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882 小時
- 最後登錄
- 14-6-2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6332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6-11-24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4873
- 主題
- 4
- 精華
- 0
- 積分
- 11205
- UID
- 113384
  
|
chowkarman 發表於 13-11-13 12:34 
曾經聽補習社講, 將軍澳小學學生如選跨區中學會跌半個 banding, 即本是 band 1 頭變尾, 如本是 band 1 尾則 ... 升跌band會視乎每一間學校,亦視乎每一間學校裡的每一個學生,不可一概而論。
要睇將軍澳區內的學生的整體能力,不如先瞭解下每年區內的派位情況。區內有四間band 1英中,提供500多band 1學位,但每年將軍澳有約1000名band 1組別的同學,那麼這突了出來的數目達到四百多的同學怎麼辦,他們何去何從?
當然一就是全數四百多同學跨往外區而又成功被取錄。如果真能夠全數能跨往外區,這不就可以證明這些同學的競爭能力不差吧。我相信大家都知要在自行能成功獲得一席並不是易事。
好了,若不是全數四百多能跨區的話,因有可能這四百多人之中,有部份是派位時抽不到好號碼或選校策略錯誤而跌落band 2。咁不如又睇睇區內的band 2中中,能開辦全英文班的只有王華湘和慕德,這顯示這兩所中學有能力收取到全港頭40%以內成績的同學,每班達到85%或以上,而王有三班,慕有兩班,總數是五班,即是160個同學。這160個同學之中,要找出有幾多是band 1,幾多是band 2是難的。不過我們可以試從區內選校的情況來分析。區內一般band 1生在自行時,要選王或慕的我相信不多甚至沒有。到統一派位時,我諗十居其九都是以王作第一間band 2中中作保險,選慕的可算是聊聊可數,應該未構成影響。所以這160個同學之中,只會王是有較大機會收到以王作保險的band 1生,即是全數3班的96個學生。
若果這四百個不知去向的同學之中,找出了原來最多只有96個同學會走進王華湘的懷抱的話,即是仍有300多同學能在自行時已能跨區成功了。這三百多同學的成功亦反映區內有某些學校、某些同學是有能力跟其他區去比較,一點也不輸蝕啊!
個別學校和同學有能力往外闖蕩,卻不代表整個將軍澳區的同學都有升band的能力。若你是區內強校裡中的弱學生仍有機會跌band,若果你的學校只是區內屬於弱校的一群,那麼就會更大機會跌band了(其實每一個區都有升跌band這種情況發生,區份強如九龍城區的小學都有分強校和弱校的),轉區前一定要諗清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