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9-12
- 國民生產力
- 3634
- 附加生產力
- 46057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808
- 主題
- 12607
- 精華
- 0
- 積分
- 77499
- UID
- 168291
   
|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8-11-8 10:58 編輯

聖若瑟書院校長程景坡表示,新校舍入伙後,有助創造全人發展學習環境。
(星島日報報道)獲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的前聖保羅男女(堅尼地道)小學校舍,兩年前被批予毗鄰的名校聖若瑟書院作校舍擴充,終在今個學年正式啟用,主要用作中四和中六級的教學樓。校長程景坡表示,新校舍入伙後,學校總面積增加,可重新規劃舊校舍用途,包括在本學年增設STEAM實驗室、多用途室、健身室、擴建視藝室等,發掘學生不同潛能,創造全人發展的學習環境。
中西區傳統名校聖若瑟書院,在現址堅尼地道七號辦學已有逾百年歷史,校內的北座(高錕教學樓)及西座(教堂樓),均獲列為法定古迹。兩年多前,該校成功申請在一條馬路之隔、獲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的堅尼地道二十六號校舍,作校舍擴充,使聖若瑟書院的總面積增加之餘,校園環境亦再添歷史感。
新校舍樓高三層,有十一個課室,兩個選修科課室,現時主要用作中四和中六的課室,另設音樂禮堂、會議室及教員室,還有個小操場,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校長程景坡表示,原來的校舍向來不敷應用,加上該校當時希望在高年級的四科核心科目,即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及通識教育,推行小班教學,由五班分成六班上課,所以當得知近在咫尺的空置校舍可供申請時,即向教育局申請,最終成功獲批。而高中的小班教學亦於去年先在中四推行,今年推展至中五,來年三級高中都可享小班教學。
揀選中四和中六學生在新校舍上課,原來亦經詳細考慮。「本來中一至中四生在同一個校舍,中五和中六生在新校舍,說出來似較順理成章。然而,在中五生中,有很多是學生會和學會幹事,他們需要常跟低年級學生接觸,在同一個校舍會較方便。」程景坡又說,原有校舍的實驗室設備始終較完善,中五生用實驗室機會較多,這也是不調遷他們的原因。
新校舍入伙後,舊校舍空間增加,可重新規劃,現時已申請改建部分課室,包括增設STEAM(科學、科技、機械、藝術及數學)實驗室、兩個多用途室、健身室,以及擴建視藝室等,預計在今個學年完成工程。程景坡表示,舊視藝室沒有窗,欠缺天然光線,並非做藝術的理想場地,所以決定搬房,並一併增加視藝室面積;至於原來的視藝室,則會和另一課室打通,改建成為健身室。「學校有很多運動員,老師也可以多做運動,如果有個寬敞的健身室,就較方便。」
完成擴建校舍工程後,聖若瑟書院亦有最新的三年學校發展計畫,主要圍繞三個範疇,首先是在傳統學術和課外活動以外,發掘學生不同潛能。程景坡解釋,該校學生的體育表現向來出色,但有些項目較少接觸,如射箭、保齡球等,認為可增加學生接觸不同項目的機會;校方也希望推行全級性質的社會服務計畫,讓每位學生都有機會為社會出力,或參加新的制服團體等。
此外,聖若瑟書院重視老師專業發展,期望他們有創新想法,重視他們精神健康,鼓勵他們終身學習,多與基督學校修士會(又名:喇沙修士會)學校老師作交流等。程景坡表示,基督學校修士會轄下五所中學,包括聖若瑟書院、喇沙書院、陳瑞祺(喇沙)書院、張振興伉儷書院和新界喇沙中學,在本月中旬會有中文科研討會,五校老師有機會互相觀摩和交流。
最後,校方也希望創造全人發展的學習環境。「因學校多了地方,可以有STEAM實驗室,擴大視藝室,有健身室等,這些都是硬件的配合;但在學校課程內,也希望加入STEAM元素,例如鼓勵老師多參與研討會,並非只靠硬件。」另外,程景坡也希望學生在自主學習發展方面,可做得更完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