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七成官津英中減派少660學額 較人數跌幅小 無削入讀機 ...
發新帖
查看: 2581|回覆: 10
go

七成官津英中減派少660學額 較人數跌幅小 無削入讀機會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492
1#
發表於 12-12-8 11:4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2-12-8 12:14 編輯

http://news.mingpao.com/20121208/gca1.htm


升中選校下月初展開,為紓緩學生人口下跌帶來的殺校危機,來年全港350多所官津中學將進行「211」或「111」每班人數減派(俗稱「減人頭」),當中包括七成、即90所傳統英文官津中學,使明年全港傳統英中(下稱英中)中一學額將減少660個。減派英中集中在學生減少重災區,另外21所名英中,包括英皇、皇仁及香港華仁書院等則不減派。升學專家分析,英中學額整體減幅較學生人數跌幅小,不會削弱學生入讀英中機率。

教育局昨公布《中學概覽2012/13》,及各區中學於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提供的學額數目,供升中生及家長參考。由於當局規定每所中學撥作自行分配的學額,不可多於中一總學額的三成,故可推算各中學的中一總學額及是否接受減派方案。

本報統計下,全港近400所中學,有350所官津中學參與減派。全港115所英中,則有90所決定減派,67所採「211」方案,即來年每班中一減派2人,由36人減至34人;餘下23所則採「111」,即來年每班減派1人(見表)。

沙田減最多 次為葵青屯門

以沙田區為例,除沙田官立中學不減派外,其餘12所英中均採「211」減人頭方案,即全區共減少約100個英中中一學額,為全港英中減人頭最多的地區;其次為葵青及屯門區,兩區各有9所英中採「211」方案,即分別減少約70個英中學額。

本報統計顯示,來年英中學額共減少660個,減幅約等同4%,同期全港升中學生人數將暴跌逾5000人,即由6.1萬人跌至5.6萬人,跌幅近8%。

21所名英中不減人頭

同時,全港共有21所名英中決定不參加減人頭,當中包括11所官立中學,如英皇、皇仁、沙田官立中學及將軍澳官立中學等,該批學校大部分要提供一定學額予聯繫官小;餘下10所則為津貼英中,包括香港華仁書院、民生書院及瑪利諾修院學校(中學部)等。

香港華仁書院校長譚兆炳曾代表補助學校議會,於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表態支持減人頭方案,但港華最終無減派。譚校長接受查詢時解釋,撥出三成學額作自行收生後,餘下的七成學額中有85%用作取錄直屬的番禺會所華仁小學小六生,為免對直屬校及其他家長造成衝擊,決定來年不參加減人頭。他續說,學界已有共識,一條龍、有直屬及聯繫小學的學校可不參與,相信情獲同業理解。

專家:勿一窩蜂報不減派中學

學友社社長兼資深中學校長伍德基則分析,來年全港英中學額帳面上減少,但基於整體學生人數下降的宏觀因素,估計入讀英中機率不會被拖低,甚至有機會比以往稍高。不過伍提醒家長,切忌見部分名校沒參加減人頭,就認定有更大機會而「一窩蜂」報讀,「無論減人頭與否,各英中學額差距不過4人至8人左右,對成功率影響極微,選校最重要是符合子女能力」。

                                                                                                                                                                                                                                                                                


                                                                                       

                                                                                                                                                                                                                                                                                
   1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492
2#
發表於 12-12-8 11:48 |只看該作者
屯門校長:全區減派亦無用

http://news.mingpao.com/20121208/gca2.htm


明年升中人口銳減近千人的重災區屯門,雖然區內所有中學均採「211」減派方案。但有區內校長指出,該區人口下跌問題嚴峻,「無得解決」,即使全區減派,估計高危學校仍超過教育局推算的全港5間,批評當局政策力度不足,完全無助穩定該區教育生態。

料收生不足學校遠超預期

屯門區明年升中學生大減近1000人,根據教育局公布各校自行收生學額推算,屯門全區36間中學於2013/14學年將採「211」減派方案,即中一減收2人,原來4860個學額會減少270個。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校長何力生形容該區情「太嚴重」,指即使全區減派亦無助解決問題,相信收生不足的高危學校將遠超當局估計。

何力生指出,屯門區人口嚴重不足,「個餅太細,根本就無學生」,批評當局要學校承擔人口規劃問題,減派力度不足,跨區調配學額亦不適用於該區,「離周邊區域都太遠,無家長會揀」。

沙田減280學額 校長:好過無

另一重災區沙田,全區36間中學有1間官中不參加減班,有33間中學採「211」方案,有2間中學因有聯繫學校則採「111」,全區中一學額將減少280個。沙田區中學校長會主席邱靄源形容減派「好過無」,可略為紓緩升中人口大跌情,但她指要視乎實際情,擔心有學校收生不足成殺校高危。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492
3#
發表於 12-12-8 11:50 |只看該作者
官津藉機推小班 最低24人

http://news.mingpao.com/20121208/gca3.htm


公營中學參與減派後,藉機在明年中一開始推動小班教學。昨日公布的中學概覽顯示,不少官津中學自行調撥資源,於個別班級或科目推動24至30人的分組小班教學,包括將中一二級的4班學生,按能力分為6組上課,每組上課人數最低約24人。亦有學校於高中通識科將5班分為7組,盼增教學效率。

初中分組 助新生適應

近日直資名校如男拔、協恩及聖保羅男女中學紛紛增撥資源推行小班教學,以照顧學習差異,但公營中學則未有資源推行。根據《中學概覽2012/13》,天水圍區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湯國華中學,開始於中一二推行小班教學,按學生能力將4班分成6組上課,每組人數約24人。該校於《概覽》簡介教學特色表示,於初中採小班有助教師更清楚掌握學生進度,以制訂合適的教學策略。

通識科拆班 照顧差異

西貢區英中將軍澳官立中學同樣於中一二級,將4班分作5班以進行小班教學。根據該校網頁介紹,該校中一二級各有140人,每級分5班上課即每班28人。位於大埔的港九街坊婦女會孫方中書院,亦特意將中一級4班分拆成5班,將每班師生比例控制於30或以下,助新生適應。

另外,部分中學於高中級別推小班教學,天水圍官立中學中四至中六級通識科,將5班學生分作7組上課,每組不多於25人,以照顧學習差異。東區衛理中學則於中四級將4班分作5組,每組28人左右,方便學生有更多不同組合的高中選修科,加強學習成效。

Rank: 6Rank: 6


8867
4#
發表於 12-12-8 12:12 |只看該作者

回覆:elbar 的帖子

個表都幾有用,不過少咗幾間降呢英中同埋宣基唔算英中。



點評

杰杰媽媽  全開英文班唔算英中???  發表於 12-12-8 13:09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492
5#
發表於 12-12-8 12:54 |只看該作者
傳統英中競爭大 兼報直資買保險

http://www.singtao.com/yesterday/edu/1208go02.html



女  兒  居  於  深  圳  的  鄧  太  擔  心  ,  減  派  令  原  本  學  額  不  足  的  北  區  中  學  自  行  分  配  學  額  減  少  ,  影  響  女  兒  獲  取  錄  機  會  。

  全港九成中學下學年實施中一減派,有應屆小六生家長擔心減派影響子女於自行分配階獲取錄機會。有心儀英文班家長指,減派令全開英文班的中學學額更趨緊張,故計畫為女兒於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同時報考傳統官立及直資英中名校,做好兩手準備。另外,亦有期望女兒入讀北區第一組別中學的跨境學童家長擔心,減派令原本學額不足的北區中學在自行分配階段及「叩門」學額減少,女兒或須透過統一派位入讀心儀學校,甚至跨區就學。

  教育局昨統一發布全港中學自行分配學額,當中不少英中選擇減派。女兒就讀聖公會奉基千禧小學小六的家長杜太指,減派令傳統英中學額競爭更趨激烈,為保障女兒入讀心儀學校,計畫於自行分配階段首志願填選不減派的油尖旺區官立英中,並同時報考直資英中,做好兩手準備。她指,雖然減派令部分全開英文班的中學學額競爭加劇,但學生的面試表現至為關鍵,故會搜集資料,加強女兒的面試準備。

  另外,該校小六生家長鄧太則表示,女兒是跨境學童,每天須花兩小時從深圳跨境到紅磡區上學,身心疲勞,故期望女兒日後於就近的北區升讀第一組別津貼中學,但她擔心學額將減少,影響女兒獲取錄機會。

  她表示,會鼓勵女兒爭取面試好表現,於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率先獲取錄,否則須通過統一派位或叩門入讀心儀校,亦不希望女兒跨區就學。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492
6#
發表於 12-12-8 12:5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2-12-8 13:06 編輯

中學列狀元榜 力保收生優勢                                                                                                        

[隱藏]

http://www.singtao.com/yesterday/edu/1208go03.html


  隨覑新高中學制完成首個循環,首屆文憑試成績亦成為家長選校指標之一,昨日出版的最新一期《中學概覽》中,不少學校均列出其文憑試表現,更有出產狀元的地區名校,將數學科延伸部分視作一科選修科計算,列出該校狀元考獲八科5**。

  教育評議會主席鄒秉恩認為,升中適齡人口下跌,名校均各出奇謀,標榜其獨特之處,以保持收生優勢。

  家長選校時,往往希望得悉心儀學校的公開試表現,了解其教學成效;隨覑新舊學制交替,不少名校均列出其文憑試狀元數目及核心科目的及格率。保良局第一張永慶中學經過成績覆核後,終令首屆文憑試生陳思凱躋身七科5**狀元之列,該校在概覽中,將數學科延伸部分作一科選修科計算,不具名列明該校狀元考獲八科5**,且有兩名畢業生考獲六科5**。

  傳統中中香港培正中學亦出產了七科5**狀元周澔楊,該校在概覽上,除列明狀元的表現外,亦顯示四個核心科目考獲第二級或以上的比率超過九成。傳統名校方面,英皇書院亦於概覽上具名羅列兩名首屆文憑試考生考獲六科5**。

  教評會主席鄒秉恩分析,地區名校均擔心升中適齡人口下跌,失去收生優勢,甚至「落車」,故覑意顯示文憑試成績,希望吸引更多家長慕名報讀,「尤其是近年愈來愈受家長歡迎的名校,難免擔心升中適齡人口下跌,影響收生優勢,故若學校的數學科成績突出,或將數學科延伸部分當選修科計算,可顯示更多學生在這部分考獲5**。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492
7#
發表於 12-12-8 13:15 |只看該作者
khmama 發表於 12-12-8 12:12
個表都幾有用,不過少咗幾間降呢英中同埋宣基唔算英中。

根據下列資料, 宣基應是英中


2013/14 學年擬開設科目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中國語文、普通話(中一、二)、宗教教育 (基督教)、通識教育、專題研習(中二)、視覺藝術、歷史與文化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英國語文、數學、綜合科學(中一、二)、物理(中三)、化學(中三)、生物(中三)、普通電腦、地理、經濟(中三)、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中三)、家政(中二)、音樂、體育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日本語 (中一、二)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492
8#
發表於 12-12-8 22:30 |只看該作者
下學年減派 英中少逾600學額 21校不變 包括多間名校官校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bcce47df-4a40-412c-bf7c-257e712adc41-655546?ref=ak8fs


下學年中一生大減逾5,000人,教育局以減少每班派位人數(減派)紓緩縮班壓力,最終令來年英中學額大減逾600個。

根據局方最新資料計算,全港僅21間資助英文中學不參與減派,包括多間傳統名校及官校如皇仁書院、喇沙書院及庇理羅士女子中學等;分別有64間及19間英中,下學年每班減少2人及1人,共縮減約620個學額。

有校長提醒家長,根據子女程度選校,勿太進取或麻木選太多英中,以免最終落空。

學界早前與教育局決定下學年減派,學校可選擇「211」方案,分3年將每班學額(班額)由現時34,減至32、31及30,或「111」方案,分3年將班額減至31。

教育局前日表示,8成資助中學選擇「211」,11%採用「111」,其餘9%不參與減派。

名校不減派 免礙附小升中

根據局方昨公布、各間中學中一自行分配學額計算,全港約115間資助全英文中學(中一全為英文班)中,僅21間不會於下學年減派,即整體學額不會減少,包括仍開設5班中一的聖若瑟英文書院、聖保祿中學、瑪利諾修院學校(中學部)、民生書院及設有7班中一的喇沙書院。

早年減班後只剩4班中一的全英中,堅持不減派的,包括嘉諾撒書院、香港華仁書院、瑪利曼中學、嘉諾撒聖家書院、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以及多間官校,如英皇書院、皇仁書院、庇理羅士女子中學、伊利沙伯中學等。

上述學校大都有聯繫或附屬小學,不減派以免影響涉及小學的畢業生的升讀機會。

餘下參與減派的中學,有64間選擇「211」,下學年每班減2人,致減少約540個學額;還有19間選擇「111」,下學年每班減1人,涉及80個學額。換言之,下學年全英中將因減派,合共減少約620個學額。

「木門對木門」 選校莫太進取

雖然英中及所有資助中學學額減幅,均仍遠低於中一生人數跌幅,但資助小學校長會名譽主席張志鴻提醒家長,選校時都不宜太進取,「應木門對木門,竹門對竹門,若屬band 1(第1組別)尾就不要揀band 1頭的中學,不要揀這麼多間英中。」

家長只要將自行收生學額數目除以0.3,便可知道該校中一學額,選校時作參考;例如某校提供54個自行收生位,即其中一學額為180個。



按圖放大


21間英中學額不變






按圖放大


備戰文憑試措施及特色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492
9#
發表於 12-12-10 13:20 |只看該作者
英中中一明年減收648生

http://paper.wenweipo.com/2012/12/08/YO1212080013.htm


放大圖片

英皇書院

 應對升中人口減少,教育局推出減派方案,方案成效及影響深受社會關注。升中自行收生資料昨日公布,詳細披露各校參與減派情況。全港逾110間英文中學中,至少90間學校減少收生,明年英中中一學額大減648個,當中傳統名校華仁書院(九龍)及地區名校張祝珊英文中學,每班均減派2人,兩校各減去10個學額。另21間英中「零減派」,包括皇仁書院、喇沙書院等。有家長坦言,擔心子女入讀心儀英中機會被削,已打算以「叩門」作「最後武器」。不過教育界稱,英中學額雖然減少,但因學生人數大跌,入讀心儀校機會仍較過去高。

 2013年度中一自行分配學位下月開始,教育局昨日起發放申請表及手冊;又首次以補充資料形式,列出全港中學自行收生學額。香港文匯報按學額推算各校減派情況,逾90校有參與減派,約佔全港共110多間英中八成。因應各校中一班數及選擇減派數目,明年將合共流失達648個英中學額。不過若連同其餘非英中計,全港升中學額將減少逾2,200個。

皇仁喇沙等21校「零減派」

 名校減派情況備受關注,華仁書院(九龍)及張祝珊英文中學下學年同樣開設5班中一,每班減派2人,即各減10個學額,意味著學生入讀兩校機會減少。不過補充資料又顯示,至少21間英中維持原有學額,除了多間官校包括皇仁書院、庇理羅士女子中學、英皇書院外,喇沙書院及聖若瑟英文書院亦不參與減派。

重災區」幾乎全「211」

 未來幾年適齡學童人口急速下跌的「重災區」沙田、黃大仙、屯門和葵青區,幾乎全區學校採取「211」方案。另「受惠」於跨境童人數大增,大部分北區學校明年每班只減少1個學額。

 東區家長教師會聯會主席趙明表示,減派資料既定,有利家長部署選校。至於名牌英中減派,家長雖明白不少學校需共渡時艱,以調節收生人數,只能無奈接受;但仍憂慮入讀機會被削,難免感失望。他又指,不少家長已視「叩門」為「最後武器」,若未能獲派心儀校,已計劃親往學校「求位」。

林日豐:升心儀校仍易機會更高


 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林日豐表示,英中學額雖然減少600多個,但因明年升中學童共減少近6,000人,約三分之一即2,000人屬第一組別水平。此消彼長下,學生升讀心儀校機會仍較過去高。他認為,家長期望子女入讀名校合理,但亦應按子女能力和語文學習基礎等因素,衡量他們是否合適英中學習模式,否則或會令孩子吃不消易感挫折,對成長無大裨益。

張民炳籲教局留意派位

 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稱,英中學額減少數量偏多,總數共涉及6間至7間學校學額流失,家長和學生憂慮勢增,特別是徘徊在第一、第二組別之間的「邊緣學生」最受影響。他建議教育局需與學校保持緊密接觸,留意派位情況,並作出相應輔導。

英中減派情況(括號內為學額減少數目)
                                                            
放大圖片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492
10#
發表於 12-12-10 13:21 |只看該作者
教育局局長與傳媒談話內容(只有中文)
******************



       以下是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今日(十二月九日)出席第七屆「愛心獎」頒獎禮後與傳媒談話內容:

教育局局長:我剛才出席了今年的「愛心獎」頒獎禮,實際上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如何透過愛心去服務社會,用自己不同的背景,不同的際遇,受益人亦不同,但有一點是共通的,就是你有一個心,有一個愛心就可以做得到。我深深受到感動,所以今日的活動是很有意思的。

  大家剛才有幾個問題想問,特別是關於家長選校這一方面,我在這裏作一些簡單的補充。每一位家長和同學選校的時候,我特別要強調一點,最主要的就是選一間切合自己子女學習成長和特別學習需要的學校,就是好學校,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很多時候我會鼓勵家長在揀選學校的時候,首先要清楚了解自己的子女的興趣、能力和特性,然後在選校的時候,就辦學團體的理念和特色作為背景資料,如此選學校就能迎合自己子女的需要。有許多人說要揀選某種類型的學校。事實上,香港(教育)這麼多年的表現,亦得到國際上很正面的認許,在Pearson(英國培生出版集團)的研究裏面,全球五十個國家和地區,香港排行第三位。事實上我們的學校各有各的水平,各有各的優點。在這個大前提之下,無論是已經歷史悠久的學校也好,或一些新興或新設立的學校也好,都有它們優秀的一面,我們希望家長能多一些從這一方面作了解,然後作出最好的選擇。

  有人擔心關於英中學位這一方面,或者我在這裏再補充一下。事實上,在二○一○/二○一一年,在教學語言微調的政策安排之下,中學已不再分為英中或中中,而是每所學校根據它們學生的能力和需要,根據校本的情況作出專業的決定。同一所學校裏面可以有部分課程用英文教授,有部分用中文教授,已朝覑這個方向走,所以不會有絕對所謂英中或中中的層面。我們希望這樣做的大前提,是能配合學生的能力、興趣和學校的特性,並以學生為本的大前提作教與學。

  再提一點,現時已開始了的升學派位。在升中選校這方面,我想提一提家長,我們已展開很多場家長講座,邀請校長一同出席,向家長介紹如何因應子女的興趣、需要和能力去選擇各類合適的學校,包括語言或其他方面,或剛才我提到的教學宗旨等等。所以,我呼籲家長就覑(家居)附近及適合的時間表出席這些聚會。

記者:在減派安排下,還有一些剩餘學額……另外,還有剛才提及的英中問題……家長繼續想入英中?

教育局局長:事實上有一點是很重要的,在今次中一派位的整個安排,我們已考慮很多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學校本身的擔心,第二方面是家長的期望和選擇,第三是在我們推行一籃子針對性應付措施的大前提之下,現在這個定案已達到最大的平衡,可能有些家長擔心英中學位少了,但由於人口轉變,(家長)應該作出有關的配合,個別校長在這方面都已給予正面的意見,所以最重要不是哪一間學校,最重要是選擇適合你子女的學校,這才是大前提。

記者:與教協有沒有分歧?會否擔心他們採取行動?會否與他們再討論?

教育局局長:我們現在希望就每一個重要的教育議題,均與有關持份者的議會、專業團體、家長及其他團體有密切的接觸。我們與多個專業團體有交流,與多個老師團體亦不斷有接觸和會議,這些會議亦相當公開。剛才我亦提到,未必能夠一蹴即就地達到某個特定的解決方案,但都朝覑共同的目標,就有關的需要、資源等其他方面作出一個安排,我覺得這安排最切合現在的情況。

記者:大部分官校都未有減派的安排,為何不由官校帶領其他學校減派?

教育局局長:至於官校方面,官校所根據的「遊戲規則」都與津貼學校一模一樣,我覺得這個是大前提,個別的津校都有自己的決定,或者分區的決定,官校同樣遇到這個情況。另外一點就是哪些學校可以行「0-0-0」(方案)呢?他們本身都設計了一些大前提的標準,例如去年學校本身派位的部分,是不是自己的聯繫小學已經用盡派位?如果已經用盡了,考慮到家長的合理期望,你都不會希望有減位這個方向。在這個大前提之下,我覺得這是最平衡了。

記者:今日有遊行……你有甚麼看法?

教育局局長:新班子團隊是齊心合力一致做實事,希望為整個香港社會做多些實際的工作,所以在這方面我們是上下齊心一致。
            


2012年12月9日(星期日)
香港時間21時01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492
11#
發表於 12-12-12 17:13 |只看該作者
中一學額減派 供求不均礙成效

http://paper.wenweipo.com/2012/12/12/ED1212120008.htm


——南區西貢「減過龍」 四區殺校危機仍存

 為應付明年升中學生大跌逾5,000人,教育局的減少派位人數方案應運而生,近八成中學明年將採「211」,即未來3年每班依次減少2人、1人、1人。不過,本報分析發現,18區學校選擇減派後,學額學生供求並不均勻。其中南區明年升中生較今年增加,卻因減派失去84個學額;西貢亦出現減派「減過龍」的情況,該區明年升中生減少96人,學額卻減少逾百個。但另一方面,觀塘、元朗、油尖旺和葵青區,減派後仍遠未追上人口跌幅,成效有限,區內弱勢學校或仍要面對較大的縮班殺校危機。

 中學學界與教育局早前達成共識,採用「211」或「111」方案處理問題。不過,香港文匯報據早前發放各區官津校自行收生資料,及教育局小學生人數數據推算分析,各區減派情況並不均勻,有關成效落差亦大。

南區增39生 竟減84學額0

 全港18區中,17區明年升中人數下跌約100人至500人不等,唯獨南區微增39人;該區學生人數增加,但區內學校全部採取「211」方案,使明年升中學額減少了84個;西貢區則出現減派「減過龍」的情況,該區明年升中生只下跌96人,卻減了114個學額。

 另一方面,部分地區減派幅度亦遠追不上學生人數跌幅,其中觀塘、元朗、油尖旺和葵青4區,學生減少的人數,較減派學額差額分別有363、325、277和216個,即4區在減派後,共仍要面對減少1,181人的衝擊,若以34人一班計,4區或仍要縮減35班,區內弱勢學校或仍要因收生不足而出現縮班殺校危機。至於被視為收生不足「重災區」的沙田,在減派後情況較為理想,區內升中生下跌280人,但已減派240個學額,幾乎能完全抵銷。

 津中議會主席林日豐表示,按南區和西貢升中生往年慣性,不少人會流向直資、國際或鄰區學校,所以因此即使兩區參與減派,學額供應問題不大。他又表示,以往部分地區因為學生多於學額,所以會依賴鄰區學校「借位」,「拉勻」學額及學生供求,但明年屬升中人口下跌的「大浪」,約有14區在減派後,學生仍遠比學額少,部分學校仍要面臨收生不足,或只能以縮班解決。

未採「321」 元朗家長失望

 減派後多區仍剩餘不少學額,元朗是其中之一,該區家長教師會聯會會長何瑞眉指,憂慮弱勢校或因收生不足而「被殺」,至2016年升中人口回升,卻會面對學額不足問題。她期望當局調節資源,實施小班,保留弱勢學校。她又指,該區家長會與校長會曾達成共識採「321」減班,但當局未有採納,對此感失望,亦批評局方欠商量餘地。

放大圖片



資料來源:教育局立法會財委會文件、2013年度《申請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手冊(補充資料)》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