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8-22
- 國民生產力
- 3612
- 附加生產力
- 46019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797
- 主題
- 12604
- 精華
- 0
- 積分
- 77428
- UID
- 168291
   
|
教育局局長與傳媒談話內容
************
以下是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今日(三月二十五日)在出席「點亮明日之星」儀式後與傳媒的談話內容:
教育局局長:我了解大家很想知道中一人口下調,學界如何處理的情況。升中人口下調這現象,我們在過往數年都有留意到,所以在整個過程中,我們了解到,特別我在二○一二年十一月,經過與學界多方討論,我們了解到二○一三年升中人口大約短缺5 000人、二○一四年大約是3 000人、往後一年大約2 000人,這是我們預計之內。所以在二○一二年十一月,經過多輪與學界商討後,我們整體作出一個三年計劃,這便是大家熟悉的「2-1-1」安排,主線是「2-1-1」,即是每一年,由一三年開始,學校每班減收兩個、一個、一個,作為一個主體措施,這是整個數年的計劃。
回看過程,如以二○一三年388所學校在這一年所擔心可能會縮班的情況,初時預計有一百班,由於大家整體合作,學校與學校之間和教育局的密切聯繫,亦考慮到家長和學生的選校權利得到充分協調,只有12所學校有縮班的情況。整體來說,這比我們預料中更加好。要強調人口短暫下調,我們了解到,因為未來數年後,人口不但回升至二○一二/一三年的水平,更會超過。如我用幾個數字,之前大約是64 000,接數年後53 000、54 000,接數年回升至69 000,所以一個重要認知是,這是一個過渡的困難時期,所以我們要用過渡困難的措施處理。
了解到學界亦擔心有所謂「殺校」、所謂老師被裁員兩個重要擔心,所以在二○一二年十一月時,我們亦很勇敢地、全面地作出「三保」計劃,因為剛才大家看到人口下調後上升,所以我們第一個大前提是「保實力」,要維持有關學校的實力。第二,了解到老師可能會擔心工作的保障,所以我們有「保老師」三年政策,不會因為縮班情況,多餘出來的老師失去工作,所以我們保留他們三年。在這過程中,希望老師以往工作量比較多、缺乏進修時間或個別科目如職業生涯輔導等,可以在這階段重新調配時間處理。
另外一點重要的是,亦考慮到會否「殺校」,我們真的很清楚講明,在這段時間內我們沒有「殺校」政策,只有「保實力」的目標,亦了解到在這情況下,過往34人一班中一,由於「2-1-1」,所以第一年變成32,一直下去以「1-1」處理。此外,我們把開班額數目下調,若個別學校有26人便可以開兩班,換言之,一班的最低人數可以只是13人便可開一班。這不是一個政策,這主要是一個應對措施,就是希望減少學校擔心「殺校」或班數大小的影響,我特別強調這是我們的一個措施。
分區內因為學位的安排和家長及同學的選擇,所以個別區域可能受到的衝擊不同,正如我所說,在整個協調之中,除了學校我們要很關注,因為是我們最佳的夥伴、最密切的夥伴,我們也要考慮到家長,因為家長都希望有相當的自由度去選擇學校,如果學校的學位太過由中央支配的話,家長會擔心不能有足夠的選擇讓自己選學校。所以整個配對的時候,如果個別區域有問題,我們區內的同事會與有關區內的學校密切聯繫,而特別即使於年中學生或家長選學校後,接開學前的數個月,學生的流動都有相當水平,所以我們知道這個比較流動的過程,我們需要緊密合作去處理,應對個別區可能會遇到突發的挑戰。
記者:中學校長會表示希望在七個剩餘學額的重災區加強減派力度,再額外減派一至三名(學生),當局會否考慮採納?
教育局局長:我們了解有關要求。有幾個考慮點,譬如各區的家長如何看個別的(學)位數(目),個別的學校,特別是心儀學校的學位減少了,他們是怎樣考慮,我們都需要了解到。幾年前也有類似的情況,所以我們真的要小心(顧及)家長的選擇,我們要和區內的學校研究。第二部分,學生選校和家長幫學生選校,這是個「活」的過程,所以我希望在這方面盡量和學校在區內作出協調。正如屯門區指出,「君子協定」在去年處理得很好,收到效益,我們希望繼續朝這個方向走。
記者:如果談得出成果的話,是否有可能實施?
教育局局長:剛才我提到,我們盡量希望整個過程來得平衡、和諧。如果真的要在任何個別區做的情況,一定要考慮家長方面的反應和要求,我們在考慮任何其他新的建議前,都要從這個出發點。
(請同時參閱談話內容的英文部分。)
完
2014年3月25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9時13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