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Banding 幾掂分嫁 ?
發新帖
查看: 7441|回覆: 4
go

Banding 幾掂分嫁 ? [複製鏈接]

Rank: 6Rank: 6


5304
1#
發表於 08-5-3 15:2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hi all

如題....

請指教 ????
thanks
   0    0    0    0

Rank: 3Rank: 3


424
2#
發表於 08-5-3 16:43 |只看該作者
超級好學校 Band1學生逾45%




反映畢業生學術水平的成績組別(Banding),是在校風、師資、課程和課外活動等因素外家長選校時應該考慮的其中一個數據。

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張國華表示,學校提供的Band1百分比,對家長選校具參考價值。他指出,理論上3個Banding的學生百分比應大致相約(即Band1、Band2及Band3學生約各佔三成一),若學校Band1學生比率高於三成三,即高於全港平均水平。香港輔導教師協會副主席趙榮德認為,學校若有逾45%學生屬Band1,即可稱為「超級好」小學。

現時學校的Banding比例,是根據1997至1999年的學能測驗平均成績,調整學校之間的成績差異,劃分校內Banding的比例,而學生則以其小五下學期及小六上、下學期3次考試成績排列校內名次,再根據學校的Banding比例,計算學生所屬的Banding。但有校長認為,學能測驗成績是陳舊的「鹹魚資料」,用作調節幾年後的學校成績組別比例,是不切實際,對一直進步的學校不公平。

按中一編班試調整小學成績

為此,教統會檢討中一派位機制及中學教學語言工作小組在2005年初推出的諮詢文件,提出改革建議,利用現行的「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即中一編班試),調整來屆升中學生在小學的校內成績。

由於小組仍在整理諮詢結果,新修訂的中一派位安排如何仍是未知之數。小組表示,若建議得到接納,新安排最早可適用於2007年9月升讀中一的學生。家長宜留意最新發展。

本報成功蒐集約佔全港四成小學的Banding資料。家長需要注意,由於現時計算Banding是以每區獨立排列,因此無論傳統名校區或新區,都會有Band1偏高或偏低的學校,Banding只反映該校在區內的排名,並非全港的排名。

Band1學生比例達70%或以上的學校大多為收費的直資或私立學校,東區的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愛蝶灣)和大埔區的保良局田家炳小學為兩間少數有特別高band1學生比例的津貼學校。

家長需要注意,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此類Band1比率遠高於全港平均水平的「超級好」學校,學額多已被高分申請人如兄姊、職工、校友、教友等佔去,因此家長必須留意心儀學校以往的最低入學分數,以評估子女的入學機會。

張國華提醒家長,Band1學生百分比只是選校其中一項因素,若小學有直屬中學,大部分畢業生都能直升直屬中學,Band1學生比率的參考價值便相對減低,家長選校時需留意學校特色。馮家正表示,數字不能反映學生多元智能的發展,也不能直接代表學校質素的高低。

18區Band1學生百分比最高學校(部分)*

學校 Band1學生百分比(%)
中西區
聖保羅男女(堅尼地道)小學+  65
聖公會聖彼得小學(下午) 58
嘉諾撒聖心學校(私立部)(上午)+ 53
聖公會聖彼得小學(上午) 47
天主教總堂區學校 33
灣仔區
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 30#
東區
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愛蝶灣) 91
北角衛理小學(上午) 65.8#
北角衛理小學(下午) 65.8#
蘇浙小學(上午)+ 64.7
蘇浙小學(全日)+ 64.7
南區
聖公會田灣始南小學 53
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 47
聖公會置富始南小學 45#
香港仔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 42.1#
嘉諾撒培德學校 42
離島區
青松侯寶垣小學 58.7
南丫北段公立小學 52.9
寶安商會溫浩根小學 50#
長洲堂錦江小學 42.9
聖家學校 35.3
油尖旺區
油地天主教小學 55
聖公會基榮小學(下午) 51
油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 50
東莞同鄉會方樹泉學校 44
聖公會基榮小學(上午) 43
深水區
聖方濟各英文小學+ 78
九龍禮賢學校+ 72
德雅小學+ 70#
旅港開平商會學校 54
荔枝角天主教小學 48
九龍城區
聖若望英文書院+ 97#
九龍塘宣道小學+ 82.2#
聖公會牧愛小學(上午)+ 71#
九龍塘學校(小學部)+ 70#
喇沙小學 67#
黃大仙區
嘉諾撒小學(新蒲崗) 58.1
嘉諾撒小學 55
天主教伍華小學 44
聖公會基德小學 41#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 40

學校 Band1學生百分比(%)
觀塘區
基督教臻美黃乾亨小學暨初中學校+ 71#
聖公會德田李兆強小學 62.2
路德會聖馬太學校(秀茂坪) 62
路德會聖馬太學校 61.4#
中華基督教會基法小學(油塘) 58#
西貢區
保良局馮晴紀念小學 61.6
保良局陸慶濤小學+ 59.5
保良局黃永樹小學 57
港澳信義會小學 47.1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黃藻森學校 40
景林天主教小學 40
沙田區
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 61
浸信會呂明才小學 61
胡素貞博士紀念學校(上午) 60
保良局朱正賢小學 57
保良局蕭漢森小學 52#
大埔區
保良局田家炳小學 71.7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 58
孫方中小學(上午) 50
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 50#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 44
北區
聖公會嘉福榮真小學 55.9#
曾梅千禧學校 52
五旬節于良發小學 51.3
上水宣道小學(上午) 51
上水宣道小學(下午) 51
聖公會榮真小學 51
葵青區
保良局世德小學 58.2
聖公會仁立紀念小學 47#
聖公會主恩小學 41.3
保良局陳溢小學 41.3
聖公會何澤芸小學 40
青衣公立學校 40#
荃灣區
香港浸信會聯會小學 62.2
中華基督教會基慧小學 52.4
深井靈光小學 52
天佑小學 52
寶血會伍季明紀念學校(上午) 42#
屯門區
道教青松小學(上午) 61
道教青松小學(下午) 59
保良局梁周順琴小學(下午) 58.7
中華基督教會拔臣小學 52
保良局莊啟程第二小學(上午) 45#
元朗區
聖公會靈愛小學 62
八鄉中心小學 59
光明學校(下午) 58
鐘聲學校 56.8
中華基督教會元朗真光小學(上午) 54.3


+為直資/私立小學
*由於部分學校沒有提供資料,此表不代表全港所有學校情
註﹕此表主要是2005年7月畢業生資料;有#者為2004年7月畢業生資料
資料來源﹕各學校提供

Rank: 6Rank: 6


5304
3#
發表於 08-5-4 12:49 |只看該作者
thank you very much

重有點唔明白, 咁而家小學生升中選校, 係計 banding 佢地自已校內成績/上屆升中學生在小學的校內成績呢 ?

原文章由 treeisgreen 於 08-5-3 16:43 發表
超級好學校 Band1學生逾45%




反映畢業生學術水平的成績組別(Banding),是在校風、師資、課程和課外活動等因素外家長選校時應該考慮的其中一個數據。

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張國華表示,學校提供的Band1百分 ...

[ 本文章最後由 tramtram 於 08-5-4 13:20 編輯 ]

Rank: 5Rank: 5


3693
4#
發表於 08-5-4 13:15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 tramtram 的文章

an old article, anyway it is like horse racing with all kind of funny rules, for free meal, that is the restriction.

統一派位機制
靠實力 還看運氣


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分為「統一派位」及「自行分配學位」兩個階段。

在統一派位階段,教統局會根據「學校網」、「派位組別(Banding)」、「家長選校志願」及「隨機編號」4項原則分配學位。學生若想在這個階段獲派理想中學,靠實力之餘,還得看運氣。電腦會為每名學生分配1個隨機編號,同一派位組別的學生獲分配學位的先後次序,便要視乎各人的隨機編號而定,因此校內成績較好的學生,派位結果不一定比成績稍遜的學生理想。

學校網

學位分配是以學校網為單位,學校網按地方行政分界,全港共劃分為18個學校網。學生所屬校網是其就讀小學所在的地區,而非居住地區。由於每個學校網均包括本區參加學位分配的中、小學,以及他區提供學位予該網的各類中學,因此,學生可能會在統一派位階段被派往他區中學。

派位組別(Banding)

由於每間小學的成績評核不一,教統局會先調整學生的校內成績,再按這個經調整後的校內成績,將同一學校網內的學生根據積分高低,排列次序,最後將他們平均劃分為3個派位組別,每個組別佔各校網學生人數的三分之一。在統一派位階段,當第一派位組別的學生都獲分配學位後,電腦才會處理第二派位組別學生,最後才分配學位予第三派位組別學生。

家長選校志願

2005年入讀中一的學生,會於2005年4月下旬獲發其所屬學校網的「中學一覽表」及「選校表格」,家長可在一覽表內選擇最多30間中學,並按優先次序填在選校表格上。若填寫的志願較少,當電腦審閱其所有志願後,仍未能分派學位予學生,電腦便會在學校網內仍有學位的中學,為學生分配1個選擇以外的學位。

隨機編號

在同一學校網,同一個派位組別的學生獲派學位的次序,取決於電腦編配給他們的隨機編號。該編號是電腦在執行分派學位程序前才產生,與「學生編號」或個人資料無關。

直屬及聯繫學校

直屬及聯繫中學經扣除重讀生及校方自行分配學位後,可為其連繫小學分別保留最多85%及25%的學額。兩類中學可以選擇取錄第一及第二組別的學生,也可選擇全取錄3個組別的學生,這些學生如在統一派位階段以上述兩類中學為首選學校,便有資格獲派保留學位。不過,若符合資格的人數多於保留學額,電腦會按學生的派位組別及隨機編號先後,依次分配學位,直至保留的學位額滿為止。

一條龍學校

在「一條龍」學校就讀的小六學生,可以選擇直接升讀連繫中學。如學生選擇申請其他中學的自行分配學位或參加統一派位,他們便不能保留直升所屬中學的權利。「一條龍」中學經扣除重讀生學額後,仍會預留不少於15%的中一總學額,給其他小學的學生透過自行分配學位或統一派位入讀。

統一派位機制解構

假設學校網X內,有3名第一派位組別的學生(陳同學、李同學、何同學)以A學校為第一志願,但該校只能提供兩個學額予學校網X,在求過於供下,隨機編號便發揮作用。

由於陳同學與李同學的隨機編號較小,於是陳、李便成功派入A學校,而何同學的第一志願則告落空。張同學和黃同學雖然以E學校作為第一志願,但可惜該校學額早已額滿,故張同學和黃同學的第一志願同樣落空。

電腦會在審閱所有第一組別學生的第一志願後,才再審閱何同學及其他未獲派位的同組別學生的第二志願。這時,有3人(張、黃、何)以B學校為第二選擇,但B學校經過第一輪派位後,只餘下兩個學位,於是隨機編號便再次發揮作用。由於張同學和黃同學的隨機編號較何同學小,於是兩人成功派入B學校,何同學的第二志願再告落空。

這時,電腦會按上述程序,繼續依次審閱第一組別學生的第三志願及餘下的不同學校志願,直至獲派學位為止。由此可見,雖然陳同學與何同學同屬第一派位組別,而他們的每一個學校選擇又完全相同,但由於同一派位組別的學生獲分配學位的先後次序,要視乎各人的隨機編號而定,即使何同學的校內成績較陳同學佳,陳同學能一擊即中成功獲派第一志願的A學校,但何同學卻可能獲派第三志願,或更後的志願。

Rank: 3Rank: 3


245
5#
發表於 08-5-4 16:37 |只看該作者

回覆 #4 tramtram 的文章

簡單d來說, 每一區平均分為3等份學校,
如將軍澳同樣有30% 為band 1 學生,
油尖旺又有30% 為band 1 學生
選中學時的乙部, 按區分, 當區學校以中一分班試來調整該校應得的band 1 學位, 如a:學校 小六有200人, 同等b 學校都是200人, a 學校的學生在中一分班試的呈分高於 b學校, 所以a 學校將來取得 band 1 學位比b 學校多, 如 a 校中有 40% 學生可以申請 band 1中學, 相對b 學校只有20% 學生申請
甲部以全港計算, 而油尖旺的學校分數, 因為加上其他區, 如將軍澳, b 學校以同區比時只可以 20% (即頭40名學生申請band 1 中學), 但 甲部則有機會頭50名學生都可以申請band 1 中學
而有關調整基數(由中一分班試), 學校暫時未知, 當收到學生選校表時, 由教署調整的
所以學校逍通常會預先單學生/家長說, 甲部你係 band 1, 乙部 可能 band 1 尾/band 2 頭, 又或 甲部你係 band 2, 乙部 係 band 1 (因為該校在全港計較低 - 如將軍澳區)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