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910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8-11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10835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4-6-10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6486
- 主題
- 16
- 精華
- 0
- 積分
- 17321
- UID
- 1557091
 
|
ar_mak 發表於 21-8-2 12:38 
其實你講緊呢堆野係相當複雜,首先大家要攪清楚,咩叫廣府話,咩叫廣州話,咩叫廣東話,咩叫粵語,咩叫白話 ...
粵語、白話、廣府話、圍頭話係乜嘢,有興趣可以上網揾到答案,一尐都唔複雜,唔需要喺呢度再解釋。因為正確上香港一直係屬於中國一部份,只係鴉片戰爭後南京條約將香港變成為英國殖民地,所以由大陸嚟港嘅人都稱為移居,而唔係移去其他國家(唔少香港身份文件都要填寫上籍貫),所以唔適合稱呼為移民。依家去英國參加5+1計劃嘅人因為去其他國家,當然係移民啦。或者有人覺得我潑冷水,但我只係講出一尐令部份人唔啱聽嘅嘢。身為家長及生意人,我會著重計算每個決定嘅風險,所以我之前都係用客觀條件、97移民潮等等去分析風險所在,移民始終係人生重大決定,尤其要對一家大小負責任嘅家長,樓上有都有講每個case條件不一樣,有人會成功,有人會失敗,我亦識認成功嘅人,究竟自己有什麼條件成功要自己去衡量。其實好奇怪,經常喺EK見到有人讀寶校,大家都會好熱心出嚟分析風險,甚至直接去負評,但對今個帖討論移民嘅風險就唔應該?乜嘢道理?
一般需要偷渡嘅人都係陷於人生絕境,香港亦未至於敘利亞般嘅絶境國家,亦未至於需要偷渡離開,出入境仲有自由,所以你嘅比喻並不適合。
BTW,8000學生退學亦並非所有人都係移民,當中有人移民,亦有人擔心近年香港育界政治化而離開。我仔今年都係呢8000份之1,但佢只因為想讀嘅科目喺外國有較好嘅選擇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