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262 小時
- 最後登錄
- 18-5-31
- 國民生產力
- 24
- 附加生產力
- 2118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3-11-10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276
- 主題
- 36
- 精華
- 0
- 積分
- 4418
- UID
- 16008
 
|
又作另一推算, 如殺校不縮班或推行小班的話. 由 09 至續後7學年, 7年少了學生 2.1 萬, 即 28% 之數. 以香港本地中學約 4 百間學校計算, 即至2016年要殺校 112 間, 期間會有約 37 間 band 1 校降為 band 2, 74間 band 2 校降為 band 3. 以現時每 banding 約 133 校為計 (EMI 約為 100 間). 即將來 band 1 約有 37/133 降為 band 2, 有 74/133 band 2 校降為 band 3.
今年有不少因微調下努力耕耘收足 band 1 生的中中, 可轉英中以英語教學, 因殺校 band 1 校供過於求, 可能努力化為流水, 又打成 band 2 中中.
幾年前小兒升中觀校時曾問過一間英中老師, 改 334 後學校夠班房否? 老師答不足夠, 將來才作打萛. 又參觀過一間英中課室, 可能每班 四十二三人, 最後拍牆一列為一字長蛇陣, 即每位學生左右都相連. 2016年殺校下我們會有過百間空置校舍, 不知如何處置.
如取殺校, 只有頭幾十間名校得益, 大部分學校和學生受損. 但名校也會受損, 統一派位會有更多錯配. 芬蘭教育成功, 重點是減少學習差異, 使每一學生維持信心和學習動力. 香港教育花費大, 效應不彰, 就因政策往往有利精英, 越富越有, 越貧越貧, 差距拉遠, 大部分學生被打擊學習信心動力.
[ 本帖最後由 囝囝爸 於 10-11-17 02:15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