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學雜談 當年我如何令女兒學習愉快而有效
發新帖回覆
查看: 581|回覆: 10
go

當年我如何令女兒學習愉快而有效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12251
1#
發表於 4 天前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以下是我當年花了很多時間詳細講述我怎樣培養女兒。今天女兒大學畢業好幾年了,結了婚,有一份相當不錯的職業,和丈夫過著相當滿意的生活。我和太太也功成身退,離開了香港,在一個很喜歡的國家生活。


以下的連結,希望對現在的家長有所啟發:


《一個愉快而有效學習的個案 》
https://www.edu-kingdom.com/foru ... =2701200&extra=

點評

天外之人    發表於 4 天前
   1    0    0    0

Rank: 3Rank: 3


424
2#
發表於 前天 10:23 |只看該作者
好有啟發,但暫時未能有更有效行動造就文字閱讀派的執行,因小朋友太貪睇短視頻,覺得睇文字無視頻有趣。所以我打算以其之矛攻子之盾,看看是否有增加知識的短視頻提高小朋友的學習興趣。再重新變書本閱讀派。

Rank: 3Rank: 3


424
3#
發表於 前天 10:27 |只看該作者
求教閱讀派幾個細節問題,帶2個囡去圖書館,要佢借書,細的4年級,根本不願意借文字書,只喜歡借漫畫,例如老夫子。大的就完全不借。坐圖書館睇玩漫畫就算了。自己心急借借本給兩個囡,完全不合佢地口味,變得更難互相溝通。所以要針對不同小朋友,執行不同的閱讀指導,都係一個很深的功課。

Rank: 4


798
4#
發表於 前天 20:24 |只看該作者
有心的父母

Rank: 5Rank: 5


1992
5#
發表於 昨天 09:10 |只看該作者
回覆 eviepa 的帖子

你每一篇引用之前的文章都很多版頁.
難得是每一個家長會決擇, 會疑問的情況, 你都有想到, 並且分享出來.
好似是一個真人實驗故事一樣, 很寶貴.

很多謝你的分享.

太多文章, 或者對我們這些後來的家長, 就是當行到一步, 上來找下啟發提示, 碰下撞下...
對你來說可能覺得是老生常談, 必然發生的問題, 必然要行的方向...

人生都是這樣....






Rank: 5Rank: 5


1992
6#
發表於 昨天 11:47 |只看該作者
Googlehill 發表於 25-9-21 10:23
好有啟發,但暫時未能有更有效行動造就文字閱讀派的執行,因小朋友太貪睇短視頻,覺得睇文字無視頻有趣。所 ...

這個亦請eviepa 君去評論下我的看法:

1. 我認為能把閱讀由文字轉化為影像故事的過程才有意思.
所以, 閱讀不是讀字, 已是怎樣令小朋友轉化為影像.

例如, 幼小學童看恐龍書, 直接是當恐龍真有其物, 好勁, 逼爆三觀.
"真有其物, 好勁, 逼爆三觀" 就是興趣延伸, 是幻想空間, 是閱讀的樂趣.

2. 短視頻不能對小朋友引入聯想的空間, 反而是剎掉聯想力.
你想用知識的短視頻去吸引小朋友閱讀, 更是錯方向.  
因為學習歸學習, 而不是走向興趣.

除非, 當小朋友已經對短視頻內容有興趣, 例如跳舞, 武術, 打機, 歷史....
但是, 短視頻又不及長半小時以上的視頻劇集或特輯來的全面.

3. 恕我經驗所談, eviepa 君請指正:

小學生閱讀純閱讀, 不能多大提升個人的羅輯思維.
小學生閱讀科學雜誌, 數學迷題, 他會純粹當小說本去讀!
你看到有些小學生能夠討論, 純粹是他內在有多小能力, 而把內容"表面化"地說出來.
你說, 家長可以再旁教他, 但我認為這已經變質為"學習", 推開了"閱讀興趣"的根本了.

4. 說回閱讀培養, 應針對興趣及想像力.
我見很多家長說, 我讀到什麼劍橋程度...的書本, 適合這個年紀...
我認為這是"規限程度", 亦沒有"延伸性".

"規限程度":
有興趣讀既書, 小朋友會自己選擇程度.  尢其是英文書, 你留意下小朋友讀書, 是不需要每個字都懂, 你不用教他, 他自己會跳過或者是猜估意思.

"延伸性":
書本是由內容興趣延伸向深, 向橫讀下去的.
當然, 越有內容既書文字越多, 圖畫越小.

一本講恐龍既書, 會涉及其他範圍, 引開了枝節, 就是另一個閱讀主題的延伸點.
我仔是由閱讀"無心法師" , 看到上古神獸, 奇幻世界後, 我推了本古文"山海經"給他看.
"山海經" 古文每小段下有譯文, 有小許插圖, 頭三天我伴讀, 之後他有空便自己看.

所以, 選書只要父母留意及幫忙.

5. 伴讀:
我理解到了小三後期, "伴讀"已不是一字一句去讀了, 反而是"導讀".
導讀住住要家長找到亮點, 把文字形象化, 戲劇化去描述影象.
說得手舞足道, 小朋友投入故事內, 你偶意抽一些時間, 同佢一齊看, 一齊幻想下, 他便變成習慣了.

** 所以, 我說eviepa 女兒寫的文章好, 不是單看她用多深的字詞, 而是她文章有張力,  細膩描述,  文章中看到圖畫及情感. 當然, 一些較深字詞, 更能夠恰當地表達作者情感, 例如最淺白的"開心", 很多字詞可以表達不同層面, 方式的喜悅.

** 我仔寫英文小說可以, 英文內有深層表達, 運用不同方式層次去寫給你欣賞.  我從不給他樣版式/字詞去寫作.  但是, 中文仍要努力, 加多些"柴火" , 多解釋字義.  我的引例就是小說內的角式, 讓他聯系感情去運用字詞.

Eviepa 君, 你是怎樣做到呢?

Rank: 7Rank: 7Rank: 7


12251
7#
發表於 4 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25-9-23 01:09 編輯

回覆 Googlehill 的帖子

//求教閱讀派幾個細節問題,帶2個囡去圖書館,要佢借書,細的4年級,根本不願意借文字書,只喜歡借漫畫,例如老夫子。大的就完全不借。坐圖書館睇玩漫畫就算了。自己心急借借本給兩個囡,完全不合佢地口味,變得更難互相溝通。所以要針對不同小朋友,執行不同的閱讀指導,都係一個很深的功課。//

Googlehill兄:



這情況非常不妙。我從未見過一個不怎樣閱讀課外書的人中文文章寫得很好的。對我來說,小學階段(呈分試除外)及初中階段,分數名次都不重要,但閱讀習慣就極之重要,無論任何代價都要令孩子養成閱讀習慣。



閱讀除了增強語文能力外,還有其他很多,很大的好處。因為牽涉太廣,無法三言兩語講完。有機會日後再討論。



你所描述大女的:「1.打機上癮,2.懶惰成性,3.毫無責任感,4沒時間觀念。」都不是問題,但不閱讀問題就大。



我在女兒讀小一時,為了建立其閱讀習慣,每晚晚飯後就和女兒坐在床上,先閱讀中文故事書一會,之後開始講故事給她聽。閱讀加聽故事,總體來說是愉快的。慢慢地,她就愛上了閱讀。




我少時候,自己的閱讀是這樣培養起來的:首先看漫畫,看不懂漫畫裡的字,但仍覺得很有趣。慢慢地連字也看得懂了,有了這樣的基礎,我開始閱讀淺易的故事書,繼而看其他種類的書籍,漸漸愛上閱讀。


總之,用盡你所有方法,誘使他們喜歡閱讀。



Rank: 7Rank: 7Rank: 7


12251
8#
發表於 3 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25-9-23 01:22 編輯

回覆 加樂爹 的帖子

//1. 我認為能把閱讀由文字轉化為影像故事的過程才有意思.//



同意。但這種能力不需要特別培養,閱讀多了自然做到。



//2. 短視頻不能對小朋友引入聯想的空間,反而是剎掉聯想力.//



短視頻,我不怎樣認識。我不懂。



//3. 小學生閱讀純閱讀, 不能多大提升個人的羅輯思維.//



這點我持相反意見,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日後再討論。




至於第4及5點。我的回應是,在我的能力範圍內,能夠培養到女兒喜歡閱讀,我已經成功了,閱讀甚麼?怎樣閱讀?我是不會去管的。當然,怎樣令孩子在閱讀中獲取更高益處是可以研究的,留待你這代人探討吧。


Rank: 3Rank: 3


424
9#
發表於 1 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eviepa 發表於 25-9-23 01:07
回覆 Googlehill 的帖子

//求教閱讀派幾個細節問題,帶2個囡去圖書館,要佢借書,細的4年級,根本不願意借 ...

我深知閱讀的好處(我幼年就係靠閱讀改變命運從差生變成優生而考上大學以及奧數或其它理科拿獎的),但因本人工作同使用AI有關,所以,我對佢地抵擋AI的誘惑感到堪憂。例如 YouTube short video,因為是有AI驅動,當小朋友睇無聊的視頻感到興趣,YouTube會繼續push更多,所以小朋友是會被AI打敗,從而上癮,game係一樣,甚至有社交功能,例如王者榮耀,可以令同學同佢相約隨時打機,隨時隨地邊聊天邊打機,然後AI會主動組team介紹認識新朋友繼續玩,無論YouTube 或game都大量吞噬佢地時間和分泌更多多巴胺,總之就相當不妙。
閱讀相當於多一個心靈朋友,每當閱讀一本好書,對心靈長進好大,尤其是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當年中學從倒數成績變排頭,靠的係 「拿破崙傳記」,等等名人傳記,是書教會了毅力和立志。當年是看書得到如何快速閱讀,所以練習了一目3到5行,(雖然沒做到1目十行),但已經比同齡學生效率提高太多了。現在的問題是,自己的閱讀經歷和閱讀興趣是好難傳承給下一代,更加無話想講自己coding的手藝傳給下一代。因為新時代有一個可怕的AI做對手。
所以我思考如果抵擋不了時代,試試適應時代,書的好處是內容載體是可控的,當讀個本書,所讀內容就不會跳走,Pad電子書的website 的link或youtube 就有D恐怖,例如AI會推送不同的短視頻試圖 catching 同hold住觀眾。而小朋友係無成人判斷力或抵抗力所以好難不上癮。
總之新時代的育兒有新挑戰,要想辦法解決,但暫時無頭緒。無論如何,都要感謝前輩,指導的大方向是OK的.首先要征服小朋友的心,要通過讚賞,從新開始吸引她們的注意力。然後再潛移默化,徐徐圖之。要潤物無聲的滲透。

Rank: 3Rank: 3


424
10#
發表於 1 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Googlehill 發表於 25-9-23 03:50
我深知閱讀的好處(我幼年就係靠閱讀改變命運從差生變成優生而考上大學以及奧數或其它理科拿獎的),但因 ...

另外,以前的年代,無論街頭打機,例如玩街霸,三國志或PS2其它PC game,雖然都會令我們上癮但需要特殊空間,好難逃過家長的監管。但如今手機年代,例如放學後,就可以拿著手機隨時玩,隨時隨地被偷偷吞噬時間。所以挑戰好大,要想辦法optimize方法。

Rank: 3Rank: 3


424
11#
發表於 20 分鐘前 |只看該作者
加樂爹 發表於 25-9-22 11:47
這個亦請eviepa 君去評論下我的看法:

1. 我認為能把閱讀由文字轉化為影像故事的過程才有意思.

本帖最後由 Googlehill 於 25-9-23 05:04 編輯

短視頻觀點好有道理,所以我可能要想辦法避免。至於「小學生閱讀純閱讀, 不能多大提升個人的羅輯思維.」這個我不太認同。
,閱讀是會促進思維,我都同樣可以講一個故事,有一個調皮的四年級小朋友,當時老師教的好無聊,上課就不聽,所以,考試30分左右,4位數計數成日錯。後來閱讀睇到一種數字遊戲,速算24,即4張牌每個個位數,加減乘除,如何快速得到24。後來越計越快,基本同學之間玩已經無對手了,只不過當時帶牌去學校玩,被老師批評一餐,後來轉學去另一個學校,換咗老師同環境,新的老師好讚賞小朋友的課外能力。最後數學成為最喜歡的科。中學之後,優秀同學之間會互相推薦好書,去其中一個級頭度玩,睇到快速閱讀,然後,借書後,又多咗新技能。閱讀,其實就是一種學習的過程,至於造化,就猶如武林中不同D功法,靠機緣去匹配。

上面就是我的故事,數學後來一直用到工作上。數字的思維其實有時候不算天賦,只需要訓練得當,例如數字感覺,簡稱「數感」天生的差異好小,個位數訓練得當,就可以繼續奇偶數,然後其他數的驗算,至於邏輯推理,都似大腦一種訓練後的反應,例如,當玩矽谷遊戲「狼人殺」超過五十盤之後,遊戲中真假話的推理能力就會明顯變好好多。
關於育兒,我覺得同training AI agent 是有相同之處,AI 喂的有效data(label data越多,AI閱強大,同樣,小朋友,24小時,有老師的教育,同學間話題。書本閱讀得到的思考,家長的教誨,電視,其他media的input綜合變成佢對世界的認識。至於有效input有時真係命運變化導致。
當年中學因為父母離婚吵咗好幾年,我係全靠老師,學校時間,最主要是圖書館的時間將負面input抵消(屬於非常幸運。家庭影響做到最小。)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 回覆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