上。希望以上筆者所提的意見能夠減輕直資政策所帶來的惡果,即更嚴重的教育不平等。讓教育仍然可以作為改變命運的途徑。


作者是香港教育學院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教授


Rank: 4


886
337#
發表於 13-6-19 08:26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bigheadchiu+發表於+13-6-17+14:39+

原帖由 elbar 於 13-06-18 發表
直資校如果接受派位又如何?
很多貧窮人仕現在話直資收佢都怕比較怕沒減免而唔會讀。派位都解決唔到㗎。



Rank: 7Rank: 7Rank: 7


13889
338#
發表於 13-6-19 11:11 |只看該作者
基層學生如果讀直資而有學費減免, 恐怕只欠他們的心理關口; 而獎學金亦不是保證, 成績有競爭會有上落, 富有家庭學生的成績亦很出色. 直資學校對中產(不是財爺那種)是能夠提供多一個選擇給子女, 不受校網限制亦可報多間學校, 但因沒有資格申請學費減免, 需要交全費, 所以學費高低可能是中產的考慮因素, 如影片中的yw & spcc, 或者yw會是首選. 至於直資貴族化這話題的確有很大的爭譏與分歧, 貴族化是要交學費? 如果是, 讀國際學校更高.

覺得名校轉直資是趨勢, 近期有聖士提反女校及聖保祿中學, 為保收生有自主有質素, 遲些恐怕連marymount, mcs... 都話唔定.

Rank: 7Rank: 7Rank: 7


13469
339#
發表於 13-6-19 12:14 |只看該作者
1905-1930 聖公會回應學校轉直資爭議
訪問︰管浩鳴牧師 / 聖公會教省秘書長
http://programme.rthk.hk//assets ... 69_222295_28430.asx

1935-2000 議員憂直資制度削貧苦學生入學機會
訪問︰葉建源 /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
http://programme.rthk.hk//assets ... 69_222295_28431.asx

我聽完管牧師講,直資唔係違法,係合法的辦學模式,聖士提反女校件事唔係聖公會攪出o黎o既,聖公會管唔到聖士提反女校校董。將責任推比較菫,其實背後發功。表面中立,實際支持。佢話聖公會學校服務各階層,聖士提反女校轉直資,你可以揀第二間。明顯係轉直資貴族化服務富人,窮人唔該去第二道讀。話有教無類,去找窮學生,派助學金。實際係學生貴族化,派唔出幾多助學金,但永遠標榜有助學金幫窮人,睇SPCC就知最多派成點。

Rank: 4


886
340#
發表於 13-6-19 12:33 |只看該作者

回覆:【視頻】上品無寒門?(鏗鏘集)

成日都話派唔到幾多助學金,其實有冇地方睇到數據?我亦聽到spcc有4成學生有助學金。究竟邊到有資料,定個個睇門面估估下?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