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83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5-3
- 國民生產力
- 1976
- 附加生產力
- 2586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6-9-23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501
- 主題
- 27
- 精華
- 0
- 積分
- 5063
- UID
- 102248
 
|
(星島日報報道)新界西(包括離島區)有不少中學選用「二一一」減派方案,令區內全開英文班中學的中一自行分配學額減少五十三個,當中以幾近全區選擇「二一一」方案的葵青及屯門區情況最嚴峻,英中自行分配學額各減少十八個。另外,本報問卷調查發現,去年新界西不少部分英文班中學約十人競爭一個學額,相信隨英中自行分配學額減少,部分英文班中學的競爭或更激烈。
屬新界西的元朗、屯門、葵青、荃灣及離島區,共有一百二十二所官津中學及兩所直資中學參與「中一自行分配學位」。在四十六所回覆本報問卷的學校中,三十八所中學選擇「二一一」減派方案﹔根據教育局補充資料,四區部分全開英文班的官立中學選擇不減派,包括荃灣官立中學,以及元朗區的趙聿修紀念中學和新界鄉議局元朗區中學,三校均維持四十三個自行分配學額(附表刊F3版)。
本報按當局補充資料計算,除沒有全開英文班中學的離島區,其餘四區全開英文班中學的自行分配學額共減少五十三個,至逾一千二百個,其中以幾近全區選擇「二一一」減派方案的葵青及屯門區減幅最大,各減少十八個英中自行分配學額,至近三百七十個;其次是減少十四個自行分配學額的元朗區,而荃灣區影響不大,英中自行分配學額僅減少三個。
葵青及屯門區是新界西最多全開英文班中學的地區,各有九所,一直深受家長歡迎,然而,這些學校大多在早年由五班減至四班後,自行分配學額再較去年減少兩個,至四十一個,包括每年有數百人報讀的葵青區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及屯門區仁愛堂田家炳中學。
此外,根據本報問卷結果顯示,去年新界西部分全開英文班的中學,平均逾十人爭一個學額。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去年接獲五百四十九人報讀,平均近十三人競爭一個學額;元朗區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近十一人爭一個學額。預料受減派影響,傳統英中競爭或更激烈。
傳統英中競爭加劇,或令同時開設英文班及中文班的「一校兩制」地區名校更受家長追捧,以荃灣區的廖寶珊紀念書院為例,初中開設部分英文班,教授歷史及地理等術科,去年接獲六百六十九人報讀,近十六人爭一個學額;元朗區中華基督教會基朗中學平均十一人爭一個學額。相信部分心儀英文班的家長,今年或轉移目標,為子女報讀部分英文班中學,或令競爭情況較往年激烈。
收生準則方面,全開英文班中學普遍重學業成績,問卷結果顯示,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元朗信義中學及葵青區的保祿六世書院,均表明學業成績佔五成分數:部分科目以英語教授的博愛醫院鄧佩瓊紀念中學更表明,學業成績佔七成分數,面試及其他表現僅佔三成,意味學生的成績中上,才有較高機會入讀。
至於面試,葵青區的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的面試佔六成四分數,較其他學校高,面試除一般對答,還考核數學解難,以及英語小組討論。英語圖片題亦屬地區名校的熱門面試內容,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及屯門天主教中學均考核學生能否以英語描述特定圖片內容,了解學生的創意及語文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