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陰質教育!又要分小朋友Banding,又要玩寒戰! ...
樓主: zicy
go

陰質教育!又要分小朋友Banding,又要玩寒戰!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4632
21#
發表於 13-4-26 23:23 |只看該作者

引用:甘其實如果唔用現行方法,可有其他良策做到

原帖由 cc_2012 於 13-04-26 發表
甘其實如果唔用現行方法,可有其他良策做到無人怨呢??

差1分落了B2,係現實,因為點都要或分D學生,只係條線係 ...
當然如Ohnono講,任何方法都有利有弊,有人埋怨。現在分自行,甲部和乙部都有其好處,起碼是阿Q地步向那烏托邦的理想,但以下幾個小改進應是利多弊少(相對現行方法而言):

1,在最後呈分試後和大抽奬選校前公佈自行收生結果,學生Banding和隨機編號。

2,編號小和大各有優先選校機會,如細No在甲—甲三乙二乙四等先選,大No則在甲二乙一乙三等先選。

所有自行失敗的學生,都知道自己Banding和隨機編號和在相對地公平地選校,各安天命!

當然仍有幸有不幸,亦定必有人埋怨。



Rank: 5Rank: 5


4275
22#
發表於 13-4-26 23:39 |只看該作者
我們無咩可以做, 唯一可做就是教好自己的小朋友
多多努力多多加油

點評

Sasaalan    發表於 13-4-27 11:50
[URL=http://www.upload-image.org][IMG]http://www.upload-image.org/img/b7b0b24b3c414187393fd33c9fbeab15/new33.gif[/IMG][/URL]

Rank: 7Rank: 7Rank: 7


11205
23#
發表於 13-4-26 23:53 |只看該作者
Band5 發表於 13-4-26 23:23
當然如Ohnono講,任何方法都有利有弊,有人埋怨。現在分自行,甲部和乙部都有其好處,起碼是阿Q地步向那烏 ...
我有時咁諗,淨係知多樣隨機號碼都幾刺激。抽先當然開心,抽後果d唔知點諗,好野實比人揀晒啦!
:verycold: :verycold: :verycold:

Rank: 5Rank: 5


4632
24#
發表於 13-4-27 01:10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Band5+發表於+13-4-26+23:23+當然如O

本帖最後由 Band5 於 13-4-27 01:39 編輯
原帖由 ohnono 於 13-04-26 發表
我有時咁諗,淨係知多樣隨機號碼都幾刺激。抽先當然開心,抽後果d唔知點諗,好野實比人揀晒啦! ...

其實同抽居屋差不多,全睇號碼靚唔靚!

為了公平一點,有我上面第二項提議,每人一次先抽,如果第一願排後,第二願就排前,甲一抽先,乙一就抽後,相對機會接近D。

當然若攞到最細號碼,全港學校任你揀,最大則乙部本區贏晒!



Rank: 5Rank: 5


2028
25#
發表於 13-4-27 01:10 |只看該作者
"教局一路以來所擔優的驚同學被取錄後提早公佈會引發同學放軟手腳的說法。"

呢個解釋真係好多餘,學生放唔放軟手腳使佢地擔心?? 學生(家長)因為敢而有壓力佢地又唔擔心??

Rank: 5Rank: 5


4632
26#
發表於 13-4-27 01:31 |只看該作者
kcbeauty 發表於 13-4-27 01:10
"教局一路以來所擔優的驚同學被取錄後提早公佈會引發同學放軟手腳的說法。"

呢個解釋真係好多餘,學生放唔 ...
如果在最後呈分試後和大抽奬選校前公佈,唔擔心放軟手腳la

點評

黃金屋  我都係咁話!  發表於 13-4-27 01:37

Rank: 4


707
27#
發表於 13-4-27 08:35 |只看該作者
kcbeauty 發表於 13-4-27 01:10
"教局一路以來所擔優的驚同學被取錄後提早公佈會引發同學放軟手腳的說法。"

呢個解釋真係好多餘,學生放唔 ...
放軟手腳呢個解釋教育局真係多鬼餘,咁我小朋友已被直資中學取錄了,唔駛擔心大抽獎,唔通就唔比心機考呈分試了嗎? 咪一樣全力以赴,我諗冇一個父母會教子女,有後盾便不用繼續努力。

點評

kcbeauty  Agree!  發表於 13-4-27 10:07

Rank: 5Rank: 5


1926
28#
發表於 13-4-27 09:29 |只看該作者
取消現有制度?有番升中試?咁咪又好似中六升大學咁?一個試定生死?跟住家長又發狂去谷仔女?遵理開班。。沒完沒了!咁。。甚麼是教育?甚麼是知識?伐知識和教育只為了應付考試?

Rank: 5Rank: 5


1007
29#
發表於 13-4-27 09:44 |只看該作者
其實只要大抽獎前,把自行結果告知便可.
家長同學生都唔洗咁大壓力.

Rank: 5Rank: 5


1007
30#
發表於 13-4-27 09:48 |只看該作者
取消升中試,話唔想學校狂操學生.
咁TSA 同PS1,學校咪一樣操到學生

點評

kcbeauty    發表於 13-4-27 10:14

Rank: 5Rank: 5


1007
31#
發表於 13-4-27 10:22 |只看該作者
bb_2001 發表於 13-4-27 09:29
取消現有制度?有番升中試?咁咪又好似中六升大學咁?一個試定生死?跟住家長又發狂去谷仔女?遵理開班。。 ...

咁!起碼知道"死因",死得咁心(因為死係自己手上)
難道現在可以住hea住讀 ,冇谷囝囡, 其實咪又係
"換湯不換藥".

Rank: 4


553
32#
發表於 13-4-27 11:33 |只看該作者

引用:非常同意,攪埋TSA试和三次呈分试,但小朋

原帖由 fatboyL2 於 13-04-26 發表
非常同意,攪埋TSA试和三次呈分试,但小朋友付出努力得不到正面线性回報,不是成绩好就可依自已喜好選未來 ...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9241
33#
發表於 13-4-27 12:16 |只看該作者
以前跟其他家長講開升中試,意見都頗分歧,怕煩的家長及小朋友較有實力者多數贊成,大部份中間者就會以一試定生死,多元智能,兄弟姊妹,其他因素等等作理由,所以這大多數做就今日的局面。太差者或冇乜所謂的家長,就唔想玩現在的逰戲。

撇除孩子實力,升中試以有能者居之,亦較公平,大幅減少無謂的壓力,例如多體多藝,字典厚的證書及履歷,面試操練及所謂的貧窮的因素,我覺得那些比拼比升中試更不健康!

再看遠一點,廢除會考及高考,只剩單一公開試,問題會不斷浮現,學生能力不足更要讀多些,能力沒有太大提升,只有不切實際的大學夢,加上一生債。為何不走其他路,可能慢些,但都有出路。

現今制度之下,男孩子更慘,家長自己執生吧!

見到大家的無奈,比我六年前更甚,心中的氣所以寫了以上的看法,唯一慶幸自己再過三個月就甩難!

祝願大家的孩子在7月份入到心儀中學!

點評

ymama  "現今制度之下,男孩子更慘"
實在太同意  發表於 13-5-2 08:02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4


561
34#
發表於 13-4-27 17:59 |只看該作者
回復 ohnono 的帖子

十分有共鳴

Rank: 4


746
35#
發表於 13-4-27 21:14 |只看該作者
難為正邪定分界,何況係甘激烈競爭下分高低?

肯定嘅係冇任何方式令百分百完美,甘一定有得益者和受害者,
只是你是何方罷了。

Rank: 1


29
36#
發表於 13-4-29 09:51 |只看該作者
mds 發表於 13-4-26 17:18
最離譜係自行中學可以知道學生全港次第,反而學生自己冇權知,not even 校內名次,級次,乜私隱條例唔係自 ...

是!
竟然學生無權知但大家要佢地努力喎

考完334,都要比我知有冇5**定肥左得!!!!!!政府真奇怪!


Rank: 5Rank: 5


1130
37#
發表於 13-4-29 19:00 |只看該作者
回復 zicy 的帖子

呢個政府奇怪嘅嘢多到可以出書,D高官在任何時間地點都係最大嘅得益者。

Rank: 6Rank: 6


9147
38#
發表於 13-4-29 21:14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3-4-27 12:16
.....唯一慶幸自己再過三個月就甩難!
你囝囝已甩難,我囝囝仍在苦難中.....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9241
39#
發表於 13-4-29 21:39 |只看該作者
oscarmama 發表於 13-4-29 21:14
你囝囝已甩難,我囝囝仍在苦難中.....
A few more years to go......
Add oil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