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k Order List,是將全港的小學生作個總排名,即若有30000個學生,便由1排到30000,但是,這班學生從未參加過統一的公開試,那裡來一個公平的基數作排名呢?教統局只有代表全間學校TSA的數據,Rank Order List目前的計算方法,就只是學生的成績/名次 x TSA = Rank Order List,這樣便會出現屋邨小學的全級第一(滿分)永遠勝不了名小/英小的全級第一(滿分),因為雙方TSA基數有差別,但兩個學生從未真正比拼過,這個不準確的情況,相信很多中學亦看得出。
其他學校我唔敢肯定,但進一步肯定QC參考Rank Order List的比率極低,多謝LittleKidult #62 #100談及QC interview,相信LittleKidult兒子與小兒都是同屆(上年)的,而LittleKidult兒子的名次是5X,小兒則是6/167,雖然雙方學校的TSA分數有差別,但不可能5X會有INTERVIEW,而第6名的則沒有。
Rank Order list 是將申請者順序排列(根據全港的真正名次),但並沒用詳列每個申請者的全港名次,此Rank Order list 只會在自行派位時送給每間中學作參考。每間中學只會收到自己中學申請者的Rank Order list 。所以中學未必知每個申請者所屬Banding,減少標櫼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