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學雜談 和妻兒相處的高級心法:律己以嚴,律人以寬 ...
發新帖回覆
查看: 321|回覆: 5
go

和妻兒相處的高級心法:律己以嚴,律人以寬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12129
1#
發表於 3 天前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25-9-7 21:09 編輯

這題目源自回答Googlehill兄的詢問,為了不喧賓奪主,我另開此題詳細討論。

我首先會解釋一下為甚麼我太太四十年來都是死心塌地地跟著我?為甚麼女兒從少就對我言聽計從?為甚麼太太跟了我後比從前要勤力一點?為甚麼女兒少時候較懶,越大就越勤力?

和大家分享一則故事:

和太太結婚後,很自然地太太負責弄飯。其實她弄的飯真的不甚了了,但她堅持著「我已經如此辛苦地弄飯,就算不十分好吃,也不得批評。」的原則。

另一方面,教女是我的責任。太太經常稱贊我教女教得非常努力,但她是不是堅守「我已經如此辛苦地教女,就算成績不十分好,也不得批評」的原則呢?從以下一事可見一斑:

我女兒當年就讀一間普通的band 1尾中文中學,高中時是讀文科班,幸運地是全班學術水平公認第一的學生,所以經常在班中是考第一的。但中五中期試時因為交上了很大惡運,大熱倒灶,只考第二。太太知道成績後,馬上向我發怒,問責,甚麼「我已經如此辛苦地教女,就算成績不十分好,也不得批評」的原則都拋諸腦後了。雙重標準得可以!

在家中,無論太太好,女兒好,都知道一個事實:我對家庭的獻貢最大,所以得到尊重。而且不單是尊重,而是令家人更加願意為家庭盡一分力。例如我太太,她見到我那麼的努力,她也願意在她的能力範圍多出一分力,令家庭融洽。我很多事情做到加零一,沒有辦法令太太像我那麼勤力,但某程度上調動了她的積極性,算是雙贏局面。

….要去弄飯了,待續
   0    0    0    0

Rank: 7Rank: 7Rank: 7


12129
2#
發表於 3 天前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25-9-7 21:40 編輯

對太太的要求

我的性格比太太勤力,而且可以接受高一些的壓力,但太太不能。所以我雖然對自己要求很高,但不會對太太有高的要求,做一個普普通通的C9就可以了。於是,她和我的相處沒有甚麼壓力,所以和我相處融洽。但相反地,如果我要求她做到好像我那樣努力,可能老早就離婚了。

舉個例子,太太弄飯弄了幾十年也弄不好。最後我發現,如果要在家吃美味的飯菜,我自己下廚吧!

.....待續

點評

BB-Tiger    發表於 昨天 18:53

Rank: 7Rank: 7Rank: 7


12129
3#
發表於 3 天前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25-9-7 23:26 編輯

家長常犯的錯誤:對子女要求過高而不自知

早二十幾年前,新城電台有個親子輔導節目叫做「爸爸媽媽坐下來」,是一個節目,有一個心理學家,加上岑建勳及劉天蘭,接受聽眾來電詢問教仔問題。

絕大部分家長都說他們的子女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希望專家提供方法把孩子缺點改好。但其實相當部分家長口中所謂的「缺點」,主持人都認為不是缺點,只是家長們要求一個超級小孩而已。

我自己身邊的朋友亦如是,很多都是有一個正常合理的孩子,但硬要說孩子們有這樣那樣的缺點,類似Googlehill兄所說的:
1.打機上癮,2. 懶惰成性 ,3. 毫無責任感,4沒時間觀念。

見得太多這樣的個案,知道十個家長有九個都對子女要求過高,所以Googlehill兄不要見怪,我假定你是90%正常的家長,明明自己有個正常合理的孩子,卻誤以為缺點多多。

我自己的女兒:少時候被親友認為是個很差勁的孩子

記得女兒十歲前從來未被任何親友讚賞過諸如聰明呀,醒目呀,叻呀等讚美詞。總之,在正常人心目中,我的女兒是個很難成器的孩子,大概去到「執到都要喊三聲」那種地步。但我很明白,女兒只是一個普通的小孩,人家有的缺點,她亦有而已。她成不成材,視乎怎樣培養。

我強調,我女兒並不是天生的人材,而是一個普通孩子,而普通孩子九成機會被認為是差勁的孩子,而需要特別訓練,不能讓她輕輕鬆鬆地過日子。但我卻選擇一條特別的路:要她輕輕鬆鬆地學習,但如果她想要讀大學,我會盡全力令她在不用努力下一take過進入八大。

大家可以想像,如你們有個這樣的爸爸,是否會很聽他的話呢?

…..待續

Rank: 5Rank: 5


2566
4#
發表於 昨天 18:56 |只看該作者
eviepa 發表於 25-9-7 23:17
家長常犯的錯誤:對子女要求過高而不自知

早二十幾年前,新城電台有個親子輔導節目叫做「爸爸媽媽坐下來」 ...
擔櫈仔待更,正如當年我晚晚係網上等忘語更新凡人

Rank: 3Rank: 3


391
5#
發表於 5 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eviepa 發表於 25-9-7 18:57
這題目源自回答Googlehill兄的詢問,為了不喧賓奪主,我另開此題詳細討論。

我首先會解釋一下為甚麼我太太 ...

感謝eviepa前輩!每次睇你的故事,好有畫面感,心靈有收獲.
但有時候 心態或對兒女的講話習慣,好難馬上改,去做到 知行合一。 尤其作為平凡兒女的家長,各種對比之間產生好多焦慮,而我又係比較心急,
只要係人一般都貪圖自我的效率優先(動物天性),所以都係,有時對仔囡當project 來做,直接落order,review 結果。落入挑剔他人,自己輕鬆的選擇,但這種管理係失敗既。

另外,大囡相比二囡同三仔,可能係我自私小小,常常希望「長姐為母/長兄為父」的思想係佢身上繼承。因我個人都係家長排長兄,之前弟弟讀大學/買樓我都有份幫過供。所以,時不時隔輩暗中心裡自我比較一下就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挫敗感。
另外,同輩比較就更加焦慮,同事仔囡都係四大甚至以上。而佢妹妹同佢比較,妹妹又肯做家務,又主動學嘢,所以就睇佢青春叛逆期,越睇越不順眼。經常問大囡以後想做什麼,答案聽到嘔血,「大個不想做嘢,就係想訓覺打機,妹妹弟弟養我就好了」,可能真係青春期叛逆吧。

學習學問真係一輩子,細時學考試做題,學打波,大咗學做員工,team leader,結咗婚學做老公,有仔囡要學做家長。但現在已經著手練習這個育兒skills ,希望以後帶孫還可以發揮余熱點著生命蠟燭。

Rank: 3Rank: 3


391
6#
發表於 5 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其實家庭相處有時候真係應了一句,無法改變他人時,先改變自己.無法改變世界時,自己需要適應世界。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 回覆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