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2024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9-13
- 國民生產力
- 70
- 附加生產力
- 7452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4-7-24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4632
- 主題
- 107
- 精華
- 0
- 積分
- 12154
- UID
- 27213
  
|
十幾年前EK都討論過樓主所講的「雞頭凰尾」的問題,我將學者的研究報告做了撮要:
=================================
大塘小魚 Vs小塘大魚的研究報告
ANChan59提供的一份研究報告的總結很有趣。但內容很艱深,可能有些網友沒空去看,所以小弟將此文的重點列出,和大家分享,如有錯漏,請不吝指正。分享之前,我覺得看這些研究報告要很小心,照單全收是一種盲目態度;沒有甚麼理據便將專家所研究的完全否定也是另一盲目態度。
1. 學生學業程度越高,自信心越強。
這點大概不需再加解釋,大家都會明白。
2. 大塘小魚影響信心,小塘大魚增強信心
這是一個很成熟的理論,教育心理學家發現,無論任何民族、任何國家、任何性格、任何階層,大塘小魚都會影響信心,小塘大魚都會增強信心。
從ChiChiPaPa所推薦的文章:
想知「大塘小魚」對信心的影響,可參看教育城的自信系列文章:
http://www.hkedcity.net/cms/arti ... f5a601/145/content/
而且不單是有影響,而且影響甚大。在作者所列舉的研究結果中,「大塘小魚影響信心,小塘大魚增強信心」的相關系數普遍都超過 -0.3,平均可能是大於 -0.4。甚麼是「相關系數」等於 -0.4?用日常生活用語講,可以這樣說:
為何陳小明同學信心這樣低?原因有很多,但單單是他同學成績太好這個因素,就佔了他信心低落的40%。
為何陳大文同學信心這樣高?原因有很多,但單單是他同學成績太差這個因素,就佔了他信心高漲的40%。
3. 信心與學業成績互為因果
這也是一個相當成熟的理論,當學生有自信,成績進步的機會就大;當學生見到自己有進步,自信心就因此而增強。造成一個良性循環。
相反地,當學生缺乏自信,成績退步的機會就大;當學生覺得自己退步,自信心就因此而減弱。造成一個惡性循環。
4. 「大塘小魚影響信心,小塘大魚增強信心」的影響起碼在離開魚塘四年後還存在。
作者舉出一個德國的研究,發現學生在離開學校四年之後,對自信心的影響依然存在,雖然影響力的強度已經減小。
5. Social Comparison Theory:同學間互相比較,如果學生以較強的同學作為比較對像,學業成績普遍會有較大進步。
作者列出兩個研究,Blanton(1999) 與Huguet(2001) ,都得出此結果。這點很可能是,學生和成績較好的同學埋堆,成績較有進步空間。
6. 敬酒罰酒。被迫與好成績同學的比較,打擊自信;自願與好成績同學的比較,增強學習動機,從而改善成績。
在2005年,Wheeler and Suls利用Blanton(1999) 與Huguet(2001) 兩個研究,挑戰大塘小魚專家Marsh。因為如果向較好的同學埋堆、比較會增強學習動機,則有可能和大塘小魚理論有抵觸。於是,Marsh就找來 Blanton 和 Huguet,重新分析數據,看看結果會不會和大塘小魚理論抵觸。
Blanton 和 Huguet就在舊文件堆中將所有數據尋回,重新分析,發現:
a) 大塘小魚影響依然明顯。
b) 學生向較好同學的自願比較,不足以減弱大塘小魚效應。
初步的結果是,大塘小魚效應,與自願與好成績同學的比較,是同時獨立存在的。
由於Blanton 和 Huguet的研究不是針對大塘小魚效應的,所以不是一個與這效應比較的好方法。於是就有了一個針對此點的研究,在法國研究了2015個學生,而得出的結論也和上述的一樣。
所以最後的結論是,如果同學普遍成績比自己優勝,在學校有分數、名次以及老師有意無意的強迫比較,會大大打擊學生自信;但自願與好成績同學的比較,則會增強學習動機,從而改善成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