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8-22
- 國民生產力
- 3612
- 附加生產力
- 46019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797
- 主題
- 12604
- 精華
- 0
- 積分
- 77428
- UID
- 168291
   
|
新學年升英中變容易
http://www.hkdailynews.com.hk/news.php?id=286040
新學年適齡中一學生人口勁減5,200人,教育局動員全港官津中學實施「211」及「111」減派方案,估算統一派位階段的英中學額較去年減少近700個。新學年升英中的機會較以往容易,全港平均仍是5個學生爭一個英中學額,但不少地區包括中西區、九龍城區,競爭比例減低。
港島英中僅減41學額
根據《中學一覽表》數據顯示,港島區4區小六生減少744人,但因有多所傳統英中未有參加減派,英中學額僅微減41個,平均每3.8人爭一位,入讀機會較九龍及新界區為高。以名校林立的中西區為例,今年有約640個學額,供約1,600名當區學生競爭,每2.6名學生,就有一人可升英中,較去年3人才有一人,競爭比率放緩。
而九龍城區是全港最多供應英中學額的地區,有近1,200個英中名額,平均3.5人爭一個位,比率較去年的3.8人為低,今年小六生入讀英文班機會增加。不過,黃大仙區競爭比率上升,全因5所全開英文班的中學均選擇「211」減派方案。
葵青區減派學額最多
至於新界區,葵青區內9所英中全部參加每班減派兩人,令區內減派135個英中學額,屬各區之冠,令學額供應減至644個,平均4.3人爭一席;沙田區新學年大部份學校均減派兩人,但未受減派影響,提供980個學額。元朗區5,000人爭434個學額;荃灣區有2,300人爭256個學額。
在收生不足重災區的屯門區,雖然今年荃灣區不再向屯門區借位,元朗區僅借39個統一派位學額,令該區存在學額過剩隱憂,但區內英中學額仍是7人爭一席。而全港競爭最激烈的地區,莫過於只得一間英中的離島區,23個英中學額,近1,200名小六學生,平均每46人爭一席,但已比去年的56人爭一席稍為緩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