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想將來入大學神科的揀中學策略
樓主: workingmom
go

想將來入大學神科的揀中學策略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13253
301#
發表於 18-11-9 14:06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8-11-9 14:00
我的年代,成绩好才选工程,跟当年工业及经济蓬勃发展有关系!
Computer Eng 3 A1,最差嗰個4分。

Rank: 8Rank: 8


15161
302#
發表於 18-11-9 14:09 |只看該作者
kls12 發表於 18-11-9 13:42
現在說在那裏讀大學,讀那間大學,同在那裡發展是兩回事。是否任何一間美、英大學讀電腦,都好過在香港?
...
通常答案有“任何”,“所有”都不会是正确答案。。。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428
303#
發表於 18-11-9 14:1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8-11-9 14:15 編輯
ABC-DAD 發表於 18-11-9 13:34
連樓主自己都無講『揀中學策略』。。嘅?

我多咀提下啫。

唯有在此越俎代庖  


IB - 主要係香港嘅大部分國際學校,私立中學,直資中學(部份)

A Level - 主要係英國中學,國際學校(部份),直資中學(部份)

美國考試  -  主要係美國中學,美國學制國際學校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9165
304#
發表於 18-11-9 14:32 |只看該作者
akys 發表於 18-11-9 14:06
Computer Eng 3 A1,最差嗰個4分。

冇辦法,現在最有錢途的是醫科,廢除保護主義,如果引人更多非本地畢業醫生,或是醫生人工降低,選科會平均些。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56
305#
發表於 18-11-9 14:42 |只看該作者
咁多年來建築、工程、機電、法律、電腦、商管,酒店管理、會計、精算、教師、社工、醫護等學科,家長取向主流都係同社會發展同步,好正常。

不少行業收入都幾可觀,只係專注學歷嘅家長無留意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88885
306#
發表於 18-11-9 14:55 |只看該作者
akys 發表於 18-11-9 14:03
平心而論,樓主嘅題目明確寫明『神科』可以嘅選擇,我唔覺得有誤導或嘩眾取寵。呢篇文章唔係俾一般人看,是 ...
唏~禁咪-样禁多叻叻“-分都唔会少”既DSE学生入神科……根本点都影响唔到真材实料既叻仔叻女。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56
307#
發表於 18-11-9 14:56 |只看該作者
elbar 發表於 18-11-9 14:13
唯有在此越俎代庖  
感謝elbar分析精到。

咁係咪有左類似嘅所謂「 選校策略」就將來入到樓主所指嘅大學神科先?
DSE 係咪咁差哩?

人地AL 考得好,係咪又只得香港嘅選擇咁狹窄啫?

同樣DSE 成績出去世界高等學府嘅學生,年年都有喎。

我期待嘅 策略,係咩能力嘅學生選擇那類課程,那種能力嘅培訓會幫到邊個大學科目入學,不一定係一畢業就有前/錢途嗰啲[神科]。

畢竟,學生係獨立個體,唔會個個分左流就上到架格。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88885
308#
發表於 18-11-9 15:10 |只看該作者
jumphigh 發表於 18-11-9 12:14
咁就係唔同時期,有唔同精英出現。
不过,湧去揀醫始終最襟興。
因為人人-定会病会老会死……走唔甩……

Rank: 9Rank: 9Rank: 9


22931
309#
發表於 18-11-9 15:15 |只看該作者
Yanamami 發表於 18-11-9 14:55
唏~禁咪-样禁多叻叻“-分都唔会少”既DSE学生入神科……根本点都影响唔到真材实料既叻仔叻女。 ...

係呀,dgs 今年好似30幾人入医科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56
310#
發表於 18-11-9 15:1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18-11-9 15:34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18-11-9 10:00
我在第一屆 DSE 之後,自己連續搞咗兩年workshop ,每年兩批初中學生(中三中四),合共四批,引導孩子如何 ...

「事實上絕大多數到中三還未知自已想點,升中已經諗咁遠,咁多變數的香港教育制度,我覺得過慮了」

完全同意陳sir 呢個觀點,我自己都係坐上客,再次多謝An 嘅安排,有機會認識到不同學校學制嘅年青人同家長,發現各自都有要 釐清嘅疑問。
發覺要按個別人取向親自籌劃,效果先會好,同善用手上已有資源係好關鍵。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1877
311#
發表於 18-11-9 15:21 |只看該作者
HaYi 發表於 18-11-9 13:41
好遙遠 嘅地方我完全冇認識 是否應該考德國升學嗰條路呢
美國 IT 公司既發展, 其實不少係靠以色列既 IT 人材, 以色列其實可以話係美國 IT 既代工廠

所以係以色列 IT 撈得掂, 再去美國待遇同地位都唔會差

還記得初為父母時,對孩子的期望嗎?我當時只想他/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隨著時光飛逝,人的期望慢慢變了,變得越來越有要求。所以要經常提醒自己:毋忘初心
箴言4:23 -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22:6 -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56
312#
發表於 18-11-9 15:32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8-11-9 14:32
冇辦法,現在最有錢途的是醫科,廢除保護主義,如果引人更多非本地畢業醫生,或是醫生人工降低,選科會平 ...
外地專科醫生,如果無一定吸引嘅packages 會嚟香港嗎?會否公營醫療政策同私人醫療搶人嘅現實係主要考慮之一。
蝗蟲選科嘅策略,係失衡嘅主因吧。

題外話,香港足球當年大量引入外援後,對原本足運嘅發展有咩衝擊呢?大量引入國家省代表來港代表香港出賽,治標不治本哩,如果唔重視本地培訓發展,會有家長畀佢地仔女去做運動員嗎?

Rank: 5Rank: 5


4556
313#
發表於 18-11-9 15:37 |只看該作者
人地正義聯盟,佢两個就政冶聯盟。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56
314#
發表於 18-11-9 15:4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18-11-9 15:59 編輯

有志向去海外升學嘅家庭,不妨就生活文化同社會價值觀去調整下期望,因為唔同成熟同自理能力,對成長期嘅男女,會有唔同嘅衝擊。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9165
315#
發表於 18-11-9 15:45 |只看該作者
ABC-DAD 發表於 18-11-9 15:32
外地專科醫生,如果無一定吸引嘅packages 會嚟香港嗎?會否公營醫療政策同私人醫療搶人嘅現實係主要考慮之 ...

我明你的意思,我遲些有時間才答你。

我指的是either or, 不是兩個條件結合。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56
316#
發表於 18-11-9 16:01 |只看該作者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我同意An 你講嘅都係一個可能嘅趨勢嚟嘅。

Rank: 12Rank: 12Rank: 12


61489
317#
發表於 18-11-9 16:1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時了了 於 18-11-9 23:02 編輯


Rank: 5Rank: 5


3880
318#
發表於 18-11-9 16:31 |只看該作者
workingmom 發表於 18-11-7 08:05
2018 港大醫學院收生:

IB = 47名

點解我計到 10.7 倍?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56
319#
發表於 18-11-9 16:46 |只看該作者
去睇下教育展都好多嘢睇吖。

Rank: 6Rank: 6


5702
320#
發表於 18-11-9 16:56 |只看該作者
hkpapa852 發表於 18-11-9 11:53
多咗人要用IT系統, 唔代表公司願意俾錢去攪好IT系統同做好IT系統既Maintenance.

淨係睇國泰同HSBC Payme ...

可能你是從 in-house 角度去看IT 這行業,讓我說一些software House 的情況吧!
以香港作為基地的軟件公司,我和我們的同行都面對一體化的問題,我們的兢爭對手不止來自香港,也有不同的國家。也並不只是在港銷售,也可賣到世界各地。香港做的軟件,還有一定優勢,賺取不少外匯。
但都面對同一問題,沒有人才。有不少同行都要設立一些印度、越南圑隊,以解決不夠人才。我們也須要轉型,將很多的工序,轉化成非IT人都可勝任的工作。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